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膜外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术对Ⅰa期高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2-01-24 12:36吴衡慧杜近云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21年6期
关键词:肌层附件筋膜

张 雯,吴衡慧,杜近云

(1.柘城县人民医院妇科 河南 柘城 476000;2.河南省人民医院妇科,河南 郑州 450003)

子宫内膜样腺癌(endometrioid adenocarcinoma,EA)多数为腺癌,近些年其发病率有上升趋势,每年约有20万新发病例,目前仅次于宫颈癌[1-2]。其中Ⅰ期5 a生存率为80%~90%,若发生宫颈下受累则降低至67%~77%,因此早期诊治对改善预后及延长生存期具有积极意义[3]。目前手术是治疗子宫内膜癌重要手段,但其极易通过淋巴结发生转移,既往研究认为,腹主动脉旁及盆腔内淋巴结转移是重要分期指标之一,但迄今为止,Ⅰ期子宫内膜癌是否需要接受腹主动脉旁及盆腔内淋巴结清扫术,临床尚存在较大争议[4-5]。有学者认为对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实施淋巴结切除,属于过度治疗,不仅增加患者痛苦及经济负担,而且对改善预后意义不大[6-7]。为此本研究将筋膜外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应用于Ⅰa期高分化EA患者,观察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柘城县人民医院收治并经病理证实的Ⅰ期高分化EA患者134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肿瘤仅限于黏膜层。所有入组患者均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且研究已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核批准。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2组,每组50例。2组患者年龄、孕激素治疗、体质量、合并疾病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试验组 予以筋膜外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治疗,取仰卧位,全麻,在下腹部正中作10 cm左右纵切口,逐一切开皮肤,钝性分离腹直肌,充分显露腹腔。取腹腔、盆腔冲洗液,立即接受细胞学检查,后对整个腹腔进行仔细观察,通过触诊判断盆腔及主动脉旁可疑淋巴结及其增大情况。用中弯钳夹持圆韧带,在中间离断,处理残端,并夹持卵巢固有韧带及输卵管峡部,在阔韧带无血管区域离断,切除双侧附件,将膀胱推向宫颈外口处,将子宫两侧疏松组织分离,显露并切断相关血管,处理主韧带、宫骶韧带,用纱布垫于宫颈口,在宫颈前壁纵形切开宫颈外口、宫颈,残端用组织钳钳夹,环形剪开阴道穹隆,切除子宫,夹闭阴道残端,残端用1号线缝合,用质量分数0.5%活力碘消毒并填埋至阴道,宫颈筋膜、腹膜用4号线间断缝合,并于后腹膜外包埋残端。

1.2.2 对照组 予以筋膜外全子宫+双附件切除+盆腔淋巴清扫术治疗,在试验组手术基础上,切除子宫及两侧附件后,观察子宫肌层浸润情况,清除淋巴结,送病理检查。

1.3 观察指标围手术期情况,主要包括手术用时、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等;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随访1 a后采用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36)[8]从躯体活力、心理健康、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等方面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术后随访2 a,观察并记录患者生存及复发情况。2组所有观察指标均进行比较分析。

2 结果

2.1 2组围手术期情况比较试验组手术用时、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4.237,P<0.001;t=9.689,P<0.001;t=10.911,P<0.001)。见表1。

表1 2组围手术期情况比较

2.2 2组术后并发症比较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00%,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61,P=0.014)。见表2。

表2 2组术后并发症比较 n(%)

2.3 2组SF-36评分比较术后12个月,试验组SF-36量表躯体活力、心理健康、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022,P<0.001;t=6.658,P<0.001;t=14.870,P<0.001;t=6.040,P<0.001;t=11.758,P<0.001)。见表3。

表3 2组SF-36评分比较 分

注:术前2组比较:t=1.296,P=0.198;t=0.758,P=0.451;t=1.269,P=0.208;t=0.953,P=0.343;t=1.082,P=0.282。术后12个月2组比较:t=7.022,P<0.001;t=6.658,P<0.001;t=14.870,P<0.001;t=6.040,P<0.001;t=11.758,P<0.001

2.4 2组生存及复发情况比较随访24个月,试验组脱落1例,对照组脱落2例,2组患者随访期内均存活,1 a生存率、2 a生存率均为100.00%。试验组复发率为2.04%(1/49),对照组为4.17%(2/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0.986)。

3 讨论

临床数据表明,EA占子宫内膜癌的80%~90%,内膜腺体高度异常增殖、伴有筛孔状结构形成其主要表现,Ⅰa期EA患者肿瘤仅浸润至子宫内膜层,通过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可获取较好的治疗效果[9-10]。国际妇产科联盟提出应对早期内膜癌患者实施全面分期手术,从临床分期角度来看,及早切除子宫内膜癌腹膜后淋巴结及取样活检十分必要,能为判断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及术后诊疗提供依据[11-12]。但切除腹膜后淋巴结属于一种潜在风险较高的创伤性手术,临床上因合并多种并发症、麻醉、肥胖、经济限制等,约15%的EA无法实施此项手术[13]。同时切除淋巴结是否能改善Ⅰa期EA患者预后,临床争议较大。

目前,国内外对子宫内膜癌手术切除范围尚未达成一致,尤其是早期子宫内膜癌,问题依然聚焦在是否需要处理淋巴结上。一些学者认为扩大子宫内膜癌手术切除范围,可最大程度提高患者生存机会,减少复发风险,但扩大手术切除范围不仅增加患者创伤及经济压力,同时还会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进一步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4]。本研究将筋膜外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应用于Ⅰa期EA患者,结果显示,与行筋膜外全子宫切除+双附件切除+盆腔淋巴清扫术的患者相比,生存率、复发率无明显差异,但手术用时、住院时间较短,术中失血量较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较高,这说明对于缩短a期高分化EA患者而言,筋膜外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术治疗具有一定临床效果,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究其原因可能在于早期Ⅰa期EA肿瘤仅局限于子宫肌层,淋巴结转移风险极低,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尚未构成威胁,因此无需行淋巴结清扫术,同时行淋巴结清扫术还可能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EA属于一种生长缓慢的恶性肿瘤,分化程度较高病变范围主要存在于内膜及浅肌层,淋巴结转移风险≤5%,故部分学者认为无需切除高分化EA腹膜后淋巴结切除[15-16]。此外流行病学监测数据显示,对于Ⅲ~Ⅳ期患者来说,随着淋巴结清除数目增加,其5 a生存率也随着上升,但对于Ⅰa及Ⅰb期患者来说,淋巴结清扫数目与生存率无明显相关性[17]。因此筋膜外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应用于Ⅰa期高分化EA患者,具有较高可行性,而扩大手术切除范围,并不能改善患者生存率,预防复发发生。

目前淋巴结切除仍是评定子宫内膜癌患者分期及预后的手段,但不属于治疗方法。临床调查数据显示,Ⅰa期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概率基本为零,Ⅰc期可有所上升。Chi等[18]报道指出,Ⅰ期高分化子宫内膜癌患者深肌层、浅肌层、无肌层浸润的盆腔淋巴结转移率均为0%,由此可知,肿瘤肌层浸润状况及组织分化程度可能与淋巴结转移存在紧密联系。前瞻性研究证实,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生存期并未从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中受益[19]。虽然子宫内膜癌的淋巴结转移可随淋巴液流动到达盆腔,但对子宫内膜癌患者行前哨淋巴结活检,相关结果显示,检出的淋巴结均位于髂闭孔区,在主动脉旁未发现前哨淋巴结[20]。因此本研究认为Ⅰa期高分化EA患者接受淋巴结切除术仅能用于判断手术分期及评价预后,对临床治疗价值有限,手术时可不做淋巴结清扫及活检,但需对腹主动脉旁及盆腔内淋巴结进行仔细观察,以便及时清除增大或可疑淋巴结。通过本研究分析,我们认为手术时必须严格把握淋巴结清扫术手术指征,以免造成治疗不足或治疗过度,增加不必要的手术并发症风险及治疗费用。

综上可知,筋膜外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术应用于Ⅰa期高分化EA患者,可缩短手术用时、住院时间,并减少术中失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肌层附件筋膜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前腹部超声检测子宫前壁下段肌层厚度的临床价值
附件三:拟制定的标准汇总表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前腹部超声检测子宫前壁下段肌层厚度的临床价值
同期经尿道手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效果观察
筋膜枪的作用原理是什么
筋膜枪,真的那么神奇吗
筋膜枪成“网红”消费品
“网红”筋膜枪有用吗?
新型武器及附件展呈
德国军队使用的手枪套及其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