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红英
摘 要:小学正处于基础教育中的核心阶段,基础教育质量会影响小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综合素养,在素质教育理念下,学校与教师需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与模式,结合小学生的具体学习需求与学习进度,科学设定教学方案,以此来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增强自我综合学科核心素养。同时,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农村小学可以引入小班化包班制度策略,让教学工作具备更强的针对性与目的性,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够有所成长和发展。
關键词:核心素养;农村;小班化;包班制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2)04-017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04.086
农村小班化包班制度较为符合农村小学教育模式,小班化包班制度要求一个班级中的人数要控制在15到25人之内,并且要取消之前的教师分科教学的模式,引入教师包班制,由几个特定教师来负责一个班级的教学工作,全面管理班级中学生的生活与学习问题。这样能够让农村小学教育工作具备较强的针对性,教师可以充分地照顾到每一名学生,制订差异化的教学方案与模式,真正提升农村基础教育水平,贯彻落实核心素养培养教育理念,实现教学活动与素质教育的融合,促进农村小学生更好地发展与成长。
一、实施农村小班化包班制度的教育意义
(一)促进农村小学教育过程公平化
素质教育理念下,更加提倡教育均衡与公平发展,每一名农村小学生都拥有受到公平教育的条件与机会,但是由于小学教师的教学精力是有限的,在传统的大班化教学中,教师不可能照顾到每一名学生,而在小班化包班制度模式中,班级人数可以控制在教师的精力承受范围之中,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受到教师的关注,从中发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特征以及不足之处,及时调整教学方案与计划,全面照顾学生的学习优点与缺点,促进小学农村教学过程的公平化发展。小班化包班制度模式中,教师对于学生的关注,能够调动起小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增强他们的学习意识与创造意识,最终提升学生的综合成绩,促进个性化、全面化的发展。
(二)有助于农村小学教师的教学创新
当前的教学工作,更注重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这是教育领域改革中的核心内容,教师要不断优化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方法,让教学工作更有针对性。在传统的教学工作中,小学教师要承担着好几个班级的教学工作,教学任务较为繁重,教师根本没有更多的时间去创新教学模式与理念。在小班化包班制度模式下,能够适当减轻农村小学教师的教育任务,让教师的教学时间安排更加弹性化,而且教师可以结合小学生的具体学习现状来创新教学模式,一切以学生作为切入点,并设定个性化、目的性的教学计划。同时,农村小学小班化包班制度模式,有利于开展丰富的教学体验活动,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与方向,实现学科内容与能力培养的充分融合,真正落实到课程与教学改革之中去。
(三)促进农村小学的学科融合
在农村小学小班化包班制度模式中,能够促进农村小学的学科融合,拓展教学内容的广度与深度,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进一步展现出学生的学习潜力与优势。在小班化包班制度中更加重视全科教师制,教师需要拥有融合多学科的教学能力、迁移能力,实现学科知识之间的整合,促进农村小学教师的全面发展。同时,在农村小学小班化包班制度落实过程中,教师不仅能够照顾到班级中的每一名学生,还能够发现学生之间的个性学习特征与学习优势,做到因材施教、因地制宜,让每一名小学生都能够展现出自我学习优势,实现全面成长。
二、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农村小班化包班制度策略
(一)为农村教师提供学习机会,强化小班化包班制度的学习
核心素养视域下,在农村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中,要想真正展现出小班化包班制度的教学优势,学校需要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培训机会,以此来强化小班化包班制度的学习,这样才能够真正提升农村基础教育水平。教师是开展农村基础教育工作的重要实施者,只有不断提升农村教师的专业教学素质,使他们拥有较强的教学理论知识与教学技能,才能更好地引领学生,落实小班化包班制度的创新与实施。学校要不断丰富农村教师的课余生活,引入绩效化与民主化的考核体系,以此来调动起农村教师参与教学工作的自主性与积极性,从而感受到教书育人的责任和义务,意识到自身工作职责的重要性。
在具体的农村教师课余生活中,要给予教师更多的沟通机会,实现资源信息的共享,为教育事业注入更多活力,重视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缩小城乡基础教育之间的差距。同时,学校要注重对农村小学教师开展校本培训,引入更多的小班化包班制度理论学习、实践学习内容,提供更多观摩展示课的机会,实现小班化包班制度的初步教学实践和探索,让教师在培训学习中反思教学案例,分享小班化包班制度中的失败教训和成功教学经验,促进农村小学教师的协同发展,让小班化包班制度能够顺利实施下去。
(二)构建科学的小班化包班制度教学组织模式
核心素养视域下,农村学校需要对小班化包班制度教学模式有正确的认知,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需要构建科学的小班化包班制度教学组织模式,让小班化包班制度教学活动能够顺利开展下去。相较于传统的农村小学教育模式,教师需要改变小班化包班制度教学中的课桌板凳的排列模式,因为在小班化班级中,学生的人数比较少,教师可以让所有的学生都紧挨着讲桌,构建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这样能够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在课堂中。小班化班级教育模式中,学生人数比较少,教师可以改变之前的秧田型的课桌布置模式,可以转化成U字型或者品字型,这样更加方便开展课堂实践活动,让学生拥有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同时,在小班化包班制度教育模式之下,教师要注重设定个性化的教室环境,尽可能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空间,由于教育空间的扩大,可以多设置一些操作角或者图书角,为学生构建一个温馨的学习环境,提供更多个性化的教育资源。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教育组织模式的设计之中,融入自己的观点与兴趣爱好,充分展现出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同时,也能够增强小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造意识。
(三)构建合理的小班化包班制度教学方法
在农村小学小班化包班制度教育模式中,教师需要构建合理的教学方法,充分展示出小班化教育优势。由于小班化包班制度班级中的学生人数比较少,教师可以照顾到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感受与学习需求,教师要改变以往枯燥的单方面理论灌输式教学模式,要注重合作交流与动手实践,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和教师拥有更多交流和沟通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积极发表自己真实的学习想法和建议,做到因材施教、面向全体,让学生在原有学习基础上得到更好的成长。
另外,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下,教师要构建动态化的分组模式,因为小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思维素质是随时变化的,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现状及时调整分组标准,借助于动态化分组来调整学生的学习行为,充分激发他们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自主性与积极性。同时,教师要注重开展分层施教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够让每一名学生都跟上教学进度;教师要针对不同的学生来设定层次化的教学内容与模式,甚至在教学检测中也要体现出分层化,让学生能够拥有公平接受教育的机会。分层教学方法还要通过分层考试、分层授课、分层辅导的形式,来开展个性化的农村小学教育活动,让小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学习技能与方法。在具体的小班化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的融合,充分提升小學生的学习能力与实践能力。
(四)转变评价理念,构建小班化包班制度学生评价模式
在农村小学小班化包班制度模式中,教师需要改变传统教学活动中把学生学习成绩作为唯一评价标准的问题,而是要构建小班化包班制度的学生评价模式,充分了解每一名学生的学习优势与劣势,让每一名学生都在学习中不断调整自我学习行为。教师要把三维教育目标引入到教学评价中,不仅要关注学生对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的评价,还要做到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评价,学生只有拥有积极的学习态度与情感态度,才能够更加专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在小班化班级中,学生人数比较少,教师可以一对一和学生展开沟通,了解学生真实的学习困惑,解决小学生的心理问题与生活问题,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同时,教师要引入一些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活动,教师要借助于实践活动的形式展开评价,学生在问题解决、角色扮演、阅读过程中,教师都可以进行评价,从中发现问题。
三、结语
核心素养视域下,我们要注重农村基础教育的均衡化发展,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够接受公平的教育机会,充分提升他们的综合学习素养。农村小学只有引入小班化包班制度模式,才能够实现教学模式与教学理念的创新,充分照顾到每一名学生的具体学习需求与学习进度,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实现农村基础教育的公平化与均衡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满忠坤.“应时之需”与“卓越追求”:农村小学全科教师的名与实之辨[J].教师教育研究,2019(3).
[2] 蔡军.由班级管理走向班级建设——江苏省常州市北环中学班级文化建设六年探索[J].中国德育,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