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影《我和我的家乡》字幕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

2022-02-03 22:28黄春宝
今古文创 2022年1期
关键词:字幕翻译归化异化

【摘要】 影视作品的字幕翻译在跨文化交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国产电影走出国门,讲述中国故事,电影字幕的翻译功不可没。本文以电影《我和我的家乡》为例,探讨了归化和异化两种翻译策略在该片字幕英译中的应用。

【关键词】 《我和我的家乡》;字幕翻译;归化;异化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2)01-0114-03

一、电影《我和我的家乡》

《我和我的家乡》是2020年10月1日上映的一部反映中国乡村发展的喜剧电影。影片以一个个小人物为切入点,讲述了五个独立的家乡故事——  《北京好人》《天上掉下个UFO》《最后一课》《回乡之路》和《神笔马亮》,分别展现了我国在医保改革、特色旅游、基础教育、环境治理、脱贫攻坚等众多领域取得的喜人成绩,展示了主人公们家乡蓬勃发展的新面貌。影片以喜剧为主的创作方式和接地气的表演让故事充满趣味性,观众在娱乐的同时也收获了感动和共鸣。该片国庆黄金周期间连续6天占据单日票房榜榜首,连续7天单日票房突破2亿元,毫无悬念地夺得国庆档影片票房冠军。随着国庆假期的结束,《我和我的家乡》也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第21部票房破20亿的影片[1]。

从古至今,家乡一直是文学和文艺创作的重要题材。《我和我的家乡》票房和口碑的双丰收离不开演员们的精彩演绎,更得益于电影所唤起的植根于每个中国人心底的那份家园意识与家国情怀。这部充满浓浓中国乡土气息、反映中国社会巨变的优秀影片同样也唤起了众多海外华侨华人对祖国和家乡巨变的自豪感。《我和我的家乡》的海外热映[2],彰显中国文化自信的同时,也为西方世界全方位了解近年来中国社会发展打开了新的窗口。

二、归化与异化

归化(domestication)与异化(foreignization)[3]是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 Venuti)于1995年提出的。归化是以目的语或译文读者为导向,采用目的语读者所习惯的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内容的翻译策略。归化策略要求译者向目的语的读者靠拢,尽量减少译文中的异国情调,为目的语读者提供一种自然流畅的译文,因此有助于增强读者对本族文化的亲切感和认同感,避免文化冲突[4]。异化指以源语或作者为导向,采取接近作者的源语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内容的翻译策略。异化策略主张译者向作者靠拢,尽量保留源语中的语言、文化及文体特征。异化策略有利于目的语读者感受和了解源语中的异域文化和价值观。

归化与异化策略看似矛盾,但在实际应用中,两者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过分追求归化或异化的翻译策略都不可取。归化和异化互补的翻译策略在翻译实践中十分常见,优秀的译者必须通过权衡和选择,使译语在接近读者和靠近作者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

三、《我和我的家乡》主字幕中的归化与异化

电影字幕翻译是一种特殊的跨文化交流活动,字幕翻译不仅是语言的翻译,更是文化的翻译[5]。随着中国对外开放全方位、多领域展开,越来越多的影视作品走出国门,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明,在此过程中,字幕的翻译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中国和西方国家在制度、文化、习俗等方面的差异,决定了电影字幕的翻译不能采取简单的直译或抽象的意译,以文化为导向的归化和异化策略在电影字幕翻译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电影《我和我的家乡》故事情节多,台词密集琐碎,但字幕的整体翻译十分出色,在有限的银屏空间和时间里为观众带来了语言和文化的双重享受,归化和异化策略的恰当运用自然功不可没,其中不少台词的英译堪称典范,下面笔者将结合实例来谈谈两种翻译策略在该影片主字幕中的应用。

(一)归化策略

电影主字幕通常出现在银屏底部,而且必须与剧情画面同步。因此,字幕的翻译要尽量简洁、通俗。为了保证字幕译文的易读性和流畅性,减少观众的理解障碍,电影中多次使用了以译入语文化为导向的归化策略。

例1.你这不是骑驴找驴吗?

You’re looking for the card while holding it?

這是故事《北京好人》里大夫给张北京的表舅看病时的一句台词。表舅冒用张北京的医保卡看病,由于心虚紧张,一边将医保卡牢牢攒在手里,一边还在焦急寻找。“骑驴找驴”源于一个成语故事,比喻东西本来在自己手中,还四处寻找。译文如果与“驴”扯上关系,西方观众肯定一头雾水。此处直接译成“拿着卡还在找卡”的比喻义,虽然修辞韵味丢失,但表达自然且意义具体,直接化解了文化障碍。

例2.你这张嘴一点都没变。

Always joking around. You haven't changed a lot.

张北京在医院抽血时碰巧遇到当护士的同学,寒暄中同学感觉眼前的张北京虽然多年未见,但性格开朗爱开玩笑的样子仍然没变,两人一见如故。此处如果直译成张北京的嘴有无变化,势必引起英语观众误解,而译成“Always joking around.”,表达地道,口语性极强,让观众认识了过去和现在的张北京。

例3.不值钱,不值钱。

It’s the least I can do.

善良的张北京给表舅准备礼物,实诚的表舅觉得已经给外甥添了麻烦,怎么还能让外甥破费,自然不好意思接受。为了说服表舅收下礼物,张北京连忙表示这东西“不值钱”。此处如果译成礼物“廉价”甚至“没有价值”,很可能会给西方观众造成困惑:既然东西不值钱,为什么还要强迫他人收下?而译成“It’s the least I can do.”则告诉观众,张北京送的不仅是礼物,更是心意;也并非东西不值钱,而是希望自己的心意能被接受,从而传达了一种朴实的中国式人情和亲情关系。

例4.十八块钱买个锅他都不让买。

You’re not even paying 18 bucks for a new wok.

张北京表舅妈形容丈夫生活节俭,不舍得花钱。译者在处理中文货币时换成了英语口语中美元的单位(buck),拉近了与目的语观众的距离。译语虽然形式上实现了对等,但由于货币汇率等经济和文化因素,可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意义流失,但鉴于字幕翻译的特殊性,这样处理也无可厚非。

例5.克度小鎮靠着大天眼已经富得流油了。

… the town of Kedu has made a fortune off the telescope.

位于贵州省黔南州平塘县克度镇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俗称“天眼”。克度镇依托“天眼”,将偏远贫困的乡镇打造成了远近闻名的天文小镇,帮助当地百姓实现了脱贫致富,故事《天上掉下个UFO》便以此为背景。在中国文化里,人们常用“富得流油”形容极其富有,但在西方文化里,鲜有“流油”表达富裕的程度,“made a fortune”更符合他们的认知。

例6.瓢泼大雨呢,那倾盆的。

…it was raining cats and dogs, it was coming down in buckets.

大家回忆范老师上最后一课的天气时,两句话分别用了“瓢泼”和“倾盆”两个极具中国文化特色的词语来形容雨势的猛烈,译者用地道的“raining cats and dogs”和“buckets”在意义对等的同时实现了文化对接,译文自然流畅,易读性强。

例7.你是有虫草啊还是有……?

What did you put in there? Elixir?

在《回乡之路》中,邓超饰演的乔树林请老乡们吃饭,但结账时傻眼了,对价格难以接受的他直接拿虫草怼了吴京饰演的老板。冬虫夏草是中国青藏高原特有的一种名贵中药材,如果字幕直译成学名,观众在理解虫草概念和功能时必定费时费力,甚至莫名其妙,但翻译成“elixir”,即长生不老药,通俗易懂又不失幽默。

例8.他是吃百家饭长大的。

He was an orphan.

在中国,“百家饭”具有丰富的文化和地域色彩,有的地方吃百家饭是对乞丐的一种委婉称呼,而有的地方初生小孩有吃百家饭的习俗,寓意健康平安。电影中的百家饭暗示乔树林从小失去父母,依靠班主任和众多乡亲救济才得以存活的身世。英语里并没有百家饭的文化,如果生硬翻译,不但造成观众理解负担,还容易弄巧成拙,而译成“He was an orphan.”(他是孤儿)直接明了,观众一看便知。

例9.但是处理得真是让我心服口服啊。

But I do appreciate the way they handle complaints.

成语“心服口服”出自《庄子·寓言》,意思是嘴里心里都信服。电影字幕的有限空间决定了字幕翻译必须简洁且准确。“心服口服”如果要完全翻译,不仅需要丰富的句式,可能还需要一定的注解,这在转瞬即逝的狭小字幕空间内是很难实现的。译者通过“appreciate”(欣赏、感激)在源语和目的语之间找到了最佳平衡点。

例10. ……给县里直播带货。

…got some live-streaming promotion to do.

直播带货,指商家或职业主播通过互联网平台,使用直播技术集现场商品展示、导购、与消费者互动于一体的新型商品销售模式。直播带货行业的兴起,一方面反映国人强大的消费欲和购买力,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中国通讯、交通、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效。即便在欧美发达国家,受消费习惯影响和技术因素制约,直播带货目前也是新鲜事物,但译者用“live-streaming promotion”非常形象生动地为目的语观众降低了这种新鲜事物的陌生感。

(二)异化策略

有时候,由于历史背景、风俗传统等因素的差异, 在译出语中存在的某些特定文化在译入语中并不存在。为了更好地促进源语文化传播,同时给目的语观众提供一种发现式的阅读新体验,字幕翻译中有些表达会带有“原装”的异域风情。

例11.可是老师真不想看到那么多孩子该去读书全去喂猪。

But I couldn’t bear the sight of so many children feeding pigs while they should be in school.

《最后一课》中范伟扮演的乡村教师对孩子们的教育用心良苦,感人至深。在中国农村尤其是偏远地区,上不起学读不了书的孩子们常常用“喂猪”或“放牛”这种能给家里带来贡献的方式度过学龄时光。因此,在中国文化里,“喂猪”曾经是贫困家庭小孩失学的代名词。而在西方国家,猪一般是规模化或农场式喂养,养猪喂猪是一种专业性极强的社会职业。虽然此处译者采用了异化策略,但观众通过演员神态、动作等画面仍能理解“feeding pigs”在影片中的含义,因此并不会造成困惑,反而能激发观众对两种文化的比较和对源语文化的兴趣。

例12.麻汤饭、羊肉泡馍、羊杂碎。

Sesame rice stew. Bread soaked in mutton soup. Lamb offal.

麻汤饭和羊肉泡馍这些在中国有着悠久历史和浓郁地方特色的传统小吃,由于在西餐中没有参照物,对许多外国人来说难以认知,在翻译过程中只能保持这种原味的异国情调,让观众去领略。此外,国人对动物内脏和肉类边角料的烹饪喜好也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西方大部分国家菜谱中却很少出现动物内脏。因此,影片中被大伙视为美味的“羊杂碎、羊杂汤”,在西方人眼中,可能是难以置信的存在。即便如此,翻译时仍要力求真实,尊重“原著”,否则,不仅不利于中国文化的传播,还可能会导致文化失真。

例13.他吃面条的时候都舍不得放醋呢。

Even putting vinegar in noodles is a luxury to him.

醋是中国饮食中不可缺少的调味料,历史悠久、种类繁多且吃法多样。由于饮食文化差异,西方饮食中虽然也有醋,但与中国相比,无论是酿制、品类还是吃法都有很大差异。西方国家的醋多用于一些复合调味料或酱汁的制作,几乎没有直接食用的传统。此外,东西方的面食从制作、食用到名称也迥然不同,在主食面条中加醋的吃法会让许多不了解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西方观众感觉不可思议,印象深刻。

四、结语

电影《我和我的家乡》主字幕翻译采用了以归化为主异化为辅的策略,译文既照顾了观众对英美文化的认同感,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文化冲突,又增进了观众对中国社会和文化的了解,这样的例子在影片的字幕翻译中仍有很多。电影字幕的翻译涉及到两种文化的碰撞和交流,因此在翻译实践中,译者始终面临着归化与异化的选择[6]。为保证高质量的字幕翻译,译者首先要有深厚的双语及跨文化功底,因为“要真正出色地做好翻译工作,掌握两种文化比掌握两种语言甚至更为重要。”[7]其次,对电影的主题和剧情须有准确的理解,对人物性格要有细腻的把握,在此基础上再恰当选择和运用翻譯策略。同时,译者还要掌握归化和异化的尺度,尽量做到异化时不影响译文的易读性和亲切感,归化时不失去原文的真实性和艺术感。

参考文献:

[1]猫眼电影.《我和我的家乡》票房破20亿!中国影史第21部“二十亿电影”[EB].https://new.qq.com/rain/a/20201010A0F6UF00, 2020-10-10.

[2]中国侨网.中国电影《我和我的家乡》在英国

多城市上映[EB].http://www.chinaqw.com/zhwh/2020/10-16/272934.shtml, 2020-10-16.

[3]Lawrence, Venuti.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A History of Translation [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5: 20.

[4]王梦颖.探析汉英语言中的文化差异与翻译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09,(S3).

[5]丁继华.电影字幕的翻译策略[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

[6]苏可.浅谈英语翻译的异化和归化[J].琼州学院学报,2012,(2).

[7]尤金·奈达.语言与文化:翻译中的语境[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82.

作者简介:

黄春宝,男,汉族,湖北黄冈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与英语教学。

猜你喜欢
字幕翻译归化异化
拒绝异化的人性之光
测大角归化法归化值的两种计算方法及其精度分析
归化(双语加油站)
归化已成国际篮坛普遍现象
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异化劳动”的探析
归化,切勿只盯着一时之需
从《破产姐妹》看美剧字幕翻译者的限制与选择
接受美学视角下Mulan的翻译研究
“社会主义异化”论与精神污染
费尔列希特《异化:从过去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