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萍
(1.广西社会科学院,广西南宁 530022;2.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南宁 530006)
民间歌谣是人类最早的一种艺术形式,其产生几乎与人类语言产生同步,是人类艺术禀赋启动的重要标志。作为广大民众集体创作的用于反映其现实生活、思想情感和心理愿望的重要文学形式[1],自国家产生,歌谣便与政治建立了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方面,歌谣是广大民众“话政治”的媒介。民众的政治情感需要公开的表露和发抒,这是歌谣在内容上出现时政化倾向的原发性动因。延续我国歌咏讽谏的社会传统,在民间历朝历代都产生了大量的时政歌谣,人们借此表达对统治阶层及其各项政策制度的关注和评价。另一方面,歌谣是统治阶层“观天下”的载体。我国的“歌谣”一词最早见于《淮南子》:“陈以礼乐,风之以歌谣”。早在两千多年前,国家的统治阶层就派出“太史”所属的官员深入各地调查歌谣,以此体察民情。汉代时还出现了专门保存民歌的官署——“乐府”。班固《汉书》记载,“乃立乐府,采诗夜诵”“亦可以观风俗,知薄厚云”。此外,歌谣还是知识分子践行家国大业的武器。在革命战争年代,受马列主义文艺理论的指引,革命队伍中的有识之士创造性地将革命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将革命话语融入民间歌谣,创作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革命歌谣作品,用于革命宣传和民众动员。
可以说,歌谣的时政功能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年代的更替不断地变化,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持续丰富和不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深化了歌谣与社会的融合度,推动了歌谣文脉的继承与弘扬,使其成为中华民族族群记忆和文化传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们对时政歌谣的关注可以追溯至五四运动前后的歌谣学运动,历经了从“文本搜集整理”到“文本本体研究”,再到“文本生态研究”的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们普遍关注到了时政歌谣的时代性和区域性等特点,强调从文艺学、传播学、历史学、民族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等学科视角切入,在进一步把握时政歌谣文本特质的同时,透过文本洞悉特定历史时段和特定区域范畴的政治文化与社会生活,如陈杰[2-3]、吴晓荣[4]、靳书君和瞿久淞[5]、余芬霞和余玉[6]、钟俊昆[7]等人的成果,其研究指向相对统一,在歌谣与政治关系的探讨上,普遍以歌谣文化对政治生态的表征与建构为关注点,政治场域对歌谣文化的调适与重塑研究还相对单薄,建立在后者基础之上的规律总结更是凤毛麟角。
步入现代社会,作为历史悠久、影响深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歌谣在全新生态环境下的续存与发展一度成为政界、学界和民间所关注的热点话题。嘹歌是壮族最具代表性的长篇古歌,也是当下壮族地区最具影响力和生命力的民间歌种之一。近年来,在以政界为主导、多重社会力量参与的文化重构实践的推动下,时政嘹歌的兴起成为其流布地的一个崭新文化事象。当前,学界对这一新兴文化事象的考察与探究尚处在起步阶段,并未形成成熟的学术认知。基于此,本文将以现代背景下壮族地区“时政嘹歌的兴起”为考察对象,以壮族嘹歌文化的发源地和中心流布地——广西平果县①2019年12月26日,经国务院批准,民政部印发《关于同意广西壮族自治区撤销平果县设立县级平果市的批复》,同意撤销平果县,设立县级平果市。平果市由自治区直辖、百色市代管,其管辖行政区域以及人民政府驻地维持不变。因笔者调研期间,平果尚未撤县建市,故文中所沿用的均为调研期间的行政区划称谓“平果县”。为田野点,对嘹歌政治功能的重构过程和模式进行梳理总结,以此反思现代背景下歌谣与政治关系的建立,力求从政治角度为民间歌谣的现代传承提供新的路径视角。
壮族嘹歌具有悠久的历史,于2008年入选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这一壮族民俗文化瑰宝主要孕育、植根于右江中游广西平果、田东两县毗连的沃土,其中以广西平果县为流布的中心区域。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民族传统文化迎来了复兴发展的良好境遇。20世纪80年代后,“壮族三月三”由民间习俗逐渐发展为由政界、学者、乡贤、媒体和当地民众共同推动发展的民族节庆活动。在这个过程中,从“‘族群标识’到‘文化共享’”[8],“壮族三月三”的社会功能、影响范围不断丰富扩大,地方性的节日逐渐向全国性甚至国际性的节庆升格和转变。这些为广西地方性歌唱传统的复苏提供了导向性的环境引领。广西平果县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拉开了嘹歌文化现代重构的序幕,推动了嘹歌文化的创新发展。
2003年4月22日,中共平果县委举办解放思想大讨论,提出打造嘹歌文化品牌的思路,落实打造嘹歌文化品牌的措施。2003年12月12日,中共百色市委在平果召开书记会议,会上明确提出了要着力打造壮族“嘹歌”等12项文化品牌。2004年3月4日,平果县委办发文,正式成立由时任平果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农MJ担任组长,时任县委副书记唐HX、县委宣传部部长王JY、县委办公室主任刘XX、县人民政府副县长伍XR为副组长,成员包括文体局、广电局、民族局、教育局、财政局、县文联等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平果县打造嘹歌文化品牌工作领导小组”,并明确提出嘹歌保护的8字方针——“挖掘、整理、保护、发展”。2004年4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将平果壮族嘹歌列入“广西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第一批试点名单”。2004年7月27日,时任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李ZZ为平果嘹歌写下了“平果嘹歌,源远流长”的题词。2005年,壮族嘹歌获批入选广西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08年,壮族嘹歌又入选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②根据平果县打造嘹歌文化品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供的资料进行整理。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与主导下,平果县“人、书、歌、节”嘹歌文化品牌打造工作得以顺利推进。嘹歌不仅再度融入乡土、重获新生,还实现了创新发展与跨界传播,成功走向了全国和世界的舞台。在这个过程中,嘹歌与歌者、乡土及外部环境充分对话及深度交融,不断扎根地方、融入时代,既优化了当地的社会环境、扩大了地方的社会影响,还大大提升了民众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目前平果县开展对歌活动的大型嘹歌歌圩共有14个①数据来源:平果县打造嘹歌文化品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2006年统计数据。;现有约52万人口中,约有12万人会唱嘹歌②数据来源:平果县壮族嘹歌博物馆2016年统计数据。。
政府部门的主导干预使嘹歌在当地又恢复了生机。在主导和干预实践推进过程中,公权人员进一步认识到了嘹歌独有的文化魅力和深厚的群众基础,也萌生了挖掘和提升其政治功能的想法。而践行这一想法的首要步骤就是成立“平果嘹歌协会”。关于嘹歌协会的成立,平果县打造嘹歌文化品牌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农MJ③本文遵循人类学、民族学等学科的学术惯例,对调研所涉及的人物对象均做了匿名处理。先生跟笔者谈道:
“我本身是平果人,干部履历是在平果起步的,我在平果基层工作过许多年。嘹歌来自民间和乡间,我长期和老百姓打交道,非常清楚嘹歌的群众根基。嘹歌在当地为什么能那么快火起来,除了政府的努力,跟歌手的支持和群众的拥护是分不开的。嘹歌如果能利用得好,它会成为我们党委政府与群众沟通交流的重要媒介。因此我认为平果成立嘹歌协会,把当地嘹歌歌手和嘹歌爱好者的力量凝聚起来,让他们为嘹歌的传承与发展发光出力是非常必要的。2007年8月,我跟时任平果文联主席梁YW交流了我的想法,梁主席也非常认同我的观点。2007年年底,平果文代会召开,嘹歌协会正式成立,会长由我们平果资深嘹歌歌手黄GG担任。2008年2月,黄GG主持召开嘹歌协会一届二次会议,会议制定了《平果嘹歌协会章程》,选举产生了协会副会长和秘书长,并讨论了2008年度活动计划和成立分会等问题。嘹歌协会的会长和副会长都是平果嘹歌文化圈里的‘歌王’,都很有做事的想法和动力。嘹歌协会成立后,我经常跟他们联系,鼓励和督促他们以协会为平台,围绕协会章程,明确发展目标和任务,让会员们通过嘹歌为党委政府的政策宣传及其他工作的开展贡献更多更大的力量。”④采访时间:2017年12月30日,采访地点:平果壮族嘹歌博物馆,采访及文字整理人:李萍。
2008年3月11日平果嘹歌协会扩大会议召开,会议落实了协会部分分会会长人选。2008年4月22日嘹歌协会第一次全体会员大会召开,到会126人。会上,会员们集中学习协会章程,听取会长作协会发展工作报告。《平果县嘹歌协会章程》(以下简称“章程”)明确了协会的性质宗旨和任务要求,以及会员与协会之间、协会与党政部门之间的关系,在强调协会服务党委政府、服务人民大众的同时,也将“鼓励创作”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参见表1)。为方便协会会员创作交流与开展其他活动,政府部门还给嘹歌协会配备了一间办公室。办公室面积约70平方米,桌椅、书架、书籍、音响设备、电脑和可移动黑板等办公设备基本配齐。墙面上所展示的文字图片主要为协会的相关规章制度、壮族嘹歌简介、古壮字简介、代表性嘹歌歌作、会员照片及简介、会员的荣誉证书和获奖证书等等。显然,嘹歌协会的成立,为嘹歌与政治的进一步对接与融合、为歌手队伍的凝聚与壮大、为现代嘹歌尤其是时政嘹歌的创作与推广,创设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表1 平果县嘹歌协会章程(内容节选)①资料来源:由平果县打造嘹歌文化品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供。
除了成立嘹歌协会外,平果县委县政府为了在社会上营建起嘹歌传承发展的良好氛围,增强歌手的荣誉感和自信心,激发他们创作和歌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积极推出了相关激励举措。一方面通过组织各类嘹歌赛事评选出“嘹歌歌王”,例如在平果县城和各乡镇持续性举办的各类大小规模的“嘹歌歌王邀请赛”“嘹歌歌王擂台赛”;另一方面,还下文确认并表彰嘹歌歌手。先后给数十位热心创作传承、歌才出众、德艺双馨的嘹歌歌手授予荣誉称号,颁发荣誉证书,并为他们建立档案等;再一方面,还将本地的嘹歌歌手推向了国内的主流媒体以及全国性和世界性的赛事活动和表演舞台。例如创设条件让歌手在广西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和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悉尼歌剧院“友谊的使者·中国民族歌曲音乐会”等舞台登台亮相,组织歌手参加广西“炫彩大地飞歌”选拔赛、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国际华人合唱大赛等。
平果嘹歌协会的成立得到了当地群众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成立之初,就有126人报名入会。②数据来源:由平果嘹歌协会提供。协会会员主要由平果各乡镇和村屯的基层民众组成,民族成分较为单一(普遍为壮族),年龄段跨度较大,文化水平整体偏低,均熟悉并热爱嘹歌文化传统。嘹歌协会成立之后,会员们围绕平果县嘹歌文化品牌的打造,积极参与和开展相关活动和工作,为平果嘹歌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详见表2)。根据平果嘹歌协会会员的嘹歌工作业绩,笔者认为嘹歌协会对地方嘹歌文化发展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其一,配合政府部门搜集、整理、译介嘹歌歌作;其二,编创时政嘹歌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其三,协助政府部门开展各类嘹歌赛事和展演活动;其四,积极推动嘹歌传承人的培养;其五,通过参加各类演出赛事、社会活动和节目录制,推动嘹歌文化的对外传播。社会环境的改变唤起了嘹歌协会会员们创作和传承嘹歌的高涨热情,使他们积极主动的投身于“嘹歌创作事业”。
表2 平果嘹歌协会部分会员嘹歌工作业绩一览表②笔者根据田野考察资料整理制表(时间:2020年12月)。
在这样的背景下,平果民间涌现出了大量“源于传统却不囿于传统”的嘹歌新作。围绕当下的社会生活、身边的人物事件、国家的时事政治,民间歌手们创作出了大量让人耳目一新的嘹歌作品。例如林JK③林SK,男,壮族,1941年生,广西平果县太平镇古案村下更屯人、嘹歌歌手。创作的“报母恩”123首和“孤儿泪”112首,黄F④黄F,女,壮族,1959年生,广西平果县榜圩镇长安村人、嘹歌歌手。和陈DC⑤陈DC,男,壮族,1945年生,广西平果县榜圩镇长安村人、嘹歌歌手。创作的“乐圩甜歌”526首和“巴烧甜歌”459首,黄SX⑥黄SX,男,壮族,1947年生,广西平果县坡造镇敬村人、嘹歌歌手。创作的“哨圩甜歌”491首,潘RH⑦潘RH,男,壮族,1948年生,广西平果县果化镇永定村人,嘹歌歌手。创作的“逍遥歌”102首,麻CW⑧麻CW,男,壮族,1932年生,广西平果县城关乡塘莲村人、嘹歌歌手。和苏YZ⑨苏YZ,男,壮族,1948年生,广西平果县城关乡塘莲村人、嘹歌歌手。创作的“四弄甜歌”956首,等等。⑩数据来源:由平果壮族嘹歌博物馆提供而时政嘹歌则是这些海量新作中数目最大、影响最广的作品。仅嘹歌协会会长黄GG2007年至2017年间,就结合当下的政策制度和政治环境创作出了5000余首嘹歌,其中代表性的作
品有《儿童教育歌》(20首)、《交通安全》(10首)、《山里人圆梦》(10首)、《治党关键守党纪》(10首)、《主客对唱致富歌》(8首)、《“两学一做”嘹歌》(100首)、《四个全面四杆旗》(6首)、《姑娘耐心劝赌徒》(40首)、《平果县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100首)、《党的群众路线“十清楚十明白”嘹歌》(100首)、《禁毒歌》(18首)、《洁身自爱战病魔》(12首)、《嘹歌演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2首)、《十八大精神》(10首)、《纪念黄书祥》(10首)、《嘱咐那些结婚人》(12首)、《有水才有鱼》(88首)、《台上嘹歌唱法律》(12首)、《2016.里约.我国金牌知多少》(52首)、《赞“两会”歌》(10首)、《我们靠党领导》(8首)、《带妹去学习》(13首)、《唱起嘹歌迎奥运》(6首)、《2008·北京·我国金牌知多少》(102首)、《广西变化大》(13首)、《奔向小康路》(13首)、《嘹歌唱和谐》(11首)、《劝赌歌》(12首)、《社会稳定又和谐》(11首)、《高举特色旗 走上小康路》(137首)、《美丽广西 清洁乡村》(28首)、《反腐倡廉人人夸》(6首)、《儿童卫生与安全》(8首)、《平果嘹歌唱普法》(211首)、《科学发展嘹歌唱》(230首)、《敬廉崇洁嘹歌选集》(423首)等。①数据来源:由平果嘹歌协会提供。作品《赞“两会”歌》《带妹去学习》等还曾在《广西民族报》等报刊上公开发表。黄GG一直致力于用嘹歌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并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因而多次被中共平果县委宣传部、平果县文化和体育局联合授予“最佳歌师”荣誉称号。
续表2:
在政府部门的领导和黄GG的带动下,嘹歌协会会员积极配合当地党委政府编创时政嘹歌,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将中央文件精神、政策制度、政治人物,以及与此有关的政治局势等内容融入了传统嘹歌曲调,为上层政策制度在基层百姓生活中落地开花提供了文本支撑。这些年,嘹歌协会在平果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与相关单位部门对接,围绕“艾滋病防治”“非遗传承保护”“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纳税”“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科学发展观”“党的群众路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民族团结”“国家安全”“生态环境保护”等内容创作了大量的嘹歌作品。2018年,平果嘹歌协会因工作出色,被平果县评为基层文化工作先进集体;嘹歌协会的12名会员也获得了“平果县基层文化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平果县不光掀起了时政嘹歌创作的热潮,还积极探索时政嘹歌传播路径的多样化,使嘹歌的政治功能得到充分体现和有效发挥,而嘹歌的文化价值也在现代背景下获得了丰富发展。
近年来,平果县政府除了资助相关乡镇在嘹歌歌圩中举办嘹歌大赛、篮球比赛、杂技表演等活动之外,还充分利用嘹歌协会会员编创的时政嘹歌开展政策宣传与便民服务工作。例如2009年平果县依法治县办和平果县司法局联合编印了《平果嘹歌唱普法》文集,并通过平果各歌圩点面向广大群众发放,由嘹歌协会会员带动大家在歌圩中传唱普法嘹歌。在人头攒动、热闹非凡的歌圩,人们经常能听到“社会主义要和谐,还需我们去建设,营造和谐新社会,个个幸福度日月,如果哪个犯了罪,都受法律来制裁……”的歌声。《平果嘹歌唱普法》文集包含了《劝赌歌》《禁毒歌》《处纠问路歌》《民事歌》《刑事歌》《行政法规歌》《廉政守法歌》《信访歌》《婚姻与家庭歌》《计划生育歌》《其他法规歌》《“法律六进”歌》等歌作。相关材料内容由平果县司法局提供,壮语歌翻译和古壮字记音由黄GG先生完成。时任平果县委书记阙JL为文集作序,在序言中代表平果政界对社会传唱普法嘹歌进行了呼吁——“希望全县广大公民用嘹歌唱响全民大普法,为构建平安、和谐、富裕的新平果营造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2009年的尝试为平果“普法进歌圩”活动的持续开展开了一个好头。近年来,当地司法局又继续深入各乡镇歌圩,结合普法嘹歌的传唱,在歌圩现场向群众免费发放相关政策条文及法律法规资料,耐心解答群众的法律咨询,受理法律援助案件,不断加强对群众的教育引导、舆论宣传和文化熏陶。以平果县太平镇新圩歌圩为例,2015年农历二月初二的歌圩现场共发放《嘹歌唱普法》《普法农家历》和法律援助知识手册、禁毒知识等宣传资料500余份,现场解答法律咨询80余人次;2017年农历正月二十九的歌圩现场共发放各类宣传资料800余份,现场解答法律咨询150人次,现场受理法律援助案件10余起。①数据来源:由平果县打造嘹歌文化品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供。“普法进歌圩”活动的开展,使法制宣传真正融入百姓生活,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看得见、能感受、有体会的思想和行为准则,有效提高了广大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对稳定乡村社会治安、改良乡村社会风气、优化乡村社会治理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除了开展“普法进歌圩”活动外,国家其他政策和文件精神的宣传也通过歌圩传唱时政嘹歌得以有效推进。如2019年4月18日平果太平镇耶圩乡“三·一五”歌圩节中相关活动的开展。当天30支嘹歌队、12支业余舞蹈队以及四方八里10000多名群众欢聚歌圩。歌手们用嘹歌歌颂党十九大的胜利召开,传唱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唱述国家的扶贫好政策以及脱贫攻坚路上的感人故事,赞美平果民族大团结的环境氛围以及党中央的民族政策,宣传“扫黑除恶”“安全生产”“森林防火”的制度要求以及“二孩政策”“防艾知识”等。②潘在书,太平镇:《唱响山歌颂党恩》。来源:广西百色平果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pingguo.gov.cn/zwdt/t8716857.shtml,2021-4-29。歌手们以时政嘹歌为媒介,依托最亲民、最接地气的方式传递和阐释了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和文件精神,颇受群众的欢迎和认可。
时政嘹歌与传统歌圩的融合,使时政嘹歌依托传统歌圩深厚的群众基础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而二者交融下的嘹歌歌圩已不仅仅是群众性歌唱和文体娱乐活动的盛会,更成为宣传贯彻落实党中央政策精神的有效平台。
2015年,广西百色市创建了365个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讲习所,平果县讲习所就是其中之一。为推动讲习活动实现“走心+走新”的发展,2015年5月,平果县创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讲习所理论学习室领导小组办公室,随即牵头组织当地民间歌手,根据习近平总书记讲话摘要创作了100首嘹歌,并集结汇编了“平果县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嘹歌集”。政府部门还通过“乡镇选拔赛——县级初赛和决赛——网络投票”的方式,在当地民间歌手中选拔出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嘹歌队伍。入选的队伍通过嘹歌将总书记的讲话变成接地气的本地话,将党中央的精神送到田间地头和集市街巷,与群众面对面谈发展、话民生。
为了使理论真正落地开花,平果县还依托嘹歌启动“产学结合”的宣讲新模式。政策宣传和技术培训无缝对接,让老百姓受益匪浅。例如平果县委县政府在平果县太平镇耶圩乡壮烈村开设的“红色嘹歌讲习所”,就广受老百姓欢迎。壮烈村的“红色嘹歌讲习所”针对当地的风俗习惯和人文特点,采取嘹歌传唱的方式向人们传递习总书记讲话的内容和精神。在理论宣讲过程中,关注百姓诉求,回应社会关切,解答民众困惑,不断彰显党的理论的生命力、亲和力、感召力。每一期开讲,前来学习的群众、党员代表都热情高涨,全场座无虚席。壮烈村位于平果县太平镇北部,过去一直种植甘蔗、玉米、黄豆等传统农产品。因全镇旱地及石漠化地占据了大部分的可耕土地,2011年前镇里种植的农作物经济效益非常低微,仅能勉强解决群众温饱问题,也不利于石漠化的改善。2011年以来,平果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发展火龙果种植的优惠政策,立足实际在石漠化山区大力发展种植火龙果。当地青年看到了在家创业的希望,纷纷返乡,积极谋划创业新路子。这些年太平镇壮烈村群众种植火龙果积极性非常高。而在这一成绩的背后,政策宣传和技术培训无缝对接的“红色嘹歌讲习所”讲习活动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接受采访时,壮烈村火龙果种植大户黄DL说到“自从我们村的基地讲习所开办以来,每次宣讲我都会到场,听嘹歌唱出新时代的精神,及时了解党和政府最新政策要求,及时地在基地讲习所学习新技术经验,对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事”;同为火龙果种植大户的陆YW也介绍到“以前家里日子非常不好过,到广州打工每月收入仅900多元,到2011年,实在走投无路,只好回乡,就在那几天恰巧赶上了讲习所开班第一堂课,学习的就是习总书记提出的扎根基层创业创新的重要精神,还有种植火龙果的技术操作经验,这一课,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方向。”
时政嘹歌与讲习实践的融合,依托嘹歌歌作的亲民性和讲习实践的时效性,推动了中央和地方的最新政策精神在较短的时间内转化为基层民众的社会实践。而二者交融下的“讲习所”,则成为名副其实的官民对话媒介和便民利民的交流服务平台。
为丰富时政嘹歌的传播路径、扩大其影响范围,平果县还积极将时政嘹歌推向现代舞台,让更多的群众有机会接触到时政嘹歌、了解到嘹歌里的政策制度和政治生态。其中最常见的方式就是组织开展各类“时政主题”嘹歌大赛。
近十余年,“时政主题”嘹歌大赛在平果县城及各乡镇村屯持续开展并取得良好社会成效。例如2018年平果县举办的“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嘹歌大赛”。大赛共评出10部获奖作品,其中一等奖作品2部,分别为《惩腐败零容忍》《歌颂党功劳》;二等奖作品4部,分别为《唱响十九大共筑中国梦》《奋进五年圆国梦》《唱响新时代建设美好家园》《歌颂精准脱贫精准扶贫》;三等奖作品4部,分别为《十九大胜利召开》《歌颂十九大精神》《歌颂中国共产党》《决胜建成小康社会 开启建设现代化强国》。作品内容充分展示了基层民众的“四个自信”,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党和祖国的无限感恩与热爱。再如2018年平果县马头镇举办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嘹歌大赛”。2018年马头镇嘹歌大赛活动由中共平果县委宣传部、县文明办主办,由中共平果县马头镇委员会、平果县马头镇人民政府承办,由平果县文化和体育广电局、平果县壮族嘹歌协会、平果县音乐家协会、平果新思翔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广西黑马文化传媒公司、平果光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协办,报名地点设在平果县壮族嘹歌传承培训基地。据报名工作负责人平果县壮族嘹歌传承培训基地秘书长陆HJ先生介绍:2018年母娘山歌圩的嘹歌大赛由“民歌比赛”和“歌王争霸赛”两部分内容组成。“民歌比赛”参赛歌词内容不限,可以是传统民歌,也可以是时事民歌,但要求内容必须积极、健康、向上。在民歌比赛中分数排前6名歌队的歌手才有资格报名参加歌王争霸赛。歌王争霸赛要求歌手是单一参赛,根据现场抽签内容即兴编歌演唱。参赛歌词内容为“十九大精神”“脱贫攻坚”“棚区改造”“安全生产”“环境保护”“改革开放40周年”“自治区成立60周年”等七个方面。歌手们在报名时就可以领取中共平果县马头镇委员会、马头镇人民政府为大赛所准备好的相关时政资料。陆HJ先生说,嘹歌大赛备受群众欢迎,共有38个组报名,每组有4名选手,共152名选手报名参赛;平果万佳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平果鑫发环保材料有限公司、平果李家河实业有限公司、平果如意包装有限公司主动为大赛提供了赞助。
除了组织开展各类“时政主题”嘹歌大赛外,人们还积极将时政嘹歌送入基层文化艺术活动现场,有效提升了相关政策制度的社会宣传效果。例如嘹歌协会歌手于2018年2月在平果县那厘社区文艺汇演活动中演唱“十九大精神”嘹歌;于2018年3月在平果县马头镇雷感区板果屯文艺汇演舞台上演唱“铁路管理”嘹歌;于2018年4月在平果文化广场“百姓大舞台文艺展演”晚会现场演唱“依法纳税促发展”嘹歌;于2018年6月在平果县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现场演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嘹歌;①根据平果嘹歌协会2018年工作总结进行整理。等等。
时政嘹歌与现代舞台的融合,可以将“嘹歌”的传统性与“赛事”“汇演”的现代感有效链接,将时政嘹歌的传播受众由比较集中的中老年群体扩大到青少年群体,在很大程度上拓展时政嘹歌的服务面向和提高其社会影响力。
从歌谣的发展史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自国家产生,歌谣便与政治建立了联系。然而,由于阶级社会中,广大民众和国家统治阶层处在社会的对立面,“被统治者”与“统治者”的身份差异背后有着截然不同的利益诉求和背道而驰的道德准则,因此阶级社会的时政歌谣无论在创作或是传播上,很难形成民间力量和政治力量的交汇和统一。按照创作传播主体、创作传播平台、创作传播受众所呈现的关系去梳理阶级社会中时政歌谣的创作传播规律,不难总结出其中的文化走向:作为广大民众“话政治”的媒介时,其呈现出的是“民众—民间—民众”的“自下而下”模式特点;作为帝王将相“观天下”的载体时,其呈现出的是“民众—民间+官场—政界”的“自下而上”模式特点;作为知识分子践行家国大业的武器时,尽管彼时其社会功能与民众“话政治”的媒介相比得到了丰富发展,但在文化走向上仍属于“民众—民间—民众”的“自下而下”模式。与上述时政歌谣创作传播规律特点截然不同的是,时政嘹歌的现代兴起给人们展示了歌谣时政化的另外一种模式,即“政界+民众—民间—政界+民众”的“上下合一”模式。嘹歌时政化过程充分彰显了上层治理和基层智慧的对话与交融,呈现出了“承上启下”与“上下一体”的规律特点:其一是“承上启下”。综观时政嘹歌的兴起,无论是作品的创作还是作品的传播,“政界—歌谣—民间”都是贯穿其间的红线。政界主导下嘹歌文化生态的复苏、嘹歌创作环境的创设、嘹歌创作群体的凝聚,在很大程度上激活了广大民众的时政嘹歌创作意识,给予了其创作的自由和创作的空间,使时政嘹歌在短短的时间内于民间大量涌现。与此同时,也正因为有了政界的资金支持、制度帮扶和活动引导,使时政嘹歌以“服务人民”为传播指向,通过多路径、立体化的方式,充分融入民间日常与百姓生活。其二是“上下一体”。时政嘹歌的兴起,尽管由政界发起,且由始至终都离不开公权力量的引导与支持,但其从出发点到落脚处,无一不体现出“官”与“民”在价值追求上的高度统一。地方党委与政府关于嘹歌政治功能的挖掘与构建,建立在尊重广大人民群众首创精神和主体地位的基础之上,不以行政命令做捆绑、不以政治要求压任务,而是通过“春风化雨”的方式引导与鼓励,进而得到了广大歌手与民众的积极回应和大力支持。而时政嘹歌的创作和传播,在客观上对提高民众政治素养以及稳定社会治安、改良社会风气、优化社会环境所起到的正向推动作用都是显而易见的。这既符合了政界的工作宗旨,也满足了群众的发展诉求。因此在时政嘹歌的社会转化上,地方党委政府和广大基层民众在潜移默化中达成了思想上和行动上的良性互动与协同统一。
以时政嘹歌的兴起反观民间歌谣的传承,不难得出:现代背景下歌谣与政治的融合不仅是对古老歌谣传统的接续与延伸,更是对现代歌谣功能的创新与调适,对歌谣的传承与发展意义重大。作为人类生命的表达和族群记忆的浓缩,歌谣承载着人类对自身、对自然、对社会的观照与认识。在国家产生之后,紧贴时代脉搏、反映时势兴衰、镌刻历史足迹,便成为歌谣凸显社会价值、汲取生命养分的重要形式。步入现代社会,在全球化与城镇化进程加速发展的当下,在权力与文化相互交织的崭新生态里,政治功能的延续与重构,对民间歌谣的生存与发展更是产生了更为直接更为深刻的影响。布迪厄认为,场域是靠权力关系来维持和运作的。凡是社会关系和社会力量存在的地方,就有权力的存在。权力可以是政治的,也可以是社会性的、经济性的或是文化性的等。各个场域中的权力关系,是由各个行动者所握有的资本种类及其总量所决定的。[9](P154-155)结合布迪厄的社会理论反观当下的社会治理生态:而今的国家治理着眼于现代化,并以现代化为落脚点,坚持国家主导的力量,坚持国家制度建设,以追求自由民主公平正义为重要特征,强调调动和运用法制的力量、市场的力量、社会的力量、人民的力量,实现各项事务治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民主化。[10]显然,国家治理现代化与单纯的国家统治、国家管理相比较,更加的科学、文明、高尚、进步,而政治力量统筹协调社会各方力量的态势也更趋于全面性和系统化。这样的政治生态,为“取歌于民”与“还歌于民”在政府主导下的歌谣重构实践中实现有机融合提供了前提条件和重要基础。回顾时政嘹歌的产生历程和运用路径,不难发现,经文化遗产运动和文化主体自觉的共同作用,嘹歌的政治功能得以继承与创新,时政嘹歌在崭新的场域环境下骤然兴起,成为“官”与“民”对话互动的新媒介,在这一过程中嘹歌也再度融入乡土、融入百姓、融入时代、融入生活。这些无不说明了传统歌谣与当下政治有效衔接对推进歌谣现代传承的重要意义。从这个角度看,笔者认为正视并珍视当下的政治生态特质,以民生为导向,积极推进“政治场域”与“文化场域”的科学对接与理性交融,应成为现代背景下歌谣传承发展的重要路径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