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清,陈 霄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儿科,重庆 高新区 400000
新生儿出生后因在疾病预防、诊断或治疗方面面临着诸多的侵入性操作,常见的有足底采血、疫苗注射、足底血糖监测等,可引起一定的疼痛。长期的临床实践发现,足月新生儿对有害刺激能够产生本能的避开行为,如啼哭、抗拒行为等,会增加护理操作的难度。由于疼痛可使新生儿产生一定的创伤应激反应,导致心率、呼吸加快、血压升高、血氧下降等不良情况发生,对新生儿脑部血流产生影响,进而引起神经损伤,故需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以改善新生儿的疼痛状态[1]。袋鼠式护理是以母婴之间存在的天然和谐关系为出发点,采用皮肤接触方式进行的一种护理模式,能够促进亲子关系,还能够促进新生儿的生长发育[2]。本研究旨在探究袋鼠式护理对足月新生儿母乳喂养成率及新生儿行为状态的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选取2019 年1 月—2020 年12 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收治的102 例足月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排列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1 例。参照组:男30 例,女21 例;胎龄37~41 周,平均胎龄(38.92±0.55)周;出生后天数2~10 d,平均出生后天数(5.69±1.33)d;出生体重2 500~3 700 g,平均出生体重(2 785.34±263.54)g;阴道分娩35例,剖宫产16例。研究组:男27例,女24 例;胎龄37~41 周,平均胎龄(38.57±0.51)周;出生后天数2~10 d,平均出生后天数(5.75±1.36)d;出生体重2 500~3 700 g,平均出生体重(2 761.52±262.18)g;阴道分娩33 例,剖宫产18 例。两组新生儿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本研究经样本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纳入标准:(1)符合《儿科学》中关于足月新生儿的定义[3]:胎龄37~42 周,体重≥2 500 g,身长>47 cm,出生后1 min、5 min的Apgar评分均≥8分,出生天数≤28 d。(2)分娩顺利,未发生胎膜、胎盘残留。(3)分娩出血量<1 000 mL。(4)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有窒息抢救史。(2)合并先天畸形。(3)48 h 内应用镇静、镇痛药。(4)合并肝炎、梅毒等传染病。(5)伴发热、呼吸道感染等急性感染病症。
参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监测新生儿的生命体征、面色、哭声、活动等情况,发现异常时,及时进行处理。在足底采血、新生儿沐浴、疫苗注射等护理操作前进行常规的襁褓包裹。
研究组予以袋鼠式护理,具体如下:(1)健康教育。结合图片、视频,向产妇介绍袋鼠式护理的目的、优势、流程及注意事项等,争取其知情同意。(2)环境护理。保持病房内温湿度适宜(20~22 ℃、55%~65%),并结合新生儿的胎龄、体重,调节适宜的暖箱温度。告知产妇家属探视的时间、人数,限制病房的人员流动。每日对病房的地面、空气、物品摆设、仪器设备等进行清洁消毒。(3)母婴接触护理。指导产妇亲吻、抚触新生儿,强调早期接触的重要性,并指导产妇进行正确的母乳喂养:于一个私密的空间调整产妇体位,提高室内温度,使产妇暴露胸部,抱起全身裸露的新生儿(穿纸尿裤),指导产妇保持正确的抱姿,鼓励其与新生儿进行眼神及情感交流,如轻唤乳名、亲吻额头、抚摸背部、头部等,实施母乳喂养。(4)采血前后护理。足底采血前20 min进行袋鼠式护理,使产妇与新生儿密切接触,采血后,再次进行密切接触。采血前后的袋鼠式护理时间为1 h。若无穿刺操作,则于每日的10:00—12:00、16:00—18:00 各进行1 次袋鼠式护理。
(1)比较两组新生儿的母乳喂养成功率。包括纯母乳喂养、混合喂养、人工喂养3 种喂养方式,以纯母乳喂养率作为母乳喂养成功的评价指标。(2)比较两组新生儿的行为状态。采用Brazelton 新生儿行为评分量表(BNAS)进行评估,分为啼哭、活动觉醒、安静觉醒、瞌睡、浅睡眠、深睡眠6 个维度,分别计为6、5、4、3、2、1 分,分值越小,提示新生儿的行为状态越适合进行侵入性操作,记录新生儿的哭闹持续时间,即操作完成后至停止啼哭的时间[4]。(3)比较两组新生儿的操作性疼痛。分别于侵入性操作时、操作后1 min采用新生儿疼痛评估量表(NIPS)进行评估,包括面部表情、呼吸形态、哭闹情绪、手臂状态、腿部状态、觉醒状态6个部分,总分0~7分,分值越大,提示疼痛越严重[5]。
采用SPSS 21.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新生儿混合喂养率、人工喂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母乳喂养成功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新生儿母乳喂养成功率情况 例(%)
研究组新生儿哭闹持续时间为(29.65±7.13)s,短于参照组的(34.75±10.21)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25,P=0.004<0.05)。
操作后,研究组NIPS 评分均较操作时降低,且研究组NIPS 量表中的面部表情评分、呼吸形态评分、哭闹情绪评分、手臂状态评分、腿部状态评分、觉醒状态评分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新生儿NIPS评分情况(±s) 分
表2 两组新生儿NIPS评分情况(±s) 分
a表示与同组操作时比较,P<0.05。
组别参照组(n=51)操作时操作后研究组(n=51)操作时操作后t值组间操作后P值组间操作后面部表情呼吸形态哭闹情绪手臂状态腿部状态觉醒状态0.82±0.12 0.42±0.13a 0.92±0.05 0.45±0.14a 0.81±0.13 0.49±0.15a 0.76±0.22 0.48±0.15a 0.75±0.24 0.49±0.16a 0.86±0.13 0.44±0.11a 0.85±0.13 0.29±0.07a 6.288 0.001 0.89±0.06 0.32±0.09a 5.578 0.001 0.78±0.15 0.27±0.06a 9.725 0.001 0.82±0.17 0.26±0.08a 9.242 0.001 0.71±0.21 0.23±0.07a 10.632 0.001 0.79±0.12 0.22±0.05a 13.003 0.001
研究[6-7]发现,孕周≥30 周的胎儿脑干与脊髓结构内疼痛相关神经通路髓鞘已完全形成,疼痛刺激可通过该通路传入大脑皮质,而促使痛觉产生,可进一步刺激内分泌系统产生大量的皮质醇及儿茶酚胺类物质,使新生儿产生持久、强烈的疼痛,并对其睡眠—觉醒周期、代谢状况、免疫功能等产生影响,影响情感表达、认知行为的改变,不利于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因此,应对足月新生儿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以减轻其疼痛程度。
袋鼠式护理是目前临床上应用广泛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主要是指在新生儿出生早期,给予新生儿与产妇持续的肌肤接触,并积极提倡母乳喂养方式的一系列干预模式[8-11]。Sutapa 等[12]认为,袋鼠式护理通过亲密的接触,可改善母婴关系,在提升产妇情绪稳定、满意度、促进新生儿生命体征指标的维持及生长发育方面均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母乳喂养成功率高于参照组,说明该护理模式能够促进母乳喂养的顺利进行。袋鼠式护理通过密切的皮肤接触,能够促进亲子关系,为患儿提供足够的安全感。同时,新生儿可通过舔舐、鼻子压蹭乳房等方式,促进乳汁分泌,从而也促进了母乳喂养的顺利进行,提升新生儿母乳喂养成功率[13]。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新生儿哭闹持续时间短于参照组,操作后10 min,研究组NIPS 评分均较操作时降低,且研究组NIPS量表中的面部表情评分、呼吸形态评分、哭闹情绪评分、手臂状态评分、腿部状态评分、觉醒状态评分均低于参照组,说明袋鼠式护理能够减轻对新生儿的刺激,缓解其疼痛,促进侵入性操作的顺利。徐月静等[14]认为,袋鼠式护理中母婴进行亲密的接触,新生儿能够感受到母亲的心跳和呼吸,并拥有舒适的体位和温度,有利于营造子宫内的氛围,从而有效缓解侵入性操作所带来的刺激,改善新生儿生理应激反应,增加新生儿的安全感,促进新生儿哭闹情绪的缓解[15-16]。本研究结果显示,袋鼠式护理组新生儿啼哭和痛苦表情持续时间短于常规护理组,进一步证实袋鼠式护理能够有效缓解疼痛刺激,改善新生儿的行为状态。
综上所述,袋鼠式护理应用于足月新生儿中,能够提高足月新生儿母体喂养成功率,同时缩短其哭闹时间,减轻操作性疼痛程度,促进侵入性操作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