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消化道难治性息肉患者的效果

2022-01-25 04:44李艳丽黄敬东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1年10期
关键词:白介素难治性消化道

李艳丽 黄敬东

·临床研究·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消化道难治性息肉患者的效果

李艳丽*1黄敬东2

(1. 许昌中医院消化科内镜室,河南 许昌 461000;2. 许昌市第二人民医院内科,河南 许昌 461000)

:探究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对消化道难治性息肉患者的的影响。:选取我科2018年7月至2020年10月期间125例消化道难治性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6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内镜下高频电切术治疗,63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治疗,2周后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胃肠道症状分级评分标准等分析对比两组患者各项生理指标。:观察组患者术后2周分化簇3+(Differentiation of cluster 3+,CD3+)和外周血CD3+/CD8+T淋巴细胞绝对值水平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肿瘤坏死因子-a、白介素-6、白介素-8水平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腹胀、反酸、便秘、嗳气评分小于对照组(P<0.05)。: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可增强术后患者免疫功能,提高围手术期安全性。

内镜;黏膜切除术;消化道难治性息肉;免疫功能;并发症;复发率

消化道难治性息肉是所有向消化道腔突出且保守治疗无效的赘生物总称,临床通常应用手术切除的方法来减轻患者症状[1]。

内镜下高频电切术及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是目前治疗消化道难治性息肉最常用的治疗方案,前者的手术过程相对简单,便于临床学习和推广;后者操作过程相对复杂,但手术安全性较高,术中可操作性较强;因此目前临床对于两种术式的选择仍存在争议[2]。

本次研究即是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比内镜下黏膜切除术与内镜下高频电切术对消化道难治性息肉患者免疫功能、炎性因子及消化功能的影响,探究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对消化道难治性息肉的临床作用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科2018年7月至2020年10月期间125例患者根据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男32例,女30例,平均年龄39.56±9.68岁,平均病程4.25±0.36月,息肉数量为72枚,直径>20mm;观察组患男34例,女19例,平均年龄39.79±9.99岁,平均病程4.63±0.44月,息肉数量为74枚,直径>20mm。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息肉数量等因素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检查符合消化道息肉的诊断标准[3];②患者年龄≥18周岁;③本研究已获得医学伦理委员审核批准,并与患者或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患者术前检查提示肝肾功能异常;②患者合并多种消化道疾病;③依从性差,不遵从医嘱。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内镜下高频电切术治疗:将结肠镜置入患者体内,由远端至近端将结肠镜缓慢后退,观察息肉分布的情况;将高频电流发生器(山东玉华高频电刀YH300A)功率设定为35W,并使用其套圈套取并切除肠内息肉;确认无出血后退出结肠镜,手术结束。

观察组给予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治疗:确定息肉位置及其性质后在息肉周边2mm处注入2~3ml肾上腺素注射液(1mg:1mg 国药准字H11021685 华润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当息肉与病灶周围黏膜发生分离使用套圈套牢息肉,并完整地将息肉切除;检查术区有无活动性出血点,清点器械无误后结束手术。

1.3 观察指标

1.3.1 免疫功能

于患者空腹时抽取5ml静脉血,检测两组患者术后1天及术后2周后外周血CD3+和CD3+/CD8+淋巴细胞绝对值,对比两组患者的免疫水平。

1.3.2 炎症因子

分别在术前及术后2周,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液,以3000r·min-1的离心速度对样本血液进行离心处理后取上清液,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患者的肿瘤坏死因子-a(Tumor necrosis factor-A,TNF-a)、白介素-6(Interleukin - 6,IL-6)、白介素-8(Interleukin -8,IL-8)水平

1.3.3 消化功能评分

分别于治疗与治疗2周后应用胃肠道症状分级评分评估两组患者的消化功能。胃肠道症状分级评分标准:该量表选取消化功能中的腹胀、反酸、便秘、嗳气4项指标进行评价,每个指标最高得分为7分,患者得分越高,说明患者预后消化功能越差。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对照组患者CD3+水平为647.28±100.16μL·个-1,术后CD3+水平为703.67±167.15μL·个-1;观察组患者术前CD3+水平为649.78±123.89μL·个-1,术后CD3+水平为763.79±101.33μL·个-1;两组术后组内比较急术后组间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

2.2 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比较

术前两组患者TNF-a、IL-6、IL-8水平无明显差异;术后观察组TNF-a、IL-6、IL-8水平小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手术前后TNF-a、IL-6、IL-8水平比较(±SD)

猜你喜欢
白介素难治性消化道
氟尿嘧啶联合白介素II局封治疗多发性跖疣疗效观察
外周血6种白介素对脓毒症相关血小板减少的诊断价值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上)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如何应对难治性高血压?
大面积烧伤并发消化道溃疡大出血及胸腹腔感染1例
观察重组人白介素11对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的治疗效果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观察消化内镜新技术在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中的应用
探讨消化道早期癌前病变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治疗后的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