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娅萍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在“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引领下,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实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梦想,创造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
如何针对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思想实际,将脱贫攻坚精神渗透进学生心灵,笔者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巧类比,找到脱贫攻坚精神与教材内容的结合点
用数据引导学生理解“攻坚克难”。笔者在讲授初中思政课“创建班集体”这一主题时,让学生憧憬美好班集体的愿景和目标,向上、和谐、奋进、团结……学生纷纷表达出心目中的美好班集体的模样。但是,对于如何实现美好班集体的愿景和目标,学生却表现得信心不足,觉得是个难题。这时,笔者在课堂上联系我国脱贫攻坚工作,“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对世界减贫贡献率超过70%。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成效之显著,前所未有、世所罕见,脱贫速度全球第一,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这靠的就是“攻坚克难”的奋斗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在脱贫攻坚领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心血,是广大干部群众扎扎实实干出来的。笔者进一步加以引导,国家是“大集体”,班级是“小集体”。只要我们班集体也发扬“攻坚克难”的奋斗精神,每位同学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拧成一股绳,就一定能梦想成真,实现美好班集体的愿景和目标。
以人民为中心,体悟“不负人民”。脱贫攻坚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脱贫攻坚,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始终为了人民,用人民群众的内生动力支撑脱贫攻坚。离开了“人民”这个核心,脱贫攻坚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笔者在教学“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主题时,引用我国脱贫攻坚取得的巨大成就,有力地证明了我国人权事业的进步和发展。我国的减贫行动,是我国人权事业进步的最显著标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中国共产党就是要尽可能地促进贫困人口发展权的实现,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体现“不负人民”的为民情怀。
宏观结论用具体事例支撑,认识“精准务实”。在思政课教学中,我们要进行正面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通过观看视频《江西南昌獅子口村的脱贫三部曲》,学生了解“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退出”的真实事例,看到“从争当贫困户到争摘贫困帽”的转变成效,真实感受到脱贫工作的任务之艰巨,感受到“民主公正”的真正内涵;开展探究活动,学生探讨“贫困生奖助学金”发放做法,感受美好集体是充满关怀与友爱的;从精准帮扶,增强“造血”功能的施策中,学生正确认识了集体中的合作力量。
善对比,感受脱贫攻坚精神的力量
美国遭遇寒流灾害,数百万人断水断电,政府却无所作为。笔者适时播放视频《庄严承诺》,带领学生探究:为什么中国共产党会做出带领中国人民摆脱贫困的庄严承诺?
运用对比事例,来学习党的性质和宗旨、执政理念,让学生理解和明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优势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脱贫攻坚斗争中,1800多名同志将生命定格在了脱贫攻坚征程上,生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脱贫攻坚殉职人员的付出和贡献彪炳史册,党和人民不会忘记!共和国不会忘记!”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张琦谈到脱贫攻坚对于中国发展和世界减贫的意义时表示,脱贫攻坚完备有效、上下贯通的制度体系,目标明确、执行力强的工作体系,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宝贵经验;脱贫攻坚战深刻改变了贫困地区落后面貌,有力推动了中国农村整体发展,补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突出短板,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民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在全球贫困状况依然严峻、一些国家贫富分化加剧的背景下,我国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为世界减贫注入了信心和力量。中国积极倡导构建没有贫困、共同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仍未完全得到控制,贫穷、饥饿、疾病侵蚀着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希望和信心,世界减贫事业亟须明确的方向和可持续的措施,因此脱贫攻坚成绩不仅属于中国,更属于世界。
笔者在初中思政课教学中,将脱贫攻坚的意义和脱贫攻坚精神所带来的力量有机融入九年级“中国担当”“谋求互利共赢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内容的教学中,引导学生认识到,中国脱贫攻坚为世界减贫播下了希望的种子,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从而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诵诗词,彰显脱贫攻坚精神的情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标志着我们党在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
授课时,笔者引用上述讲话,引导学生思考,习近平总书记的庄严宣告带给我们哪些情感体验?这个奇迹是如何获得的?为什么要帮扶贫困地区?学习扶贫英雄故事,我们应该如何传递正能量?通过阅读材料和探析问题,进一步回顾和解读这一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一起感受用鲜血、汗水、泪水、勇气、智慧、力量写就的脱贫攻坚精神。
笔者引领学生吟诵洋溢爱国主义情怀的诗词,让学生感受“许国不负为身谋”“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深沉大爱,在平凡英雄身上感受“君子量不及,胸吞百川流”的远大抱负和志向,“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的炽热情怀……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感受民族团结的力量,从而倍加珍惜当下美好生活。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庆祝大会上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这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思政课教师要继续弘扬脱贫攻坚精神,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努力学习,做奋斗者,将创造奇迹融汇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
责任编辑/王娜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