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NT-proBNP、cTnT和Mb变化及其联合辅助诊断价值

2022-01-18 14:15:46顾公山何进舟冯俊谭亮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1年12期
关键词:心功能心肌指标

顾公山 何进舟 冯俊 谭亮

慢性心力衰竭指的是在患有常规慢性心脏病或其他心血管疾病的情况下[1],患者心脏泵血功能衰退,心搏出量与机体需求不平衡[2]从而导致的一种病理症状。简单来说,慢性心力衰竭可归属于常规心血管疾病带来的“后遗症”[3]。随着我国冠心病患者增多,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发病率升高[4]。该病早期可无具体症状,隐匿性较强,随着病程进展可出现劳动后呼吸困难、咳痰、咳血等,右心衰竭时还可出现消化道症状[5]。慢性心力衰竭多发于中老年群体,猝死、致残概率极高[6]。目前该病诊断多以体征以及影像资料为主,局限性较大。为了及时介入干预治疗,避免患者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对慢性心力衰竭进行早期诊断预判非常重要。有研究表明部分心脏生物标志物如肌红蛋白(Myoglobin,Mb)、N 末端B 型利钠肽前体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等[7]对早期心脏疾病诊断有一定辅助作用,但具体参考资料较少。本研究将探讨其NT-proBNP、Mb与心肌肌钙蛋白T(cardiac troponin T,cTnT)表达水平变化情况与三项指标联合诊断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便利抽样法在2017年5月至2020年5月来皖西卫生职业学院附属医院进行老年慢性心力衰竭诊治的患者中选择82 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男39例,女43 例;平均年龄为(69.08±9.12)岁;患者平均体质量指数为(24.32±5.09)kg/m2;按照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与美国心脏病协会(AHA)[8]提出并补充的心功能等级分级进行个案情况划分:心功能I 级患者共有41 例,心功能Ⅱ级患者23 例,心功能Ⅲ级患者11 例,心功能Ⅳ级患者7 例。另选同时段进行身体检查的健康者36 例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其中男19 例,女17 例;平均年龄为(70.06±8.92)岁;平均体质量指数为(23.69±5.01)kg/m2。两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已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诊断,入院确诊慢性心力衰竭。②研究对象年龄不应小于58 岁。③患者临床配合程度较高,意识清楚。④所有受试者及家属已经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存在严重精神类疾病如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双向情感障碍等。②存在自身免疫类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等。③患者一个月内进行过开放性手术。④存在恶性肿瘤如直肠癌、乳腺癌等。⑤存在脏器功能不全或自身激素分泌紊乱导致患者心功能异常。⑥患者配合度差。

1.2 诊断标准

根据《2021 ESC 急慢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9]进行诊断标准拟定内容如下:①临床体征显示为个体出现呼吸较为困难、下肢浮肿、气喘、咳痰或咳粉色泡沫痰。②影像资料检查存在,心电图显示心肌缺血;胸片结果显示个体心影出现增大,存在肺部淤血;心脏彩超提示心脏出现扩大,部分患者出现胸腔积液。③个体左心室射血分数与常人相比存在明显异常。④脑钠肽(BNP)指标显著升高。

1.3 方法

两组对象均在清晨进行静脉采血5 mL 操作,检测前检测对象需要保持12 h 空腹状态。将采集样本置于常温状态1.5 h。选用多功能离心机(北京中科科尔仪器有限公司,型号:17305-15)对检测样本进行3 000 r/min 离心操作,持续15 min。用自动测定仪(Roche 公司,型号:Elecsys 2010 全自动测定仪)对NT-proBNP、cTnT 分别选择电化学发光法、免疫比浊法进行测定,选用仪器配套试剂盒。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南京贝登医疗股份有限公司,型号:BS-280)对MB 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检测,试剂盒选用仪器配套。对比两组研究对象NT-proBNP、cTnT 和Mb 指标之间有何差异。检测样本存放与完成检测时间最长不超过48 小时。按照NYHA 评定方法,对观察组对象心功能等级进行分级,对比不同心功能等级患者的NT-proBNP、cTnT 和Mb 表达水平。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NT-proBNP、cTnT 和Mb 三者单独以及三者联合诊断慢性心力衰竭的价值。

1.4 统计学处理

用SPSS 22.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服从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用()表示,行t检验;不服从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用[中位数(四分位距离)],行Man-WhitneyU 检验;采用单因素ANOVA 方差分析以及LSD-T 进行事后多重比较;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NT-proBNP、cTnT 和Mb 表达水平单独与联合对慢性心力衰竭进行诊断的价值,ROC 曲线下AUC 成对比较行Z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对象血浆NT-proBNP、cTnT 和Mb 表达水平比较

观察组患者NT-proBNP、cTnT 和Mb 三项指标的表达水平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对象NT-proBNP、cTnT 和Mb 表达水平比较[中位数(四分位距离)]Table 1 Comparison of NT proBNP,cTnT and MB expression levels between 2 groups

2.2 观察组不同心功能等级之间NT-proBNP、cTnT 和Mb 指标比较

不同等级心功能患者NT-proBNP、cTnT 指标以及Mb 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心功能等级患者NT-proBNP、cTnT 和Mb表达水平(±s)Table 2 Comparison of NT proBNP,cTnT and MB expression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functional grades(±s)

表2 不同心功能等级患者NT-proBNP、cTnT 和Mb表达水平(±s)Table 2 Comparison of NT proBNP,cTnT and MB expression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functional grades(±s)

注:与Ⅰ级对比,aP<0.05;与Ⅱ级比较,bP<0.05;与Ⅲ级比较,cP<0.05。

心功能等级Ⅰ级Ⅱ级Ⅲ级Ⅳ级F 值P 值n 41 23 11 7 NT-proBNP(ng/L)546.31±132.62 1301.51±462.21a 2461.32±821.97ab 5461.36±1896.12abc 121.676<0.001 cTnT(ng/L)21.65±4.16 30.69±6.62a 174.12±20.37ab 362.33±38.98abc 1477.012<0.001 Mb(ng/mL)79.62±12.52 91.64±19.87a 210.27±33.98ab 370.19±46.48abc 402.398<0.001

2.3 NT-proBNP、cTnT 和Mb 指标用于诊断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价值分析

把NT-proBNP、cTnT 和Mb 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行进行统计分析,求得三项指标联合数据。建立ROC 曲线分析结果:NT-proBNP、cTnT、Mb 与三指标联合诊断慢性心力衰竭发病时其曲线面积(AUC)分别为0.757、0.808、0.686、0.819(P>0.05)。见表3、图1。

表3 NT-proBNP、cTnT 和Mb 与三指标联合诊断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发病的效能Table 3 Efficacy of NT proBNP,cTnT and MB combined with three indexes in the diagnosis of senile chronic heart failure

图1 NT-proBNP、cTnT 和Mb 单独与联合ROC 曲线Figure 1 single and combined ROC curves of NT proBNP,cTnT and MB

3 讨论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多发于患有冠心病等基础疾病的中老年群体,尽管他们有药物以及联合介入作为治疗手段[10],但仍旧会因病程的持续发展出现不同程度的心功能障碍,最终导致慢性心力衰竭。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逐步增多,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患病概率显著上升,其致残、致死率快速增长[11],预后情况并不理想,成为危害我国中老年人群的重要疾病[12]。慢性心力衰竭发病机理较为复杂,可由多类心血管疾病引发,在临床上对其进行诊断通常依赖心电图、X 线与其他影像检查手段[13],但由于该病产生机理多元化,常规检查手段灵敏度较低,其临床诊断误差难以控制,不利于后续治疗。

陆洋等[14]人提出cTnT 可成为慢性心力衰竭的评估指标。cTnT 又可称为心肌肌钙蛋白,该指标在临床上多用来判断心肌梗死,该指标升高时通常表示患者存在心肌损伤情况。cTnT 通常与心肌细胞结合,这种类型占据cTnT 总量的95%,剩余5%则处于游离状态。正是因为cTnT 的存在状态,当机体心肌出现受损时,其细胞膜会发生破裂,游离在外的5%cTnT 被释放出来。此时检测到的cTnT 指标会出现上升。正常情况下,机体cTnT指标应在0.01 μg/L 左右,当该指标上升至0.02 μg/L 及以上,则可判断机体处于心肌受损状态。需要注意的是,在临床中患者突发脑梗时,cTnT 指标也可能出现上升,因此,虽然该指标临床诊断意义重大,但单独检验时特异性并不高,最好与其他指标进行联合检验。

李明霞等[15]人表示NT-proBNP 对评估慢性心力衰竭有重要价值。NT-proBNP 来源于心肌细胞,并不存在生物活性,通常可以随着年龄增长在机体内逐渐升高。当患者出现心衰症状时,其心室壁张力增加,此时机体NT-proBNP 会超量合成并释放,这正是为何在心力衰竭患者体内NT-proBNP 分泌浓度可以检测到有明显升高的原因。通常来说,人体内NT-proBNP 指标与另一种名为B 型利钠肽(BNP)的指标是等摩尔分泌的,但在心衰患者体内,检测到的NT-proBNP 表达水平是BNP 的2 倍以上。除此之外,NT-proBNP 的半衰期较长,更容易检测,可作为判断慢性心力衰竭评估指标。

Mb 存在于心肌与骨骼肌中,由于Mb 半衰期较短,只有15 分钟,该指标常用来排除急性心肌梗死。在诊断慢性心力衰竭过程中,由于Mb 属于小分子,可以在早期细胞受损时通过细胞膜进入血液,当心肌受损时,Mb 会从心肌细胞中脱离,进入血液循环,此时机体检测到的Mb 表达水平就会增加。有学者认为Mb 阳性比心电图更能诊断心肌梗死[16]。虽然Mb 表达水平随可在心肌受损时出现显著差异,但由于其同样存在于骨骼肌当中,缺乏特异性,因此,单独将其作为慢性心力衰竭指标价值有限。

虽然NT-proBNP、cTnT 和Mb 表达水平对检测慢性心力衰竭都有一定临床意义,但也存在一定局限性,有研究者提出可将NT-proBNP、cTnT 和Mb 三者联合作为检测慢性心力衰竭的评估指标,但相关研究较少。在本次研究中,患有慢性心力衰竭的人体内上述三项指标与健康者相比出现明显升高。在不同心功能等级患者之间,其NT-proBNP、cTnT 和Mb 表达水平也有较大差距,心功能等级越高,其三项指标表达水平越高。与此同时,经ROC 曲线分析可知,NT-proBNP、cTnT和Mb 与三项指标联合AUC 高于单项指标,三项指标联合诊断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价值更高。

综上所述,NT-proBNP、cTnT 和Mb 三种物质对诊断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有重要意义,且三者联合诊断时价值更高,有利于提高临床诊断疗效、减小临床诊断误差,可作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评估手段。

猜你喜欢
心功能心肌指标
伴有心肌MRI延迟强化的应激性心肌病1例
最新引用指标
莫让指标改变初衷
商周刊(2018年26期)2018-12-29 12:56:00
心功能如何分级?
干细胞心肌修复的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舒张性心功能不全临床观察
复合心肌补片对小鼠梗死心肌的修复效果观察
山东医药(2015年14期)2016-01-12 00:39:45
Double图的Kirchhoff指标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左心功能变化
四逆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30例
中医研究(2014年2期)2014-03-11 20:2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