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菲菲,蔡丽娇,黄 丽,王春兰
(1.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3;2.福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 福州 35010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人民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同时对公众心理造成严重冲击[1]。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许多医务人员前赴后继,奋战在抗疫一线,医护人员是此次抗疫的主力军。突然爆发的疫情对护生也产生了一定的心理冲击[2]。一线医务人员先进事迹的正面刺激与抗疫工作的职业风险等负面刺激,使得护生产生思想转变,从而影响其求职意愿。本研究调查新冠肺炎疫情对护生临床一线就业意愿的影响,分析影响因素,提出对护生的教育改进策略,利用新冠肺炎疫情这一关键事件,扩大其对护生的正面影响,减少负面影响,使护生顺利走上临床岗位。
2021年2月,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某高职院校三年级面临就业的护理专业共12个班级的学生进行调查。发放调查问卷558份,回收有效问卷536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6.06%。
对研究对象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设计统一的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护生性别、入学方式等基本资料;疫情资讯的获取情况;临床一线就业意愿等。
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通过χ2检验分析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不同背景护生就业意愿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了解护生临床一线就业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α=0.05为显著性检验的判定标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护生基本情况
表2 新冠肺炎疫情对护生的影响
35.8%(192人)、49.4%(265人)的护生选择非常愿意和比较愿意在临床一线就业,仅6.2%(33人)、0.4%(2人)的护生不太愿意和非常不愿意选择临床一线就业,8.2%(44人)的护生表示没有想过就业问题。96.8%的男生愿意在临床一线就业,84.6%的女生愿意在临床一线就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常主动了解疫情相关信息的护生89.0%愿意在临床一线就业,而被动了解疫情相关信息的护生愿意在临床一线就业的比例为5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看过很多疫情期间医务人员光荣事迹且愿意在临床一线就业的护生比例为88.6%,其中非常愿意的占41.4%,仅看过一点医务人员光荣事迹的护生中,73.6%愿意在临床一线就业,其中非常愿意的仅占17.4%(P<0.001);认为疫情会对择业产生很大影响的护生选择在临床一线就业的比例为92.3%,高于其他选项(P<0.001)。班级成绩排名前30%且愿意在临床一线就业的护生占88.3%,高于班级成绩排名30%~70%和班级成绩排名后30%的护生(P<0.05)。见表3。
表3 护生临床一线就业的相关性分析[n(%)]
表4 护生愿意到临床一线就业的原因排序
表5 护生不愿意到临床一线就业的原因排序
疫情期间,护生选择非常愿意、比较愿意去临床一线就业的护生457人,表4显示,护理工作很有价值、护理人员很伟大、愿意为疫情做贡献成为护生愿意选择临床一线就业的主要原因。护生选择不愿意、比较不愿意去临床一线就业的共35人,表5显示,不愿意选择临床一线就业的主要原因为:职业风险大、工作辛苦、身体素质不够好。
以疫情暴发以来护生是否愿意去临床一线就业为因变量(将非常愿意、比较愿意设为1,不愿意、非常不愿意、没想过设为0),以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护生的性别、是否主动了解疫情相关信息、是否看过疫情期间医务人员的光荣事迹、成绩排名、疫情是否会对你选择工作有影响为自变量,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见表6。疫情期间,影响护生临床一线就业意愿的主要因素是:是否主动了解疫情相关信息、是否看过疫情期间医务人员的光荣事迹。其中,被动了解疫情相关信息的护生,临床一线就业意愿是参照组的0.18倍(P=0.019);仅看过一点疫情期间医务人员光荣事迹的护生,其临床一线就业的意愿是参照组的0.459倍(P=0.007)。
表6 护生临床一线就业意愿多因素分析
新冠肺炎疫情对护理专业高职学生是否愿意在临床一线就业有一定影响。调查显示,主动了解疫情相关信息的护生选择在临床一线就业的比例大于被动了解信息的护生(P<0.05)。在认知过程中,主动学习和吸收资讯可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同时促进护生独立思考,在思考中逐渐认识事物的本质,有利于正确观念的形成。研究表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护生职业态度起到正向推动作用,其专业认同感显著增强[3]。主动接受疫情信息的护生更多地了解护理工作的重要性、群众对医护工作的认知、医护人员自我防护等,有利于其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护生需加强对COVID-19知识的了解,进而完善对其的态度,规范应对行为,用自己的行动来诠释南丁格尔誓言,为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而奋斗[4]。被动接受疫情相关信息的护生也可能自身对医学、护理专业兴趣较低,因此选择一线就业的比例较少。
看过很多疫情期间医务人员光荣事迹的护生,选择在临床一线就业的比例大于看过一点的护生(P<0.05)。在愿意到临床一线就业的原因中,排在前3的是:护理工作很有价值、护理人员很伟大、愿意为疫情做贡献。疫情期间优秀医务人员的事迹能够对护生形成正面引导,帮助其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优秀医务人员能够起到榜样作用,使护生感受到进取奉献的优秀品质和崇高精神,愿意将精神动力转化为实际行动。加大对疫情期间医务人员的优秀事迹宣传教育的力度,有利于更好地引导护生就业。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传染性疾病,且传染性较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工作强度高、负荷重[5],在为新冠肺炎患者提供医疗、护理服务的过程中,医护人员的自身防护尤为重要。疫情期间,护生不愿意到临床一线就业的原因中,选择比例最高的是“护理职业风险太大”。护生对新冠肺炎的了解多来源于各类新闻媒体,较少系统地通过研究文献获取,对疾病的传染性等相关知识了解不足;同时我院的护理专业课程中,职业防护的教学时数较少,没有系统地针对各类传染病的防护知识对护生进行教育,因了解不足,护生可能产生一定的畏惧心理。
高职高专层次护生的培养定位于基层,一线临床岗位也需要更多的护理人力资源。为更好地培养护生正确的职业观、引导护生就业,在教学时可结合新冠肺炎疫情做好护生思想教育工作,帮助护生树立良好的就业观念。高校要针对护生的个体特点,采用多种渠道和方法,善于从重大疫情视角加强对临床护理工作的讨论、探究、评价,引导护生在生动形象的情境中实现职业认同的重塑和夯实[6]。
正确职业观、就业观的养成需要教师潜移默化的教育。在专业课教学中,可引入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医务人员的先进事迹,结合课程思政进行正面引导。引用的事迹可更贴近护生,如附属医院医务人员的事迹、校友援鄂事迹,缩短距离感,更易引起护生共鸣。在课堂外、校园内也可利用宣传栏、海报等形式宣传典型事迹;可请抗疫一线的医务人员通过讲座、班会等形式现身说法,讲授抗疫工作中的所做所得、所思所想。借助榜样的力量,可使护生感受到护理工作的价值、意义,更加愿意用所学的专业知识与技术服务人民群众。
让护生愿意主动了解疫情相关咨询,积极投入专业学习。首先,在课堂教学中可应用各类教学活动增加学习的趣味性,让护生愿意跟随教师去探索未知的知识领域、学习榜样的行为,例如应用探究式教学、PBL教学法等引导护生主动思考,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鼓励护生发言、表达自己观点,如利用疫情进行课程思政,引用案例应自然、切合教学内容,避免生搬硬套,起到反效果。其次,在课外也可开展各类活动,增加护生了解疫情相关信息、了解先进事迹的兴趣,例如举办疫情相关的知识竞赛、闯关活动等,通过设置奖项给予护生激励,让护生获得成功感,同时也培养了兴趣。
高职高专层次护生的培养重在实用性,课时主要分配在基础护理、“内外妇儿”护理等专业课程上,对护生公共卫生知识和灾害应急能力的培养不足。有研究[7]显示,超过90%的从其他病区抽调到一线科室支援的护理人员会在2周内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应适量增加公共卫生、人文护理、心理护理等课程的课时,以便更好地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做好自身心理调适和服务对象的安抚工作。在课程的设置或技能培训中应重视结合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演练,做好心理调适,帮助护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8]。高职高专职业防护课程比较多地融入各科课程,针对具体的工作或疾病进行讲授,容易挤压其他知识点的授课时间,没有系统进行教育,常常不能引起护生的重视。研究表明,医务人员接受防护知识的培训与防护意识等级呈正相关,知识掌握越好,防护意识越强。随着疫情的发展,护士对自身防护等级要求也越来越高,应加强传染病防护、职业防护教育,更多地排除护生就业选择时的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