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书会
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CT室,河南 郑州 450000
肺结节为慢性疾病的一种,是指肺部影像上有各种大小、边缘模糊或清楚且直径为3 cm及以下的局灶性圆形致密影,随着病情发展,可侵犯机体各部位,部分患者伴有肺部受累,伴有咳嗽、胸闷气短等现象,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严重者甚至会因器官受累而威胁生命,具有较高死亡率[1-3]。早期患者无明显症状和体征,对患者早期诊断,及早治疗,有利于改善预后,提高生存质量。临床常用检查方法包括实验室检查、X 线、CT等检查,实验室检查需要提取患者活体组织和抽血,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创伤。X线检查操作较为简单,且费用较为低廉,在临床诊断中,普及度较高,但因X 线检查结果所呈影像为二维影像,部分组织结构不易辨别,具有重影现象,故较易漏诊,诊断价值有限。螺旋CT 扫描技术在临床应用较为广泛,在疾病诊断中优势较为明显,具有连续扫描、检出率高、检出速度快等多种优点。基于此,选取样本医院102 例疑似肺结节患者,分析螺旋CT 扫描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选取2019 年6 月—2020 年6 月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102例疑似肺结节患者,男性57例,女性45例;年龄21~46 岁,平均年龄(32.12±5.76)岁;烟龄3~28 年,平均烟龄(18.24±4.23)年;体质量指数20.1~26.1 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23.12±1.32)kg/m2。纳入标准:(1)患有咯血、咯痰、盗汗等症状。(2)无先天性肺部疾病。(3)存在咳痰、咳血等症状。(4)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肺部功能不全。(2)患有其他恶性肿瘤。(3)患有其他严重脏器疾病。(4)患有严重精神、听觉障碍。(5)伴有严重传染性疾病。(6)配合度差,无法完成研究。
均行X线检查与螺旋CT扫描技术方式诊断。
1.2.1 X 线检查 对患者进行胸部X 线平片检查,设备为德国西门子SIEMENS AXIOM Aristos TX DR 数字X 线摄影系统,扫描参数设定为,管电压126 kV,管电流200 mA,预置曝光和实际曝光时间0.01 s,密度补偿值设为0~1。参数设定完成后按顺序对患者左侧位、后前正位、左前60°斜位、右前45°斜位(患者处于平静呼吸下屏气)投照。影像结果由2 名放射科医生进行查看,采取双盲阅片法,直至2 名医生结果一致,并对结核病灶分布、位置、直径、形状进行记录。
1.2.2 螺旋CT 扫描技术方式 使用GE 16 排螺旋CT 扫描仪,参数设定为低剂量扫描管电流30 mA,电压120 kV,重建层厚5 mm,层距5 mm,螺距10,重建矩阵像素512×512。在进行检查前,可指导患者屏气训练,待患者呼吸平稳后,予以诊断,管电流150 mA,取仰卧位,在屏气状态下扫查肺底至肺尖部位,扫描时间约10 s,诊断时,密切观察病灶大小、位置、形态,并查看其边缘形态以及影像学表现,检查完毕后,将获取的影像资料传至工作站,由相关工作人员将资料与后处理技术结合进行诊断,获得最终诊断结果。
(1)诊断结果,以病理检测结果为“金标准”,统计螺旋CT扫描技术、X线检查诊断疑似肺结节患者的诊断结果。(2)诊断效能,统计螺旋CT扫描技术、X线检查诊断疑似肺结节患者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漏诊率、误诊率。(3)肺结节形态学特征,统计螺旋CT 扫描技术、X 线检查对空洞、钙化、支气管征、毛刺征、分叶征、胸膜黏连征的检出率。(4)肺结节大小,统计螺旋CT扫描技术、X线检查肺结节大小情况。
采用SPSS 22.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本组102 例疑似肺结节患者,病理检测结果确诊阳性86 例,阴性16 例;采用螺旋CT 扫描技术诊断出真阳性81例,真阴性15 例;采用X 线检查诊断出真阳性65 例,真阴性13例,见表1。
表1 诊断结果 例
螺旋CT扫描技术诊断特异度93.75%、误诊率6.25%与X 线检查的81.25%、18.75%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螺旋CT 扫描技术诊断灵敏度94.19%、准确度94.12%较X线检查的75.58%、76.47%高,漏诊率5.81%较X 线检查的24.42%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诊断效能 %
螺旋CT 扫描技术对空洞、钙化、支气管征、毛刺征、分叶征、胸膜黏连征的检出率高于X 线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肺结节形态学特征 例(%)
螺旋CT扫描技术测量肺结节直径约为(7.21±2.38)mm,X 线检查测量肺结节直径约为(12.08±4.07)mm,两种方式测量患者肺结节直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579,P<0.05)。
肺结节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多系统、多器官肉芽肿性疾病,呈世界分布,相比于欧美国家,我国发病率较低,多发生于20~40岁人群,且女性高于男性。其病因复杂尚未明确,普遍认为与体液免疫功能、细胞免疫功能紊乱、肺部炎症、先天性病变等有关,易侵犯双侧肺门淋巴结、皮肤、肝等组织,结节经过几个月时间可逐渐被吸收,发展为肺间质纤维化。其早期不会有特异性症状,大多数仅仅表现为轻微呼吸道症状,少数患者发生咯血且伴有乏力、体重减轻、盗汗等体征,若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一旦疾病进展会对机体产生严重影响[4-6]。若结节累及至骨骼、关节、肌肉等可能会发展为多发性关节炎,若肺结节发生恶性病变会导致肺癌,故探讨一种操作简单、成本较低且诊断效能较好的诊断方式十分关键。
X 线检查是利用X 线透视的特性,对机体内器官或组织进行查看,但其荧光影像较暗,对于细微病变与厚度、密度较大的机体部位图像清晰度低。螺旋CT 扫描技术采集的数据并非单层面数据,而是整个部位或某一器官的整体扫描数据,所得数据更为全面且客观,可为诊断疾病提供更为精准的影像资料[7-10]。本研究结果显示,螺旋CT扫描技术诊断灵敏度、准确度高于X 线检查,漏诊率低于X线检查。X 线检查所用X 线为波长较短的电磁波,可穿透光所不能穿透的物质,通过机体组织器官不同的密度与厚度的差别,可产生天然对比,但荧光屏亮度相对较低,影像清晰度及对比度较差[11-13]。螺旋CT 扫描技术具有三维重建技术,可解决影像重叠等问题,且还可将多余的组织结构去除,在提高信息处理灵活性的同时,还具有层薄、连续扫描、图像立体直观等优点,可有效改善漏诊率与误诊率患者屏息状态下进行扫描,屏息一次可将整个器官或某个部位精心完整扫描,不易使病灶遗漏,且因其扫描速度较快,可最大限度的减少运动伪影,还可对所得资料进行回顾性的重建,避免了无层间隔大小约束与重建次数的限制[14]。螺旋CT 扫描技术对空洞、钙化、支气管征、毛刺征、分叶征、胸膜黏连征的检出率高于X 线检查。结节形态通常包括内部征象与边缘征象,可用于辅助判别结节性质,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受“同病异影”“异病同影”征象的影响,多数征象特异性低,导致部分肺结节定性诊断困难。X 线检查虽能较好的显出肺结节的影像特征,但对结节分期方面欠佳,且无法显示活动器官的一系列运动情况及周围组织及器官病变状况。螺旋CT 具有无创、迅速和简单等特点,还可准确测量肺结节大小,正确评估肺结节类型、病变程度等[15-16]。
综上所述,与X 线检查相比,采用螺旋CT 扫描技术诊断肺结节,可提高诊断灵敏度与准确度,降低漏诊率,且肺结节形态学特征检出率更高,肺结节大小测量更准确,可为临床诊断提供科学信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