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问学”课堂实践探索

2022-01-18 10:00邓燕萍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21年12期
关键词:问学支架思维

邓燕萍

(永安市西门小学,福建 永安 366000)

“问题”(problem)这个词起源于希腊语,即为障碍或阻力。[1]问题教学可追溯到古希腊智者学派及苏格拉底的教学中,苏格拉底相信问题的力量,他用问题来帮助学生挖掘他们已有的知识,联系他们所学的东西,提出质疑,构建更深层次的理解。[2]他在教学中“以问启思”,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孔子是中国古代“启发式”教学思想的创始人,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思结合”,强调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主动求知,教师适时进行点拨。随着时代的发展,“以问启思”“启发式”教学思想被赋予新的内涵,促进教育的变革与发展。

在学习中,问题是开启学习进程的动力,是促进学生发展,创造有活力、有深度学习过程的“引线”。课题组以“问学”课堂作为教学改革的研究项目,秉持古希腊智者学派的“以问启思”和中国古代的“启发式”教学思想,探索基于核心素养的“问学”课堂教学框架,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问学”式语文教学路径。

一、内涵解析:“问学”课堂的基本特征

(一)“问学”课堂的内涵

“问学”,即以问促学,以问启学,是基于传统教学经验,融合现代教学思想,着力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问学”主张教学以问题为支架,通过循“问”而“学”的言语实践活动,激活学生思维,使学习活动直抵语言内核,让高品质的“学”在“问”的引导下展开,在“问”的推动中深化。另一方面,“问”也在“学”中发展,实现“学”“问”融合,相互促进。

“问学”课堂,是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师营造鼓励提问的课堂文化,把提问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学生围绕提出的问题展开课堂讨论,与他人合作提出想法并梳理出核心问题;利用核心问题开展探究学习活动,在学中问,在问中学,在交流分享中领悟学习方法,学会解决问题,发展思维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二)“问学”课堂的基本特征

1.指向核心素养。“问学”课堂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为依据,以现行统编教材为载体,以学情状况为基点,在“问”与“学”的语言实践活动中,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形成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问学”课堂在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策略的应用方面,都指向语文核心素养。教师引领学生在“问学”实践活动中积极构建,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语文知识与语言技能,提升思维能力,培植文化修养,形成必备品格。

2.学习真实发生。“问学”课堂以学习为中心,把学生立于课堂中央,学生在问中学,在学中问,从浅层学习走向深度学习。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围绕问题展开,通过以问促学,以问启学,引导学生在真实的学习活动中,认真阅读,独立思考,提出问题,合作探究,自主表达,学会提取信息、比较分析、形成解释、推理验证、评价反思、实践运用等。“问学”课堂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让课堂回归学习本质,让学生亲历学习过程,是学习真实发生的课堂。

3.转变学习方式。“问学”课堂重视学习方式的转变。课堂状态从以教师讲授、学生静听走向学生参与“问学”的语言实践活动,从以教师的“教”为主走向以学生“学”为主,构建“问学”语文学习空间,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生态。主要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等方式,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问学”,求知若渴地“问学”,富有创造性地“问学”,构建开放、和谐、润泽的课堂文化。

二、路径选择:“问学”课堂的框架设计

从“以问启思”“启发式”教学思想出发,通过提问开启学习课程,提出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问学”课堂教学基本范式(见图1)。其基本范式是以学生质疑为主导的“问学”范式和教师点拨释疑的“启学”范式相结合,实现“问”“学”“教”相互融合。课堂上,教师鼓励学生提问,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提出自己的真实问题;教师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围绕学生的问题展开课堂讨论并梳理提炼出核心问题;学生研读文本,围绕核心问题开展探究学习活动,教师适度启发、点拨讲解,指导学生深入阅读、用心思考,共同解决问题,提炼学习方法,积累语言并迁移运用,培养语文关键能力,形成内在价值观和必备品格。

图1 “问学”课堂教学基本范式示意图

(一)搭建支架,学会提问

提问的精神实质是质疑精神,不仅直接涉及真实学习和深度学习,更关乎独立人格和自由思想的培养。[3]如何让学生会问、善问?课题组在实践中提炼出一些提问策略:

1.运用“问题启动器”提问。“问题启动器”指的是运用“是什么”(what)、“怎么样”(how)、“为什么”(why)等方式提问,帮助学生初步掌握简单的提问方法,开启语文学习之旅。

2.运用“提问工具”提问。“提问环”(见图2),是从文本、个体、其他三个不同的视角,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文本环”根据文本内容、写作方法提出问题,“个体环”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对文本提出问题,“其他环”运用其他领域的知识提出问题。

图2 提问环

3.运用思维导图提问。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提问路径,打开提问的思路,课题组制作了“多角度提问”的思维导图(见图3)。如记叙文,可以结合单元语文要素,依据内容理解、表达方式、情感体验、文化内涵等角度,从知识关键处、理解疑难处、认知模糊处、思维发散处、表达精妙处等方面生成问题。

图3 “多角度提问”思维导图

(二)构建模型,助力解答

如何把学生的问题应用到教学中?这些问题要把学生引向哪里(如知识的获得、能力的提升、方法的创新等)?如何分类处理这些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根据布鲁姆教育目标认知过程维度和国际阅读素养研究(Progress in International Reading Literacy Study,简称PIRLS)的阅读理解层次,构建小学语文问题分层、解答帮助模型(见图4):

图4 问题分层、解答帮助模型示意图

第一层级是事实性的问题,针对文本内容的事实、细节,问“是什么”“怎么样”。这类问题难度较低,学生可以通过自主阅读文本中的相关内容和查阅资料,提取信息后完成。

第二层级是理解性的问题,探明原因、含义,对某个事实进行解释,问“为什么”。这类问题难度中等,可展开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前后关联、分析比较等方式解决问题。

第三层级是评价、创造性的问题,指向写法、主旨、质疑创新,问“为什么这样写”“这样写好在哪里”“如果不……还能怎么样”等。这类问题难度较大,需要教师点拨释疑,引导学生研读文本,整合学习内容,开展深度学习,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提升高阶思维能力。

这个模型观照学生在阅读中提出的不同层级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分层,一方面体现阅读文本由浅入深的思维过程,另一方面呈现清晰的阅读能力层次。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事实性问题,学生可以根据已有的知识技能解决。对于理解性问题,可采用小组合作、互帮互学的方式,对问题进行归类、梳理,提炼共同解决的关键问题。通过文本细读、师生对话,把言语实践与学生的思考、质疑、探究活动统一起来,与分析、比较、判断、概括等思维活动统一起来。对于评价、创造性问题,要发挥教师的作用,在学生的言语实践活动中给予必要的示范与点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解决复杂的问题,获得情感体验,并分享学习成果。

三、实践探索:“问学”课堂的教学实施

(一)“问学”课堂动力系统构建

根据学习目标和课堂教学实际,课题组构建“问学”课堂的四个动力系统(见图5):问题激发动机,情境调动情感,支架撬动思维,平台体验乐趣。

图5 “问学”课堂动力系统示意图

1.问题驱动

好的问题是引起思维困惑的、颠覆显而易见或权威真理的,或是引起不一致观点的问题。好的问题能激发已有知识、生活体验与当前学习内容之间的意义关联,激活学生的思维。[4]有思维含量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动机和情感在问题解决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学习者的动机影响他们投入和坚持问题解决任务的意愿。[1]用能驱动好奇心和内生力的好问题或问题链推进教学,能串起学生参与“问学”课堂活动的彩珠,引领学生走向课文内涵深处,步入语言的百花园。

例如,教学《月是故乡明》一课时,以“为什么月是故乡明”作为核心问题,建立问题链:(1)作者由月亮想到哪些往事,抒发哪些感受?(2)为什么作者认为他乡的“大月亮”比不上故乡的“小月亮”?(3)月是故乡明,在你生活中是否有类似的例子?和大家一起分享。学生循着问题链展开阅读活动,通过细读深思,激发思维碰撞,唤起情感体验,感受作者对故乡的情思,发现作者语言表达的秘密。学生积极参与“问学”活动,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和文化的滋养。

2.情境调动

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教师要有目的地创设具体形象的情境,调动学生积极主动“问学”,在自由、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全身心投入学习活动中,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螺旋上升,在问和学的和谐氛围中发展情感,提升思维。

例如,《白鹭》的语言清新隽永,富有诗意。通过诵读描写白鹭的诗歌、观看白鹭图片和视频导入新课,将学生带入美好的情境。在解决“白鹭为什么是一首精巧的诗”这个问题时,创设情境:“如果你是摄影师,会把镜头对准哪些画面?给每幅画起个名字并描述画面。”引领学生沉浸文字,品味欣赏,体悟情思。接着,链接生活经验,仿写“自己看到白鹭或其他鸟儿的画面”。学生学以致用,在表达中展开联想,用诗意的语言抒写美的画面,将美的情感流淌笔端。

3.支架撬动

学习支架有助于学生对于知识,特别是隐性知识的体悟与理解。教师只有了解学生在学习时存在的困惑、疑难之处,才能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搭建学习支架。学习支架可以是学科知识性支架、方法性支架、工具性支架、问题支架等。设计教学活动时,教师要根据学情,有意识地将学习支架融入其中,用支架撬动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顺利从起点通往终点。

例如,教学《纸的发明》一课时,利用时间轴和核心问题搭建学习支架,撬动学生深度阅读,发展思维,落实语文要素。一是依托图表梳理文章内容,提取关键信息,用关键词把一段话的意思说清楚。二是聚焦核心问题“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开展学习活动:默读课文,圈画动作词;制作流程图,明确改进方法;朗读体会,了解改进优点;讨论交流,解决传承原因;共同探究作者怎么把“蔡伦改进造纸术”写清楚,感悟表达方法。

4.平台互动

“问学”课堂的学习平台是交互式的,师生之间平等对话、沟通交流,生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平台互动的前提,提问和对话是平台互动的主要形式。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平台、小组合作学习平台、媒体技术辅助学习平台中,通过平等互动机制,分享个体化独到见解、语言表达、情景演绎、问题反馈、信息资料等学习成果,体验学习的乐趣。

例如,教学《枫桥夜泊》一课时,整合诗歌、散文、音乐、书法等资源,围绕核心问题“诗人为什么愁眠”,通过朗读诗句、理解诗意,发现诗中的景象;采用批注阅读、合作探究、教师点拨、配乐诵读等方式,触摸诗中的情感;在聆听钟声、抒写心声、拓展阅读、书法欣赏等学习活动中,感悟诗中的文化。学生在互动学习平台中,聆听文本发出的千年绝响,沉浸在诗歌营造的意境中,感受语言文字之美,体会诗人内心的情感,进而受到文化的熏陶,获得精神的启迪。

(二)“问学”课堂实施路径

小学语文“问学”课堂实践研究,起步于“问题”教学实践,在培养核心素养理论背景下发展,建立“问学”课堂实践模型:“以问预学—以问启学—以问拓学”。下面以统编版五年级上册《四季之美》一课为例,阐述“问学”课堂的实施路径。

1.课前:以问预学,自学生疑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从“书声琅琅,我会读”“提出疑惑,我会问”“咬文嚼字,我发现”“查找资料,我搜集”四个方面设计“问学单”,利用“问学单”引导学生预习课文,感知内容,质疑问难。

梳理“问学单”时,教师发现:字词方面,大多数学生关注“闲逸”一词并提醒“黎”的书写;课文内容方面,学生提出“四季之美美在哪里”“为什么雨夜萤火虫飞行的情景着实迷人”“大雁高飞为什么令人感动”等问题;写作方法方面,学生提出“四季之美是一种怎样的美,作者怎么写出这种美”“作者为什么选春天的黎明、夏天的夜晚、秋天的黄昏、冬天的早晨来写”等问题。在“问学单”中,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很有价值,教师要结合本单元语文要素,合理选择教学内容,进一步优化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学习活动。

2.课中:以问启学,探究释疑

在“问学单”的指引下,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相互释疑,解决简单的个人问题,分类梳理关键问题,提炼全班共学的核心问题:“四季之美是一种怎样的美?作者是怎么写出这种美的?”这个问题看似寻常,却是有挑战性、有思维含量的关键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能力层次,适时呈现学生“问学单”上的问题,如:“为什么雨夜萤火虫飞行的情景着实迷人?”辅助学生阅读思考。教师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品读语言,批注阅读,与文本深入对话,留下思维的痕迹;交流讨论,主动探究,寻找解决问题的路径。

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藏在语言文字之中。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适时点拨,解决问题:一是品读“四季”,想象画面,感受恬静之美;二是探究“情趣”,关注动态,感悟灵动之美;三是创设情境,美读课文,体悟韵味之美;四是迁移运用,描绘景致,表达动静之美。用核心问题撬动学生阅读和思考,引发深度学习,有助于学生感受课文语言的优美和精妙的表达,使“四季之美”更具层次性和丰富性。再通过朗读,将动静结合的美好画面读进心里,走向情景交融的自然审美境界中。

3.课后:以问拓学,延续愿景

学生在课堂中,通过问与学、读与思,感受四时景物的情趣,享受语言文字的美好,同时也产生一些新问题,如“清少纳言是个怎样的人?为什么会写出这么美的文章?我想找她的书来读一读。”这些问题将学习内容向课外拓展,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构建新的“任务群”——读清少纳言的《枕草子》,对比阅读周作人的译作,写自己的发现和感受。新的“任务群”引领学生由已知走向想知,由想知探求未知,使课堂教学的愿景得到延续,让“问学”得以丰富与提升。

通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课题组设计基于核心素养的“问学”课堂教学基本框架,并运用于课堂;建立“问学”动力系统和课堂实践模型,有效推进“问学”课堂建设。今后对“问学”课堂的研究,将着眼于语文学习规律,尝试新的方法、策略,以落实语文学科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猜你喜欢
问学支架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支架≠治愈,随意停药危害大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给支架念个悬浮咒
前门外拉手支架注射模设计与制造
问学模式在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让学生在课堂自然生长
从“问学”走向“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