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程化护理在恶性淋巴瘤靶向治疗中的应用及对睡眠质量影响

2022-01-24 04:07:48
安徽医专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流程化淋巴瘤靶向

胡 芳

靶向治疗是临床治疗恶性淋巴瘤的常用方法,其对抑制肿瘤生长、扩散有着较好的效果。但是,疾病本身所带给患者的痛苦,极易使其产生悲观、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再加之治疗中所引发的不良反应,从而使其在心理、睡眠等方面均受到严重影响。因此,为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本文特对流程化护理在恶性淋巴瘤靶向治疗中的应用及睡眠质量影响进行了观察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7年7月-2020年6月本医院收治的66例需行瘤靶向治疗的恶性淋巴瘤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常规护理组)和流程组(流程化护理组),每组各33例。参照组患者中男18例,女15例,年龄44~72岁,平均年龄(56.86±7.91)岁;病程2~9个月,平均(4.93±1.32)月;病理分期:7例Ⅰ期、6例Ⅱ期、14例Ⅲ期、6例Ⅳ期。流程组患者中男19例,女14例,年龄44~73岁,平均年龄(57.13±7.74)岁;病程2~8个月,平均(4.97±1.30)月;病理分期:8例Ⅰ期、6例Ⅱ期、13例Ⅲ期、6例Ⅳ期。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①纳入标准: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恶性淋巴瘤;均无心、肝、肾和肺等重要器官严重并发症;均适应靶向治疗方案;均对本研究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②排除标准:合并凝血功能异常、认知障碍、沟通障碍和化疗禁忌症者。

1.3 研究方法

1.3.1 参照组 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针对患者的疾病情况进行常规的健康指导、心理疏导、饮食干预等。

1.3.2 流程组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患者进行流程化护理,具体方法如下:①成立流程化护理小组:小组成员分别由相关医师、护师、护士长和科室护士组成,并对所有成员开展肿瘤科专业知识培训和应急能力的培训,所有成员均经考核通过后方可上岗,后续工作中每月进行一次考核,合格者才可继续留任。②基本情况评估:协助患者完成心、肝、肺等常规检查;详细了解患者有无药敏史、心理状态和基础疾病情况,对患有哮喘、冠心病、低血压、糖尿病和心力衰竭等基础疾病者给予对症治疗后才开展靶向治疗,并将其纳入高危病患。③心理护理:护理人员需主动耐心地与其交流,通过交流掌握其心理状态,告知相关疾病知识、治疗方法及效果等,对其不良心理给予疏解,帮助其树立治疗的信心。④治疗前准备:多数患者在首次实施靶向治疗都会发生病变部位瘙痒、疼痛,以及恶心、发热、疲乏、畏寒、荨麻疹和低血压等不良反应,严重者甚至休克。因此,护理人员需提前准备好相应的急救物品与设备,并置病床边。⑤按医嘱用药:护理人员在用药前需严格按医嘱进行核对,如药物名称、使用方法、用药剂量等,核对无误后方可于无菌室进行复温和配制,配制完成后用药前仔细核对患者信息及其所需药物信息,确认无误后实施治疗。⑥加强用药护理:在用药期间嘱咐患者及其家属不可私自调节输注速度;密切监测、观察患者情况,若发现寒战和心率、血压、面色异常时需立即减缓输注速度,同时给予相应的保暖措施和补液治疗;对出现发热的患者给予物理降温,若体温持续升高需按医嘱应用退烧药物;发生严重变态反应的患者需马上停止给药,立即给予抗过敏治疗。⑦治疗后护理:持续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情况,指导其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同时嘱其做好保暖措施,以免着凉。

1.4 观察指标 评估及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睡眠质量及睡眠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①心理状态: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估,总分分别为100分,≤50分说明患者无抑郁、焦虑症状,大于50分说明存在抑郁、焦虑症状,分值越高说明其情况越严重。②睡眠质量: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进行睡眠质量的评估,量表共计7个维度,分值为0~21分,得分越高说明睡眠质量越差。③睡眠情况:应用CPC睡眠质量评估系统统计患者的睡眠总时间和深睡眠时间。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DS评分及SAS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DS评分及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流程组患者的SAS评分及SAS评分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DS评分及SAS评分比较(±s,分)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睡眠情况及PSQI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睡眠情况及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流程组患者的PSQI评分均显著低于参照组,睡眠总时间和深睡眠时间均显著长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睡眠情况及PSQI评分比较(±s)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流程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2例(6.06%),显著低于参照组的8例(24.24%),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4.24,P=0.03)。

3 讨 论

常规护理是临床应用较为普遍的护理模式,其主要是按医嘱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缺乏主动性、流程化和全面性,现今已无法满足临床及患者的需求,护理效果也总是不尽人意。因此,各种新型的护理方案诞生于临床护理服务中,并使护理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如综合护理、针对性护理、流程化护理、预防护理和个性化护理等。

本文在此次研究中重点观察了流程化护理应用于恶性淋巴瘤靶向治疗中的效果,结果显示经护理后流程组患者的SDS评分、SAS评分、PSQI评分均显著低于参照组;睡眼总时间和深睡眠时间均显著长于参照组;流程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此结果与蔡水彦的研究结果相近,其结果表明流程化护理有利于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上述结果均充分证实了在恶性淋巴瘤靶向治疗中实施流程化护理的必要性。流程化护理是一项更具系统性、科学性的新型护理模式,其在整个护理过程中均以患者为中心,注重其感受与需求,以促进其康复为理念。在实施护理前首先通过评估患者情况来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更具有主动性和计划性,随后按相应的方案进行心理、治疗准备、用药等护理服务,使患者心理状态得以显著改善,从而改善了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而提升临床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流程化护理可改善恶性淋巴瘤靶向治疗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睡眠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从而提升其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流程化淋巴瘤靶向
HIV相关淋巴瘤诊治进展
传染病信息(2022年3期)2022-07-15 08:24:12
如何判断靶向治疗耐药
保健医苑(2022年5期)2022-06-10 07:46:38
企业人才招聘流程化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昆钢科技(2021年4期)2021-11-06 05:31:04
MUC1靶向性载紫杉醇超声造影剂的制备及体外靶向实验
毛必静:靶向治疗,你了解多少?
肝博士(2020年5期)2021-01-18 02:50:18
院前急救护理流程化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急救效果的影响
认识儿童淋巴瘤
“具化 瘦身 流程化”责任落实3步走
劳动保护(2018年5期)2018-06-05 02:12:06
鼻咽部淋巴瘤的MRI表现
磁共振成像(2015年5期)2015-12-23 08:52:50
靶向超声造影剂在冠心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