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思琴 丁茜茜 汪 蕾 孙迪迪
膀胱肿瘤电切术是治疗膀胱癌最主要的方法,既能有效切除病灶,又能保留膀胱原有的生理功能,治疗效果理想。但术后患者出现血尿、膀胱痉挛等并发症风险高,同时为降低肿瘤复发率,临床多予以患者膀胱灌注化疗等,手术创伤、化疗、并发症等因素难免会引起患者的负性心理,降低其生命质量,最终也影响康复进程。因此,在膀胱肿瘤电切术后临床必须重视患者的负面情绪、并发症、生命质量等改善情况。常规护理干预缺乏全面性、针对性,难以有效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降低并发症风险,致使患者无法获得良好的干预成效。king达标理论是以开放系统的概念框架作为理论基础,重点强调人际间的互动,通过护患之间的感知、互动、沟通和交流,护患双方针对患者的健康问题,共同制定健康目标和计划,实施健康计划,最终实现健康目标。基于king达标理论的护理重视医患之间的有效沟通和互动,能通过心理学技巧充分利用患者的交际圈协调管理患者的认知、行为和思想,让其在互动、沟通中收获良好的感知,最终收获健康状态,促使病情快速好转。本文研究对行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的患者实施基于king达标理论护理干预的效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4月-2020年4月在本院行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的80例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38~78岁,平均年龄(57.63±5.96)岁;肿瘤直径6~35 mm,平均(18.69±4.20)mm。观察组40例患者中,男30例,女10例;年龄37~79岁,平均年龄(57.12±6.14)岁;肿瘤直径5~35 mm,平均(18.96±4.04)mm。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此次研究已经获得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①纳入标准:符合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条件者;首次发病者;预计生存期超过6个月者;具有良好沟通、认知能力者;患者及其家属了解本次研究,并同意参与研究。②排除标准:有膀胱、腹部手术史者;有精神病史者;合并血液系统疾病者;心、肾、肝功能不全者;合并传染性疾病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即:护理人员通过宣传册、视频等进行口头疾病健康宣教,让患者全面了解疾病的发展、机制、预后等情况以及护理的重要性,促使其积极配合各项工作;利用诱导式询问法了解每位患者的心理真实想法,疏导其不良情绪,让其正确面对疾病和治疗;指导患者家属配合医护人员做好心理疏导工作,让患者感受更多关怀与温暖等。
1.3.2 观察组 对患者实施基于king达标理论护理干预。①引导患者家属参与健康宣教:选择患者的直系亲属或者配偶共同进行疾病宣教,要求两者共同生活时间>半年。营造一个舒适安静的环境,利用动漫视频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展示肿瘤发展过程、治疗、疾病转归等情况,使患者全面了解疾病和治疗。宣教完成后,让患者及其家属在笔记本中复述自己所掌握的疾病知识点,认真倾听其疑惑的地方,待护理人员认真解答后,再让患者及其家属相互向对方阐述疾病知识,提高其认知水平。②搭建微信平台:护理人员将患者拉进一个微信群,每天早上9时准时发送激励语录,并要求患者回复“每天都是新的开始、新的生活,加油!”之后让患者每天在群里分享一下当天的治疗心得,并在每晚临睡前拍摄一张自己的微笑照片,而其他患者要积极点赞。护理人员则负责将患者的照片收集整理,制作成纪念册,或者印在马克杯上,送予患者作为纪念,激励其积极面对生活和疾病,让其感受更多的温暖。定期在医院举办病友座谈会,护理人员可制造更多一对一交流的机会让患者积极分享自己的治疗心得,促使患者相互鼓励,并将座谈会内容制作成视频,发送至群里,时刻激励着患者。患者的相关视频、照片护理人员也要拷贝给其家属,鼓励家属多与患者沟通、多陪伴患者。③情景式互动:护理人员先收集患者的个人信息,包括职业、家庭环境等,以患者可能会接触到的生活事件为依据,进行情境话题互动,比如询问患者:今天护理完伤口,我允许你去上班,你想做什么呢?然后让患者自行联想情境,再与护理人员详细描述具体场景、工作内容、心理想法等。叙述过程中可要求患者家属参与,仔细思考患者的神情、想法。护理人员只需在叙述完毕后适当纠正其错误观念和认知偏差,鼓励患者主动与他人互动,诉说自己的想法。护理人员在与患者沟通时,都应时刻保持严谨的作风、和蔼的态度、端庄的仪表,让患者充分感受到自己被尊重、被认可、被关怀。
1.4 观察指标 对比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欧洲癌症研究治疗组织系统所开发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 OLO-C30)评分在两组干预前后的变化;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膀胱刺激征、血尿、感染、膀胱痉挛)。①HAMD评分:该评分有17项内容,包括自知力、胃肠道症状、全身症状、体质量减轻、入睡困难等,总分<7分为正常;7~17分为可能存在抑郁症;18~24分为存在抑郁症;25分及以上为严重抑郁症。②HAMA评分:该评分共分为精神性、躯体性两个维度,有14项内容,包括胃肠道消化症状、感觉系统症状、抑郁心境、与他人交流时的行为表现等,总分7分以下为正常,分数越高说明患者越焦虑。③EORTC OLO-C30评分:该评分包括角色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疲倦、气促、食欲丧失、腹泻、经济困难等15个维度,30个条目,第29条、30条以1~7分评定,其余以1~4分评定。
1.5 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 22.0统计学软件完成数据分析,计数数据行χ检验,计量数据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EORTC OLO-C30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EORTC OLO-C30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EORTC OLO-C30评分比较(±s,分)
2.2 两组患者负面情绪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HAMA、HAMD评分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负面情绪比较(±s,分)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例(%)
在膀胱肿瘤电切术后实施膀胱灌注化疗,可以降低肿瘤复发风险。但在化疗期间,患者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影响其治疗依从性,导致护理效果无法保证。负面情绪与患者的认知水平、疾病认识不足、治疗认知偏差等有密切联系,加上术后康复时间漫长,更容易引起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在膀胱肿瘤电切术后予以患者有效、安全、科学的护理干预尤为必要。常规护理干预的主体地位为护理人员,由护理人员向患者输出疾病知识、心理情感等,而患者接受度较低,不但无法获得满意的预期成效,还容易引起抵触情绪,增加不良事件发生风险。基于king达标理论护理干预始终坚持沟通为前提的原则,通过互动、交流帮助患者纠正错误认知,疏导负面情绪,让患者获得更多关怀和鼓励,促使其主动倾述,从而实现优质照护。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EORTC OLO-C30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可见基于king达标理论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在护理中,护理人员会将患者及其家属作为共同干预的对象,让家属带动、鼓励患者,一方面能提升患者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能让患者获得更多家庭支持,形成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为患者疾病康复奠定良好的基础。有了家属的参与,护理人员能统一两者的行为和思想,促使患者快速掌握更多正确的疾病知识,让其规避不恰当的行为,积极配合治疗,最终也能保证宣教、互动的有效性。良好的主观认知是保障患者心理情感状态、精神状态得以维系的重要条件,在护理人员和家属的正确引导下,患者的心理状况、精神状态、生命质量也能获得显著改善。本次研究结果提示,与对照组相比,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HAMA、HAMD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这也说明通过基于king达标理论护理干预能降低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消除其负面情绪,保证护理质量。除了疾病宣教之外,护理人员还利用微信群拉近与患者之间的距离,营造一个良好的沟通氛围,让患者在群里传播正能量,分享自己的诊疗经验,倾诉负面情绪,扩大其人际交际圈子,也促使每位患者之间相互鼓励,共同面对疾病。随着患者之间关系的亲近化与常态化,患者会愿意主动在线下与他人交流、分享,获得更多互动的机会,最终可以充分满足其倾述需求,有利于负面情绪的消除。此外,通过情景互动,能帮助患者掌握更多的生活经验,增加其阅历,全面提升其应对疾病、问题的能力,让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及时消除危险因素,减少并发症风险。
综上所述,在膀胱肿瘤电切术后为患者实施基于king达标理论护理干预,能显著缓解其负面情绪,减少并发症风险,提升其生命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