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临床护理工作过程的混合式教学在基础护理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2022-01-20 11:15袁翠红汪为聪汤凌平
卫生职业教育 2022年2期
关键词:实验组问卷临床

袁翠红,汪为聪,汤凌平,汪 蔓,王 林

(合肥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巢湖 238000)

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职业教育以对接产业为切入点,促进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再次指出,职业教育改革的总方向是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高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教学标准》中明确指出护理人才的培养模式达到护理教学与护理临床工作零距离对接,因此,基于职教改革方案并借鉴德国“双元制”职教理念[1],结合基础护理技术课程在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2]。本研究尝试在基础护理技术教学中采用基于临床护理工作过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汇报如下。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从合肥职业技术学院2019级16个护理班级中整群抽取6个班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三年制;高考统招生;了解研究目的并愿意参加本研究。

排除标准:五年制;自主招生;对口招生;不愿意参加本研究。最终选取6个班267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均为女生,以班级为单位整群随机抽取。

对照组135名,平均年龄为(19.5±0.56)岁;实验组132名,平均年龄为(19.3±0.74),第一学期两组的解剖、生理、护理学导论等课程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选择由周春美、陈焕芬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基础护理技术》教材,总学时126学时(理论50学时,实践76学时),两组授课教师(双师型)相同,均为课题组成员且教龄8年以上。

对照组按照教材章节的顺序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理论教学以讲授为主,实践教学为教师演示—学生模拟练习—教师巡视并给予答疑与指导,课后布置作业;实验组采用基于临床护理工作过程的混合式教学,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1)线上导学以临床护理工作过程为主线,依据患者在医院诊疗的先后顺序,将教学内容整合为门诊护理(2个学习任务)、入院护理(3个学习任务)、住院护理(15个学习任务)和出院护理(3个学习任务)合计4个学习模块23个学习任务,以学习任务为单元制作教学PPT、录制微视频和编写临床案例等,在授课前1~2天通过资源共享与在线教学平台发布,并提醒学生在手机端App或电脑端自主学习教学任务,案例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分析,要求列出主要护理诊断,并设计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及操作流程。

(2)线下教学针对案例首先请一位学生汇报本小组列出的主要护理诊断、制订的措施及设计的护理操作流程,由教师、同学共同点评并由此导入新课。教师在教学中按照临床护理工作过程,灵活采用PBL、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多种教学方法,并重点讲解学生薄弱知识点和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考点。如排泄护理技术中女患者导尿术案例:第一步,通过分析一般资料、生活状况及自理能力、健康检查及心理社会资料,找出与排尿活动困难有关的症状、体征及相关因素资料,列出主要护理诊断——尿潴留,制订护理措施及导尿操作流程;第二步,教师扮演护士,学生扮演患者进行模拟导尿操作流程,在模拟演示的过程中侧重讲解尿液颜色异常的观察与判断、导尿时无菌观念、两次消毒的顺序、插入的长度及防止泌尿系统感染的健康指导知识等;第三步,学生分组模拟练习,模拟练习过程中教师给予指导和答疑。

(3)课后线上线下知识巩固,借助优慕课平台或学习通平台发布理论作业,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提交,有问题可以随时提出,教师给予解答;线下操作练习以小组为单位(每组4~6人),按照评估、诊断、计划、实施和评价在“小导师”指导下模拟练习。

1.3 评价方法

(1)过程性评价(平时成绩)。由授课教师进行评价,采用百分制,内容及各部分所占百分比:上课出勤率占10%,课中参与度占30%,理论作业完成情况占60%。

(2)结果性评价。课程结束后进行理论与操作考试,理论考试试题从教研室建立的护考模拟试题库中抽取,题型为A1、A2、A3和A4,总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通过学习通平台统一发放;操作考试:在规定的操作项目中以随机抽签方式抽取其中一个项目,总分为100分,为了减少操作项目之间难易程度不同而影响成绩的可比性,操作成绩最终乘以相应难度系数(难度系数由课题组统一编制)。

(3)专业认同在胡忠华编制的《护理本科生专业认同问卷》[3]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经济发展水平调整了专业期望维度的工作后月工资水平条目标准。问卷包含专业认识、专业意志、专业价值观、专业情感、专业技能、专业期望6个维度。该调查问卷有序变量条目为25个,问卷条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很符合到很不符合分别计5~1分,得分越高专业认同度越高,得分越低认同度越低。总分为125分,25~50分为专业不认同,51~99分为专业认同一般,100~125分为专业认同很高。本问卷在内容的信度、效度和条目一致性系数方面均高于0.82,符合用于护理学生专业认同的调查。本问卷在课程结束后由课题组人员统一集中发放,当场回收,两组分别发放132份、135份,回收有效问卷267份,有效问卷回收率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Epidata 3.0建立数据库并录入数据,用SPSS 22.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统计描述采用(±s),组间比较采用两组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成绩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成绩比较(±s,分)

表1 两组成绩比较(±s,分)

项目实验组(n=1 3 2)对照组(n=1 3 5)t P平时成绩理论成绩操作成绩9 9.3 2±2.5 8 9 0.7 8±5.7 2 9 3.2 6±7.8 5 9 5.5 4±2.3 4 8 8.5 2±6.6 2 8 9.5 0±8.5 6 1 2.5 5 2.9 8 3.7 4 0.0 0 0.0 0 0.0 0

2.2 两组专业认同各维度及专业认同总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专业认同各维度及专业认同总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专业认同各维度及专业认同总分比较(±s,分)

维度实验组(n=1 3 2)对照组(n=1 3 5)t P专业认识专业意志专业价值观专业情感专业技能专业期望专业认同总分2 0.8 5±2.5 2 2 2.2 7±2.6 0 3.8 4±0.6 4 2 0.6 8±2.7 3 2 1.8 3±2.3 4 1 4.5 2±1.6 4 1 0 3.9 9±8.3 6 1 8.9 5±2.3 1 2 0.2 4±2.3 6 3.4 2±0.7 6 1 8.7 8±2.9 5 1 9.7 5±1.7 6 1 3.4 7±1.3 2 9 4.6 4±7.5 8 6.4 2 6.6 8 4.8 8 5.4 6 8.2 2 5.7 7 9.5 8 0.0 0 0.0 0 0.0 0 0.0 0 0.0 0 0.0 0 0.0 0

3 讨论

3.1 基于临床护理工作过程的混合式教学提高了教学效果

表1数据显示,实验组平时成绩、理论成绩、技能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实验组成绩优于对照组。

本研究以临床护理工作过程为主线,以护理内容为核心,按照入院、住院及出院护理顺序,课前导学,课中采用案例分析与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置身于临床工作的情境中,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护理专业和工作过程的理解,同时凸显了护理专业的职业性、实践性[4],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5],激发了学生课中参与、课后练习的积极性,由“要学生学习”转变为“学生要学习”,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

3.2 基于临床护理工作过程的混合式教学提升了学生的专业认同感

护理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是指学生在承认自己是护理专业的学生与毕业后护士身份的同时,在专业的学习过程中认可的专业价值观和将该专业作为自己终生发展的目标[6]。

本研究是基于护理工作过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借助网络信息手段推送资源与实时互动的基础上,课中模拟临床真实情境进行案例分析,将感性与理性有机融合,使学生对医院环境及临床护理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5],能客观、全面地了解护理的内涵和意义[7],进一步加深了对护理专业的理解,从而树立了正确的护理价值观。在模拟练习中运用护理技能解决患者的健康问题,使学生从主观上感受到精湛的护理技能对患者健康的重要性,从而进一步坚定了今后从事护理专业的意志与决心,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护理专业情感及今后为护理专业奉献的期望。

综上所述,基于临床护理工作过程的混合式教学应用于高职基础护理技术教学中,提高了教学效果,增强了学生的专业认同感。但是本次调查研究仅仅针对一门课程的横断面进行调查研究,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需要在后续的研究中扩大调查范围和样本量,同时结合质性研究,以进一步深入研究基于临床护理工作过程的混合式教学在其他专业课程中的应用效果,使结论更具有推广意义。

猜你喜欢
实验组问卷临床
X线与CT引导下骨病变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
BRA V600E 抗体的几种手工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情况比较*
舒肝宁心汤治疗心悸的临床观察
复合妊娠32例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
功能性训练手段对大学生基本运动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
临床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