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贤清 庄红霞 荆晓雷 马默涵 王雪琪 何余民 李 娟 董良枫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深静脉血液异常凝结,导致血液回流受阻,肢体出现肿胀、皮温高、疼痛和功能障碍等症状。有症状性的DVT的发病率(50~100)/100000,而且随着肺栓塞发病率的增加,使得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整体发病率高达25%。DVT可能导致肺栓塞,危及患者的生命。近年来,DVT危险因素的分析在骨科、血管外科较为多见,但是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术后DVT的危险因素相关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探讨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发生DVT的影响因素,为临床预防和减少DVT发生提供依据。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20年11月本医院神经外科收治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48 h内床旁行血管超声检查,根据术后超声检查结果判断是否发生深静脉血栓,将患者分为血栓组和非血栓组。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①纳入标准:符合《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中急性脑出血临床诊断标准;发病24 h内的急性脑出血,经头颅影像学检查证实;住院时间>48 h;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②排除标准:颅内损伤引起的脑内出血;硬膜外及硬膜下血肿;颅内肿瘤术后继发脑内出血;资料不全者;术前已发生DVT者。
1.3 观察分析指标 纳入观察指标包括术前、术中、术后临床指标。①术前临床指标:一般资料:年龄、体质量、性别、手术史、吸烟史、糖尿病病史、高血压病史;术前化验室检验结果:白蛋白、白细胞计数、血小板值、入院血糖值、凝血酶原时间。②术中临床指标: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中出血量。③术后临床指标:术后血压、机械通气、气管切开、使用止血剂、颅内感染、硬膜外引流管、脑室引流管、腰大池引流管。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描述,计数资料用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对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根据回归分析计算各因素的相对危险度(OR)值和95%可信区间。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急性脑出血术后DVT的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术前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中出血量、机械通气、气管切开、颅内感染、硬膜外引流管、腰大池引流管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急性脑出血术后DVT的单因素分析(n=349)
2.2 急性脑出血术后DVT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以是否发生DVT为因变量,以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为自变量。变量赋值分类资料发生DVT、性别、机械通气、气管切开、颅内感染、硬膜外引流管、侧脑室引流管、腰大池引流管均为二分类变量,赋值无=0、有=1;计量资料年龄、术前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中出血量原值录入,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变量筛选采用逐步法(模型纳入水准为0.05,剔除水准为0.10)。结果表明,似然比卡方检验提示回归模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年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机械通气、气管切开均是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术后DVT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见表2。
表2 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术后DVT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1 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术后DVT发生现状 张红玲等研究发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9.63%,Ji R等报道300余例脑出血患者中下肢DVT的发生率为5.7%。本研究中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4.90%,略高于其他同行报道描述,原因可能是:本研究纳入的病例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此类患者存在病情危重且复杂多变的特点,大部分患者为深静脉血栓的高危人群且常规给予深静脉彩超的筛查,DVT的筛查较为普遍且严格;本次研究除了下肢深静脉血栓外还纳入上肢深静脉血栓阳性患者,纳入范围较为广泛。因此,DVT的发生率略高于同行其他报道。
3.2 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术后DVT的影响因素分析 多因素Logistics分析结果看出,年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机械通气、气管切开均是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术后DVT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针对以上的独立危险因素,进行以下分析:①年龄是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术后DVT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由于高龄患者基础疾病较多、血管弹性较差,因此更易发生DVT,这与其他报道的基本一致。②手术时间是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术后DVT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穆景颂等认为经手术治疗的脑出血患者DVT的发生率高于保守治疗的脑出血患者,可能的原因:脑出血本身及手术导致中枢和外周交感神经活动增强,血浆肾上腺素水平改变;手术使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促凝血酶原激酶和凝血物质大量产生,导致血液的高凝状态;术中患者制动,卧床时间较长,加之术中失血使患者血流速度减慢,导致附壁血栓形成。③麻醉时间较长相对更易发生DVT,研究发现,全身麻醉使患者下肢肌肉麻痹失去收缩功能,长期卧床休息使下肢肌肉松弛,导致下肢静脉血流量明显减少及组织缺氧。静脉内皮细胞在血管紧张素作用下收缩,暴露胶原纤维,激活血管内血浆中一系列凝血因子,产生过量凝血酶,引起血小板粘附,引起血栓形成。④本研究发现行机械通气、气管切开患者的DVT发生率相对较高。可能因为机械通气患者易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进而增加院内多重耐药细菌感染及继发真菌感染等情况发生风险。气管套管的置入改变了呼吸道原有的自然形状位置,加之吸痰操作时导致不同程度的气道黏膜的损伤,增加了肺部感染的风险。肺部感染使机体发生异常炎症反应及缺氧状态,均可造成肺血管内皮的损伤,激活凝血系统,增加深静脉血栓及肺栓的发生率。
总之,年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机械通气、气管切开均是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术后DVT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合并上述因素的患者应提高警惕,早期加强防治。但需要指出的是因收集样本缺少部分项目资料,本研究未将D-二聚体、基础激素水平等纳入研究项目中,结果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有待进一步研究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