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负载科学术语汉德翻译策略研究

2022-02-03 22:28周通
今古文创 2022年3期
关键词:翻译策略

周通

【摘要】本文以具有文化负载性的科学术语的德译为研究对象,结合术语概念系统,研究文化负载科学术语的汉德翻译策略,并且观察此类科学术语在汉德转化中语言能量总额的变化情况。

【关键词】文化负载;科学术语;翻译策略;能量流失

【中图分类号】H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2)03-0120-03

一、引言

文化“走出去”已成为我国实现“文化强国”目标的重要文化战略之一。随着中国软实力的提高,综合国力的增强以及国际地位的上升,为了使得中国文化在国际社会上获得更多认可的声音,越来越多的中国文学作品等通过外译的方式进入其他文化之中。其中“图书肩负着传承人类文明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历史使命”(滕梅,赵瑞芳,2016:7),因此对于图书等文创作品的外译与其承载的文化内涵的传播有利于强化推动中国文化的传播。

《陵墓》为《北京古建文化丛书》中的一卷,该书主要介绍了北京汉代至元代的陵墓,明代的陵墓以及清代的陵墓。通过对该书进行德译,有利于给西方世界形象生动地展现具有中国特色的古建筑的建筑形制以及类别。该书中含有大量建筑领域的科学术语,即“科学技术领域内使用的专门词语,这类术语是人类深入认识自然界的正确标记物”。(杜厚文,1982:58)同时,这类科学术语具有极强的文化负载性,即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特征,所以该书中出现的科学术语又为文化负载科学术语,并且属于文化负载词的范畴。“所谓文化负载词又称词汇空缺,即原语词汇承载的文化信息在译语中没有对应语”。(李维,钱叶萍,2013:52)本文以《陵墓》一书中的文化负载科学术语的德译为研究对象,分析文化负载术语的概念特征,研究在文化“走出去”背景下,文化负载科学术语的德汉翻译策略。

二、文化负载术语的概念特征

观察《陵墓》一书中的文化负载科学术语,基于各个术语概念间的相似性,发现其中术语的概念间呈现出的逻辑关系为属种关系,即“一个术语概念的外延把另一个术语概念的外延完全包含在它外延之中”。(冯志伟,2006:11)通过属种关系可形成有关“北京陵墓”的概念系统。该概念系统可分为两大属概念,分别为“墓葬”与“陵墓”。属概念即为“在具有属种关系的两个概念之中,外延较大的,包含另一个概念全部外延的概念”。(冯志伟,2006:11)“墓葬”中又可纵向分为“墓葬结构”“墓葬形制”以及“墓葬分类”三个种概念,“即被属概念包含,且外延较小的概念”。(冯志伟,2006:11)而这三个种概念又可作为属概念横向层层递进,分出不同的种概念。在属概念“陵墓”中,可纵向分为“陵墓分类”“地面结构”“埋葬区”“衙署机构”以及“保护机构”等五个种概念,并且每个种概念同时又作为属概念,各自横向层层递进。该概念系统中包含大量中国古代特有的陵墓修建和墓葬领域内的具有文化负载性的科学术语,这是术语德译过程中的一大难点。因而可借助术语形成的概念系统,研究文化负载科学术语的汉德翻译策略。

三、术语的翻译策略

“术语德译过程绝不是寻求形式上的绝对等值,而是实现内容上的等值,即术语外译时需找到外延相同或者表达相同概念含义的等值语言单位”。(张定显,1982)因此在对《陵墓》中文化负载科学术语进行德译时,可使用“音译”“意译”以及“音释并举”的翻译策略。

(一)音译

《陵墓》的核心内容是向西方文化介绍具有中国特色的陵墓建筑形式,这些建筑形式沉淀着厚重的中国文化以及凝聚了古代劳动人们的智慧,如“大红门”“便房”“宝城宝頂”等文化负载术语。但书中每当提到这些建筑形式时,同时也会对其形状和用途进行详尽介绍和解释,例如:

1.“大红门,又名大宫门,为陵园的正门。门为三洞券门,庑殿顶,上覆黄琉璃瓦顶,墙体用砖石砌筑,通体皆涂红色”。

针对这种情况,译者可直接采用“音译”的翻译策略,而不必费尽心思在译出语中寻找一个概念完全等值的术语,也不必为了追求内容上的等值给译文配上德语解释,如本段中的中文术语“大红门”则可直接译为“Da Hong Tor”。

2.“碑亭四隅立有华表一座,是碑亭的重要点缀,高10.8米”。

此例中的对于文化负载术语“华表”的处理,译者也采用了音译的方法。“华表”是我国古建筑中常用术语。据相传,在部落文化中,“华表”是一种典型的图腾标志。这样的一种建筑形式体现了着我国建筑史的内涵,蕴藏着浓厚的中国文化的精气,具有极强的文化负载性。因此在翻译时,为了保留其独有的文化属性,译者便采取了音译的方式,将其译为“Huabiao”,为的是保留其原本的语言能量及其文化内涵。

类似于例1和例2中的文化负载术语,还有“明十三陵”“朱绣”“董家林”等术语。译者在处理“明十三陵”(包括长陵、定陵等陵墓)一系列术语时,发现在目标语德语中,先前已有译者采取了音译的手段将其译入目标语中,即源语的语言能量早已流入目标语中,为了使源语与目标语能量守恒,所以译者在翻译时保留其原本音译方法。“朱绣”是我国古代诸侯服装中常出现的刺绣形式,其指的是绣有红色图案的衣领子。由于这样的一种服装形式只存在于我国古代服装文化中,因此该术语也具有极强的文化负载性。译者在处理该术语时也采用的音译的手段,将译为“Zhuxiu”,保留原术语的语言能量。而“董家林”“黄土坡”这些都是北京墓葬的发现地,仅仅只是地名而已,这也是其核心信息。因此在翻译的时候,译者可直接采取音译的方式。除了以上术语,译者在翻译的时候发现,源语中每当出现一种新的墓葬形式的文化负载科学术语时,都配有详尽且专业的解释。例如“园寝”,其对应的原文为“Yuanqin”,可见,“园寝”一词最初的含义,是指帝王的墓葬,包括“园陵”与“寝庙”两个部分”。所以在处理这个文化负载术语时,译者可以直接采取音译的手段,而将大部分时间用于翻译其原文解释部分。这样不仅可以节省翻译的时间成本,而且还可以保留术语的文化性,通过原文解释译文,读者便可轻而易举地理解源语术语的内涵和概念,一举两得。

(二)意译

“木椁墓”“石棺墓”等术语为“由两个或多个独立语素或语素串结合成的一个复合词,(Bußmann, 2003:270)并且都具有偏正结构。偏正结构是指由两个词素组成,且这两个词素彼此间呈现修饰与被修饰,限制与被限制的关系。以“木椁墓”为例,该术语由三个词素构成,前两个词素“木椁”形成一个词素单位来限制词素“墓”。“墓”为属概念“墓葬”的种概念,其本质特征就是“墓葬”。因而词素“墓”可译为“Grab”。至于前两个词素“木椁”,又可以当作一个新的复合术语进行分析。其中“木”为修饰词素,其概念为“性质”,可以译为“Holz”;而“椁”为被修饰词素,其概念为“棺材”并且可以被译为“Sarg”。所以汉语术语“木椁墓”可译为“Holzsarggrab”,德汉两个术语为彼此内容以及概念上的等值。

书中对具有较高的文化负载性术语虽作出相应的解释,但是其信息量对于西方读者来说也相对较高,例如:

1.“棂星门,又叫龙凤门。古代皇帝都自称为天子,死后要“归天”。棂星门就是天门的意思,进入此门就算上天了”。

此段中虽然指出了“棂星门”的象征意义,但是中文术语“棂星门”中词素单位“棂星”却有着独有的概念。“棂星”即灵星,人们又称之为天田星。天田星是二十八宿之一龙宿的左角,因为角是天门,门形为窗棂,故而称门为棂星门。皇帝祭天时,一般要先祭棂星。如果依照历史文化所指出“棂星”的概念,其实是无法在译出语中找到内容以及概念等值的语言单位的。虽可以使用“音译”等翻译策略处理这类术语,将其直接译为“Ling Xing Tor”。但是这类术语如果采取“音译”的翻译策略,“棂星门”中词素单位“棂星”的概念就会缺失。同时西方读者无法通过术语“Ling Xing Tor”感知并体会其中沉淀着的中国历史文化,这样的翻译策略必然会损失其承载的历史文化知识,也无法达到文化交流以及文化传播的目的。这样的文化损失过程实则为语言能量在译入语转换为译出语的过程中能量总额减少的过程。艾兹拉·庞德曾提出了“语言能量”的概念。他认为,“语言是具有能量的,并且语言的能量是不可分割的,无论是任何民族,拥有何种文化,不断混合交织而成”。(Ezra Pound,1968)语言能量总额在翻译过程中降低还伴随着熵增现象,即随着不确定或不了解信息的增多,熵的量同时也在不断增加。而“熵是度量我们对某一系统的内部分布‘不知’或‘缺乏了解’或‘缺乏详细信息’的一个量”。(D.terHaar,1954:16)如何避免文化负载科学术语翻译过程中熵增现象的出现,可以采用“音释并举”的翻译策略。

2.“石像生,从碑亭至龙凤门的千米神路两旁,整齐地排列着石人和石兽,两两相对,人兽分开,排列有序”。

“石像生”兴起于我国秦汉时代,随着时代的变革与更迭,呈现出不同形态以及数量。这样的一种建筑形式常常出现在古代王陵前,他其实是帝王生前服侍在其左右仪仗与卫士的缩影。这样的一个文化负载术语,其概念内涵不仅展示了古代帝王的权力生活,同样蕴含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气神。为了防止在翻译时产生不明信息,导致熵增现象,译者便采用了意译的方式,将其译为“die menschen–und tierförmigen Steinfiguren”。译文中采取的形容词“menschen–und tierförmig”展现了“石像生”的常见形状,即“人形或动物形状”;而“Steinfigur”则体现了“石像生”的建筑材料。这样的译文方式反映出文化术语的概念内涵,尽可能避免了其语言能量的流失。

此例文中的“神路”也为我国古代陵墓建筑中常见的术语。“神路”又称“长陵神道”,是通往明十三陵中长陵的前导部分。由此可见,该术语具有极强的文化负载性。而在《辞海》中,“神路”是指“灵魂通过的道路”。因此在翻译此术语时,译者便采取此概念,通过意译的手段将其译为“Seelenweg”,避免其文化内涵的流失以及语言能量的减少。

类似此例的术语还有术语“地宫”。“地宫”是我国陵墓中的重要建筑形式,在其中长眠着帝王或佛教高僧等亡者。按照地理位置来说,“地宫”顾名思义“位于地下的陵墓皇宫”。所以在翻译此术语时译者将其译为“der unterirdische Palast”,其中“unterirdisch”反映了“地宫”的地理位置,而“Palast”则体现“地宫”的主要使用者。音译意译两部分实现了信息的完整传递,避免了语言能量的流失。

(三)“音释并举”

术语“黄肠题凑”为汉墓中常用的墓葬建筑形制,其中“黄肠”是指柏木的木芯,由于其耐腐蚀性常作为墓葬修建材料,并且由于木芯成黄色,故又称做“黄肠”。而“题凑”为一种搭建形式。但由于这样的搭建方式最早出现于我国汉代时期,在西方陵墓建筑当中并不存在这样的搭建形式,再加上中德两国读者文化背景的不同,如果只对这个中文术语进行音译处理的话会导致西方读者对于术语理解上的障碍。针对这种情况,译者最好采用“音释并举”的翻译策略,如术语“黄肠题凑”可以译为“Huang Chang Ti Cou”,并在后面配上释义“ein Bauverfahren durch das Holz von Zypressen.”在這样的译法中,“音译”的部分保留原术语的结构,而“释译”的部分不仅给出了该术语清晰的概念,也避免了不了解信息的增多,即避免了熵增现象。

除了“黄肠题凑”这样的术语以外还有以下示例:

1.“陵区衙署机构主要指负责保护、管理的有关行政管理机构”。

“衙署”是古代城市中的主要建筑,是我国古代官吏行政办公的主要场所,这样的建筑形式以及建筑用途为我国古建筑文化独有,因此这样的建筑术语也具有极强的文化负载性。在翻译这样功能性极强的建筑术语时,译者采用了音译并举的翻译策略,将此术语译为“Die Yashu (Verwaltungsbehörden) ”。其中音译部分为该术语体现了“衙署”该术语的文化负载性,说明这样的建筑只在我国出现;而意译部分则体现其功能性,即“衙署”是一个“管理机构”。两部分加起来保证了“衙署”这个术语在目标语中完整的信息传入,减少熵增现象,使得语言能量完整流入目标语,实现目标语和源语的能量守恒。

2.在《陵墓》一书中介绍了不少陵墓建筑群,并且同时也提到了其地理位置,如“大房山”“猫耳山”等。在处理这些地名的时候,译者也采用了音译并举的方式。例如“大房山”译为“Dafang-Berg”,其中意义部分“Berg”体现墓葬的位置,多为山上。

四、结论

通过以《陵墓》一书中文化负载科学术语的德译为研究对象,并结合文化负载科学术语的概念系统,发现部分文化负载科学术语的汉德翻译中,语言能量的总额在译入语转化成译出语的过程中会发生降低,并且伴随熵增现象。因此文化负载科学术语的翻译可以采用“音译”,“意译”以及“音释并举”的翻译策略,尽可能避免源语术语流入目标语时,发生“熵增”现象,从而最大程度上减少语言能量的流失,以此更好地进行文化传播与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杜厚文.科学术语的构成方法[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2,(02).

[2]冯志伟.现代术语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3]冯志伟.术语学中概念系统与知识本体[J].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2006,(1).

[4]李维,钱叶萍.中国特色词汇的德语翻译策略探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3,(5).

[5]滕梅,赵瑞芳.传播好中国声音——从歌德学院谈对外文化机构的图书外译[J].上海翻译,2016,(6).

[6]D.ter Haar.Elements of Statistical Mechanics[M].

New York:Rmehart&Company,1954.

[7]Hadumod Buβmann.Lexikon der Sprachwissenschaft[M].Stuttgart:Kröner,1983.

[8]Ezra Pound.Literary Essays of Ezra Pound Edite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T.S.Eliot[M].New York:

New Directions Publishing Corporation,1968.

猜你喜欢
翻译策略
浅析《书剑恩仇录》英译本的翻译策略
以电视剧为教材的美剧字幕翻译策略
浅谈青岛市公共标识语英译现状及翻译策略
《作者自述》两个译本的对比赏析
奈达翻译理论关照下的翻译策略
原型理论和广告英语的翻译
旅游景点名称翻译的原则与策略研究
汉语叠词及其英译
国际会展用语特点及口译策略
商务英语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及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