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亮,郭明姬
(南京大学,江苏 南京 210046)
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要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基与血脉,为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积淀着深沉的精神追求,提供着丰厚的文化滋养。《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2017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2021年)等文件的先后颁布,无不说明了新时代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时代在发展变化,人才培养的要求也在不断深化,在打破学科专业壁垒、推动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如何找到契合“四新”建设需要、契合当代青年学生需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模式,是高校必须思考的问题。本文聚焦新文科建设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识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创新、学习实效提升等问题展开思考,以期更好地助力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建设,服务“能够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2021年11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好”[2]。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识课程,正是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然要求。
“当前,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提出了大量亟待解决的新问题,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迫切需要回答好‘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题。”[3]面对新形势新要求,传统文科教育已经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战略需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立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要求,突破传统文科教育的思维模式、全方位推动新文科建设,是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号召所向,是引领中华民族走在时代前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行之举。
新时代需要新文科,而新文科需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何为“新文科”?“新文科”意指“文科教育的创新发展”,相对于传统文科而言,“新文科”建设在发展思路、标准、路径、技术方法和评价等方面都有新变化[4]。新文科产生于大变革的新时代,变革的挑战、国家的发展、人才的培养、文化的繁荣等时代需求,呼唤着文科教育的创新发展,新文科就此应运而生,承担起培育时代新人、提升国家形象的重任。新文科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具有自信心、自豪感、自主性的中华文化传承者、中国声音传播者、中国理论创新者、中国未来开创者;新文科建设的时代使命是建立中国文化的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进而提升国家软实力、塑造国家硬形象;同时,新文科与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建设交织融合,一方面依托其他“三新”的发展开拓新的命题、方法、技术、手段等,另一方面又引领其他“三新”发展的方向、标准、价值判断及所需的职业综合素质,具有非常重要、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无论是从新文科建设的根本任务还是从新文科建设的时代使命来看,传承中华文化、传播中国声音、提升中国文化影响力等,都离不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离不开立足时代需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契合时代所需、响应时代召唤,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把握好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开设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识课程,是回答好时代之问、诠释好中国之路的必然要求。
“新文科”要如何建设?有学者从学科内涵的角度勾画“新文科”的样态,指出“新文科”是“以文科自身专有学术、学问、知识等资源为立基点,以中国价值、中国精神、中国话语为统领,以学术创造、教育教学、社会服务为实践表现”的新思维、新范式、新格局的文科[5]。也有学者从目标指向的角度归纳“新文科”的任务,指出“新文科建设旨在打造一种全新发展的人文社会科学新格局”[6],“新文科建设的根本目标应是构建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7]。由此可以看出:其一,新文科建设要立足中国国情,打造“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学科体系、教学体系。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孕育着中华民族的根基血脉,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国特色”的基因根脉与文化沃土。不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无法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发展历史,无法形成发自内心的文化认同,也就无所谓“中国特色”的坚持。其二,新文科建设要抓住核心目标,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根据《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文件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是哲学社会科学及相关学科专业和课程建设中的应有内容。构建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说到底要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而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文化特征是构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背景前提,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构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应有之举。要真正发挥好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核心价值观引导、文化传承发展、文明交流互鉴、理论思维和创新思维培育方面的重要功能,真正铸牢“中国魂”,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识课程、展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可或缺。其三,新文科建设要把握关键方法,注重在传承中守正创新。《新文科建设宣言》明确:“新文科建设既要固本正源,又要精于求变,要立足两个大局,不断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注重适应并借力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文科教育高质量高水平发展。”[8]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浩瀚的资源宝库,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识课程,有利于学生在正确认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出更多优秀的中华文化作品,传播中华文化声音,并最终积淀文化底气、增强文化自觉、达成文化自信。总之,新时代呼唤新文科教育,而中国特色的、守正创新的、以哲学社会科学为核心内容的新文科教育又离不开作为文化根基、重要内容及转化源泉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9]“立德树人”是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所在。而立德树人,关键在立德,即以“培根铸魂”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领为首重;目标在树人,即以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完善人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旨归。而作为一种“德性优先”的伦理型文化,崇德向上的引领、健全稳定人格的塑造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无论是价值引领还是人格养成,都可以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得营养、寻得支撑。比如,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积淀下来的“贵和尚中”的和谐精神、“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等,有效契合了青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需求,对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民族自信培育等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有力地引导青年学生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使命感。再如,中华民族在优秀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指引下培育和形成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仁爱孝悌、诚实守信、敬业乐群、守正创新、尽忠报国、以民为本、和而不同等美德,在引导青年学生修习个人品性、涵养社会公德、严守国之大德方面具有重要价值,能够为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民族、国家、人类的未来发展提供思想资源与有益借鉴。此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能够提供价值方面的引领,还能够提供丰硕的资源宝藏丰富青年学生的文化知识储备。比如,文学领域的诗词、散文、戏曲、小说等佳作,生活领域的中华美食、华美衣冠、武术技击等异彩,能够助益青年学生夯实文化底蕴、热爱生活日常;科技领域的天文、数理、医药等成就,艺术领域的绘画、书法、雕塑、建筑等瑰宝,能够助益青年学生培育科学素养、体悟美学韵味。总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丰富多样的精神财富与遗产瑰宝,在中华儿女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社会心理、审美情绪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识课程,引导高校青年学生正确理解和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核心理念、传统美德以及知识脉络,对学生的价值引领、人格塑造、知识积累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事实上,《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在明确当前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点任务时,也将“贯穿国民教育始终”任务排在了首要位置,由此也可看出,在高校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识课程的重要意义。
新文科要立足新时代而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识课程也要顺应新时代新文科建设之新需求而进行系统设计、统筹谋划。立足新时代新文科的建设背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通识课程建设应聚焦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时代需求,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应立足“中国灵魂、世界眼光”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要求,讲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义;应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原则,讲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瑰宝。基于此,建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识课程的内容选择与设计可以围绕基本理论、核心理念、文化瑰宝三个方面展开。
第一,在基本理论部分,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建设思路,讲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当代意义与传承要义。讲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识课程,首要任务是让学生把握何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何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如何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首先,什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问题的回答,可以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发展脉络、鲜明特色等方面来概要展开,即引导学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等几组概念的辨析中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定义,在五千余年经久不衰的发展历程中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至今仍然强盛的生命动力,在独创自发、包容万象的鲜明特色中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世界瞩目的价值魅力。其次,为何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就是说,要坚定有力地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立德树人、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性,对于厚植爱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对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重要性,进而引导学生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自觉投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与践行中。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如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就是说,要引导学生正确把握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重点任务。
在“如何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部分内容的授课中,有必要旗帜鲜明地讲清楚三个关键问题。其一,讲清楚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不动摇。我们需要培养的是“具有中国灵魂、世界眼光,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拔尖创新人才,是能够扛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文化使命任务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只有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才能够保证传统文化教育不倒退、不偏颇,才能真正建设起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相匹配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系。其二,讲清楚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唯有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才能够引导学生真正认识到“坚持在党的领导下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其三,讲清楚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坚持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原则,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引导学生明白,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在继承弘扬中转化创新,在转化创新中继承弘扬,“学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使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为现代社会所使用,才能真正实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第二,在核心理念部分,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立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的培育目标,讲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个人美德、社会公德、国家大德方面的核心理念与美德精髓。中华民族在修齐治平、建功立业的过程中培育和形成的人文精神、核心理念、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灵魂所在。唯有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核心理念、传统美德,才能引导学生真正“得其大者”,并进而自觉将习得的理念精髓、美德要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与弘扬人。然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核心理念、传统美德也如星辰之繁多,对其核心内容的把握,又往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难以形成完全一致的看法。如何才能引导学生在有限时间内既初识其貌又深得其髓呢?《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明确指出,“党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注重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根铸魂”[10]。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也强调,“广大青年要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11]。可见,高校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识课程,根本目标指向“立德树人”,而其所欲立之“德”,应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德;所欲树之“人”,应是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由此,在设计与讲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文精神、核心理念、传统美德等精髓内容时,即可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要求,从个人美德、社会公德、国家大德三个层面来分类展开。
首先,个人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尤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引导学生立足时代需求正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个人美德,对学生健全人格、稳定心态、崇德行为的养成等具有重要的教化意义。可总结梳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涉个人品性修习、价值观念养成、家庭关系和睦等相关的核心理念,结合学生健全人格养成的需求展开讲解。其次,社会公德是人们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规范。中国传统社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孕育的丰富的社会公德理念,对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可总结梳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涉社会道德、职业道德,涉及各类人群相处之道及行为操守的核心理念,结合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培育的需求展开讲解。最后,国家大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层次最高、内涵最广的一种德行,是关系民众福祉、国家兴亡乃至人类命运的道德原则,对维系个人生存、社会繁荣和家国兴亡有着重要的道德意义。可总结梳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涉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社会发展理想形态及治国理政基本准则的核心理念,结合学生“为国为民”使命养成的需求展开讲解。当然,个人美德、社会公德与国家大德的分类并非泾渭分明,三者之间交叉涵盖、互相关涉,共同构建起从个人到群体、从国家到国际、从人类到自然的立体网络。具体如何授课,需要教师灵活把握。
第三,在文化瑰宝部分,要以为国育才为导向,立足“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目标,讲活数理、医药、技艺、戏曲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与遗产瑰宝。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不仅要关注优秀核心理念、基本精神,也要熟悉积淀这些核心理念和基本精神的具体文化形式,也即科技、文学、艺术、礼俗、生活等方方面面的载体瑰宝。究其缘由,一方面是因为就文化本身而言,“道”之传承离不开“器”之承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个人美德、社会公德、国家大德皆属抽象的理念,属于形而上的“道”;但“道”不是无所依托、无所凭借的,“道”必须依靠形而下的“器”,即具体、物化的文化形式,才能得以呈现、保存、传承,并进一步根据时代需求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另一方面是因为就“德才兼备”的人才培养要求而言,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不能仅停留于人文精神、核心理念、传统美德层面,他们需要掌握更多足以支撑自身开展创新发展、讲好中国故事的传统文化素材。因此,既要以价值教育之“神”育“德”,又要以知识教育之“形”储“才”,如此才能真正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传统文化传承者。此外,重视文化瑰宝的讲解,也是尊重学生个性特点、开拓创新教育方式的时代要求。伴随互联网成长起来的新时代青年们自主性、能动性强,唯有提供更多元、更鲜活、更有魅力的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与形式,才能真正激发他们发自内心的热爱,才能真正引导他们形成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性与自豪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载体形式繁多,瑰宝不胜枚举,可以说,任从其中择一内容载体,如传统书法、传统雕塑等,都可以专开一门课程、讲足十余课时。那么,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样一门通识类、概论性的课程中,可以如何取舍内容素材、展开教学设计呢?如下几点原则应当把握:其一,强化经典意识,选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经典性的内容素材。教育部印发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中提到的基本原则之首就是“坚持正确价值导向,强化经典意识”,此点原则对于高等教育阶段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识课程设计同样适用。诸如中国古代科技、文学、艺术等为世人所公认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载体,应当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识课程当中的经典素材。其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选取能够贴近人民生活、内化于人心的载体瑰宝。“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工作,最终的落脚点是推动人民文化自觉的养成,并为人民提供‘行’的遵循。”[12]选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诸如礼俗风情、生活韵味等贴合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的载体瑰宝展开讲解,也可更好地引导学生在体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过好当下的生活。其三,注重以点触面,选择容易激发学生兴趣、推动学生主动深入探寻的内容形式。可以从细微知识点入手激发学生兴趣,进而引导学生在兴趣推动下自觉由点及面、由小见大,最终实现由课堂内教学拓展延伸到课堂外研学的教学效果。
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识课程,一方面要立足知识目标达成要求,教会学生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理论、核心理念、文化瑰宝等知识内容;另一方面要致力于能力与情感目标达成要求,引导学生在世界文化多元交融、冲击碰撞的背景下自觉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动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与美德理念,并结合时代需求创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已然起步,但距离课程“知识教育”与“价值引领”双重目标的达成、距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任务要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需要教师、学生、教学管理等多层面联动努力、共同推动,以提升课程育人的实效。
教师对课程的“落地起效”具有关键性的作用。高校教师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识课程教学中,需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立德树人”教育理念,有效实现专业课程教育向通识课程教育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转化,更好地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课程建设与教学之中。为此,有必要加强师资培训,引导教师聚焦如下几方面进一步提升:其一,引导授课教师立足新文科人才培育要求进一步明确课程建设的理念,即以立德为本,以培养德才兼备、具有健全人格的接班人为目标,坚持既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教育之“形”,更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教育之“神”,教育学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识课程的学习中“得其大者”,进而更加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二,引导授课教师立足通识教育课程思政建设目标进一步强化教学设计,合理安排课程框架、单元内容、课时分配等要素。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培养目标不同,因而在课程架构的设置、授课内容的安排、教学方式的选择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识课程,需要明确“重素质教育、弱专业训练”的目标导向,从较为宏观、全面的视角来建构课程的整体框架,既要有概要性的基本理论梳理,又要有精髓性的核心理念启发,还要有知识性的文化瑰宝介绍;在单元内容的设计上,不宜追求面面俱到的铺陈,而应基于启发性的维度注重以点触面,选择能够激发学生探索兴趣的内容点;而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可以多采用问题引导、课堂互动、学生讨论等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提高课堂的吸引力。其三,引导授课教师把握好新时代教育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助力优势,进一步积累教学素材、创新教学形式、提升教学能力。立足新文科建设背景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识课程,不仅要求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契合时代需求、不拘泥于传统,而且要求在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不断应变逐新。当前,伴随教育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虚拟教研室研讨、在线开放课程、数字博物馆、网络文化综艺节目等资源愈加丰富多元,授课教师在积累教材、书本中的传统文化知识储备时,也有必要用好传统文化课程建设相关的在线培训、交流研讨等平台提升教学能力,用好相关的网络教学资源增强多元知识储备,创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激发课堂活力等,进而更好地满足学生日渐多元化、个性化、网络化的学习需求。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深入性、创新性、践行性等,直接影响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识课程的育人实效。因此,有必要引导学生从如下方面努力,提升学习效果:其一,养成阅读习惯,增强知识储备。“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启智增慧、培养道德的重要途径,可以让人得到思想启发,树立崇高理想,涵养浩然之气。”[13]“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是一种以一当十、含金量高的文化阅读。”[14]阅读经典是接触与认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文化认同感、增加文化修养的重要途径,而阅读经典的能力和习惯培养也是基本文科素养能力培养的重要内容。在接受课堂知识的同时,主动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我学习的路径,去接触经典、研读经典、读好经典,才能更好地体悟何谓“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才能更好地传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养成自信自强的品格。当然,此处的“阅读”并不局限于纸质书籍与文本的阅读,在数字化阅读已然十分普及的网络时代,借助网络媒介、平台去提升“电子阅读”的能力与效率,也成为必须。其二,观照时代所需,提升问题意识。立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时局背景、朝向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使命追求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必须致力于“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致力于“彰显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这就要求学习者不断去追问、去明确,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为中国的创新发展、为世界的和平共处、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作出怎样的贡献?学习者只有观照时代所需,带着问题学习,才能真正激发兴趣、提升成效。其三,拓宽学习视野,主动融合创新。此处所提的拓宽学习视野有两重含义,第一重含义是指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绝不能囿于人文学科的范畴,而应坚持并重视培养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打破学科专业壁垒、注重学科交叉融合,致力于成为能够应对新变化、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性、复合型人才。实际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识课程绝非仅面向文科学生开设,理工科学生亦占“半壁江山”;且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内容构成,尤其是文化瑰宝部分的内容构成中,科技、数理、医药、雕塑、建筑等也均为理工学科体系内的内容。唯有打破学科界限、拓宽学习视野,才能真正做到既育人文情怀又育科学精神,真正实现革故鼎新。第二重含义是指要拓宽“世界眼光”,正确对待中华优秀文化与外来优秀文化、与世界文明之间的关系。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有必要在坚定“中国灵魂”的基础上拓宽“世界眼光”,立足中国实际取长补短、择善而从、兼收并蓄,吸收借鉴外来文化的优点与长处,以更好地推动中华文化的创新发展。其四,注重知行合一,勇担文化使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最终要落于实践、指导实践,唯有真正化所学为所用,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人文精神来铸牢中国魂,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遗产瑰宝来增强自信心,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展示中国形象,才能真正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文化使命任务,才算是真正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教育管理部门顶层设计、服务支持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质量的高低。发挥教育管理顶层设计的作用,首先需要教育主管部门立足新文科建设目标加强系统谋划,进一步明确高校推动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开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识课程的指导意见,并结合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要求进一步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供数据化、联动性的支撑服务。《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虽然已经明确提出“推动高校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开设中华文化公开课”等要求,但针对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应该讲什么、应该怎么讲”等问题,高教界尚未形成共识性的答案。由此,或可参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的形式,在充分吸收各高校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识课程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要求进一步就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识课程与教材体系建设等工作加强顶层设计、给出指导意见。同时,针对高校通识教育水平不一、资源失衡等问题,有必要利用“互联网+教育”开放性、共享性等优势特点进一步优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线教育、数字教育的资源供给;可以借助“虚拟教研室”“在线课堂”等信息平台建设,推动跨区域、跨学校、跨学科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学交流,进一步推进高校优质教育资源整合共享,促进高校联动教研机制建立。发挥教育管理顶层设计和服务支持作用,其次还需要学校教学管理部门进一步突破学科壁垒,推动学科交叉融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识课程惠及更多群体、覆盖更多学科。当前,部分高校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仍然以文学、历史、哲学或艺术等学科的专业核心课程形式呈现,未能打通学科壁垒,无法进行文理融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能囿于文科教育的范围,更不应囿于专业课程教育的范围。而打破这一壁垒,有赖于高校立足“四新”拔尖人才培养的目标,从全校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顶层视角进行统筹谋划、系统设计。同时,目前部分高校的课程设置还存在不少因人设课、因科设课的现象,课程质量与实践成效也褒贬不一,这也要求高校教学管理部门必须持续加大、加强师资培训,完善多学科、跨学科交流研讨的体制机制,配齐配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识课程的教师队伍。此外,高校的教学管理工作部门还应加大优质课程、教材、平台等资源的建设与引进力度,提供更好的教育支撑服务,营造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质校园文化氛围,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学和实践各环节、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