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大学生自悯在儿童期受虐和自杀意念间的中介作用

2022-01-22 14:58陶建刚徐静英
医学与社会 2022年1期
关键词:儿童期意念负性

陶建刚,徐静英

燕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中心,河北秦皇岛, 066004

自杀是我国15-34岁人群死亡的首要原因[1],大学生恰好处于该年龄段,自杀率是同年龄段其他群体的2至4倍[2]。自杀意念是指在思想或认知上想要自杀,不愿继续活在世上的一种想法[3],是自杀行为发生前必经的心理过程[4]。儿童期受虐是指儿童信任的或是能操控儿童的个体,做出的影响其身心健康和尊严的不可逆性伤害行为[5]。实证研究发现,儿童期受虐对成人的自杀意念有重要影响,是自杀意念的重要预测指标[6-7]。自悯是指同情和关心自己,用关爱和理解的态度看待自己的不足和痛苦,并且认识到每个人可能都会有与自己相似的痛苦经历,而且这些经历是人类共同经验的一部分[8]。无助理论指出,长期遭受虐待的儿童会将施虐者的批评、指责等负面信息内化,认为自己没有价值,不值得被爱、理解和同情[9]。Neff等人的研究也发现,母亲的批评越多,家庭关系越紧张,个体的自悯水平越低[10]。此外,自悯在个体应对负性事件上有缓冲抵御功能[8],是缓解抑郁的弹性因素,并能弱化人们自杀的念头[11]。综上所述,本研究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尝试探讨自悯在儿童期受虐和自杀意念之间的中介作用,以期探索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途径,减少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法,于2019年10月至12月选取河北省秦皇岛市某高校的在校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4350份,回收有效问卷4189份,有效回收率为96.30%。研究对象的年龄为17至26岁,平均年龄20.68岁。其中男性2624人,占62.64%,女性1565人,占37.36%;城镇1567人,占37.41%,农村2622人,占62.59%;离异家庭154人,占3.68%,非离异家庭4035人,占96.32%。

1.2 研究方法

1.2.1 儿童期创伤简式问卷。采用由赵幸福等修订的中文版儿童期创伤简式问卷调查研究对象的儿童期受虐情况[12],该问卷共有28个条目,其中临床条目25个,效度条目3个。采用5点评分法计分,25个临床条目得分相加得到总分,总分的范围为25分至125分,得分越高表示儿童期受虐水平越高。本研究中总量表的Cronbach's alpha是0.911。

1.2.2 自悯量表。采用经陈健等进行过效度验证的中文版自悯量表调查研究对象的自悯水平[13],该量表共有26个条目,采用5点评分法计分,总分为各条目得分之和,得分越高表示自悯水平越高。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s alpha是0.874。

1.2.3 自杀意念自评量表。采用由夏朝云等结合中国文化背景编制的自杀意念自评量表调查研究对象的自杀意念水平[14],该问卷共有26个条目,5个条目用于测试作答者的掩饰倾向,其他21个条目组成正式问卷。采用是否二分计分法,总分得分范围为0分到21分,得分越高表明自杀意念越强。本研究中该量表的总体Cronbach's alpha是0.706。

1.3 测试过程

向学校相关部门说明本次调查的目的及意义后,征得校方同意。为了保证收集资料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测试过程中,由主试向被试说明本次调查的目的,并声明不会涉及个人隐私,且对调查所得资料进行严格保密。被试知情同意后,以自愿参与为原则,测试期间被试可随时选择退出。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2.0对调查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2组组间均值的比较;采用Pearson积差相关对变量间的相关程度进行分析;采用宏程序SPSS Process中的模型4对中介效应进行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共同方法偏差的检验

采用Harman单因素检验法检验共同方法偏差,将儿童期受虐、自悯和大学生自杀意念3个变量的全部条目进行未旋转的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发现,有13个特征值大于1的公因子从因子分析中析出,最大公因子的解释率为16.23%,小于40%的临界值。由此可推断,本研究中变量间的关系受到共同方法偏差的影响较小。

2.2 各变量不同人口学特征的得分比较

将研究对象按照性别、生源地和家庭是否离异分组后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女生的自杀意念得分高于男生(t=2.76,P<0.01);农村学生的自杀意念得分高于城镇学生(t=2.45,P=0.01)。家庭离异与非离异大学生自杀意念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3,P=0.06)。男生(31.90±10.39)的受虐待得分高于女生(30.20±6.96)(t=-6.34,P<0.01);城镇(30.93±8.97)与农村(31.46±9.48)学生的受虐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8,P=0.07);家庭离异学生(34.14±11.47)的受虐得分显著高于非离异家庭学生(31.16±9.19)(t=-3.91,P<0.01)。女生(91.83±12.17)的自悯得分高于男生(90.85±12.83)(t=2.43,P=0.02);城镇(91.51±13.02)与农村(91.04±12.33)学生的自悯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9,P=0.24);家庭离异(90.99±13.03)与非离异(91.22±12.58)大学生自悯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3,P=0.82)。

2.3 各变量的相关分析

Pearson积差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自杀意念与儿童期受虐呈显著正相关(r=0.35,P<0.01),与自悯呈显著负相关(r=-0.52,P<0.01);儿童期受虐和自悯呈显著负相关(r=-0.34,P<0.01)。

2.4 自悯的中介效应检验

将性别作为控制变量,以儿童期受虐为自变量,自杀意念为因变量,自悯作为中介变量,按照温忠麟等人提出的三步法对中介效应进行检验[15]。由表1可知,儿童期受虐显著预测自杀意念,加入自悯这一中介变量后,大学生自杀意念仍然受到儿童期受虐的显著预测,因此,自悯在儿童期受虐和自杀意念之间起不完全中介作用。

表1 自悯在儿童期受虐和自杀意念间的中介的模型分析

采用有偏差校正的bootstrap方法对儿童期受虐→自悯→自杀意念的中介效应置信区间进行检验。使用Hayes编制的SPSS Process宏程序(Model4),有放回的重复抽样5000次,计算这5000个中介效应的值,得到95%的中介效应置信区间。如果上述95%的置信区间不包含0,则说明中介效应是显著的。结果显示,自悯的中介效应95%置信区间为[0.14,0.17],不包含0,故自悯在儿童期受虐和自杀意念间起中介作用。如图1所示,儿童期受虐对自杀意念的标准化直接效应为0.20;自悯在儿童期受虐和自杀意念间的标准化中介效应为(-0.34)×(-0.45)≈0.15;儿童期受虐对自杀意念的总效应为直接效应和中介效应之和,即0.15+0.20=0.35,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0.15/0.35=43.34%。

图1 自悯在儿童期受虐和自杀意念间的中介模型

3 讨论

3.1 不同性别和生源地学生的自杀意念得分存在显著差异

本研究发现,女生自杀意念得分高于男生,农村学生自杀意念得分高于城市学生,这与高飞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16]。相比男生,女生具有心思细腻、敏感脆弱、思虑过多等性格特点,遇事容易反复思量,思想负担过重,长时间将负面情绪积压在心里,无法承受时则容易产生自杀意念[4]。农村学生自杀意念得分高于城市学生,相比城市学生,农村学生视野的广泛性、思维的活跃性水平偏低;自身综合素质不高,家庭经济困难引发的深度自卑感;家庭精神支持不足引发的无助感;家庭厚望,通过读书改变命运重任引发的无力感,促使其在遭遇到挫折打击时,更容易心灰意冷,绝望感强烈,更易出现自杀的想法[4]。离异家庭与非离异家庭大学生自杀意念分数无显著差异,但接近边缘显著,这与曹鑫宇等的研究结果不一致[7],可能是由于样本中离异家庭学生人数较少造成的。

3.2 儿童期受虐、自悯与自杀意念之间均显著相关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儿童期受虐和自杀意念得分呈显著正相关,揭示大学生的儿童期受虐水平越高,自杀意念也越强烈,这与以往儿童期受虐与自杀意念关系研究的结果一致[6-7]。儿童期受虐会造成儿童与抚养者之间形成不安全依恋,而不安全依恋影响成年后健康和谐的同伴和恋人关系的形成,导致个体产生孤独、自卑、被排斥、被否定、被抛弃的恐惧等消极情感,进而增加个体罹患抑郁、焦虑等心理障碍的风险,致使个体易产生自杀意念。研究结果启示,对于处在儿童期的学生,家长不仅要构建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也要充分理解、尊重、关爱孩子,尤其增加情感等方面的关注,减少孩子成年后出现各种心理问题的概率。自悯与自杀意念得分呈负相关,即个体自悯水平的增高与自杀意念的降低相伴随。自悯作为一种积极的自我资源,可以帮助个体更多感受到来自他人的善意和关心,增加个人的社会支持感[17],有助于减少对自我的批判和冗思,避免过度思考儿童期受虐等负性事件,减少陷入负性情绪感受的恶性循环[8],随着抑郁性认知和情绪的减弱,个体的自杀意念也相应减弱[18]。研究结果启示教育工作者,除了对学生知识的传授,还要培养大学生关爱、同情、理解自己的能力,避免自杀等负性事件的发生。

3.3 自悯在儿童期受虐和自杀意念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自悯在儿童期受虐和自杀意念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比43.34%。一方面儿童期受虐对大学生自杀意念具有正向预测作用,童年期长期遭受躯体虐待和情感忽视等,都会对成年后的心理健康造成影响,是成年后出现抑郁甚至自杀的重要风险因素。另一方面,儿童期受虐通过自悯间接影响大学生自杀意念。根据霍妮的人格理论,长期的虐待、忽视或冷漠会使孩子产生较强的无能感,而这种无能感会转化为对内的“自我攻击”,频繁的自我攻击会降低个体的自悯水平;无助理论也指出,当个体遭受抚养者长期批评、指责、冷漠忽视、甚或躯体虐待时,会逐步内化这些负面信息,觉得自己是多余的、无价值的、不可爱的,认为是由于自身的问题才导致生活中的消极事件[9],即儿童期受虐导致个体自悯水平降低。低自悯的个体又更倾向于不友好的对待自己,采取压抑、不接纳和不宽容的态度对待虐待等负性生活事件,容易卷入思虑和思维抑制,长期沉溺于负性情绪当中,无法直面生活中的负性事件[10],增加个体抑郁的易感性和自杀的概率。自悯在儿童期受虐和自杀意念间的中介作用启示教育工作者可以对儿童期受过创伤的大学学生开展“自悯心理训练”的团体治疗干预,使其懂得如何更好的关心和爱护自己,增强自身的心理韧性,提升其心理资本,减少自杀事件的发生。

4 结论

本研究表明,儿童期受虐是大学生自杀的一种风险因素,自悯在儿童期受虐和自杀意念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具体来说就是儿童期受虐既可以直接导致大学生产生自杀意念,也可以通过自悯致使大学生产生自杀意念。此外,本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首先本研究采取的横断设计未能真正得出因果关系,未来研究还可采用纵向研究来揭示问题性质。其次,大学生自杀的影响因素很多,儿童期受虐和自悯都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未来还应增加对其他因素的探讨。

猜你喜欢
儿童期意念负性
唤起人工触觉 实现“意念控制”的假肢
共患难, 更同盟:共同经历相同负性情绪事件促进合作行为*
追求原始冲动和意念的自由释放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医疗卫生服务利用在儿童期逆境对中老年健康影响间的中介效应
LIVING the DREAM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子宫全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涓滴意念汇成河
希望疗法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大学生儿童期受虐与攻击性、自尊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