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婉文 邸晓华 郭淑雯 郭笑芳 袁慧珍★
牛奶蛋白过敏症(cow's milk protein allergy,CMPA)为儿童常见的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是指机体摄入牛奶蛋白质后产生一系列的有害免疫[1]。其中,牛奶中蛋白质以β 乳球蛋白、γ 球蛋白、乳白蛋白、酪蛋白四种为主,婴幼儿致敏原又以β 乳球蛋白和酪蛋白多见。当这些过敏原进入患儿机体中,可通过IgE 介导激活肥大细胞致敏,且释放大量的5-羟色胺、缓激肽等物质,引起消化系统等临床表现,譬如恶心、呕吐、腹泻等;另外,皮肤上可表现出湿疹、荨麻疹、皮肤瘙痒及面部、唇部水肿等[2]。严重者可引起致敏喉水肿、窒息及过敏性休克。目前CMPA 病因相对复杂,T、B 淋巴细胞功能紊乱,尤其是以Th2 为主导的免疫应答,参与了CMPA 的发生发展。本研究通过检测血清IgE 及淋巴细胞亚群在CMPA 患儿中的表达,探讨其在CMPA 发病中的作用,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报道如下。
分析2018年5月2020年5月东莞市人民医院诊治的64 例CMPA 患儿,其中男性30 例(46.88%)、女性34 例(53.13%);年龄(3.25±1.26)岁。选取同期38 例健康体检儿童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9 例(50.00%)、女性19 例(50.00%);年龄(3.32±1.18)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入组者监护人均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诊断标准:符合婴幼儿牛奶蛋白过敏国内外指南解读[3]中关于CMPA 的诊断标准,经皮肤点穿刺试验、食物激发试验检测为阳性。
纳入标准:①临床资料完整;②年龄1~6 岁;③无药物性过敏。排除标准:①伴有感染性疾病;②伴检测前1 周服用过抗组胺类药物;③接受本次研究前一周服用影响IgE、淋巴细胞亚群等生化指标药物。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的伦理审查。
于空腹状态下抽取受试者3 mL 静脉血两份置于EDTA-K2 抗凝管内,1 份离心处理后取上清液待检,1 份全血标本分离淋巴细胞弃上清液待检。其中,采用Beckman-coulter lmmage800 特种蛋白分析仪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IgE、IgG、IgA、IgM)和补体(C3、C4),选择免疫比浊法定量检测试剂盒测定,四川迈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采用流式细胞仪BD FACSCalibur 及BD 配套试剂检测淋巴细胞亚群,包括CD3+、CD3+CD8+、CD3+/CD19+、CD19+CD23+、CD19+。结果由MultiSET及CellQuest Pro 软件分析获得。
①两组IgE、IgG、IgA、IgM、C3、C4、CD3+、CD3+CD8+、CD3+/CD19+、CD19+CD23+表达。②血清IgE 与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性。③评估IgE、CD3+、CD3+CD8+、CD3+/CD19+、CD19+CD23+诊断CMPA 的AUC值、敏感度、特异度。
采用SPSS 22.0 软件分析本次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表示,行独立样本t检验;分类变量以例数和百分率用n(%)表示,行χ2检验;血清IgE 与淋巴细胞亚群(CD3+、CD3+CD8+、CD3+/CD19+、CD19+CD23+、CD19+)相关性采用Pearson 法分析;IgE、CD3+、CD3+CD8+、CD3+/CD19+、CD19+CD23+、CD19+诊断CMPA价值采用ROC曲线分析;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过敏症组的IgE、IgG 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gA、IgM、C3、C4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免疫球蛋白比较(±s)Table 1 Comparison of two groups of immunoglobulins(±s)
表1 两组免疫球蛋白比较(±s)Table 1 Comparison of two groups of immunoglobulins(±s)
组别过敏症组对照组t 值P 值n 64 38 IgE(g/L)165.02±46.32 48.52±15.25 15.003<0.001 IgG(g/L)9.05±2.12 8.25±1.85 2.026 0.045 IgA(g/L)0.78±0.15 0.83±0.18 1.509 0.134 IgM(g/L)1.31±0.41 1.24±0.23 0.965 0.337 C3(g/L)0.99±0.15 1.02±0.21 0.839 0.404 C4(g/L)0.23±0.07 0.21±0.05 1.542 0.126
过敏症组的CD3+、CD3+CD8+低于对照组,而CD3+/CD19+、CD19+CD23+、CD19+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淋巴细胞亚群比较(±s)Table 2 Comparison of lymphocyte subse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表2 两组淋巴细胞亚群比较(±s)Table 2 Comparison of lymphocyte subse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组别过敏症组对照组t 值P 值n 64 38 CD3+(%)49.23±12.02 64.28±17.32 5.17<0.001 CD3+CD8+(%)18.92±6.25 29.55±8.65 7.178<0.001 CD3+/CD19+(%)19.71±8.02 12.25±4.32 5.289<0.001 CD19+CD23+(%)12.32±4.10 3.55±1.46 12.695<0.001 CD19+(%)15.23±2.05 10.39±1.11 13.415<0.001
Pearson 相关分析显示,CD3+、CD3+CD8+与IgE呈负相关(P<0.001),CD3+/CD19+、CD19+、CD19+CD23+与IgE 呈正相关(P<0.001)。见表3。
指标CD3+CD3+CD8+CD3+/CD19+CD19+CD23+CD19+IgE r 值-0.303-0.389 0.588 0.759 0.785 P 值0.008<0.001<0.001<0.001<0.001
ROC 曲线分析显示,IgE、CD3+、CD3+CD8+、CD3+/CD19+、CD19+CD23+、CD19+诊断CMPA 的AUC值分别为(0.997、0.741、0.752、0.805、0.998、0.960,P<0.05)。依据AUC 及标准误,采用Z检验AUC差异,结果显示,IgE 与CD3+AUC 比较,Z=4.618、P<0.001;IgE 与CD3+CD8+AUC 比较,Z=4.53、P<0.001;IgE 与CD3+/CD19+AUC 比较,Z=4.346、P<0.001;IgE 与CD19+CD23+AUC 比较,Z=-0.277、P=1.218;IgE 与CD19+AUC 比较,Z=6.541、P<0.001;敏感度分别为0.984、1.000、0.500、0.734、0.969、0.906;特异度分别为1.000、0.500、1.000、0.844、1.000、1.000。见表4、图1~2。
图1 CD3+/CD19+、CD19+CD23+及IgE 的ROC 曲线分析Figure 1 ROC curve analysis of CD3+/CD19+,CD19+CD23+and IgE
图2 CD3+、CD3+CD8+的ROC 曲线分析Figure 2 ROC curve analysis of CD3+,CD3+CD8+
表4 血清IgE 与淋巴细胞亚群的诊断效能分析Table 4 Analysis of diagnostic efficacy of serum IgE and lymphocyte subsets
经流行病学调查发现[4],目前国内婴幼儿牛奶蛋白过敏患病率约为2.00%~7.50%。据报道[5],CMPA 主要集中于2 岁以下儿童。且有研究指出[6],CMPA 是影响婴幼儿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之一,若是得不到正常诊治,约有二分之一的CMPA 患儿可发展至食物过敏。因此早期诊治意义重大。目前临床上对于牛奶蛋白等食物造成的过敏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仅认为它的发生与机体免疫反应有关。譬如存在Th1/Th2 型免疫反应失衡,当Th2 反应过强则会影响Th1,即导致其反应受抑制。为了进一步证实上述说法的可靠性,本研究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MPA 患儿与健康体检儿的淋巴细胞亚群,结果显示,过敏症组的CD3+CD8+低于对照组,由此说明过敏症组患儿存在CD3+CD8+淋巴细胞抑制现象。经分析可能与肠道内可溶性抗原有关,能选择性激活CD8+T 细胞抑制功能[7]。另外,在CD19+CD23+淋巴细胞百分比中,发现其在过敏症组患儿中呈高表达。而CD19+CD23+为B 细胞表面标志物,由此推测,B 细胞参与了机体分泌食物过敏原特异性抗体,继而导致CMPA的发生[8]。
有研究表示[9],T 淋巴细胞不仅参与了细胞免疫,还可调节细胞参与多种免疫反应。在研究中,过敏症组的CD3+低于对照组,而CD3+/CD19+高于对照组。其中,CD3+含量代表着T 淋巴细胞水平。故本文认为CD3+含量的下调与T 淋巴细胞免疫功能降低有关。而免疫功能的下降又会减弱B 细胞抑制作用,且使其大量产生IgE 抗体,成为CMPA 发病的关键[10]。而CD3+/CD19+为真正的B 淋巴细胞,其水平的升高表明B 细胞在机体分泌食物过敏原特异性抗体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 为临床诊断变态反应的特异指标。在正常情况下,血清中IgE 含量较低,但当IgE 抗体介导变态反应时,则会引起高表达。在研究结果中可见,过敏症组的IgE 高于对照组。经分析可能是患儿在接触过敏原后,会激活机体的免疫反应,形成一系列临床表现,并且在机体免疫系统被激活后生成IgE 抗体,而该抗体又附着于肥大细胞上,能使机体更加敏感化,当再次接触类似或相同过敏原后,则会从肥大细胞内释放大量的炎症介质,最终形成过敏反应,导致血清IgE 上升,而IgE 的合成又与T 淋巴细胞密切相关,可能因细胞免疫是启动病理学过敏反应的重要原因。也有学者指出,血清IgG 可作为评估食物过敏性疾病的有效指标[11]。研究结果显示,过敏症组的IgG 表达量高于对照组,针对过敏症组的IgG 表达量分析,发现其波动水平较小可能与IgG 介导的过敏反应多属迟发型有关,故早期测定IgG 水平,并没有出现显著升高趋势[12]。
基于血清IgE 及淋巴细胞亚群研究,本文发现两者之间具有密切联系。在Pearson 相关分析中显示,CD3+、CD3+CD8+与IgE 呈负相关,CD3+/CD19+、CD19+CD23+、CD19+与IgE 呈正相关。提示过敏原致敏时能对调节性T 细胞的比例及其功能造成不利影响[13]。针对其作用机制分析,可能是IgE抗体的生成和血清IgE 表达量的上调,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T 淋巴细胞亚群的平衡,引起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同时CMPA 患儿多项免疫指标的改变,也间接表示了婴幼儿胃肠道免疫功能尚未发育成熟,故导致CMPA 多见于婴幼儿及儿童[14-15]。因此本文认为测定IgE、淋巴细胞亚群意义重大,有利于及时了解患儿免疫功能变化和特异性IgE抗体应答情况。在ROC 曲线模型中可见,IgE、CD3+、CD3+CD8+、CD3+/CD19+、CD19+CD23+、CD19+的AUC 值分别为0.997、0.741、0.752、0.805、0.998、0.960,说明上述指标能为CMPA 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另外,针对CMPA,本文认为除达到食物回避效果及保证营养供应外,可通过调节机体免疫是否能达到防治CMPA 的作用。但目前对于该说法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血清IgE 在CMPA 患儿中呈高表达,其水平的上调会影响患儿机体免疫功能,因此检测血清IgE 及淋巴细胞亚群表达对掌握病情变化和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不足: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且样本量相对较少,可能存在一定偏差,尚需大样本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