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鹏
[摘 要] 机械基础是中职学校数控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必备的机械基础知识和拥有机械设备的使用与维护能力,从而为学生学习后续的专业课程和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奠定基础。由于课程内容涉及知识点多、理论性与实践性强,对理论基础薄弱并缺乏生产实践经验的中职生而言学习难度较大,因此,学困生的存在就成为教学的一种常态现象。根据学科特点,结合学情,利用趣味教学法,可以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学困生的转化。
[关 键 词] 机械基础学科;学困生;趣味教学法;转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04-0097-03
学困生存在于每一门学科中,其影响也较为消极,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有助于学困生的转化。机械基础课程中包含机械加工、机械制图、机械分析等知识内容,教材中的内容比较枯燥和乏味,而且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常因为教学硬件设施和实验设备没有配备到位,加之部分教师采取的教学方式不科学、死板生硬,造成学生对机械基础的课程学习无法报以最高的兴趣,轻则缺乏学习动力,重则产生排斥心理。兴趣是最大的动力。学生学习的基础就是兴趣,学困生是机械基础课程教学中不可避免存在的一类学生,根据以往的教学实践证明,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促进学困生的转化,所以,如何有效促进学困生的转化,是提高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效率的关键点。趣味教学法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促使他们主动去探索、去思考,并尝试采用各种办法来解决问题,从而渐渐地爱上课程学习,有利于促进学困生的转化。
一、引入新课趣味化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作为新课教学的首要环节,也是最能调动学生兴趣和学习积极性的环节。以趣味化、新颖化的方式引入新课,在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也能在瞬间吸引学困生的注意力,使其能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来,这也是促进学困生转化的关键[1]。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建立起教学内容与情境的联系,可以让学生在浓厚的情境和氛围中带着兴趣进入学习状态,自主阅读、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
例如,“曲柄的摇杆机构中的死点问题”是学生在学习机械基础中的一个重要难点,也是学困生不易理解的知识点。教材中对死点位置概念的介绍不仅抽象、乏味,还增大了学困生学习的难度,严重打击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为了有效促进学困生的转化,笔者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方法,在课堂导入环节中,笔者将服装专业的缝纫机直接搬进了课堂,并创设了如下教学情境:安排两名学困生(一男一女)上讲台踩动缝纫机,其余学生在台下进行观看,要求学生认真观察他们的动作和缝纫机踏板的变化。活动结束后,要求两名学生谈一谈自己在踩缝纫机时的感受,男生发现踩得十分顺利,没有一点阻碍,但女生却感觉踩着踩着缝纫机却转不动了。这是什么原因呢?下面的学生开始讨论起来,继续点名学困生回答问题,以促进他们的课堂参与,有的认为是因为男生和女生脚部力量不同造成的,还有的认为是女生没有掌握踩缝纫机的技巧。那么,这些理由是否正确呢?笔者邀请这些回答问题的学困生自己上台尝试,结果发现在他们踩的过程中,有时候很顺利,但有时候却转不动,可见刚才学生猜测的原因并非是关键要素。于是,这时指名学优生给出自己的意见,在几名学优生思维与智慧的碰撞下,终于探索出以摇杆为主动件的曲柄摇杆机构,当摇杆与曲线共线时,曲柄所受到的力矩等于0,从而导致缝纫机无法转动,造成卡死,原来这就是缝纫机的“死点”[2]。
通过这一趣味化的情境引入,让学困生积极参与其中,通过实践、讨论、思考,充分调动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思维,让他们切身感受到机械基础知识原来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困难,他们同样也能理解和掌握,这样无形中大大增加了学习课程的自信心,也为促进学困生的转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知识传授趣味化
当前,互联网、虚拟现实技术、移动终端、大数据、商业软件技术等现代教育技术的融入,助推了教师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同时也为我们在机械基础学科中利用趣味教学法进行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资源和教育平台。在职业教育从以规模扩展为特征的外延式发展逐渐转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让原本枯燥、乏味的机械基础知识传授变得趣味化、丰富化和生动化,这样更有利于促进学困生的转变[3]。
机械基础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然而这也是很多学困生所不具备的,枯燥乏味的文字描述让他们昏昏欲睡,不仅没有学习兴趣,更不用提及理解这些晦涩难懂的文字,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迁移运用以解决实际问题。而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依托现代化教育技术,可以将语言文字变成图片、动画,也可以将二维图形变成三维图形,而这正好能够弥补学困生空间想象能力缺乏的不足之处,并能尽最大可能地激发学困生的学习潜能。
VR教学系统由3D模型、我的课程和考核三部分组成,其中,3D模型中涵盖了机械传动、连接、机构、支撑零件、密封等多个模型资源,系统能够通过三维画和特效的形式展示元件的工作状态,学生可以随意对模型进行拖拽、缩放等操作,在逼真的虚拟环境中进行360度的查看、浏览、放大、缩小[4]。虚拟化的操作讓学困生倍感兴趣,促使他们主动参与课堂学习。例如,在教学“机械手臂组装”一课时,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通常是采用先理论后实践的教学模式,然而,很多学困生在理论学习中未能掌握机械手臂的组装原理,在实践学习中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动手。因此,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帮助学困生突破理论知识学习的难点,笔者利用机械手臂组装VR教学系统开展了教学,让学生在真实比例设备上进行实时的交互式操作,便于学困生对机械手臂的构造、原理和操作流程有完整的认知和理解。
第一步:在零件存储区,找到型号为M4的热固插件四个,分别安装到四个底座上。
第二步:将四个底座分别放置到高亮位置。
第三步:将底座木板放置到高亮位置。
第四步:在零件存储区域内找到型号为M4的电线四根,分别放置到底座木板的高亮位置上。
第五步:在零件存储区域内找到型号为M4,长度为0.75 mm的螺丝四个,分别安装到底座木板的四个高亮处。
接下来进行转盘的组装工作,首先观察演示区域的演示动画,然后进行自主操作。在课堂上,笔者按照“学优生+学困生”一对一的配对形式,让学生两人一组进行操作,重点指导学困生掌握机械手臂的操作流程和要领,在虚拟化的环境下和学优生的辅助下,学习难度大大降低,也让学习变得更有趣,更容易促进学困生的转化。
三、课堂活动趣味化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兴趣都是由问题引起的。在机械基础的学习中,学困生难以转化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他们被动地听、被动地做,学习的主体性地位未能得到充分体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若能激起学困生探求奥秘的兴趣,让学生能够急切地为探求知识而投入学习,将能大大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效率,也能更进一步地促进学困生的转化[5]。
相比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颇受学困生的青睐,这样能避免他们在冗长、乏味的知识学习中逐渐失去学习的乐趣和积极性。在机械基础学科中,运用项目式教学,不失为一种既有趣,又能促使所有学困生积极参与学习的有效教学方式。在学习“变速箱”这一知识点时,由于该板块知识内容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为了更好地帮助学困生突破学习难点,笔者尝试采用项目式教学这一种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方法,引领学生学习。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首先通过设疑激趣,引出本节课的项目任务,这样能让学困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带着浓厚的学习兴趣自然而然地进入学习状态。
学习任务:判断变速箱中各齿轮的转向。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认知规律,思考分析完成该任务需要解决哪些问题,并按照解决问题的思路,将学习内容转化为学习任务,包括:
(1)变速箱用了哪几种齿轮?从问题引出任务探究一:认识轮系。
(2)齿轮间转向关系如何传递?从问题引出任务探究二:定轴轮系的功用——换向。
接着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中按照学优生、中等生和学困生三个层次进行组合,其目的是学困生在学优生和中等生的帮助下,实现对知识难点的突破和转化,并在趣味的动手实践过程中提高对机械基础学习的兴趣。每个小组在任务单的引领和教师的指导、帮助下,通过模型、视频等实验手段,逐步获取解决问题的知识和方法。
在分组学习任务结束后,由每个小组的学困生对任务的完成结果进行展示交流,其目的一方面是使学生明确任务完成的质量、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另一方面也是了更好地培养学困生大胆表达、积极发言的良好习惯,对学困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
在学生完成上述任务的基础上,利用所学知识完成拓展任务,设计手摇风扇实现知识和能力的迁移,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学生在进一步合作探究中通过动手体验发展思维、巩固知识,达到从乐学到会学的目的。
四、教师引导趣味化
在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的前提下,教师也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维持,要采用科学、有趣的引导方法,使学生可以集中注意力,认真地听教师授课,使学生的兴趣可以得到持续调动,更好地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此状况下,学生就不会将学习看作是任务进行完成,而是可以有效地激发其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积极、认真、主动地进行学习,教师要不断地优化与完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而且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基础为学生讲解相关的知识。在解决问题时,教师不要直接为学生给出答案,而是要引导并且鼓励学生进行自主的研究与分析,帮助学生找到有效解决与处理问题的技巧与手段,有效地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更好地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引导学生进行积极、认真的思考,使学生可以基于不同的角度与层面、采用多种不同的方式与方法对这个问题进行解决,更好地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五、竞赛活动趣味化
为了使机械基础学科的教学活动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使课堂教学更加充满趣味性,教师就要积极地组织知识抢答赛。要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利用学生的好胜心,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在书本上寻找答案,而且积极主动地进行抢答,这样一来就会使课堂成为赛场,有效地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在实际操作中,教师要把全班学生划分成若干小组,由教师担任比赛的主持人,在比赛时可以采用抢答的方式,另外也能够在每个小组中随机抽查学生,对问题进行回答,答对1道题的小组加2分,答错1道题的小组扣1分,最终得分最高的小组为获胜者,会得到一定的奖励,分数最低的小组要为全班同学表演才艺。基于这种小组比赛的开展,可以有效地改善教育教学效果,在课前阶段,教师要把本节课需要讲解的知识点进行整理与归纳,使其变成知识抢答比赛中的问题。例如,在讲解平面连杆机构的相关内容时,教师要把学生所要学习的知识点,如该机构的优点、不足与基本形式等设计成问题。为了激发所有学生的抢答热情,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进行抢答,还要进行抽查。针对学习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教师要求他们回答较为简单的问题,基于学生的认真与努力,最终可以使其成功地回答问题,为本小组争取分数,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分数最低小组才艺的表演也可以使课堂氛围变得十分轻松、活跃,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通过该类知识抢答赛的开展可以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自学与思考能力,还可以培养其写作能力。
在机械基础课程中采用基于过程的“以任务为驱动,以体验为手段”的趣味教学模式,能充分发挥学困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学习难度。让学困生在任务探究中通过亲身体验获取知识及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并将所获得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从而有效培养学困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更好地促进学困生的转化。
参考文献:
[1]陈贤亮.试论职业中专机械基础图表教学法:以甘肃景泰县职业中专工业班机械基础教育教学为例[J].职业,2016(34).
[2]劉同根.《机械基础》趣味教学探讨[J].湖南农机,2017(1).
[3]周静.试析实验演示教学法在中职机械基础中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5(21).
[4]贾慈力,沈耀仁.《机械制造基础》教学方法探讨[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2002(36).
[5]王志鑫.丰富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形式的探讨[J].现代职业教育,2017(31).
编辑 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