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松 韩笑迎 郭婧萱
(唐山师范学院,唐山,063000;中国传媒大学,北京,100024)
2022年7月23日,第八届“音乐产业高端论坛”暨第三届“数字时代的音乐传播”学术论坛在线开幕。这次活动由中国传媒大学、北京音乐产业园主办,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产业发展研究中心承办,中国传媒大学赵志安教授担任总策划,有来自中国传媒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西安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厦门大学、人民音乐出版社等高校和相关机构的100 余名专家学者参加,参与人数和院校数也是“数字时代的音乐传播”学术论坛自创办以来最多的一届。
“多维融合”是当前音乐传播研究的显要主题,亦是音乐传播学科发展的未来趋势:一方面,它体现在跨学科理论和方法的应用,即结合传播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乃至自然科学领域的相关理论来研究音乐传播的若干问题,同时以包括技术革新在内的视角对音乐生态的发展进行独特的观照;另一方面,它也体现在学术研究与产业(经济)、教育、传统文化等领域的携手,实现理论对实践的反哺,以及在实践中的检验。该论坛往届的研究成果已经倾向于以音乐为基点的“音乐+”视角,据此,今后在选题上也应继续秉持和发展这种多维的导向。本届论坛也鼓励研究者们在聚焦产、学、研三个维度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开放的姿态,不囿于学科边界,勇于“破圈”,就音乐传播进行全过程和多视域的思辨、发言与探讨。
当今的音乐传播研究,已经显现了从“本体”转向“泛传播”的行动路径。众多学者在这条道路上持续发力,助推了“音乐+”模式的深度演化和多维发展。本届论坛也以此为立足点,努力将音乐与传播的前瞻目光投放到鲜活的事件之中,让我们欣喜地看到了许多值得借鉴的新观点、新成果。下面,笔者对本次论坛上的主要发言进行分类梳理,所述内容均来自会场记录,未经发言者审阅。
音乐传播学的研究侧重于深入认识音乐信息及其传播活动的规律,因此不仅需要音乐学的素养支撑,更要依托传播学的理论方法,并且要广泛吸收艺术学、美学等人文学科乃至社会科学领域的相关知识。参加此次论坛的众多专家学者继续将重点放在跨学科性的探讨上,不仅关注了“音乐+传播学”的既有视角,也聚焦了社会学、人类学、艺术学、哲学以及相关自然科学领域的交互,进一步巩固了音乐传播学研究的长期风貌——“跨越与纵横”。
北京师范大学喻国明教授为论坛作了主旨发言《音乐即媒介:泛众化传播时代音乐的价值模式》,将音乐的传播提升到了社会发展之必要的层面,并把音乐作为融合媒介予以多维观照,以宏观视角阐述了媒介创新迭代的历史面貌,还结合“元宇宙”等新兴概念深入解析了音乐传播的当代特征和前景,提出了“微粒化社会”“趣缘”“圈层化生存”等概念,以犀利的目光给音乐赋予了新的价值内涵。他认为,音乐除内容价值以外,还有丰厚的媒介价值,是一种既具有极强的渗透性、非独占性,也最为人性化的“情感媒介”和“关系媒介”,还是善于超越阶层、理性、功利之局限的“共情媒介”,以及“趣缘社会”最好的“破圈”型工具媒介。他还进一步把音乐深化为泛媒介,即无形的媒介,由此也继续扩展了音乐传播的研究视域。
首都师范大学张驰副教授的发言《音乐传播史作为音乐传播学基础理论的可行性研究建构》则从音乐史学的视角审视音乐传播学科的构建。她认为,音乐传播是一个系统,它与社会活动密切关联,所以音乐传播研究不仅关注音乐信息,更应当涵盖传播主体和其所属集体、组织与社会的互动关系。由此,应在历时性、流动性的历史关系中探讨如何构建音乐传播学的理论。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张圆的《场景视域下香港流行音乐的文化变迁》以社会学中的“场景”概念为线索,分析了中国香港地区的流行音乐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内在发展脉络和相关的文化演变。该发言呈现了多个历史时期的香港音乐文化生产场域中关于音乐实践、音乐接受与消费习惯的动态图景,分析了其背后的内生逻辑,还融合了来自人类学和哲学等领域的批评思维。
此外,中国传媒大学曹晓彤的《网众时代古典音乐的传播偏向和制度消解——对话迪马乔的“高雅文化制度”》基于社会学家迪马乔(Paul DiMaggio)对19世纪波士顿高雅文化制度建构的研究,以及戈夫曼(Erving Goffman)的戏剧理论和王一川对互联网时代的“艺术传播偏向”的分析,指出当前的古典音乐在传播中已经从“疏网型艺术”转为“倚网型艺术”和“网络型艺术”,其艺术制度也在逐渐消解,具体表现为“去神秘化”“去排他性”“去合法化”和“去垄断化”。中国传媒大学赵雪杉的《技术与权力——基于音乐流媒体平台的技术哲学分析》则以哲学的视角批判了流媒体音乐平台越发“纯熟”的商业模式以及算法技术对音乐传播和消费模式的重塑,反思了这场技术与人的主体性的博弈。
音乐传播学的一个重要研究维度是音乐与(市场)经济的结合。这个维度可以具体化为对实体产业的运营和管理实践的研究,由此尝试形成“双向合力”,为促进音乐产业发展和音乐作品传播提供“双效引擎”。本次论坛亦有不少发言着眼于数字时代诸特征下的产业现象,梳理如今行业体制和商业概念的迭代与演化,努力探索音乐产业运营与管理中的新问题、新路径。
中国传媒大学李丹林教授的《网络音乐播放市场的正版化与垄断问题的思考》深入阐述了在音乐产业领域内进行侵权治理和树立行业规范时遇到的具体问题,对逐步规范化的版权保护进程做了深入思考,提出了行政主体在治理实践中应该注意的各项具体事务,为国家的政策拟定提供了参考。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袁渊教授的《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与评价》阐述了如何建构面向文化产业品质与发展水准的评估体系,以实证的视角为业界提供了可行的方案框架,将此类评估的价值从经济层面拓展到了社会效益层面,打破了传统的价值壁垒,同样颇为可贵。
也有一些研究者将视野投向了海外音乐产业的发展,令人耳目一新。如中国音乐学院杨宇萱的《浅谈数字音乐版权交易的困局与破局——从日本音乐著作权协会交易现状说开去》、北京外国语大学王贤思的《音乐社交媒介赋能数字音乐对东南亚出版:现状、问题与策略》、浙江师范大学陆晨的《后疫情时代尼日利亚音乐产业现状及中尼数字音乐合作前景初探》分别将目光对准东亚、东南亚和非洲,为业界提供了有别于过去以欧美为比照对象时的思维,并为我国音乐产业拓展海外市场积累了学术资源。
此外,还有众多新生代学者发表了对音乐产业的独特观点。中国传媒大学王洪欢的《我国音乐经济的内涵特征、历史演进与发展路径思考》梳理了我国音乐经济的各个历史阶段及其特点,为音乐传播学的理论建设提供了史料素材。湖南师范大学陈薇伊的《融媒体背景下音乐传播方式的社交化转向》以近年来音乐传播方式的变化为立足点,分析了音乐传播社交化转向的原因,从音乐产业、音乐内容、音乐信息三个方面剖析了社交化传播的影响。中国传媒大学陈昱帆的《“后独家时代”数字音乐版权市场的治理困境与应对策略——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切入》则针对音乐版权市场中的“寡头垄断”“音乐侵权”以及不公平的营业收入分配体系等问题,从制度、技术、监管等方面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音乐的广泛传播离不开科技的进步。科技创新在一定程度上等同于媒介的拓展,而纵观媒介史,其各种拓展几乎无不显现为对音乐传播的促进作用。因此,对科技(媒介)发展的观察也是音乐传播研究的主要角度之一。当下,科技迭代犹如潮涌,不断推陈出新,人工智能、数字图谱、“元宇宙”等新成果或新事物让音乐样态持续“换代”,近年来更是显现为被技术矩阵所覆盖的综合化的音乐实践。此次论坛上,也有许多发言聚焦于数字科技与音乐结合的新方式。
上海师范大学徐志博副教授的《论媒介艺术时代的“音乐三度创作”——从“‘彼岸’钢琴超媒体”系列演奏会的创制谈起》探讨了多媒体技术在钢琴音乐演奏领域的全新尝试,展现了灯光、MIDI 制作如何与名为“Spirio | r”的自动演奏钢琴深度结合,为数字时代的音乐创作和演奏打开新的空间。中央音乐学院韩月的《视觉音乐的生长点——咏叹调“让我痛哭吧”版本比较兼及计算机可视化音响参数研究方法》运用题目中所述的方法,比较了同一歌曲不同版本的传播状况,并由此反思了这种方法以及信息科技之于此类学术研究的利与弊。
以数字技术服务于音乐教学,不仅是提升音乐区域传播效度的一种有力手段,也是音乐科技在实现社会价值方面的一种新动向。厦门大学陈光群副教授的《跨时代的钢琴教学法——以“身体地图观”和EMG肌电仪辅助基础钢琴技巧之实证研究》引入了以肢体表演和医学实验交叉而成的“身体地图”模拟方法,探索了钢琴演奏中的人体运动与演奏效度之间的关系,为钢琴表演及其教学的数据循证提供了新思路。长江师范学院陈海珍副教授的《数字时代器乐教学内容扩展的应用实践——以Cubase 辅助古筝教学为例》描述并分析了古筝教学与数字软件的交互图景,为数字时代传统乐器的教学提供了一种备选范式。杭州师范大学牛泽铭的《跨校合作助力高校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服务杭州——数字仿真乐队的实施策略》全面论述了数字仿真乐队的形态构成和相关使用模式,针对日益风行的在线数字音乐教学活动增添了数据支撑,既填补了一处学术空白,也为地方高校在音乐教育专业内实践“产学一体化模式”提供了经验。
此外,华东师范大学陈一奔、段鹏程的《扩展现实技术介入下的云端演唱会景观——基于元宇宙空间虚拟架构的视角》、黑龙江大学李佳彤的《全息投影技术在音乐艺术中的应用与推广》、湖南师范大学丁奕凡的《可视化技术影响下音乐的视觉表现发展研究》、辽宁大学李江的《欧美VR虚拟空间音乐的构建》、西安交通工程学院王力博的《数字音乐传播对大众音乐审美的影响力探析》等,都呈现出了对新兴数字科技的具体关注,并深入讨论了音乐与科技交互的更多可能。
传统音乐的传播与传承早已是学界的热点话题,其研究意义也毋庸赘言。诚然,这个研究领域在新的社会生态下已经有了相对成熟的理论体系和实践路径,但是在科技日新月异的当代,伴随着“万物互联”的趋势,在瞬息万变的语境中,传统音乐的传播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因此它也仍然会是学者们经常讨论和创新的方向。鉴于学界以新媒介、新技术、新理念为依托,对传统音乐发展给出的新理解仍然层出不穷,本次论坛也汇集了许多研究者对这个问题的思考。
长春人文学院韩彦婷教授和东北师范大学尹爱青教授的《在学校音乐教育中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思考》,聚焦于当前学校音乐教育活动中民族音乐文化以数字技术为依托的传播图景,对民族音乐的校园传播与传承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充分依靠田野调查、数据分析等实证方法,阐释了民族音乐在当代中小学环境里传播与传承的多项数据景观,并就相关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星海音乐学院郑敏副教授和广东开平仓东文化遗产保育与发展中心甄栩韵的《基于场域理论视角下的传统音乐文化校园传播活动考察——以粤剧校园传播为例》则从体制、场域、传播等多个角度解析了粤剧在当代校园中的若干传播问题,为地方戏曲向下一代普及提供了新的参考。中国传媒大学杨环宇的《再现·融合·重构:中国传统音乐的多元化传播探析》聚焦数字时代传统音乐传播方式的转型,面向娱乐综艺、平台选秀活动、影视作品、短视频等多种渠道,分析了相关的传播景观。吉林艺术学院秦丽婷的《融合文化语境下国风音乐的传播与美育实践》研究了新兴的流媒体如何以垂直化的策略革新了国风音乐的媒介能力和观众的审美,并揭示了其一般特征,从平台赋能、技术呈现、文本转向、受众接受等角度探讨了传统音乐的“破壁”与创新。中国人民大学胡继月的《一种思路,三种路径——论明清俗曲的南北传播流变》则考察了明清俗曲传播的主体和内容,兼及其典型曲牌在南方和北方的传播图景,梳理了相关音乐形态在两条传播线路中的历史变化,并以此反思了当代传统音乐的传播路径。
在人类文化越发需要全球对话和交流的当下,中国本土音乐的跨地域、跨文化传播已经成为一个研究热点。天津音乐学院张晔副教授的《〈义勇军进行曲〉英译史话与中国歌曲海外传播之路》深入分析了中外语言环境中《义勇军进行曲》的海外传播效果差异,并为中文歌曲在海外的传播提出了一些策略和可行规范。西安外国语大学王铮的《〈琵琶行〉三俄译本音乐与文化负载词的译介对比》、日本洗足学园音乐大学潘玺帆和中国传媒大学郭婧萱的《尺八的传播与融合:中日两国乐器流动的个案探微》则以案例研究的形式分别聚焦于中国音乐文本和乐器在海外传播的历史路径,并且都结合媒介的视角考证和分析了它们在国外传播中发生形态变异和价值变迁的文化图景。
这次论坛在研议当下诸多音乐事象的同时,也为音乐产业和音乐事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不少智力支持。今天的音乐已经逐渐浸染于经济、教育、医学等领域,学者们也就此展开了颇具前沿性质的探索和想象。音乐作为信息的一种独特形式,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一种不可或缺的“碎片”成分,其形态和功能在技术赋能下也如虎添翼,不断打破既定的认识。在由人与技术组成的“泛化空间”中,音乐的生产、传播、接受主体之间的距离正在逐步缩小,每一种新的音乐现象的登场都有可能刷新我们的音乐传播观,于是研究者们也必须以更加敏锐的学术嗅觉去捕捉音乐世界的新气息。
研究“音乐+某种工具(媒介、技术)”的新成果正在不断涌现。然而,在这个号称“只有变化不会变”的时代,我们不仅期待对新技术、新理念的具象解读,也同样期待拥有主体观照、审美复归等“向内视角”的学术发声。显然,后者更能引起学界乃至社会各界对当代音乐的审视和省思。无论是当前的数字互联时代还是今后的某种媒介时代,音乐都不能仅以追求技术卓越和形态多样为目标。在人与音乐之间,应该如何更有序、更合理地安放新科技和新媒介,无疑是一个值得长期思考并坚持展望的重要话题。
(感谢中国音乐学院博士后研究人员曹军军,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研究生王曼霖、胡姝雅薇、李雨轩,硕士研究生黄汛、陆子卓的协助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