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玲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贲门癌为临床常见恶性肿瘤,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目前多采用外科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能有效根除病灶,延长生存期,但存在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多、术后恢复时间长等问题[1-2]。加速康复外科(ERAS)由丹麦Kehlet 教授提出,指通过多学科、多模式的方式,在围手术期以有效的优化处理措施,减轻治疗过程中心理、生理双重应激,使患者平稳度过围术期,促进正常机能恢复[3-6]。而前移护理通过改进临床护士工作模式,将护士工作站前移至病房,促进护士积极主动下病房实施护理[7-9],但ERAS 理念框架下的前移护理应用于贲门癌患者围术期效果如何,尚未见临床报道。基于此,本研究尝试将ERAS理念框架下的前移护理应用于贲门癌患者围术期,并与采用常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的患者对比,分析ERAS 理念框架下的前移护理的应用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选取2018 年5 月—2020 年10 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3例贲门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不同分为常规组38 例和观察组45 例。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ERAS理念框架下的前移护理。常规组患者男18 例,女20 例;年龄46~65 岁,平均年龄(56.24±3.56)岁;临床分期为Ⅰ期7例,Ⅱ期17例,Ⅲ期14 例;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12 例,中学11 例,大专及以上15 例。观察组患者男22 例,女23 例;年龄47~65岁,平均年龄(57.19±3.42) 岁;临床分期为Ⅰ期9例,Ⅱ期20例,Ⅲ期16例;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15例,中学13 例,大专及以上17 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临床分期、文化程度具有可比性(P>0.05)。
(1)纳入标准:经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均行根治性手术,术前无感染,意识清楚,具备一定认知能力。(2)排除标准:临床资料不全,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肝、肾、心、肺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严重心理疾病,存在手术禁忌证,食管及附近器官组织手术史,酒精依赖史。
两组患者根治性手术均为样本医院相关团队实施。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1)工作模式。遵医嘱执行后,护理人员根据自身经验巡视,或医生下达新医嘱、患者叫铃后进入病房实施护理。(2)术前。告知患者、家属手术相关事宜,进行机械性肠道准备,术前24 h 禁食、术前12 h 禁水。(3)术中。采用保温毛毯、加热输液等进行保暖,常规使用鼻胃管,常规放置引流管。(4)术后。以阿片类药物止痛,术后禁食,进行肠外营养支持,排气后进食,术后3~5 d拔除引流管、导尿管,不强制要求患者下床活动,不明确控制血糖、液体补充。
观察组患者采用ERAS理念框架下的前移护理:(1)工作模式。前移护士站模式,护士责任区病室门口作为前移工作车定点,在完成基本治疗后,护理人员主动巡视病房,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并主动交流,及时反馈效果。(2)术前。①心理准备。主动与患者、家属沟通,采用多媒体、展板、卡片等多种形式重点介绍手术、麻醉、术后应对措施、并发症等,介绍ERAS 理念,缓解其紧张、焦虑、恐惧情绪。②生理准备。入院后以呼吸训练器锻炼吸气,由本院专科护士指导患者排痰要领,可由护士拍背辅助排痰,且需记录上述训练内容具体状况,并嘱咐术前禁烟2 周。术前6 h 禁食,术前2 h 禁水,术前22:00、手术当天06:00口服1 500 mL 10%葡萄糖口服液,无肠道准备。(3)术中。采用保温毛毯、加热输液等进行保暖,不常规使用鼻胃管,不常规放置引流管。(4)术后。术后1~2 d拔除导尿管,采用非甾体类药物为基础的多模式镇痛,避免采用阿片类药物止痛,并采用播放舒缓音乐、亲切交谈等方法分散患者注意力,以减轻疼痛;严格控制血糖,监控液体补充,保持平衡出入;术后清醒饮清水,咀嚼口香糖刺激肠蠕动,肠蠕动后在患者耐受的情况下进食半流质饮食;术后第1 d 指导进行床上运动,鼓励家属陪同患者做康复运动,另专科护士需以震动排痰仪辅助患者排痰,4~6 次/d;术后第2 d,由专科护士协助患者下床站立,尝试沿床行走;术后第3 d,在护士监护下,扶墙走动。
(1)术后康复进程:下床活动时间、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2)并发症:肺不张、切口感染、吻合口瘘、肺部感染等。(3)舒适度:采用Kolcaba 舒适状况量表[10]评估住院期间舒适度,包括心理(7项)、生理(5项)、社会文化和环境(9项)、精神(7项)4 个维度,共28 项,每项1~4 分,分值越高舒适度越高。(4)护理满意度:以服务质量量表(SERVQUAL)[11]评估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包括反应性、移情性、可靠性、保证性、有形性等5个维度,每个项目分值为0~5分,分值越高则反映受试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越高。
采用SPSS 22.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与常规组患者比较,观察组患者下床行走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康复进程情况(±s) d
表1 两组患者术后康复进程情况(±s) d
组别观察组(n=45)常规组(n=38)t值P值下床行走时间2.45±0.36 3.85±0.52 14.431<0.001进食时间2.01±0.35 4.59±0.62 23.799<0.001术后住院时间7.25±0.85 10.21±0.69 17.203<0.001术后首次排气时间1.89±0.49 4.02±0.52 19.186<0.001
观察组患者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和环境、精神评分均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舒适度情况(±s) 分
表2 两组患者舒适度情况(±s) 分
组别生理心理精神观察组(n=45)常规组(n=38)t值P值15.63±1.56 10.45±1.36 15.973<0.001 25.36±1.06 18.63±2.12 18.718<0.001社会文化和环境32.36±1.69 28.65±2.03 9.088<0.001 24.69±1.35 20.35±2.01 11.699<0.001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2%,低于常规组的1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87,P<0.05)。
与常规组比较,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各维度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s) 分
表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s) 分
组别观察组(n=45)常规组(n=38)χ2值P值反应性4.56±0.23 4.12±0.35 6.863<0.001有形性4.62±0.21 4.30±0.20 7.068<0.001可靠性4.76±0.12 4.23±0.21 14.385<0.001保证性4.74±0.13 4.32±0.21 11.133<0.001移情性4.69±0.15 4.29±0.22 9.799<0.001
符合手术条件的贲门癌患者尽早行手术治疗、切除病灶是改善预后、延长生存期的关键,但手术创伤性较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因此,在围术期应给予有效护理措施,促进患者机体恢复[12]。
ERAS 理念下的围术期护理采取多种优化措施可相互促进,尽可能减少患者生理、心理应激反应,促使机体尽快恢复[13]。而前移护理实施护士床边工作制,拉近护患之间距离,充分落实“以人为本”医疗体制改革方针[14]。本研究首次将ERAS 理念框架下的前移护理应用于贲门癌围术期,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下床行走时间、住院时间、进食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明显缩短,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此模式护理术前摒弃传统观念中长时间禁食、禁水,可避免长时间空腹造成低血糖及术后胰岛素抵抗,减少生理应激反应[15],术后尽早恢复患者经口进食,鼓励、指导患者下床活动、肢体锻炼等,有助于提高机体抵抗力,加速术后恢复;同时早期进行呼吸训练,指导患者正确咳嗽排痰,避免长时间放置引流管,减少感染机会,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术后康复时间缩短。
围手术期护理过程中,给予患者有效护理措施消除各种不适感,是实施ERAS 理念的重要环节,而舒适作为一种躯体性、生理性的主观感受,临床工作中无法以仪器精确测量,这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ERAS 理念框架下的前移护理注重心理干预,术前采取多种形式介绍相关知识,使患者知晓自己在此计划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获得患者配合,并强化巡视,在患者按铃之前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拉近护患关系,同时在围术期不同阶段采取一系列已经循证医学证实的措施,减少并发症,促进快速康复,故患者生理、心理方面舒适度均得到提高。此外,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也取得较高评价,可见ERAS 理念框架下的前移护理能得到患者广泛认可,可行性高。值得注意的是,在临床实践中,ERAS 理念框架下的前移护理的实施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影响,实施过程中不可一概而论,应结合患者、诊疗过程中客观实际情况,不可机械理解和实施,并在循证医学基础上不断完善康复方法,使患者获益最大化。
综上所述,ERAS 理念框架下的前移护理应用于贲门癌患者围术期,能提高舒适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术后康复时间,且护理满意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