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璐
(辽宁省阜新市第二人民医院(阜新市妇产医院),辽宁 阜新 123000)
现代群体予以自身身体健康情况较高重视,希望通过健康体检预防部分疾病,现阶段国内各级医疗机构均创设了规模不等的体检中[1]。静脉采血是每个护士职业生涯阶段必备的基础心技能之一,以精准操作为支撑开展采血工作,使病患群体生命安全得到保障。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体检中心的静脉采血工作通常会集中在一个时段内,客观上存有或潜在诸多护理风险。护理风险管理等同于对辨识、评价及处置护理风险,力求将风险及相关事件发生阶段对患者及医务人员造成的伤害、经济损失等降至最低水平,还有益于提升体检者的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事件,强化护理人员之间的配合度,提升采血工作效率,促进医疗资源利用的最大化[2-3]。本文通过比较护理风险管理实施、未实施阶段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指标,探究该种护理管理办法推行的价值,具体内容如下。
1.1 一般资料 试验对象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前往我院体检中心进行静脉采血的患者,各取35例,分别纳入甲组、乙组。当下我院体检中心每日每位护理人员每日至少接待80例体检者,最多达145人次。甲组中体检者中男性16例,女性19例;年龄21~46岁,平均年龄(26.41±2.61)岁。乙组体检者中男性15例,女性20例;年龄23~47岁,平均年龄(27.08±2.50)岁。两组体检者以上人口学资料经比较分析,差异不明显(P>0.05)。我院体检中心现有护理人员17人,均是女性,年龄37~53岁,平均年龄(44.23±4.39)岁;从业年限3~23年,平均从业年限(12.37±4.36)年;学历分布:本科5人,大专9人,中专3人。
1.2 方法 甲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依照体检表内各个项目实施相对应的管理措施。乙组联合实施风险管理方法,具体如下。
1.2.1 辨识风险 自2017年2起,我中心全体护理人员对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阶段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作出回顾、分析与归纳,风险辨识情况如下。
1.2.1.1 管理因素 过往我中心实施的采血护理风险管理制度缺乏完善性、实施力度不够、把关不严格、未能构建有关意外事件应急预案、急救设备设施配置不全、处置程序不规范、监督指导不到位;未能定期开展培训工作培养全体采血护士的风险防控意识及应对突发事件的基本能力;采血人员职责规划不够清晰,造成相关问题出现后责任追溯困难。
1.2.1.2 护理人员因素 采血护士风险防控意识薄弱化、缺乏前瞻性,增加了纠纷、院内感染情况发生的风险;职业责任心不强烈,未能严格依照相关规章体制完成采血任务;没有扎实掌握采血相关知识,很可能会导致标本质量不达标的问题或者不能正常检测;不能娴熟操作静脉采血操作技术,一次穿刺成功率偏低,数次穿刺期间部分患者可能滋生不满情绪,引起纠纷;交流技巧不足,可能造成部分病患产生误解,因而引发纠纷。
1.2.1.3 体检者因素 部分体检者对护理人员寄托了较高期许,但可能因自身血管条件较差而造成首次穿刺失败,因而滋生出负面情绪,并可能表现在言语与行动上,最后发展为护患纠纷。体检者个体体质存在一定差异,部分人员可能在采血期间出现意识障碍。还有一些体检者依从性差,数次告知、指导后依然无法有效配合,以致采血阶段形成了局部不良反应
1.2.2 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方法
1.2.2.1 完善采血护理风险管理体系 建设并完善护理风险管理制度明确各班岗位体制及对应职责,严格执行奖惩机制,保证职责清晰明确,将责任落实到个人;每月月末均要如期开展护理风险管理会议,针对上一阶段中存在的风险问题及发生的风险事件作出系统分析、归纳,拟编改进措施;探析现存及潜在风险成因,制定相对应的应对方法;针对静脉采血阶段容易出现的风险事件,拟定应急预案,准备相关急救用品,以备不时之需;针对采血护士对应急预案内容的掌握情况,定期做出考核及评估,要求采血护士人人均能娴熟掌握。针对采血室配置的急救器械与设施,要组织专人加以管理,每日均要检查设备功能,确保其能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中。
1.2.2.2 建设良好的采血环境 维持采血室内环境宽敞透亮、空气流通;在室内为体检者提供休息座椅、电视及一次性纸杯等;针对静脉采血阶段注意事项等,可以图文的形式张贴在墙壁上;应用叫号系统,以规避插队、拥挤等不良现象,干扰采血室的正常运作过程。针对采血室内的各种物品,要做到整齐、有序安放,为相关工作顺利开展创造便利条件;采血人数较多时,建议增加采血护士人数,或对人群予以分流,引导体检者灵活安排体检项目的次序,尽量错过采血高峰期候诊。
1.2.2.3 完善采血程序 首先指派专人核对检查每一名体检者的有关信息,把条形码张贴在对应的试管壁上,告知体检者手持试管前往采血室排队静候叫号采血。其次,采血阶段,护士要认真遵照“三查七对[4]”原则安按项核对体检者信息,确定无差错后,正式采血前耐心询问体检者是否有晕针、晕血史,是否处于空腹状态,协助患者处于舒适体位后采血。采血过程中密切观察体检者的面色,并询问他们是否有不适感。如果首次穿刺未成功,则应及时向体检者表示歉意,并作出合理解释。采血完成后,指导患者利用消毒棉以正确的方法按压穿刺位点,告知他们采血后相关注意事项。
1.2.2.4 优化采血护士的专业素养 科室要定期组织采血护士学习静脉采血知识,加强采血操作技术的培养,不断强化他们应对意外事件的能力。拓展职业防护教育工作的深度性,与我中心采血工作实况为基础,将职业风险、标准预防及锐器伤防护等知识关联在一起,严格依照相关规范上课。加强采血护士职业道德教育,引导他们自觉提升工作能动性,确立“以人文本”的服务理念,自觉扭转服务态度,力争为体检者提供更优质、全面的服务。
1.3 观察指标 ①护理风险事件。②护理满意度:使用自拟问卷予以调查,主要包括技术娴熟性、服务态度、采血室环境、人文关怀及相关知识宣教等,各项均以百分值制为标准,得分越高提示对护理服务越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6.0软件包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采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卡方或Fisher确切法计算。检验水准为α=0.05,当P<0.05时差异有显著性。
2.1 护理风险事件 两组体检者静脉采血阶段均有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护理风险事件,甲组与乙组为17.14%、5.71%,差异较为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比较[n(%)]
2.2 护理满意度 乙组体检者对护士技术娴熟性、服务态度、采血室环境、人文关怀及相关知识宣教等满意度评分均高于甲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测评情况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测评情况比较(分,)
静脉采血是体检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回顾既往临床实践,笔者发现人数多且所处年龄区间不同、护理人员工作量大等是静脉采血的主要特征,在多种主客观因素的作用下,增加了各种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的风险[5]。
通过本文的研究与分析,我们认为到静脉采血阶段的风险主要始源于护士自身、体检者及管理制度等。既往有研究指出[6-8],若能在体检中心工作中规范实施风险管理措施,以较科学的辨识、评估过程为支撑,能较有效的处置潜在的风险因素,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以最少的经济投入获取安全保障较全面的管理成效。
我院自2017年2月起在体检中心内部积极实施风险管理措施,在科学辨识、评估采血阶段主要风险因素类型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建设良好的采血环境、完善采血程序及优化采血人员的专业素养等,力争将“人本化”理念融合至静脉采血整个过程,提升采血人员的操作技能水平,为体检者提供较整体、舒适、放心的服务。结果表明,甲组护理事件发生率为17.14%,高于乙组的5.71%,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实施阶段有益于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的风险。另外乙组患者对采血护士技术娴熟性、服务态度、采血室环境、人文关怀及相关知识宣教评分依次为(96.21±2.03)分、(97.41±1.36)分、(95.26±3.34)分、(96.32±3.28)分、(97.21±1.25)分,甲组为(70.25±5.62)分、(71.25±6.01)分、(72.21±3.32)分、(71.28±3.36)分、(70.89±3.62)分,表明风险管理措施实施阶段,有益于提升体检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有益于构建和谐、友好、信任的护患关系,与国内部分文献报道一致[9-10]。
综上所述,体检中心的静脉采血阶段加强护理风险管理措施的应用,有益于降低护理相关风险事件发生率,还能提升体检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