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代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领导力的现实困境及其破解路径
——以皖北S村、X村为例

2022-02-03 06:55石园园
关键词:农村基层领导力关怀

石园园

(上海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233)

政治领导力包含党的性质、宗旨、目标、行为等,由党的定向力、胜任力、执行力和影响力组成。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党的肌体,是乡村治理过程中的领导者,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领导力,亦是现代化治理体系构建的初阶。所以,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领导力的过程也是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胜任力、执行力和影响力的过程。当下,农村进入了乡村振兴的全面实施阶段,农村发展需要具有更为强大政治领导力的农村基层党组织。然而,通过皖北地区S村和X村的实际调研发现,目前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领导力提升仍存在一定的问题。立足田野调查的实际结果,从提高党组织的领导作用的发挥,加强党组织队伍建设和完善党内关怀机制三个方面入手,以期进一步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领导力的内涵及要求

“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加强党的建设的目标之一,集中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党的政治建设的崭新审视和思考。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作为党在基层的政治建设的表达,其内涵丰富,要求深刻。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内涵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自此“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成为了党的建设要求之一[1]。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表明,“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2],“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建设各项工作”[3]。可见,党的政治建设一直是党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在基层的单位组织,不同于社会的其他组织团体,其数量之多,范围之大,是党在农村所有领导力的集中表现。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党的组成单元,不言而喻,政治属性是其根本属性,政治建设是其首要任务。加强政治建设,将政治建设的成效切实转化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以此确保农村基层党组织始终是党在基层的领导核心,如此,才能为农村现代化的实现保驾护航。

那么,如何定义政治领导力?从物理学角度阐释“力”,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是能够改变事物的形状或者运动状态的外在因素,衍生义可为效能。效能指有效的、集体的效应,即人们在有目的、有组织的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效率和效果,它反映了所开展活动目标选择的正确性及其实现的程度。由此,领导力可以解释为在领导者和被领导者互动中产生的正向作用力。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则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带领广大农民、群团组织落实党的政策、方针,在此过程中产生的效能。

从学术界现有研究成果阐释,目前学术界关于政治领导力的研究可以分为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两个方面。从宏观层面而言,党的政治领导力,“具体而言就是党把握方向、把握大势、把握全局的能力,以及保持政治定力、驾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风险的能力”[4]。“政治领导力实体有其内在结构,主要由党的定向力、党的胜任力、党的执行力和党的影响力构成”。[5]从微观层面而言,政治领导力可以指党政干部的政治领导力,是党政干部参与治国理政的能力和素质要求[6]。

综上所述,可以把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定义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党的领导下,在与广大农民群众互动的过程中,将国家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引领农民群众实现乡村振兴和农村现代化的政治能力,具有表现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定向力、胜任力、执行力和影响力。

(二)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领导力提升的要求

定向力、胜任力、执行力和影响力作为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领导力的构成元素。其中,定向力是增强党的胜任力、执行力和影响力的前提和保障。在农村场域中,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建设,首先是确保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定向力。“政治问题,任何时候都是根本性的大问题”,[7]政治方向上的正确性是党的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基层战斗力的集中体现,“贯彻党的决定”是中共中央在乡村振兴一号文件中给与农村基层党组织做出的明确定位,农村基层党组织要确保工作中政治方向的正确性,举旗定向,才能把党的政策、方针、决定贯彻到农村的实践之中,避免犯颠覆性的方向错误,带领广大农民持续正确地推进乡村振兴。

其次是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胜任力。20世纪70年代初,戴维·麦克利兰提出胜任力这一概念,主要指影响工作成效的个体条件和行为特征。农村基层党组织胜任力则指农村基层党组织所具有的落实党和国家政策方针、加强组织建设、推动乡村发展等方面的综合治理能力。“思想本身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思想要得到实现,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8]党员队伍是党组织的肌体和灵魂,是组织胜任力的本体。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胜任力,必须重视农村基层党组织队伍建设。《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指出要“加强村党组织建设”“抓好发展党员工作,加强党员队伍建设”[9]。党员是党组织的最基本的单位组成元素,是党组织队伍发展的根本立足点。所以加强党组织队伍建设,要做好党组织的党员发展和培养工作,为党组织发展强基固本。

再次是激发农村基层党组织执行力。《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党必须实行民主的科学的决策,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做好党的组织工作和宣传教育工作,发挥全体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10]。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在基层的组织,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行力就要发挥好基层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做好党员的教育工作。在《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的意见》中指出加强党员的教育管理就要“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结合,落实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11]。加强对农村基层党员的关怀,有利于进一步调动党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深层次的激发党员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有助于推进农村发展和乡村振兴。因此建立健全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党内关怀机制是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执行力的必然要求。

最后是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影响力。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基层的领导核心,负责所有和农村发展相关的事务,其范围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一个完备的领导体系和机制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其组织影响力的前提。首先,近年来,随着基层党建标准化建设的不断推进,相继出现“两委交叉任职”“一肩挑”等党建新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党组织的影响力。但基于实际调研结果而言,部分“两委交叉任职”“一肩挑”在实际践行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持续完善十分有必要;其次是党组织覆盖面对组织影响力提高的影响。“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哪里有党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和党组织作用的充分发挥”[12]。随着城镇化的发展,乡村碎片化和原子化程度不断加深,提高党组织覆盖面也是增强党组织影响力必不可少的措施。

二、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领导力提升的制约因素

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领导力的提升是一个不断深入而持久的过程。在S村和X村的调研中发现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提升过程中,一些问题的存在逐渐制约到了党组织政治领导力进一步的提升。基于实际的调研结果,发现制约党组织政治领导力提升的因素主要表现为领导作用发挥、党组织队伍结构以及党内关怀机制三个方面。

(一)党组织领导作用不突出

通过对S村和X村的实地调研发现,S村和X村分别实行的是两种领导制度,S村执行的是村“两委”交叉任职制度,X村执行的是“一肩挑”制度。两个村“两委”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缺陷。

其一是“两委”关系不协调。从S村的《“两委”班子成员职责及分工》中得出,S村“两委”职责分工不清晰。具体表现为:村党支部书记负责主持村支部全部工作、村庄环境整治、党建、包片等,村委会主任则负责村委会全部工作,以及维护村庄安全等。可见,在职责划分上过于笼统,且两者分工上有相互交叉部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些工作难以确定责任主体,容易引起相互推诿、牵扯不清的矛盾。

其二是“一肩挑”制度效能有待进一步提升。“一肩挑”制度的实行,在改变村庄原有“两委”二元结构的同时,使得权力更加集中,虽有效避免了“两委”相互推诿的问题,却导致“一肩挑”主体”即“一把手”权力过大。“一把手”所持有的权力过于集中,直接导致副职以及下级职位权力收缩,对“一把手”难以形成有效制约,权力就有可能在行使的过程中出现异化,出现“一肩挑”主体拥有“绝对权力”,进而出现“一言堂”“家长制”等专权甚至腐败问题,这些问题一旦出现,则意味着“一肩挑”的制度效能发挥失败。X村实行的是“一肩挑”制度,“一把手”与村委会副主任之间权力相差较大,村委会副主任以及其他村干部难以对“一把手”实施有效的权力制约和监督,如表1。此外,X村是远离城市的偏远农村,村庄原有的血缘和地缘关系,使得村民在政治层面之外还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联系所构成的乡村“熟人社会”,在权力监督和制约方面存在一定的软弱性。所以加强对“一肩挑”主体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在X村场域中显得尤为重要。

表1 部分村“两委”干部信息

其三是党组织覆盖率不高。随着中国城镇化率的不断提升,农村人口单向度流入城市。农村在城镇化过程中,逐渐走向衰落,这给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此外,农村本身就处于一个地广人稀的状态,农村居住人口相对城镇较为分散,在组织覆盖率上远不及城市,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党组织的影响力。其中,S村总体面积是3.65平方公里,现有住户620余户,分为10个村民小组,共计2672户。但全村仅一个党支部,分为两个党小组,由58名党员构成。那么,党员和总体村民的数量之比是1∶45,意味着平均1名党员要服务45位村民。同时可以得出,S村仅有的两个党小组在面积为3.65平方公里的村庄中难以实现党组织的全覆盖。在党组织缺位的区域,则容易出现农村社会发展不和谐的事件,例如封建迷信、打架斗殴之类的矛盾。诸如此类的情况,同样发生在X村。X村总体面积为2.8平方公里,598户住户,总人口是2723人。现有党员51人,分为3个党小组,由此可得,党员和村民数量比例为1∶55,意味着平均1名党员要服务55名村民,明显可见组织覆盖率之低,进一步降低了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的发挥。

(二)党员队伍结构不协调

队伍是党组织职能发挥的根本,是提升其政治领导力的前提和保障。通过S村和X村的党员队伍分析,发现两个村在党组织队伍结构上存在相类似的问题。首先是老龄党员偏多。在X村51名党员中,55岁以上的党员占总人数的51%,在S村58名党员中,55岁以上的党员占总比的43%。老龄党员人数过多,相对而言,青年党员人数就会减少。老龄党员固有的知识体系和保守的思想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党组织整体的执行力和创新力的发挥。所以,积极发展青年党员,为组织带来“新鲜的血液”也是必不可少的。

其次是男女党员人数比例不协调。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女性党员占党员总数的29.4%。在调研中发现S村中女党员仅有11人,占总人数的19%。相比较而言,S村的女性党员占比低于全国的数值,女性党员比例有待进一步提高。妇女是社会变革中不可缺少的伟大力量。[13]农村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女性党员发挥邻里关系调节、生育知识科普等的作用,所以农村基层党组织应进一步提高发展女性党员的力度。

再次是整体文化水平偏低。在S村的党组织队伍中,高中及以下文化水平的党员占总人数的83%。X村高中及以下的党员人数占总人数的84%。农村基层党组织队伍整体文化水平不高,对党的思想、政策、方针的领悟能力不足,则会影响党的各项决定落实到农村的效果,从而降低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行力。

(三)党内关怀机制不健全

通过在X村和S村的实际调研发现,两个村党组织的党内关怀机制仍需进一步的完善。

其一是对党内关怀意识不足。X村支部书记认为:“党员就应该只讲奉献,不讲回报。”然而村书记却忽视了广大基层党员群众也来自农民群体,合理正当的需求也是人之常情。正是因为党组织对党员需求的忽视,导致需要帮助的党员在困难时无法得到组织及时的救助,进而降低了工作的积极性。

其次是党内关怀力度不够。目前S村和X村在党内关怀上没有相关的制度建设,党内关怀的时效性较差,主要是集中在节假日前夕对困难党员进行简单的上门慰问。这一形式的关怀,难以给困难党员及时的帮助,无法准确获得党员实际需求,使得党内关怀效果不明显。

最后是党内关怀方式单一。两个村主要是通过对困难党员进行节日的走访慰问,同时给予500元或1000元的补贴的方式进行。现阶段市场经济和城镇化的双重刺激使得党员需求日益丰富,单一的关怀模式无法满足广大基层党员实际需求,所以丰富党内关怀方式十分必要。

三、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领导力提升的实践进路

立足于S村和X村的调查结果,以问题为导向,从加强党组织的领导作用、优化党组织队伍结构、加强党内关怀机制建设三个方面出发,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影响力、执行力和胜任力,夯实党的政治定向力,进而提升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

(一)加强领导作用,扩大组织影响力

村“两委”交叉任职制度和“一肩挑”制度是农村基层治理过程中发挥党组织领导作用的两种不同制度。加强两种制度的建设,同时扩大组织的覆盖面,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作用,扩大党组织在农村发展过程中的影响力,进而提高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

1.加强村“两委”交叉任职制度建设

S村虽执行的是村“两委”交叉任职,却没有完全发挥出“两委”交叉任职制度的效能。基于S村现有问题,厘清村“两委”关系和分工是充分发挥“两委”交叉任职制度的前提。

首先是明确“两委”之间的关系。农村基层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是农村治理中两大执行主体,共同致力于乡村发展。其中,村民委员会是由村民选举产生、用于村民自我管理的组织。村级党组织则是党章中明确规定的,是农村发展过程中各项事务的领导者,在乡村治理中处于核心地位。一方面,村民委员会执行的村民自治的职能;另一方面,村级党组织领导和指挥村民委员会,两者是领导、被领导的关系。农村基层党组织有着对本村重要事项的决定权,决定各项关系本村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同时还负责党组织自我建设等工作。村民委员会则需要坚持在党的领导下进行自我管理。所以在乡村发展和治理的过程中,要始终保证农村基层党组织和村委会之间的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

其次是细化村“两委”交叉任职的权责分配。只有建立更加细化的职责分配制度才能更进一步的协调村“两委”关系。农村基层党组织和村委会在实际乡村治理过程中要不断细化村务,明确乡村治理中的责任主体和权力主体,建立起既能确保党组织在农村的领导地位,又能使村委会充分行使自治权力的“两委”分工制度。

2.加强“一肩挑”的权力制约监督机制建设

X村虽实行的“一肩挑”制度,但“一肩挑”制度带来权力集中的弊端抑制了“一肩挑”制度本身所具有的优势,完善权力制约制度才能进一步发挥“一肩挑”制度优势。

一是在明确村委会成员和支委会委员职能和分工的基础上,严格执行各个职位主体的职责,防止组织或个人越权、揽权情况的发生,以此避免“一肩挑”主体权力过于集中,进一步保障农村各项事务处理过程中的民主和法制。

二是强化外部监督机制,构建“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全方位监督体系。首先是建立自上而下的外部监督机制。在执行监督职责的过程中,发挥好上级党委组织和政府部门的监督功能,制定完整的“一肩挑”监督制度,明确监督内容和流程,并将制度的执行结果及时公开和公示,以此提高监督机制的震慑力。其次是建立自下而上的监督机制。村民群体有罢免村民委员会成员的权利,是《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做出的明确规定。在对“一把手”进行监督的同时,要进一步完善村民罢免制度,提高罢免制度对“一把手”的震慑力。

3.扩大党组织覆盖面

扩大基层党组织在基层的组织覆盖面是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的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自然村落的数量在城镇化的影响下逐渐减少,青壮年的流失使得农村常住人口数量不断降低,农村人口稀疏程度不断提高,这给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农村基层党组织在这一过程中应积极的应对挑战,及时的调整和改善组织的设置方式和结构,提高党组织在农村的覆盖密度和覆盖范围,建立适应农村发展需要的新型党组织。

一是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在乡村的覆盖密度。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现有的总党支部的情况下,再以村小组为分割单位,在村小组中设置党小组,确保每个村小组都有一个党小组,形成党组织在村庄各个区域的全覆盖模式。其次是加大党员发展力度,提高党员数量。通过政策和“乡情”的优势吸引本地区的优质青年、人才和实干家进去党组织队伍中来,为更多有意愿服务广大农民和致力于本地区发展的人提供奉献机会。

二是提高党组织在农村的覆盖范围。近年来,农村产业呈多元化发展趋势,企业、公司和行业协会为农村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和机遇,成为乡村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所以,在设置党组织时,农村基层党组织可以在本地区的企业、公司和行业协会中设置党组织,以此加强对村庄各个行业和领域的领导。

(二)加强队伍建设,增强组织执行力

队伍是党组织的肌体和灵魂,是党组织发挥执行力的主体。加强党组织队伍建设,通过大力发展青年党员、积极吸收妇女入党、构建人才队伍的方式不断优化组织队伍结构,提高组织执行力。

1.大力培养青年党员

加大从青年团体中发展党员的力度是关于乡村振兴一号文件作出的明确规定。首先是建立完善的农村青年党员发展机制。

一是使用政策吸引的方式提高优秀青年加入党组织的志愿。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发展党员的过程中,对于想加入党的农村青年及时给予发展机会,考察合格后即可入党。

二是从本村外出人员中发展党员。“本乡本土大学毕业生、复员退伍军人”[14],本村的外出队伍可以为本村带来新鲜的血液,这些都是党员发展过程中的优秀资源。

三是加强与本地区群团组织的对接。对于基层群团组织中的优秀青年,应尽早考察,积极吸收入党。其次应建立优秀青年的引入机制。大学生村官是农村发展中的不可多得的优秀人才,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乡村振兴中的人才振兴,为乡村带来新的发展。大学生村官是国家政策为农村发展带来的人才资源,农村基层党组织做好把握,加强大学生村官的晋升机制和物质保障机制建设,努力提高大学生村官群体继续留任比例,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2.积极吸收妇女入党

实施“乡村振兴巾帼行动”是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作出的新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巾帼行动”的领导和指挥者,要为农村女性营造良好的乡村氛围。

其一是农村基层党组织从自身建设出发,通过加强作风建设向农村女性展示出积极的组织风貌。此外,农村女性作为留守群体的组成部分,其生活状况和精神状态相对而言,更具有一定的脆弱性,所以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提高对农村女性群体的关注度,突出对农村女性的服务意识,在服务过程中使农村女性加深对党组织的了解,以此吸引更多农村女性加入到党组织。

其二是农村基层党组织要认识到女性在农村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作用。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发展党员的过程中,积极吸收女性党员,协调组织队伍中男多女少的不协调比例。农村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治理过程中应积极唤醒女性本身的独立个体意识,鼓励女性入党。“让女性拥有追求自由全面发展的权利,使其成为一个完整意义上的‘现实的人’”[15]。农村女性可以以独立能力去实现自我的价值,并得到应有的社会待遇和地位。农村基层党组织可以通过向农村女性宣传政策、文化等手段,提高农村女性自我认知程度,推动农村妇女思想的进一步解放,使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农村妇女自觉为之奋斗的目标之一。

3.构建乡村人才队伍

党员是党组织队伍的组成细胞,是党组织战斗力提高的基础。“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力量和作用,既取决于党员数量,更取决于党员质量。”[16]构建推动乡村发展的人才队伍,从内部培养和外部引入两个方面出发。

在内部培养方面,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建立完善的党员教育培训体系。首先是加强党员的理论培训。农村基层党组织需要制定适合本村党员的学习课表,督促各个党员及时进行理论学习,以此提高党员的政治定力和判断力。其次是提高党员实践水平。农村基层党组织以农村发展实际需要为前提,组织和安排党员进行针对性的农业技术培训、创业技能培训等,培养农村发展的“带头人”。最后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应鼓励党员到在职教育机构、职业技术院校等进行继续教育,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学历水平,提高党组织队伍的整体文化水平。

在外部引入方面,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建立健全的党员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积极吸引外来人才进入党组织队伍之中。一是农村基层党组织要突破“村内选人,本村任职”的传统模式。面向社会,招考社会优秀人员进入到农村基层党组织人才队伍。二是加大“引智回乡”政策建设,为愿意回乡建设的本村大学毕业生、经商人员、企事业退休职员等提供返乡创业服务平台,吸引其参与家乡建设。三是建立柔性人才聘用机制。农村基层党组织积极沟通和联系各大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欢迎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到本地区挂职或兼职,以此促进本地区发展。

(三)建立健全党内关怀机制,提高组织胜任力

党内关怀机制是提高党员对党组织的归属感、荣誉感和使命感的重要方式,可以有效的调动党员干部的工作动力和活力,提高党组织胜任力。

1.提高党内关怀意识

党内关怀是一项涉及面较多、较为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是一个多机构共同参与的过程。当下基层党内关怀机制执行多在党组织的指导和部署下进行的,这一方式制约了基层党组织执行党内关怀的自主性。因此改变这一方式,前提是扩大农村基层党组织党内关怀的自主性。首先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坚持上级党组织领导的情况下,立足实际情况自行探索适合本组织的党内关怀机制。其次是建立清晰的责任清单,清楚划分出党内关怀的环节,明确各部门应承担的具体责任,清晰地划分出党内关怀各个阶段的责任,明确各个阶段的责任主体。最后是建立追责制度。可以采用随机检查、巡回检查、相互检查、民众检举等方式对党内关怀进行监督。此外,可以将党内关怀建设划为农村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的考核内容,提高党组织对党内关怀的重视程度。

2.丰富党内关怀内容

单一的党内关怀方式无法满足农村基层党员的实际需要。农村基层党组织在进行党内关怀时,不仅要注意到党员在物质上的需求,更要关注到党员的心理健康教育需求。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注重对党员进行物质关怀。“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17]马斯诺需求理论认为,物质方面的需求是人最基本的需求。所以,党内关怀机制建设应从物质关怀入手,首先是满足党员生存所必要的物质需求,为党员干部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农村改革实践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基于此,农村基层党组织可以展开深入的调研,确定困难党员的人选,明确党员产生困难的具体原因,例如因病困难或是因学困难等,以便为困难党员提供针对性的物质帮扶。二是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在农村日常工作中及时捕捉到本组织内党员心理健康状态的变化,及时发现党员因工作、学习、家庭等各种原因产生的抑郁、焦虑、无措等不健康心理,并尽早为心理状态不佳的党员提供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帮助组织内党员及时有效的解决心理问题,调节好党员心理状态,从而降低心理问题给党员在工作中带来的负面影响。

3.完善党内关怀保障机制

一是建立党内关怀专项资金,保障党内关怀的物质基础。农村基层党组织应设置专门用于党内关怀的帮扶资金库,用于党内老、弱、病、残党员等困难群体的抚恤,在正当需求范围内为更多困难党员提供组织上的帮扶。“要体现党内关怀机制的价值,就需要有切实的关怀资本,要有坚实的资金做后盾。”[18]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国家法律、党内法规、村规民约等允许的范围内,不断充实党内帮扶专项资金的来源,尽可能扩展资金的筹集渠道。例如常见的渠道有上级拨款、党内募捐、党费、财政补贴等,为党内帮扶提供坚强的资金后盾。与此同时,也要注意加强对党内帮扶资金的监督管理,对于党内关怀资金的预算决算、使用明细记录以及公示制度等做好明确规定和执行。

二是设置党员服务中心,提高党员服务水平。农村基层党组织可以设置一个党员服务中心,用于处理党员日常困难,以便党员遇到困难可以及时求助。同时可以在党员服务中心设置服务日、服务电话等,为党员提供更加方便有效的服务,有助于解决党员工作中的后顾之忧,进一步激发党员的工作热情。

三是建立党内关怀的评价反馈机制。对党内关怀成效进行评价可以有效地发现这一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和存在的不足,有助于及时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农村基层党组织可以建立党内关怀评价系统,被关怀党员和党内关怀的执行者通过党内关怀评价系统反馈自身的感受和体验,不断完善党内关怀机制。

猜你喜欢
农村基层领导力关怀
如何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领导力拓新 2018年度最具领导力中国医院院长评选揭晓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如何提升农村基层会计的业务水平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领导力愿望清单
《领导力21法则》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参与式治理与农村基层民主创新的探析
珍惜信任 传递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