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节段老年性骨质疏松伴病理性骨折患者实施椎体成形术的疗效分析

2022-01-18 06:45李裕汉黄超宇朱伯顷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35期
关键词:胸椎穿刺针成形术

李裕汉 黄超宇 朱伯顷

老年性骨质疏松通常好发于70 岁以上老年人群,若采取保守治疗措施,患者恢复时间较长,椎体容易塌陷,同时并发症较多,不利于其骨折愈合[1]。随着临床对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骨折治疗方式研究的不断深入,椎体成形术被应用于临床治疗中,但是对于不同骨折部位椎体成形术治疗效果的差异研究不足[2]。因此,本次研究分别对上胸椎骨折、下胸椎骨折、胸腰椎骨折以及下腰椎骨折老年患者实施椎体成形术治疗,现将研究过程以及研究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8 年1 月~2020 年1 月收治的150 例不同节段老年性骨质疏松合并病理性骨折患者为研究样本,依据骨折部位不同分为上胸椎组(第4~6 胸椎,18 例)、下胸椎组(第7~10 胸椎,38例)、胸腰椎组(第11 胸椎~第2 腰椎,68 例)以及下腰椎组(第3~5 腰椎,26 例)。上胸椎组男女比例5 ∶13、平均年龄(80.92±8.11)岁;下胸椎组男女比例12 ∶26、平均年龄(81.06±8.27)岁;胸腰椎组男女比例23 ∶45、平均年龄(81.15±8.32)岁;下腰椎组男女比例9 ∶17、平均年龄(80.87±8.13)岁。四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四组患者均实施椎体成形术治疗。具体措施包含:①麻醉方式。主要采取局部麻醉,麻醉时患者有可能会发生轻微不适,医护人员需及时询问,加强观察。实施局部麻醉时需保障麻醉穿刺针依次通过皮肤、皮下组织以及骨膜等部位,并且需充分浸润。②手术体位。协助患者呈俯卧位,并分别在其胸部以及骨盆部位各放置一软枕,确保其腹部处于悬空状态,使用无菌碘伏溶液充分消毒手术区域,铺巾[3]。在C 臂机观察下了解椎弓根具体位置,并依据骨折部位选择合适进针点。上胸椎组患者第4~6 胸椎骨折时,可指导患者将双侧上肢抱在头前,选择距离棘突外侧0.6~1.0 cm 处作为进针点,实施局部麻醉后将皮肤切开约0.3 cm,穿刺针经横突尖骨皮质,在肋横突关节部位通过肋横突钩进入肋椎关节和椎弓根间隙。随后实施正位透视,确保穿刺针针尖处于椎弓根内缘线外侧。穿刺针进针时可依据具体骨折部位合理调整针头倾斜角度,并持续进针,直到可在侧位透视下达到椎体靶点位置。下胸椎组患者选择体表投影距离椎弓根外缘旁开2~3 cm 部位作为进针点,实施局部麻醉后采取点状方式切开穿刺部位皮肤,穿刺针保持同椎体矢状面呈35~45°倾斜状态刺入,当穿刺针达到左侧椎弓根上缘十点钟位置或右侧椎弓根上缘两点钟位置后,在C 臂机透视下了解穿刺针刺入方向是否与椎弓根方向平行,并合理调整针尖位置,超过棘突中线后将针芯取出。胸腰椎组患者选择骨折椎体椎弓根左侧投影九点钟部位或右侧投影三点钟部位,在其旁开中指一指半部位将穿刺针刺入[4]。并再次使用C 臂机进行投影,明确针尖部位后继续进针,使其通过骨皮质,最后通过旋转方式使其进入椎体内部。下腰椎组患者选择骨折椎体椎弓根左侧投影十点钟位置或右侧投影两点钟位置将穿刺针刺入,进针过程中需在C 臂机透视下不断调整进针角度,尽可能向外倾斜,正位穿刺针投影刚刚到达椎弓根内侧缘即可。③注入骨水泥。利用骨水泥推杆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注入,并在C 臂机透视下观察其注入情况。当骨水泥接近椎体后1/3时需停止注入。在注射时若发现骨水泥渗出至椎体外,需停止注射并使用注射器回抽,避免椎体内压力过高,避免骨水泥快速扩散。骨水泥注射完成后退出穿刺针套筒,使其位于椎体后缘,但需注意保留1 min,避免骨水泥经针道流进椎体软组织中,在此过程中需不断旋转穿刺针,避免骨水泥硬化后将穿刺针固定,增加拔除困难度[5]。当穿刺针拔出后,在穿刺点部位持续按压1 min,确保无血液外流后,可对椎体内骨水泥情况进行观察。手术后对每组患者均进行长期随访,了解其疾病恢复情况,并对其进行健康指导,引导患者合理进行功能锻炼。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分别于治疗前后使用VAS 对四组患者疼痛情况进行评估,最终评分越高则代表患者疼痛程度越剧烈[6]。②观察四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包含脊髓损伤、迟发性硬膜外血肿以及下肢深静脉血栓。③对比四组患者治疗前后椎体高度维持率。椎体高度维持率=椎体高度维持例数/总例数×100.00%。采用前椎间隙高度直接测量法测量每组患者椎体高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多行多列计量资料采用F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四组患者治疗前后VAS 评分对比 治疗前,四组患者VAS 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上胸椎组、下胸椎组以及下腰椎组患者VAS 评分分别为(2.58±0.52)、(1.86±0.29)、(2.27±0.41)分,均高于胸腰椎组的(1.29±0.3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四组患者治疗前后VAS 评分对比(,分)

表1 四组患者治疗前后VAS 评分对比(,分)

注:与胸腰椎组对比,aP<0.05

2.2 四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上胸椎组患者治疗后有1 例出现脊髓损伤、1 例出现迟发性硬膜外血肿;下胸椎组患者治疗后有1 例出现肺栓塞;胸腰椎组患者治疗后有1 例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下腰椎组患者治疗后未出现并发症。上胸椎组、下胸椎组、胸腰椎组以及下腰椎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1.11%(2/18)、2.63%(1/38)、1.47%(1/68)、0,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7,P>0.05)。

2.3 四组患者治疗前后椎体高度维持率对比 治疗前,四组患者椎体高度维持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下胸椎组、胸腰椎组以及下腰椎组患者椎体高度维持率分别为(80.25±7.56)%、(65.39±6.88)%、(72.39±7.01)%,均低于上胸椎组的(89.68±7.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四组患者治疗前后椎体高度维持率对比(,%)

表2 四组患者治疗前后椎体高度维持率对比(,%)

注:与上胸椎组对比,aP<0.05

3 讨论

随着临床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有研究指出,椎体成形术在骨折患者治疗方面可发挥较高效果。但不同椎体节段骨折患者经椎体成形术治疗后效果存在一定差异[7]。为提升临床老年性骨质疏松合并病理性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对于不同椎体节段骨折患者治疗方式的研究已经成为临床工作重点。

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机体各器官功能均有明显下降,并且其多伴有基础性疾病,当其发生骨折后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疼痛感、降低其肢体活动能力[8]。有研究显示,使用骨水泥后椎体内骨折情况得到有效固定,从而保障椎体稳定性,同时还可改善椎体负重情况,加之骨水泥可散发热量,从而破坏骨折部位致痛因子,进而发挥止痛效果[9]。通过研究表明,在手术安全性方面,下腰椎组安全性最高,其余依次是胸腰椎组、下胸椎组以及上胸椎组。由于上胸椎椎体较小,骨质疏松透视穿刺点难以把控,容易损伤脊髓神经和血管,胸腰椎尽管椎体大,但肌肉厚,位置深加上生理弯曲的存在会增加穿刺的难度[10]。在椎体高度丢失方面,下胸椎组、胸腰椎组以及下腰椎组患者椎体高度维持率均低于上胸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椎体高度丢失的主要原因包含2 个方面:①骨质疏松长期存在;②同脊柱活动度有关。其中胸腰段以及下腰段活动度较大,上胸椎以及下胸椎活动度较小,因此胸腰椎以及下腰椎治疗后椎体高度维持率不高[11]。通过观察研究结果可知,对于不同节段椎体骨折患者需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其中上胸椎段骨折需实施有效的抗骨质疏松以及止痛措施;下胸椎段骨折需采取有效的抗骨质疏松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段骨折需实施有效的抗骨质疏松、椎体成形术以及术后持续佩戴支具1 个月的方式治疗;下腰椎段骨折需采取有效的抗骨质疏松联合椎体成形术及佩戴腰围1 个月的方式治疗[12]。

综上所述,老年性骨质疏松合并病理性骨折患者可使用椎体成形术治疗,但针对不同椎体节段骨折患者需实施个性化治疗措施,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胸椎穿刺针成形术
一种新型套管针用穿刺针的设计
健康成人胸椎棘突偏歪的X线研究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俯卧位手法整复结合电针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
槽型鞘脑穿刺针的设计及动物实验初步结果
胸椎真菌感染误诊结核一例
改良后的清洗流程在髂骨穿刺针清洗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拐形可注水穿刺针在单孔腹腔镜腹膜外内环结扎术中的应用
Snodgrass尿道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效果探讨
改良导尿管在尿道成形术患儿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