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优化策略摭探

2022-01-18 02:49张钊
成才之路 2022年5期
关键词:学生管理第二课堂高职院校

张钊

摘 要:学生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为“育人”服务,管理者亟待跳出传统管理模式的窠臼,创新管理理念与管理模式,以适应新时期学生培养需要。综合素质测评是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关系到学生管理的实效性。文章分析高职院校综合素质测评体系发展现状,解析测评体系和工作方法,以第二课堂成绩单与综合素质测评工作融合为实践研究思路,探索提升新时期学生管理工作科学化水平的策略。

关键词:高职院校;综合素质测评;学生管理;第二课堂

中图分类号:G47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2)05-0007-03

大思政格局下,高校作为育人主体,应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平台,创造条件,为学生全面成长成才提供支撑。学生管理作为与教育教学、科研创新并行的高校核心工作之一,一直以来都是学生培养的关键环节。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三全育人”理念,调动校内多部门形成育人合力,为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供保障。为全面提升育人实效,推动学校各项工作不断完善,学生管理部门针对学生在校学习生活和发展等类别制定了具体的测评指标,即《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办法》,每学期由班级辅导员对学生一段时期以来的综合表现进行量化排名,形成对于学生的综合评价。学生工作部门根据测评成绩和学生在班级、专业中的具体排名,确定奖励评优名单。然而,随着“三全育人”理念与教育教学工作结合的逐步深入,原有测评办法已不能全面、准确地体现学生发展的各个环节,亟待修订,以契合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现实需求。

一、综合素质测评体系运行分析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办法》指出,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期间,其表现划分为两类——基础性素质、发展性素质,共同构成综合素质测评体系。由学生工作部、各院部及教务处、团委、科研处、军事体育部、校医务所、辅导员共同组织实施,完成素质测评工作。就其发挥作用的过程而言,该测评办法是一种事后评价,是在学生基础指标、发展指标达到量化标准后进行计分。自运行以来,该办法在学校奖学金评定、评优评先、团员推优评定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使一大批优秀学生经过测评受到了奖励,发挥了榜样示范作用。但是,经过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发现,该综合素质测评办法在具体评定过程中出现了以下三个较为突出的问题。

1.测评结果两极分化

《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办法》包含违纪扣分项目,如卫生清理、使用违规电器、夜不归宿、旷操及其他违纪行为等。作为一所国家公办高职院校,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来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但生源问题一直是制约学校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学生入校时的学习能力、学业水平及其他各项综合素质,均与本科层次学校的学生有较大差距。但是作为国家骨干示范校、“双高”院校建设单位的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学生搭建各种发展平台,提供了充足的发展空间。在校生中,自我发展意愿强的学生能够将相关资源利用到位,其综合素质经测评处于高位。但更多的学生仅以考试通过为目标,综合素质测评成绩中基础性素质得分较平均,发展性素质得分普遍偏低。同时,因为违纪扣分项的存在,部分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分扣减严重,《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办法》基本失去了评价引导作用。

2.测评指标导向作用不强

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不仅是对学生在校表现和各方面素质的测定与评价,也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的重要手段,测评指标既是评价的依据,又是学生发展的导向目标。综合素质测评成绩是评定奖学金、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的重要依据,排名在前的学生可以被优先向党组织推荐。每年向用人单位推荐毕业生时,学校会将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测评成绩按专业排名列序,对排名前10%的毕业生优先推荐就业。根据制度设定,相关的测评指标应该成为激发学生积极向上、追赶超越的前进动力,应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并降低学生管理难度。然而,随着多元社会思潮影响的加深,“00后”大学生自我意识增强,学生传统管理中的“家长思维”难免会引起学生不同程度的“反抗”,目前仍有较大比例的学生不理解综合素质测评指标设置的意义,一些学生认为在学校学习好即可,还有一些学生认为如何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应由自己做主,学校不应干预。

3.定性内容不易判断

在《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办法》中,学生的基础性素质按德、智、体三个一级指標设立,其中德育素质由政治思想、道德素质、遵纪守法、社会实践、诚实守信等五个二级指标构成,通过平时记分得出。以道德素质为例,其主要包括集体观念、诚实守信、团结礼貌、讲究卫生、勤俭节约等方面的表现,具体考评时分别按照优秀(20-15分)、良好(15-10分)、一般(10-5分)进行赋分。这些评价内容没有客观的标准,主要依靠辅导员根据主观判断来进行定性评价。这就使得同一辅导员所带班级学生的德育素质得分相对较平均,不同辅导员所带班级分数之间缺少对比价值。另外,由于定性划分较为烦琐,甚至存在由学生干部代劳、仅凭个人主观好恶赋分或统一打高分的现象,这与综合素质测评的初衷不相吻合。

4.测评体系亟待调整

根据《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办法》,学生应按照要求参加校内各类活动和技能竞赛,努力提升个人综合素质。但是,很多学生反映测评内容不能完整体现自己在校期间学习、生活的全过程。部分学生虽然积极参加各类活动和技能竞赛,但由于并未取得相关奖项,其成绩未能得到认定。同时,部分测评内容的分数设置不尽合理,测评总分中学习成绩的占比偏低,且一些有特长和获得殊荣的学生得分仅与一般学生相当。

综合来看,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相关办法亟待调整,需要科学化地进行素质测评顶层设计,需要坚持体系优化的原则,推进此项工作顺利开展。

二、综合素质测评体系优化原则

1.坚持主观测评与客观测评相结合

作为对学生在校期间表现的综合评价,综合素质测评体系的设计和执行必须足够客观,设立时必须慎重考虑,测评过程中不能随意变更改动,以保持其公信力。同时,测评过程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观性,被测评者应当可以在整个测评环节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参与。

2.坚持静态测评与动态测评相结合

综合测评对学生各项具体指标的量化或定性,应坚持动态测评和静态测评相结合的原则。对于学生参加学业考试、体育测评的成绩,可以以静态成绩为主;而对于发展性素质中需要学生长期参与、不断积累的指标,可以动态性地进行测评和计分。

3.重视学生测评的诊断和改进

根据全国高职院校教学诊断改进工作的要求,学生测评工作的开展直接关系到学校育人成果的体现,这就要求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工作不能只关注测评过程本身,还要以测评结果为依据,在学生侧、管理侧两侧齐抓。在学生侧,要为学生进一步发展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规划意见;在管理侧,要为管理者提供管理模式创新的新思路。

4.搭建综合素质测评系统

高职院校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工作涉及要素多、牵扯部门广,涉及大量的数据采集和整理工作。学校应进一步提升学生管理信息化水平,根据自身实际,结合学生管理情况,搭建综合素质测评系统。要将测评体系中的各项指标纳入系统检测范围,为不同测评主体开放打分窗口,也为学生开放申报、申诉窗口,促进工作信息化、便捷化,增强数据采集的及时性与真实性。

三、综合素质测评体系优化方案

1.建立校本数据平台,接入学生发展动态数据,为学校决策和学生对照提升提供依据

一要提升学生数据采集信息化水平。信息化时代对高校学生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手工采集、人力分析已不能满足当前需要。学校要及时引入市场资源,开发符合学校制度设计的学生综合素质数据采集系统。二要逐步消除数据孤岛,避免盲目新建数据系统,造成资源浪费和具体工作重叠。要以校本数据平台国标编码为依据,新建系统应满足数据实时采集、实时传输、实时显示需要。

2.全面贯彻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优化学院人才培养方案

要围绕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系统整合第二课堂课程资源,使其有效对接第一课堂,满足学生发展需求。综合素质测评工作需要现实的平台支撑,除第一课堂外,目前学校亟须科学策划,开发第二课堂课程内容,组建授课团队,制定评价指标,完善育人方案。

(1)制度设计层面。第二课堂的制度设计要严格按照教育部、团中央相关文件通知执行,由主管教学和学生工作的校领导牵头,明确主责单位,完善统筹机制。学工、团委、教务、体育等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共同参与,凭借为党育人的高度自觉,遵循教书育人和学生成长基本规律,做好制度调研和起草工作。

(2)课程资源建设层面。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具体要求,与第一课堂的课程资源进行对接,坚持质量第一的理念,科学设计第二课堂课程项目,建立立项审查制度,规范开展质量检测和评估活动。特别是要按照大思政格局下的课程思政理念,主动开发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基于校内成熟资源进行整合筛选,建立校本第二课堂课程包。同时要积极探索校内外实践教育平台,在学生创新创业、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文体活动中设置评价指标,努力消除娱乐性强但学理性弱、实践性强但参与面窄等弊端,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3)评价体系建设层面。第二课堂要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以便及时对学生参与第二课堂的效果进行总结评价,并适时向学生进行反馈。前期调研发现,各学校在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运行过程中,存在评价指标设计过于简单、评价过程不公开透明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德育学分应与第二课堂成绩单分数按一定比例进行对应衔接,并尊重第二课堂的特点和规律,针对不同形式的第二课堂采取不同的成绩评价方式,如结果评价、过程评价和综合评价等。同时,要加强对实践育人过程的记录和评价,按照客观性、写实性、价值性、简便性的工作原则,构建第二课堂学分标准和体系,差异化设置学分标准,明确学习数量和质量要求,建立高质高效的评价体系。

四、结语

总之,学校综合素质测评体系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具体运行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以致影响到学生管理工作的实效性。本文以实际调查和访谈为基礎,针对综合素质测评体系的优化提出若干思路,为学校在大思政视角下进一步创新学生管理工作模式提供参考。在接下来的工作中,笔者将根据学生管理工作实际,协助学校管理部门继续对测评体系进行调整,进一步提升大思政格局下学生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参考文献:

[1]黄林芳.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机制论[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9.

[2]严长远,陈刚.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工作评价研究[J].成才之路,2016(08).

[3]吴珊珊.浅析高职院校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J].当代职业教育,2011(10).

[4]徐峰.高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电子科技大学,2014.

[5]赵伯鑫.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

[6]张艳,李新纲.人才培养方案框架下“第二课程成绩单”制度实施探索——以青岛黄海学院为例[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02).

[7]范辰.遵循三大规律构建“三全育人”德育新格局[J].科教文汇,2018(11).

Exploration of the Optimization Strategy of Comprehensive Quality Evalu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Zhang Zhao

(Shaanx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Xi'an 710300, China)

Abstract: The fundamental purpose of student management is to serve "education", managers urgently need to jump out of the traditional management mode and innovate the management concept and management mode to meet the needs of student training in the new era. Comprehensive quality evalu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student management, which is related to the effectiveness of student managemen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alyzes the evaluation system and working methods, takes the integration of the second classroom report card and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evaluation as the practical research idea, and explores the strategies to improve the scientific level of student management in the new era.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omprehensive quality evaluation; student management; second class

猜你喜欢
学生管理第二课堂高职院校
高校“人工智能”第二课堂建设探讨
第二课堂
晋江“四点钟学校”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浅析“四进”制度对班级管理的意义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网络化问题研究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