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促织》是教育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经典文言短篇小说。针对本篇文章的教学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以新教材课堂教学演示暨新高考报告会示范课中熊芳芳老师的《促织》一课为评价对象,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内容三个方面的教学特色进行评价。
关键词:《促织》 文言文 小说 教学
《促织》是一篇文言文,文言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语言承载体,是古人跨越历史长河与我们心灵对话的纽带。目前,文言文的课堂通常使学生产生“畏难”与“抗拒”心理,也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如何在文言文的课堂中带动学生的情绪和动员学生的参与是中学语文教师的挑战之一。在示范课中,熊芳芳老师为我们提供了优秀的范例,在本节课中的闪光点不胜枚举,以下仅选取三点展开评述。
一、文言相远,师生相近
《促织》这篇文章通过描写成名一家不幸的遭遇,深刻揭示了为政者的贪婪、凶残、自私,批判了封建官僚制度的腐朽、横征暴敛的罪恶,表现了老百姓为生计奔波的劳苦、心酸和艰难,寄托了作者对受尽欺凌和迫害的底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师:同学们先告诉我,你们是哪所学校的?
生:武昌实验中学。
师:最好的学校。那么再告诉我,你们是哪个班级的?
生:高二3班。
师:哦,据说也是最好的班级。初次见面,请多关照。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一篇文言短篇小说。大家读过了吗?有没有预习?认真读了课文的举手。(一部分人迟疑地举起手)
师:有一句话说,“中学生有三怕”,听过吗?
生(笑):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
师:哦,那你怕吗?
生(笑):这个是肯定怕的。
师:有没有想过,可怕的事物,我们为什么要接触,为什么要学呢?我们现在已经不需要写文言文了,我们为什么还要学文言文呢?想过这个问题吗?
生:我觉得帮助我们领会古人的思想,建立我们的价值观。
生:我觉得这是我们国家软实力的一部分,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要牢记我们古代语言文字的魅力,无论我们走到哪个国家,走在世界的哪一个角落,我们都会为我们的民族,为我们博大精深的文化感到自豪,记得我们是一个骄傲的中国人。
师:太棒了!我们的文化,我们的语言,是我们的骄傲,是我们的标志,是我们骨髓里面最珍贵的东西。非常好,我发现你们真的非常优秀,直击核心本质。学文言文不是仅仅为了认识几个字,理解几个词,或者说特殊句式,或者说它的用法,不是这样的。最关键的是,我们要直抵古人的心灵,我们去跟古人交流思想,我们去传承文化,非常好。但是,如果我们不理解这些字词,我们能不能抵达这个目的呢? a
……
首先通过第一部分的教学片段我们可以看出语文教学是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的,师生关系是双向互动的。语文课程标准中第一次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b在熊芳芳老师的教学案例中,她首先考虑到了这一点,因此她采用平等交流的方式拉进与学生的距离,让他们卸下心中的防备。
二、教之有方,学之有法
相对于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尤为重要,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
师:我们会看到故事里面有几组力量的对立。在这样的对立里面,有没有什么特别触动你的人物或者场面?同学们可以小组讨论一下。
生:我认为成名的妻子非常令我感动,因为在整个过程中,首先是她丈夫想要寻死,然后他妻子劝说他要去尽力搜捕。即使他们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他妻子还是在背后给予丈夫默默的支持。
师:死有什么帮助呢?不如想办法。于是她才去求神占卜。妻子很坚强,有主张,能够支撑他,鼓励他,一个女性的形象,在古代往往是藏在男人背后的,但这篇小说中,这个女性,她是一个非常聪慧的、有主张的、坚强的人。好,还有没有什么特别触动你的人物或者场面?
生:我觉得是在成名抓到这只蟋蟀之后,他儿子失手杀死了这只蟋蟀,成名和妻子后来在井里发现了儿子的尸体之后的一处:“夫妻向隅,茅舍无烟,相对默然,不复聊赖。”他们本来是因为失去了这只蟋蟀而感到很愤怒,本来打算和儿子清算,但是发现儿子已经遭遇不测,他们顿时感到了更大的悲伤,我觉得蟋蟀是他们发达的希望,但儿子是他们生活的希望,他们还是将儿子看得最重。
师:非常好,她的一个短语“更大的悲伤”很触动我。
……
語文教师运用最多的教学方法就是讲授法和谈话法。教师在教学设计的第一部分大多采用讲授法。谈话法是作为一种有理论指导的规范化的教学实践活动,其中有重要的几点:第一是教师要讲究提问的艺术。教师的提问要紧紧围绕教材的中心,服从总的教学目标,能够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在熊芳芳老师的教学案例中,她注意到故事中几组对立的力量,让学生找出自己印象最深刻的部分,更好地体会小说的现实意义。第二是正确评价学生的回答和正确对待学生的提问。在上课之前熊芳芳老师就询问学生预习的情况,并且将他们不理解的地方提出来大家一起来讨论。在学生回答一个问题之后,熊芳芳老师又提出下一个问题,环环相扣,使学生的理解也更加清晰。
除了教师的教学方法以外,学生学习的方法也很重要。在熊芳芳老师的教学课堂中,学生主要采取了自主学习法和合作探究法。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最关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使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充当主演的角色。
三、立足文本,挖掘中心
长期以来教师把热情倾注于“怎么教”的方面,热衷于方法、模式的探讨和创新,而对于“教什么”,即教学的内容却相对忽视了。因此,好的课堂重要的是要有好的教学内容来支撑,如熊芳芳老师在课堂中的视频播放。视频中的文字为:
对不起,父亲,不要难过,不要忧愁,这一次换我来守护你好不好?没有一种力量比爱更强大,父亲莫要伤心,孩儿一直都在呀,永远不要分开,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师:你觉得老师的这个小视频做得好吗?如果你觉得好,好在哪儿?如果你觉得不好,不好在哪儿?
生:我觉得这个视频很真挚地反映出了孩子对父母的一种很深厚的感情,以及孩子的懂事,知道父母生活很艰难,而且懂得去感恩父母,报答父母,懂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让他们过上幸福的生活。我觉得这个视频表现得非常到位。
师(笑):那我觉得我很失败了。其他同学有不同看法吗?
生:我觉得这个视频到最后给出了一个像童话一样的幸福美满的结局,但是在这篇文章的社会背景下,这是根本不可能的。有多少家庭可以像成名一样,我觉得这是非常困难的。一个小家的幸福并不等于整个国家的幸福。所以,我觉得文章整体的基调应该是社会的黑暗是根本无法改变的,而不是像视频里最后“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师:说得太棒了。我们会发现,这个故事只是一个虚构,是一个幻想,它就像叶生用他的灵魂去实现他的梦想一样,在现实世界中很难存在。非常困难。悲剧永远只能是悲剧,它不可能成为喜剧。童话式的结局是一种自欺,所以其实最大最大的悲哀是什么呢?(板书:最大最大的悲哀)
……
《促织》是文言文的短篇小说,熊芳芳老师没有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即通过情节,人物,环境等进行讲解,而是主要通过文本的作者表达什么,学生看到了什么,学生觉得怎么样三个阶段对文本进行细致的剖析。首先是理解性阅读。要求学生要疏通字句,认真揣摩文本的原意,思考作者想表达的是什么,这是最基础的。其次是创造性阅读。比如通过细读文本,有的学生发现,作者对成名的儿子并没有用大量笔墨来描写,更多的是在寫成名的纠结和痛苦。最后是评价性阅读。学生对这个文本进行审美鉴赏和价值判断,可以去判断它的写法以及现实意义。这就是熊芳芳老师在设计教学内容上的独特之处。
四、结语
文言文教学是中学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板块,通过熊芳芳老师《促织》这一课堂教学,我们不难发现语文教师已经力求突破以往的教学方式,在寻找一种新型而又实用的教学策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通过少而精的指导点拨,使学生学会独立学习,逐渐形成具有批判性阅读的思维,掌握具有层次的阅读方法。通过对熊芳芳老师授课经验的借鉴,教师在教学中应改积极地进行课程开发,创造出更有活力和深度的语文课堂!
a 熊芳芳:《〈促织〉课堂教学实录》,《湖北大学中学语文杂志社》2019年9月。
b 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
作 者: 梁昌瑜,哈尔滨师范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语文。
编 辑: 赵红玉 E-mail: zhaohongyu69@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