林海滨
(宁化县公安局,福建 宁化 365400)
近年来,福建省宁化县公安局把握战略发展机遇,主动适应社会治理新要求、新任务、新使命,充分发挥数据赋能风险防控优势,不断拓展前后端感知源综合能力建设,加快推进数据赋能实战、智慧安防小区以及“平安家园、智能天网”建设等,建立健全“点线面结合、人物技防配套、打防管控一体化”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集聚图像、视频、数据分析实战化的警务“神经中枢”,为构建完善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提供坚强有力的支撑。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长治久安的一项基础性、保障性工程,也是提高公安机关驾驭复杂局势能力的一项战略性、系统性工程。[1]构建多角度、多层次、多环节、全方位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对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安定有序、人民安居乐业等具有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一方面宁化县市场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另一方面城市化过程中也衍生了一些不稳定因素,一些历时久远、成因复杂、涉及利益众多的矛盾纠纷,牵扯范围广、层次多,矛盾复杂深刻,如果不加以管控,将直接影响本地的营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安居乐业。因此,构建一个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是保障和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必要举措。作为打击违法犯罪的尖刀铁拳和维护社会稳定的专门力量,公安机关要主动作为,始终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找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着力点,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潮中,为宁化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贡献公安力量。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治安形势日益严峻,公安机关普遍面临着警力不足问题,长期制约着公安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资料显示,我国警察与人口的平均比率约为12,远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警察与人口的平均比率(约为35)。以宁化县为例,宁化位于福建西部、闽赣边界中部,县域面积2407 平方公里,辖11 镇5 乡1 个华侨农场,总人口37 万,城镇人口9 万多,乡村人口28 万,暂住人口8 千多;宁化县公安局现有267 名民警,仅占实有人口比7,低于全国、全省、全市平均水平。构建完善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可以有效提高警务工作的效能,最大限度发挥警队实战合力,提升实战效能,有效遏制案件高发,破解警力不足的难题。
就宁化县而言,对社会治安影响最大的仍然是盗窃抢劫抢夺诈骗等多发性侵财犯罪及各类扰乱公共秩序的犯罪行为。近年来,宁化县公安局认真履行职责,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有力遏制了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从历史经验看,建立科学有效整合各类治安防控资源、持续稳定发挥功效的工作机制,始终是确保社会经济长治久安的稳定基石之一。公安机关必须通过不断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着力提高预防、控制、打击犯罪的管理水平,才能使社会治安走上良性、可持续性发展之路。
安居乐业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朴实的愿望要求。改革开放40 年来,市场经济飞速发展,我国社会治安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要切实保障民生安全,必须紧密围绕宁化“东扩南伸”城市总体布局,科学合理配置社会治安资源,按照“统筹开放、开源开放、集约节能、分级负担”的原则,着力构建“圈层查控、单元防控、要素管控、机制建设”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健全完善社会协调联动机制,推动治安防控重心前移下探,从根本上挤压滋生违法犯罪的生存空间,从而避免和减少人民群众损失,不断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安全感、幸福感。
近年来,宁化县公安机关坚持把构建完善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作为维护社会治安的“治本之策”和“民心工程”,积极探索集打、防、管、控、处各种职能为一体,全面覆盖网上网下的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有效驾驭了社会治安局势。
深入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积极构建点线面、人技物联防的立体化防控网络。一是综治网格化有效整合社会治理力量。推进调解阵地规范化建设,聘请退休老干部等担任专职调解员,着力强化源头预防治理,聚焦各类治安“黑点”,[3]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坚决防止矛盾激化累积发酵。有效整合社区村居社会治理网格力量,实现社区治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全覆盖无盲区目标的大综治格局,实现政府各部门与村民自治组织间对矛盾纠纷、风险隐患、重点人员等信息的无缝链接、高效流转、及时处置。二是警民联动编织立体防控网。切实将发展创新新时代“枫桥经验”落到实处,秉承“群众无小事”的服务理念,深入发动群众,织密社会治安立体网。加强对派出所民警、专职巡控队伍、保安、治安积极分子等为主要力量的人防力量建设,采取车巡与步巡、着装巡逻与便衣巡逻相结合,以重点地段、重点区域、行业场所为切入点,落实巡防力量,进行不间断巡逻、检查,形成了“点、线、面”立体化防控网。三是突出政策支持全力做好保障。在服务全县发展大局上,主动汇报,积极争取,得到了上级党委政府高度认可和大力支持,在组织、资金、政策等方方面面予以了倾斜性的大力保障。仅2020 年县财政就投入资金1680 万元推动“居安”工程。
充分发挥大数据信息平台效能,提前感知各类风险隐患,有力维护全县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实现建党100 周年大庆等重大时间节点无信访人进京上访。一是创新指挥机制。宁化县公安局通过搭建横向一体化、纵向扁平化的指挥调度平台,实时掌握各类资源,实现应急处突中快速反应、合理高效的资源调度。二是完善应急处突机制。不断完善处置突发事件工作预案和应急响应机制,壮大反恐应急处突专业队伍,强化应急处突实战演练,形成多警种联合、上下联动的快速反应工作机制。三是创新稳控机制。通过纳管全县所有涉稳重点人员,密切关注境内外敌对势力、重点人员在网上网下活动动态,精准制定各类安保活动方案,严格按照省厅社会治安防控“Ⅱ级”“Ⅲ级”响应要求,全力做好值班备勤、情报搜集研判、重点人员控制和社会面防控,全面实现人事关联,不断加强对重点人员活动轨迹的动态掌控和智能追踪,切实提升预知、预警、预防的能力水平。
以大数据建设为契机,全面实施数据强警战略,不断提升公安机关核心战斗力。一是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提档升级工作。对全局一线实战部门落实办案场所“四个一律”、上门报警“三个当场”制度,投入130 万元升级改造县局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实现视频监控、同步录音录像全覆盖,并接至督察平台视频督察子系统。开展执法规范化专项整治、执法质量专项考评活动,加强执法过程全流程监督,每月全覆盖巡查执法单位执法记录仪使用和警情落实情况。二是强力推进“居安”“平安家园·智能天网”工程。投入1680 万元增建监控探头1300 余个,协调接入公安专网社会探头3306个;针对老旧居民小区、老街小巷及其他隐蔽部位,投入800 余万元进行“智慧小区”建设,安装智能视频门禁监控、周边高清卡口110 套,基本形成了全县城区、乡镇重要区域全覆盖、智能化的立体视频监控体系。三是构建数字赋能现代警务体系。把实施大数据战略作为推动派出所工作创新发展的“助推剂”,培育战斗力生成的增长点,完善“情指勤舆”一体化实战化运行机制、“1+6”智慧赋能机制、智慧警务运行机制,推动数字技术和派出所工作深度融合,加强信息情报预警研判,切实发挥“e 体+”智慧赋能中心作用,全方位搜集各类情报线索,严格落实每日研判、专项研判、应急研判和情报推送,为专业化打击提供坚强支撑,有力提升了打击质效。
紧密围绕公安主责主业,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聚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打防控一体运作的“大防控”工作格局。一是捍卫政治安全严密有效。加强情报信息搜集和秘密力量建设,围绕政治安全,紧盯境内外敌对势力策划实施捣乱破坏活动动向,确保辖区政治安全。二是隐患风险防控化解有力。将建党100 周年庆祝活动安保贯穿公安工作始终,结合“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深化“1+N”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及时调处各类矛盾纠纷,有效化解信访积案,有力保障了建党100 周年和“数字峰会”等重大安保活动,对全县反恐重要目标全部落实安全检查,督促整改问题隐患。三是深化打击整治推进有序。总结三年扫黑除恶工作经验,补齐短板,力度不减,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工作。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热点、痛点、堵点,积极发挥“e 体+”智慧赋能作用,2021 年1 至8 月份共破获各类刑事案件277 起,同比上升25.3%,刑事案件破案率54.8%,同比上升21.3%,其中全县传统“盗抢骗”破案率创历年新高达到82.36%,同比上升40.29%,侦破各类经济案件4 起,涉案金额5617.7 万元,抓获各类犯罪嫌疑人21 名,挽回损失1228.9 万元。在强有力的高压打击下,全县社会治安明显好转,刑事发案得到全面下降,年内共立刑事案件376起,同比下降15.7%,其中影响群众安全感、幸福感的盗窃侵财小案件呈大幅下降趋势,同比下降40.6%,全县刑事打防呈现“破案数上升,发案数下降”良好局面。
近年来,宁化县公安局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上经过不断探索,辖区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得到不断提升,社会安定有序,但在防控效能、技术应用、科技布防、联防联控、科技保障、人才队伍等方面都还存在问题和短板,还亟待认真解决。
政府部门间的各项资源和技术互联互通仍然存在内在和外在的制度壁垒,社会治安防控基础性设施重复建设、信息数据碎片化、条块化问题仍较突出。当前,“智慧赋能大数据警务平台五大系统、六大平台系统”已整合集聚公安警务数据、政府管理数据,但公检法司部门尚未建立统一的一站式办案、智能化管理、全流程监督的案件流转系统,水、电、煤气、就学等公共服务数据仍是空白,数据共建共享共用程度有待进一步深化融合。
当前宁化县治安大局总体平稳,刑事发案总量仍处高位,公安机关仍面临暴力恐怖犯罪和个人极端暴力犯罪威胁加大,电信诈骗、金融诈骗、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等新型犯罪防范打击难度加大,传统犯罪在互联网和新媒体作用下危害加大,公共安全风险加大等诸多挑战[3]。在体制机制方面,网上网下多警种合成作战的机制尚未完全形成,网上作战能力偏弱,警务运行的专业化、合成化、精准化还没有“跑赢”违法犯罪的动态化、智能化、职业化趋势。
现阶段将移动终端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引入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程度还不够,针对新型的电信网络诈骗、网络赌博等高科技犯罪的侦办还存在技术盲点,加之专业的技术应用和研判人才缺失,导致对人脸识别、智能感知等最新科技成果在警务实战中的应用深度不够,技术应用的总体效能没有得到全面提升,导致前期的巨额技术资金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
当前宁化县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科技投入侧重点基本选址在主城区一带,尤其是商圈、学校等重要地段,基本已建成立体化、数字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一方面,老旧城区还存在防控盲点,科技手段辐射不足,人防难度较大,补建的监控探头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老旧城区治安防控问题,但仍有不少违法犯罪分子流窜于老旧城区犄角旮旯之间,难以有效管控;另一方面,城乡接合部以及广大农村地区还没有得到大幅度普及,特别是农村地区,基本上还处于传统防控阶段,有监控的地方,由于监控探头未具备夜视功能,加之探头故障维护迟缓、掉线率高等原因导致设备成为摆设。
随着宁化动车开通,人员往来日益频繁,社会治安环境将日趋严峻。社会治理体系是社会管理体系的延伸,要求更高,涉及面更广,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任务艰巨繁重,单靠公安机关“单打独斗”难以有效推动。虽然现阶段社会综合治理协作机制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少数职能部门和单位潜意识认为只要沾到“治安”二字就是公安机关的工作,主动参与联防联控的积极性不高,日常工作流于形式,联防联控已逐渐衍变成应付检查,多数工作也只是体现在汇报的文字材料上,联防联控一体化的实体常态化运行难以为继。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是一个综合性体系建设,不管是大数据实战应用及模型搭建,还是实体化前端信息探取的设备安装、维护、运用,都必须以队伍的素质建设为基础,公安队伍中专业性人才比较匮乏,影响了数据强警在一线实战工作中的实施和落实。受编制数量、用人体制、工资待遇、职业发展前景等因素影响,基层公安机关不可能大批量招录具有专业技能的科技人才,加之公安科技人才培养周期长,一时难以形成核心战斗力。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中,公安机关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紧密依靠党委政府,开启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新征程。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要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坚持政府负责,统筹各种治理资源,集结各种社会力量,切实改变条条分割、条块分割的现状,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制保障”的社会治理现代化体系。一要系统完善统揽全域、协调各方的党委领导体制。充分发挥各级党委在社会治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构建科学的组织动员体系、精准的引领服务体系,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分解到具体单位、落实到具体人员,目标倒逼,制定长期、中期、短期目标,定期听取进展情况汇报,以任务倒逼措施、以目标倒逼责任、以时间倒逼进度,确保实现既定目标。二要健全完善职能优化、运行高效的政府负责体制。有效整合政府、社会、市场等力量,破除部门分割、各自为政的弊病,建立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工作联动的机制,以经济、行政、道德等多种手段规范社会行为,积极争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持续完善和强化综治、司法、社区、街道、行业协会等联动机制,实行目标化管理、项目化推进、责任化考核,形成内部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三要建立健全综治网格、社会协同的齐抓共管体制。充分把握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标准化建设契机,建立健全网格员队伍的管理、培训、保障、激励机制,提升网格员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建立健全社会多方参与社会治理的政策体系,搭建互动平台和载体,建立政府和社会的互动机制,调动各方力量参与社会治理。大力培育公益性、服务性、互助性社会组织,支持社会组织发展,让社会组织微治理释放出大能量。
新时期下,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要坚持科技引领,汇聚各类数据,整合系统平台,挖掘视频信息流,突出图像解析,服务实战应用,在数据赋能上再加劲,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与时俱进。一要深化“平安家园·智能天网”“雪亮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建设覆盖重点公共区域、单位部位区域、居住区域、景区和非景区景点的四类视频监控系统,实现视频信息流与实战业务流的联动融合,做到点线面“全方位防范”、陆空“全维度防护”、诸要素“全量化管控”。二要建维并举提升服务实战效能。要全面梳理大数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一步汇聚整合天网、雪亮工程等视频监控资源,有计划地做好已建未接入平台的视频监控利旧升级联网和补点新建工作,着力提升利用率,防止重复建设。坚持“建维并举”原则,建立健全视频巡查通报机制,明确专人,每日开展视频巡查,及时发现通报整改黑屏、机位不准、树叶遮挡等问题,充分运用公安提示函、综治考核等考评杠杆及时督促落实整改,确保视频监控在线率达100%,进一步提升服务实战效能。三要提升大数据实战化水平。要树立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强统筹规划,打破系统、部门信息壁垒,推动数据汇聚共享。依托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建立健全目标轨迹跟踪、视频侦查辅助等系统相关模型,设计完善计算及运行规则,突破传统平台性能和容量的瓶颈。提高全警大数据应用技能,推动社会治安防控工作由“被动应对”到“实时掌控”“事后追溯查找”到“事前预警预防”的转变。
要充分挖掘潜力,坚持向改革要动力,要活力,向科技要警力、要战斗力,不断提升社会治安工作整体效能,把警力、民力、科技装备等各种战斗力要素置于防控责任区中有机整合起来,追求社会治安防控效能的最大化。一要提升专业化打击能力。不断健全完善打击犯罪机制,充分发挥以打促防作用,持续抓好扫黑除恶专项工作,在“线索核查、案件攻坚、打伞断血、行业整治、长效机制”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巩固扩大各项战果。抓好大要案件攻坚,对涉枪、涉爆、杀人、绑架等有影响的大要案件,坚持一把手挂帅指挥、多警种同步上案,集中优势兵力、快侦快破。聚焦“盗抢骗、黄赌毒、网络传销、套路贷”以及食药、农资、环保等领域违法犯罪活动,不断提高打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要提升专业化预警巡防能力。打造巡防快速处理区。以巡区划分为基础,以社区网格为依托,实行棋盘式布警、网络化巡逻,布建科学合理的“1、3、5 分钟”巡逻处置圈,打造宁化特色的巡、交、特、便衣联勤联防、一组多能,内巡外控、内外一体防控格局,实现了多力量叠加、多警种联动、多要素互补、多手段应用。突出基础工作重点,实行全要素的动态管控。集中开展关注对象核查管控工作,确保重点群体、重点人员纳入视线,行知方向、动知轨迹。积极探索重点领域监管新方法,摸索出重点领域和重点人员监管经验,努力实现对社会面违法犯罪和突发事件发现得了、控制及时、处置有效。三要提升专业化纠纷化解能力。由政府牵头,组织司法、公安等部门联动,畅通相关单位的日常联系、信息交流、情报互通、案件移送等合作渠道,形成工作合力。依靠党委政府,选用调解经验丰富、工作能力较强的法律工作者担任专职调解员,真正做到选贤任能。适时寻求当地具有一定法律知识、社会威望较高的退休老干部、基层老党员等帮助,有效提升依法调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