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艺术理论研究新征程的眺望
——“2022年国际艺术理论研究学术论坛:艺术与人类未来”综述

2022-01-16 23:39陈忆澄王莎莎
音乐传播 2022年4期
关键词:艺术文化

■陈忆澄 王莎莎

(中国传媒大学,北京,100024)

2022年11月9日至13日,由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主办的“2022年国际艺术理论研究学术论坛:艺术与人类未来”顺利在线举行。该次论坛的主题是“艺术与人类未来”,分为“艺术历史及理论的新视角与新方法”“艺术与人类未来社会生活”“艺术与科技发展”“文化遗产和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艺术传播与媒介融合”五个单元展开,共邀请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法国、日本、新加坡等6 个国家的59 位学者演讲。该次国际学术研讨会是一次从艺术理论角度开启未来的学术盛会,受到学界广泛关注。

11月9日,论坛举行开幕式,中国传媒大学校长张树庭教授致辞。张树庭校长指出,本次论坛富有时代感、使命感和责任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及时地呼应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科教兴国、文化强国、开放合作的精神。中国传媒大学十分荣幸能为海内外学者搭建这样一个对话交流的平台,期待大家能够在思想的交流与智慧的碰撞中产出丰富的学术成果,共同探寻解答“艺术与人类未来”这一“时代之问”的有效途径。衷心希望学界以此次论坛为机遇,逐步建立起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跨学科、跨区域、跨文化的艺术理论研究网络,共创艺术学理论学科发展的美好未来。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院长王廷信教授主持开幕式。王廷信院长表示,艺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世界格局发生巨大变化的新时代,正是从理论上思考艺术与人类未来之间的关系,以超前视角反思历史、审视现实、展望未来的最佳时机。希望本次国际学术盛会成为一个契机,催生观察艺术和研究艺术的新命题、新视角、新方法,为新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建立探寻道路。

本文将以前述五个单元为纲,择要梳理此次会议上的发言。相关内容均根据现场笔记整理,因时间有限,大多未经发言者审阅,如有不确,还望各位与会者和读者海涵。

一、走向纵深的艺术历史及理论的新视角与新方法

近代以来,文化艺术研究领域长期存在着中西之争、古今之辩。西方的艺术理论研究在世界学术话语中占据主导地位;中国学者则在对西方学术成果吸收和借鉴的同时努力发掘和阐释中华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但当前仍存在着认识不充分、思考不全面的问题,尤其是思考中国古代传统和现代社会的关系时难免有所偏颇。面对这样的不足,北京大学彭吉象教授指出,我们未来在创建中国艺术学学科体系的时候,要把中国传统艺术理论作为宝贵的财富和重要的基础。中国传统艺术深深植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厚重土壤之中,体现出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和审美意识,形成了自身独有的精神气质。21世纪的中国艺术事业,需要我们对民族的历史和现实进行深刻思考,运用现代意识关注传统文化并建设性地超越之。清华大学陈岸瑛教授认为,艺术理论的新型话语体系应当建立在整全的艺术图景之上,超越中西、古今的对立。我们应当在逐渐复兴的传统艺术的活态发展中,以非标准化打破学院派艺术的标准化,使艺术理论跳出艺术门类之争、一般艺术学与门类艺术学的学科之争、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艺术教育之争。

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不同群体,在探求艺术规律、勾勒艺术史的立场和路径上也有不少差异。而采用比较的方法,以人类共同的心理机制、价值取向、审美观念为桥梁,可望使艺术史、艺术理论研究在最大程度上凝聚共识、博采众长。美国得克萨斯大学达拉斯分校顾明栋教授指出,中华传统文化强调“尽善尽美”的艺术,侧重于将教化或者说“善”寓于“美”之中;而西方传统文化更强调“说教”和“娱乐”并重,以求实现“真”与“美”的统一。东西方对“美”的概念的不同理解,催生了迥异的价值取向。另外,中国美学思想几乎从一开始就发生了伦理转向,是因为荀子等思想家对艺术(“乐”)的道德价值有着深刻的理解。北京师范大学王一川教授则从人类指向未来社会的想象力出发,勾画了艺术理论研究的前景。他认为,我们需要从过去留给当代的丰厚遗产中提取资源,因为“未来”存在于过去对未来的想象之中。人类的未来需要艺术,艺术品也可以协助人类想象未来,艺术学则可以阐发艺术品中的未来意象并使之成为文化体系中富有价值的新元素,促进社会各界为培养创造型艺术家提供有利条件,并促使观众消费和接受新型的作品。英国剑桥大学艾伦·麦克法兰(Alan Macfarlane)教授认为,文艺复兴只发生在西欧而没有发生在其他地方,反映出人类感官机制对思想观念的深刻影响。他以西方文艺复兴运动对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的“回归”为例,与中国宋代文人画家“梦回唐朝”的倾向做了比较,并由此指出了隐藏在艺术史背后的人类学特征:眼睛对世界的感知方式和工作方式影响了艺术的发展。同时,他认为西方的艺术是一个规范的过程,而在其他大多数文化中,艺术是普通生活的一部分。所以,艺术及其历史必须更普遍地嵌入社会之中,必须与经济、政治制度还有社会制度联系起来一同考察。英国伯明翰大学伯尼·塞贝(Berny Sèbe)教授倡议,若让艺术史学家所关注的问题和后殖民主义学者们的研究议题进行“异体杂交”,就能更好地理解知识与权力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艺术作品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难以摆脱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的影响,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它也正是朝着改善人类前途所迈出的关键一步。

艺术史的研究在长期的积累中形成了多元的方法、多维的视角。虽然图像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路径,以及作品鉴定、风格分析、情境探究、人物传记等体例类型在特定的语境下行之有效,但是随着学术交流越发频繁、深入,艺术史研究有时还是会陷入困境,具体表现为时间和空间的局限、部分与整体的割裂。面对这个难题,专家和学者们给出了多种看法作为回应。北京大学彭锋教授指出,黑格尔的艺术史观解释了艺术发展的内在规律,其叙事线索是由物质性到精神性、由空间性到时间性。在同一艺术门类内部,中国艺术的发展遵循着黑格尔所说的规律,可称之为“黑格尔”;而在一个艺术门类向另一个艺术门类的发展当中,中国艺术的发展体现出来的规律刚好与黑格尔相反,可称之为“颠倒黑格尔”。中国艺术在境界的发展上遵循“黑格尔规律”,在门类的发展上则遵循“颠倒黑格尔规律”。用“黑格尔”与“颠倒黑格尔”,可以对中国艺术发展的脉络做出一种更加合理的解释。美国匹兹堡大学高名潞教授探寻了艺术史研究的当代视角,认为人类的认识论存在“求证”和“体认”这两种思维方式:“求证”是西方启蒙运动以来逐渐形成的一种思维方式,是形式分析和历史叙事的绝对性对应,是形象和语词的分立和对接,它使艺术现象、艺术作品发展出一种线性的逻辑,探索这些作品和现象的终极意义;“体认”则更关注艺术生产中的身心同步参与,以及身体行为和媒介及环境之间的互动过程。南京艺术学院夏燕靖教授提出,随着对跨文化领域的逐渐介入,艺术史学研究的边缘正在不断被打破。我们应当重新开掘并整合艺术史料,确立具有跨文化与跨艺术界域的研究框架。从比较艺术史学的角度审视艺术史研究面貌的变迁,已日渐成为艺术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的前进方向。清华大学陈池瑜教授提出,我们要将中国传统艺术史发展的知识、艺术创作和鉴赏的知识、艺术史文献的知识三者结合起来,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史话语体系和知识体系,提升中国传统艺术史在世界艺术史学界的话语地位,建设富于当代形态和民族特色的中国艺术史学学科。

要将艺术历史和艺术理论的研究推向纵深,离不开学科体系建设起到的夯实基础、强固支撑的作用。深圳大学李心峰教授指出,特定的学科是否形成了较为多维、多元的分支学科群,是衡量该学科是否得到较充分的发展、是否基本成熟或正在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学科频繁交叉融合、人文与科技融合、大力倡导新文科建设的时代背景下,艺术学的学科群在类型、数量上都有了快速的增加,已经形成了一个值得予以专门梳理、总结、概括的研究领域,即艺术学的学科群现象。

在学科体系的宏观架构下,深耕于某一研究领域,破除思维定式、摒弃往日成见,拓展新思路,提出新见解,同样是艺术历史及理论的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中国传媒大学周月亮教授长期关注阳明心学。他指出,良知不仅是“希望美学”,更给美学以希望。美学是感性学,而用良知组织和调理我们的感性,就是“希望美学”的核心。用相信未来超越当前面临的一切,是人性自由自觉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走向解放的必然要求。中国人民大学付阳华教授关注岁时节令绘画与民俗、礼仪的关系。她认为,表现岁时节令的绘画有很多,还形成了多种绘画母题。这些“岁时节令图”详尽地展现了不同节令或节日的民间习俗,成套的节令组图更是体现出时间的连续性。更重要的是,这种“节令观”“四时观”已经渗入绘画创作的构思之中。中国传媒大学刘汭屿副教授关注欧阳予倩在新文化运动发轫之时的一部戏曲改革代表作,即京剧红楼戏《宝蟾送酒》。她指出,尽管该剧未能传世,欧阳予倩原创的剧本也未能留存,但通过相关的追述、回忆以及当时丰富的报刊剧评、广告资料,我们仍可尽力拼凑出当年演出的盛况,由此为探索当下戏曲改革和现代戏剧建设乃至传统文化艺术在新世纪的整体传承与发展提供诸多启示。

可以说,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学者们对艺术理论及艺术史的研究不断深化,体现出多元性与开放性的研究视域,不断触发与催生新的理论增长点,有力推动了艺术学的学科体系建构。

二、用艺术引领和服务人类未来社会生活

人类的社会生活状态在不断变化,艺术的面貌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尤其是工业革命和新科技革命以来,艺术与生活的分界不断被突破,精英与民间、高雅与通俗的艺术观念之间的对立也逐渐被消解。日本神奈川大学周星教授认为,改革开放40 余年的历程给中国人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巨变,引发了深刻的“生活革命”,开启了一个从“生活机器”到“生活艺术”的发展过程。生活的变化也改变了民俗学的关注对象,日常与非日常的区别已经越来越模糊,而这也唤起了国民的乡愁,使各种民俗艺术获得了新生的机会。北京师范大学高丙中教授提出,在新的技术时代,人们应乐观、大胆地展望新的可能性,思考如何以“普惠”的观念推动艺术从特殊走向“人人”。民间文艺及其研究者要努力跨越精英文化和民间文化的对立,让艺术回到“人”那里去,从狭窄的艺术领域拓展到广阔的生活领域中去。中国社会科学院户晓辉研究员指出,民间艺术的保护要以人和文化的平等、包容、相互尊重为基本立场,以人本主义和对环境生态系统的尊重为核心原则,改善相关的经济不平等与权利不平等状况,吸引全民参与,由此推动基层文明建设的进程。中国传媒大学刘京晶副研究员以海力森的乡村建设为例,提出了审美和乡村生活融合的路径。她认为,“艺术乡建”的着力点应在于复兴和构建乡村生活的文化样式,在乡村的现实场域中构建出一种可以和地方相融的文化生态。“艺术乡建”的推进应该考虑四个维度,即长期性、现场感、参与度、包容力,依靠更广泛和更深入的参与来保障村民的文化利益和权利。

人们对未来生活充满了各种美好的愿望,为了不让这些愿望停留在理想化的期待层面,就要思考如何通过社会治理、艺术介入生活的方式去引导和尊重文化多样性,以便探讨未来以什么样的方式去往怎样的方向。艺术理论研究显然可以在这样的讨论中提供指引和参照。东南大学卢文超副教授指出,在人们平常的认识中,艺术作品往往是被动的、沉默不语的,人们总是试图探讨它们的意义,阐明它们说了什么。而晚近以来,人们关注的重心从“艺术说了什么”转移到了“艺术做了什么”,试图理解艺术作品的行动力量。在这种理解的变化中,艺术作品从“是物”到“如人”的转换十分关键:艺术作品诚然是物,但它们也如人,它们不仅言说意义,还会参与行动。中央美术学院侯晓蕾教授从社会治理视角下的城市和乡村微花园设计出发,指出此类设计实践展示了一种典型的绿色空间及其模式,其核心思想是关注平民的景观、百姓的生活,希望通过参与式设计和艺术的介入,切实帮助普通居民进一步提高生活品质。这样的“微”介入能以个体带动整体,以生活过程表述历史,以生活美学带动对公共空间的“微”更新。四川大学徐新建教授提出,我们日常提及的“艺术学”概念涵盖了被作为对象的以及单独作为理论的艺术学。由外部力量介入的“艺术乡建”隐含着一种分裂:把艺术家的观念与实践放置于乡村社会,使之成为供外部观赏的美术场所。从乡土窑场“陶瓷之艺”的视觉性体认出发,能感知其中蕴含的乡土生活,进而有望打破精英对艺术的垄断,并预防文化资本对底层的操控和剥夺。

人类未来的社会生活不是凭空产生的,它与人类的过去和现在不可分割。艺术和人类历史及文化遗存的关系研究,应当担负起导向未来的责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吕微研究员提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试图通过对“非遗”主体的含混表达来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并为不同国家的“非遗”保护方针和政策预留了可选择的空间。所以《公约》只是一个妥协之后的方案,不是绝对的标尺,我们应该结合中国的国情,厘清《公约》的核心思想,甚至提出其“修正案”,尽到民俗学者的社会责任。中山大学刘晓春教授以珠三角地区的车陂村“扒龙舟”习俗为例,认为当地村民从环境改造到参与“申遗”,都凝聚了浓厚的乡情。该“非遗”项目联合公益环保组织、“非遗”研究者、文化传播机构,为社区居民提供了文化教育,改善了人居环境,加强了文化自信,形成了社区整体的“文化环境双保育”模式,实现了社会善治的本意,回归了人与自然共建的和谐共生关系。山东大学张士闪教授则从中华文明“游于艺”的观念出发,指出“游于艺”是要通过沉浸式心理状态的积淀达成文化的涵育,其中“艺”是文化形式,“游”是实践过程。“游于艺”促使个体或群体暂离俗务,培育文化心性,融入中华文明形态。“游于艺”视角下的中华文明史,是一部基于不同地方、不同阶层的差异性,借助“游于艺”的文化理念及相关实践而将礼与俗、隐与显、庙堂与江湖等社会文化范畴连接起来,结合为由“礼仪中国”所表征的同一性社会的历史。

认识人类的过去,正是为了从历史经验中生成超越性的理念,从而试图把握艺术在人类未来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可能性。中国传媒大学戴晓云教授认为,不应将民间艺术定义为“粗糙”或“落后”的艺术,而应从美术史的角度结合具体作品认识其风格特征与艺术价值。同时,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存在不平衡、不全面等现象,需要艺术史领域的学者共同努力,突破困境。“非遗”或民间艺术并非底层文化,而是更宽泛意义上的文化。艺术史研究,特别是民间艺术史研究,应把握最新的学术动向,将保护与传承结合进行,充分发挥学者的作用。东京大学施尧博士以“首里库尔纳保存会”为例,提出现代冲绳社会中“神歌”的再语境化过程并没有一个完全意义上的主导者,多方行动者对“神歌”有着不同的理解和期待,合作与对抗也发生在其每一次演出中。对“神歌”在现代冲绳的复兴和发展,我们既不能用“本质主义”的“连续性”观点去看,也不能仅从“功能主义”的角度去考察民俗表演对当下社会的功能性,因为这样得到的结论一定是片面而偏颇的。

学者们通过理论思辨和实例分析,深入探讨了艺术参与人类未来发展的新路径与新方法。毕竟精神世界的丰富与满足是应该与物质的丰裕同行的,用艺术引领和服务未来的社会生活也将大有可为,不断提升人们的“幸福指数”,更好地构建美好的心灵家园。

三、科技发展对艺术与人类未来的双向影响

科技发展对艺术与人类未来具有双向的影响:一方面,它推进了艺术的革新,积极地为艺术融入未来生活提供支撑和场景;另一方面,它泛化了艺术,以替代人类官能甚至思维的方式消极地限制了艺术对人实现自身发展的作用。这种双向的影响形成了一种伦理的维度。厦门大学黄鸣奋教授指出,信息革命的深入发展正推进日常生活审美化,使艺术日益成为寻常百姓发挥才华和创造性的重要渠道。高科技与“泛艺术”相互作用,既增加了位于尖端或前端的研究成果进入社会生活的速度和广度,又提升了总量呈指数化增长的用户生成内容的品质。艺术的发展是丰富、提升的过程,而“泛艺术”不仅是关乎范围的概念,也是关乎影响力的概念。西南大学刘建平教授认为,人工智能技术介入文艺创造的过程是一种先验的“计算”,否定了艺术作品的个性化和不可重复性。这种线性思维无法把握人类生命和情感的整体性,而“唯数据论”会使文艺批评失去价值维度,只剩下技术指标。我们应重视它在技术支撑、价值导向和批评监控机制上的作用,同时警惕其介入艺术批评所造成的“非人化”倾向。

前沿科技的发展对艺术的创造和欣赏活动有巨大的冲击力,且以其速度和强度为表征。美国罗格斯大学谭力勤教授探讨了“科技奇点”对艺术家生命体、艺术家生态环境、艺术工具材料、艺术创造力、艺术与美学取向等方面的重构。他认为,当下与未来的艺术都将在“科技奇点”的冲击下蜕变,这个趋势不可逆转。智能超速进化,艺术随之演化。高等教育出版社蒋文博编审指出,在艺术建构中,想象力是创造力的先导,但“想象”与“复制”之间始终保持“背离—共生”的张力。复制技术为艺术想象提供了基本依据,为心灵与宇宙的联结开辟了新的空间。艺术想象的深远,需要我们对随处可见的复制技术保持空灵的谨慎立场。在当下这个数字复制几乎让一切成为可能的年代,我们更需要潜心回望宇宙最初的“奇点”,才有望想象人类最久远的未来。

近年来,“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和“元宇宙”等科技概念进入了人类生产生活,使艺术生产、艺术体验、艺术消费、艺术批评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呈现出鲜明的交互性和去中心化、去主体化的特征。中国传媒大学戴志强教授认为,大数据带来的用户体验与量化认知,不断对以用户为中心的艺术体验与科技体验提出更高的要求。人工智能艺术创意的创新实践集中表现在用户体验、流体验、体验认知等方面。虚拟现实(VR)的“3I”特征是想象性(imagination)、沉浸性(immersion)、交互性(interaction);“元宇宙”的概念则是物理空间和信息空间之间的连通,而智能程度与用户体验是其评价原则。中国人民大学郭春宁副教授聚焦近年来艺术界热议的NFT(Non-Fungible Token,非同质化通证)数字艺术藏品和“加密艺术”。她指出,“加密艺术”也在区块链等新技术和新系统的“加持”下登上了崭新的舞台,对这种新的文化艺术现象,我们要从更为深入的、具有比较视域的角度去透视。她重新审视了加密艺术的生成机制和去中心化特性,对数字身份、公平交易和游戏性进行了讨论,并指出NFT 作为一种指向未来的“元宇宙”要素,将给开放的作品在新时期带来一定的革命性。

科技发展也促进了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催生了新的基于艺术与技术融合的跨学科领域。中国人民大学丁方教授提出,“艺术技术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新学问,它作为国际前沿学科“技术艺术史”的延伸,目标是通过解决“一带一路”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修复、转移和“创化”等问题,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贡献。该学科以“丝绸之路国际联合实验室”为实践样本,提供了让艺术与科技相结合的新型实训基地,也体现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成果。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张康教授指出,计算机与艺术的交叉研究成果可以分为“计算机编程的艺术”和“艺术的计算机编程”两大类,而计算媒体与艺术研究领域关注的是审美计算、计算美学以及各种新型人机交互(AR/VR/MR/XR)的总和。今后科技与艺术的结合会更加紧密,科技艺术有望成为更热门的专业,艺术创作工具也将更加多样化、自动化,从而激发艺术家、设计师们的想象力,并大大减少重复、琐碎的工作。各类高校的相关交叉学科人才培养则百花齐放,在产生公认的模式之前,也必将有进一步的多元竞争。

基于技术工具的数据分析,目前已逐渐成为艺术理论量化研究的新方法,使艺术理论研究有了社会科学的特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李义娜副研究员认为,当代的图像分析技术为艺术研究提供了量化图像特征的方式。社交网络上的图像引发的评论和分享是洞察图像影响的一个窗口,商业实时大数据则拓展了分析图像应用场景及其效果的可能。计量方法有助于对艺术的影响做出因果推断,促进艺术学的实证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包新宇副研究员回顾并分析了近几年多位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及其作品(形式包括摄影、装置艺术、声景疗愈等),认为可以借助由科技和艺术内容两个参数所构建的、具有原创性的分析框架工具,探讨科技发展背景下艺术新形态的发展倾向,对艺术的使命和方向、科技伦理、艺术家的创作动力和受众心理等趋势性问题做出探索。

科技发展对艺术与人类的未来尽管具有双向的影响,但正向的推动作用是主要的。因此,艺术创作、艺术批评以及艺术人才的培养都应当充分注重艺术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南京博物院楚小庆研究员认为,技术推动了艺术创作形态及传播状况的变化、艺术语言表达与艺术程式表现的变化,还有艺术创作实践与作品形式表现的跨界整合、新艺术门类的变化生成、艺术创作和欣赏活动中主客体关系的变化等。技术与艺术的高度结合不但会带来精美的艺术作品,而且会在现代化传媒和多元文化视角的融合交汇中,催生出以人为原点的艺术批评理论。中国传媒大学冯亚教授指出,钱学森主张用科学的方法研究艺术,认为科技与艺术的结合能够推动社会进步,所以艺术与科学需要打通,文艺人才与科技人才应该深度融合。钱学森关于艺术与科学的思想具有鲜明的人民性、实用性、前瞻性,其表达朴实易懂,不玩文字游戏,不盲从“经典”,不故步自封。他把大量时间和精力投入对人类、宇宙、未来的思考,其研究是高效的、精深的。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人们的文化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应该指出,技术迭代对艺术与人类的影响无疑将是深刻的,我们在享受其便利的同时,也要当心那些潜在的不利影响,确保它在人类理性与文明之光的照耀下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文化遗产和传统艺术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文化遗产凝结了人类的智慧,积淀了深厚的历史。随着技术手段的提升和相关观念的转变,如今人们已经越发注重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可持续性,强调在社会再生产中激发相关的创造力。中央民族大学朱靖江教授指出,“非遗”的影像志兼具多种文化功能。在社会与文化剧烈变迁的当代,以数字影像记录、传播文化遗产,产生文献价值,可以为这项宏大的保护事业提供帮助。而“元宇宙”作为影像技术与生活世界融合的新愿景,也将是未来社会文化传承的形式之一。在这一基于虚拟现实技术来生成整体性感官认知的“数字化宇宙”中,“非遗”影像也将进一步发展为更富有具身性和文化整合性,体现“生活世界化”的文明传承体系。汕头大学高小康教授认为,“非遗”保护面对着被“封存”的生态困境。社会生态的蜕变引发了民间技艺传承的危机,导致其功用消逝、意义失落、技能受限。但是,传统民间艺术的美学价值体现了对“乡土性”的反思和从格调到性灵的追求,所以要以从日常经验到心灵体验的方式去探索传统生活经验的灵性内涵,实现“技进乎道”这个美学升华的过程。传承即活化,活化即超越,“非遗”要从过去进入当下,并生成未来。

各国、各民族的传统艺术传承在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已经迎来了不少新的机遇。媒介环境的变迁、文化产业的兴起和区域平衡发展的理念,都推动了传统艺术的“活态”传承和创新发展。新加坡莱佛士音乐学院蔡曙鹏教授以新加坡在非遗传承与发展方面取得的经验为例指出,在信息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使用新媒体和新技术确实能够推广传统艺术,创造文化碰撞和交流互鉴的机会,但传承时的归属感和身份认同也会被渐渐淡化。不过,还是有“南华潮剧社”等新加坡传统戏曲团体积极应对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结合、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潮流,开展跨界合作,在坚守中重塑了传统。北京外国语大学孙萍教授以传统戏曲艺术的传承为例,指出戏曲艺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之一,扎根中华五千年文明发展的土壤,生动地表现了先人留下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戏曲传承是一项系统工程,戏曲在未来社会中的发展将反映出当代文明进步的状态。我们要推动文化研究的立体化、活态化,重视戏曲文化与舞台艺术的关系,重视文献考订与演出实践的结合,激活文化资源的现实生命力。东南大学方李莉教授指出,“艺术乡建”如今越来越多地成为一种多主体参与的乡村振兴新实践,是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多方面协同努力的多重行为。中国的“艺术乡建”应该关注村民自我驱动模式和多元主体的整体发展,强调审美与切身体验。未来的“艺术乡建”应致力于创建绿色发展的生态之地、创意产业发达的文化之地、艺术创作的时尚之地、宜居生活的幸福之地、短视频的“刷屏”之地、互联网和“元宇宙”的充分发展之地。

培育更适于传统艺术传承的社会生态,注重传承的系统性,以新的时代需求激活传统艺术,将传统艺术转化为可持续的再生产状态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资源,已逐渐成为学者们的共识。中央民族大学王建民教授指出,艺术和审美表达实践弥合了静态的社会结构与动态的人类实践之间的理论鸿沟。文化遗产和传统艺术实践者个人的能动性,创造了属于文化群体的、具体的文化遗产和传统艺术作品。这些文化遗产和作品彰显着传统与创造性的智慧,从而成了一种具有象征性文化价值的存在。而当代人类学领域出现的艺术与审美的理论视角转换,有助于我们更加动态地理解和认识文化遗产和传统艺术在中国当代的传承与发展,从而更加实在地在这种传承与发展中赋予文化实践者以主体地位,保证其魅力与活力。湖南大学季铁教授从基于地域文化的设计与社会创新项目出发,强调了“文化生态”的理念,提出要为传统而设计、为产业而设计、为幸福感而设计,要关注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等议题,体现设计的“在地”“在场”和“在线”,还要在有关的设计实践中开展关于特色文化产业模块化的研究,推动数字文化创意和智能技术参与文化大数据平台的建设。

学者们就文化遗产与传统艺术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阐释。这些研究坚持守正创新,尝试以“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态度发扬文化自信,铸就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五、从媒介融合展望未来艺术传播新趋势

随着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以及互联网对艺术的集成作用的显著增强,媒介融合已成为艺术传播当前的特征和未来的趋势。媒介融合不仅带来了新的艺术表达形式,还在艺术与技术的结合中回归了对人类自身价值的审视。中国人民大学顾亚奇教授指出,对传统艺术“灵光”的欣赏需要在固定的场域进行,而媒体融合会使新艺术更直接地触达公众,并使艺术传播主导和制约艺术生产。科技发展不断驱动艺术的创新与演变,人们可以利用数字技术更有成效地实现梦幻与现实、虚拟与真实、艺术性与技术性的深度融合。对此,我们既要在“返本”中找寻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又要在“开新”中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北京电影学院吴冠平教授认为,今天我们对数字影像的观看已经超过了对复制时代影像的观看,数字影像已经充斥我们的生活,承担了许多重要的功能。当艺术被数字化后,艺术史的叙事也会产生新的可能性,但人类是艺术史永远的“甲方”,人类的价值在数字影像时代永远存在。复旦大学汤筠冰教授强调了“个性”在当代艺术中的价值和当下意义。她指出,基于速度理论,可以发现当代艺术正在逐步放弃流派的共性,以追逐个性特征为某种要义。艺术家个人风格的历时性变迁及其各个阶段的特性越发重要,而艺术作品对当下意义的追求也呈现出当代文明的特质。

媒介融合不仅表现在元宇宙、短视频等理念或技术手段对艺术传播模式的影响上,也表现在对电影影像的认知方式上,并由此彰显了“后电影时代”影像艺术与人类的关系。四川师范大学张骋副教授认为,后电影时代的电影影像的具身性和解域化,使得影像可以被视为一种作为中介的媒介,因为具身性和解域化也是作为中介的媒介的两个主要特征。这里的具身性使影像与观众之间能够形成一种共生共在的关系,而解域化使影像可以弥散到日常生活之中,从而重构人与世界、人与人的关系。深圳大学战迪副教授指出,短视频平台以“非常规数据库”的样貌索引、编辑、合成了一幅幅生动新颖的艺术展演图景,使得长久以来条块分割的类型化艺术获得了交流、对话、杂糅的无限可能。短视频的创作者实现了从“情感劳动”到“情感演绎”的艺术蜕变,而研究者则从媒介现象中提取了关乎文化技术、文化逻辑、文化习俗的深层次动因和规律,以建设性的而非批判性的姿态融入其中。

数字技术介入艺术传播,在道德、商品交换、精神获得感、公共服务等方面引发了人们对关乎艺术与人的社会性的反思。英国创意艺术大学比吉塔·霍齐亚(Birgitta Hosea)教授从数字技术的伦理向度出发,提出我们在承认数字技术的好处和巨大潜力的同时,必须警惕对数字技术的过度歌颂,要对它的使用持批评态度。这不仅是指对失去语境的技术形象的批评,也是说需要记住使用工具的行为背后的道德规范,记住与我们对数字技术的依赖相伴随的还有那些跟自然和真实的人际接触相疏远的产品、造成污染的废物,以及宝贵的矿产和能源的枯竭。中国传媒大学王雪野教授从传媒和量子纠缠的角度考察了艺术经济如何服务大众。他指出,艺术经济的出现,使经济体系浸入了文化的汪洋大海之中。这个体系势必通过其特有的、基于传媒蜕变而生的要素属性,不断突破各类边界,促进从产品到产业、从知识到技术、从市场到商品、从智慧到文化、从文化到艺术的融合,在激活各类资源的同时,实现它们内部的相互平衡和与外部的相互协调,驱动艺术产品和艺术服务在各个领域的经济实现。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黄浩立认为,目前数字化生存境况中的公共艺术面临三重困境,即艺术语言的媒介困境、公共领域的思想困境,以及内在精神消弭的困境。我们可以寻求突围的路径则有利用新的物质媒材进行感知复现、重塑人的思想性,以及用公共阐释返归内在精神等。如何将意识中的断裂缝合起来、如何用理性的公共阐释做出总体回应,是当下公共艺术研究的关键问题。

针对数字媒介技术发展与艺术的关系,有学者从技术哲学和人类文明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技术和文化之关联的历史观和认识立场。暨南大学曾一果教授指出,“元宇宙”时代其实释放了一种数字媒介技术的想象力。近代以来社会分工所形成的技术、“巫术”、艺术等领域,会经由数字媒介技术的想象力再次被统摄、融合起来。“元宇宙”加速了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过程,让艺术创作与艺术接受、艺术与日常生活、艺术与技术的边界都变得模糊不清。

媒介技术的发展为艺术门类的规定性提供了新的参考依据,推进了艺术学科体系中新领域的形成。中国传媒大学刘俊教授分析了作为专业与学科的传媒艺术学的建构。他指出,传媒艺术是指自摄影术诞生以来,借助工业革命之后的科技进步、大众传媒发展和社会环境变化,出现在艺术创作、传播与接受中的,具有鲜明的科技性、媒介性和大众参与性的艺术形式及其族群。它主要包括摄影艺术、电影艺术、广播电视艺术、新媒体艺术等,同时也包括一些经过现代传媒技术改造的传统艺术形式,主要有兼容性、中介性、新锐性、大众性、传媒性等特点。

媒介融合时代的电影艺术,已不仅被看成一种诉诸视听感官、具有大众性的媒介形式,还被认为是一种影像符号和文化现象,关联了人类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日本北海道大学应雄教授认为,艺术就是当下,当下的艺术就是直接体验未来。艺术是虚构的,但虚构不是捏造而是创造,创造必然关涉未来。他通过对让·鲁什、埃里克·侯麦等导演的作品的阐释,说明了电影与未来的必然关联,并指出无可捉摸的未来正是艺术的持久动力,也是虚构的魅力所在。浙江大学王杰教授以电影《地久天长》为例,通过对该片的美学分析,认为“乡愁乌托邦”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个人乌托邦”则是这个进程中的一种较为极端化的现象,为我们分析“乡愁”如何升华为“乌托邦”提供了一个人类学意义上的研究与阐释对象。中国现代化的文化困境,可以在“乡愁乌托邦”现象中得到某种程度的解决。

数字技术对艺术传播的影响,从侧面反映了社会发展的进程。法国里昂第三大学博士研究生乐夏(Laetitia Rapuzzi)指出,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许多报纸上开始出现漫画,从中清晰可见当时社会对新技术寄予的希望和信心。40年过去,在数字技术的推动和对增长速度的渴望下,整个社会的运作方式都已经改变,而这一阶段的漫画家也着重表达了与速度相关的关于繁荣和幸福的期待。新时期的漫画生态则在社交媒体上和即时通信软件中经历了一场真正的“数字革命”,为个人提供了漫画传播的灵活空间。

中华传统艺术的海外传播,不仅应该用好由媒介融合创造的有利条件,还应该优化传播的策略,在跨文化传播中,既了解、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习惯与文化消费习惯,又突出本国和本民族文化的独特性与优势。中国戏曲学院于建刚教授就全媒体时代戏曲的海外传播提议,要打造综合性、全面性的戏曲传播矩阵,使其海外传播的基石更加稳固;要充分利用海外的文化消费意愿,有针对性地在不同媒介渠道进行内容输出;要精准地贴近海外的大众流行文化,做到“润物细无声”,以更多的大众流行文本作为“引路人”,帮助海外受众从“走近”戏曲升级至“走进”戏曲。

在媒介高度融合的未来,艺术的发展拥有无限的可能性。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已经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不会因短暂的波折而中止。艺术作为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方式,在这个进程中理应乘着媒介融合的翅膀,推动和平与进步的事业,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结语

艺术敏锐地反映着人类社会发生的各种变化,伴随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演进,也肩负着弘扬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历史使命。由此,艺术理论研究可以找到层出不穷的课题。“2022年国际艺术理论研究学术论坛:艺术与人类未来”的参会学者涉及多个艺术门类和学术方向,运用了来自艺术学、文学、社会学、经济学、物理学等领域的交叉视角,展现了广阔的学术视野、丰富的研究对象、开放的话语体系。这次盛会体现出的多重交叉学术格局,既是新文科建设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艺术理论学科追求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路径。

猜你喜欢
艺术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谁远谁近?
纸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对公共艺术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