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鸣
[摘 要] “沉浸式”活动体验作为当下热门形式,已经被应用到许多场景中,“沉浸式”活动体验创新教学模式为当下中职主题班会突破德育教学困境提供了一定启示。中职学校班主任在主题班会课实施过程中,有意识地将德育主题与当下社会热点相结合,适时将学生带出教室,带到户外,构建“沉浸式”活动体验课堂有利于增强思政班会课的吸引力、互动性和体验感,真正将课堂主体还给学生,促使中职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提升学习效率。
[关 键 词] 中职电商班;沉浸式;工匠精神;非遗;主题班会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02-0130-03
在2021年4月12日至13日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建设一批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推动职普融通,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大制度创新、政策供给、投入力度,弘扬工匠精神,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社会地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技能支撑。”[1]教育是国之大计,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职业教育在培育工匠精神中承担重任,发挥着关键作用。在三全育人视域下,如何创新主题班会课开展模式,在中职学生教育中重树工匠精神,是中职学校进行有效德育面临的新课题。
一、中职学校主题班会课现状
目前,在升学导向的驱动下,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学习成为中职学校落实的重点。这就导致各校班会课德育渗透的时间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挤占,班会虽排入课表,但往往用于班主任安排班级事务,流于形式。就算专课专用,但主题班会课内容不够紧扣热点、课堂教学方式传统单一,一般以班主任的“独角戏”说教为主要方式等,导致课堂教学效果处于低效率状态。另一方面,中职学校的学生在入校时,普遍存在学习习惯较差,文化基础较薄弱的情况,而且大都缺乏自律意识,思想问题较为严重。因此,如何创新主题班会课开展模式,采用“有趣、有效、有用”的方式,让学生乐于接受,甚至“沉浸”其中,就显得很重要、很迫切了。
二、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以下简称非遗馆)“沉浸式”活动体验融入中职电商班培养工匠精神主题班会的可行性分析
(一)泉州“工匠精神”自古已盛
泉州自古重商,对“匠人”都很尊敬,尊称为“师”(闽南语,尊称读书人为“先”)。元朝时期,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描述泉州“刺桐是世界最大的港口之一,大批商人云集于此,货物堆积如山,买卖的盛况令人难以想象”。《八闽通志·卷1·地理8》记载“五代时,留从效重加版筑,绕植刺桐”,刺桐城的名称由此而来,而那时已有不少外国商人来泉州贸易。古泉州(刺桐)之所以成就宋元东方第一大港,离不开众多古代业者的敬业付出。透过博大精深的泉州传统文化,我们可以看到古代泉州业者的“工匠精神”,即初心、公心、艰心、恒心、研心和容心。
(二)泉州非遗宝藏保护现状
2021年7月25日,在福州召开的第4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审议表决通过了“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项目,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56个世界遗产项目。“非遗馆”位于泉州侨乡体育中心(原保龄球馆)内,2017年改建扩充,整馆以“文化之都,多彩非遗”为布展主题,将泉州“非遗”分为四个部分展示,第一部分“物华之美,民间瑰宝”,展示泉州非遗10大类别中的传统美术部分,第二部分“民俗之风,浓情闽南”和第三部分“泉腔之韵,晋唐遗响”,主要展示泉州民俗风情以及音乐、戏曲等,第四部分“天工之巧,匠心营造”,以泉州传统技艺为重点展示对象。
(三)非遗工艺体验项目介绍
非遗馆内定期开展一系列非遗工艺现场体验,例如,泉州花灯制作、传统竹编工艺、木偶头雕刻等,可线上预约。因本文中主题班会课时间安排,最终预约成功现场体验泉州花灯制作。
泉州花灯是泉州特色的传统工艺,每到元宵节,泉州舉城同庆,匠人们精心制作的花灯,挂满府文庙广场、威远楼、中山路等主干街道,琳琅满目,争奇斗艳。相信每个泉州人的记忆里,“上元小年兜”,元宵赏花灯、文艺踩街都是必不可少的。
泉州花灯制作可追溯到初唐,盛行于宋朝、元朝,形成年年元宵闹花灯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根据南安丰州傅姓族谱记录:唐僖宗年间,傅实以尚书左仆按长安结灯礼仪,与民同乐,于是有了桃源点灯的习俗。明张岱所著《陶庵梦记》中有记载,杭州抚台委托泉州府尹和南安知县聘请泉州灯匠精制花打,并夸制灯工艺“穷工极巧”。时至今日,泉州花灯品种丰富,造型新颖,工艺精湛,制作技术不断创新,已闻名海内外,成为泉州的一张文化名片。[2]
泉州花灯从制作工艺上有彩扎灯、刻纸灯和针刺灯三类。彩扎花灯又称纸扎灯,花灯制作师将竹篾劈好,用纸捻把竹篾绑扎成骨架,糊上彩纸或绸布,贴上花边,再描绘上山水花鸟或人物故事等。刻纸灯被称为“无骨灯”,由制作师先设计好灯的造型,按其形状把灯准确分解成纸板块面的几何图形,然后将各种图案描在裁好的纸板块面上,用刻刀精心雕刻,再将这些刻好的纸板按造型黏合上色,内衬彩绸组拼成灯。针刺灯同样不需骨架,也由纸板块面拼成,只是纸板上的图案是用钢针密密麻麻刺出来的,一旦灯亮,灯光从针孔中透出,图案极为秀丽,显得玲珑剔透,璀璨夺目。泉州花灯制作工艺集雕刻、绘画、书法、造型、配色、漂染等于一体,并以独有的刻纸、针刺工艺和料丝镶装技艺区别于其他地区的花灯制作,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化研究价值。让中职电商班学生现场体验花灯制作工艺,分小组团队合作完成简单的刻纸灯制作,需要细心、耐心,能使学生沉浸其中,提升对美的鉴赏能力,从而获得很好的体验感和成就感。[3]
(四)中职电商学生“工匠精神”需要加强
中职电商专业大多数学习资源主要以校内基础课程或实训模拟实操为主,到企业实地实践的机会很少,缺乏真实企业的深度参与,导致电商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职业体验感不强,更无法直观树立电商行业“工匠精神”的意识。
宝剑锋从磨砺出,这是“工成匠”的必经历练。在电商行业中,工匠精神包括了对产品美工设计的专注专研、对客服沟通服务的敬畏友善、对平台运营技巧的诚信创新等内涵。工匠精神本质中的爱岗敬业等,又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个人层面的观点是高度契合的。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可以称作“工匠精神”,将一份事业用一辈子来成就,一生坚守从业之德又何尝不是“工匠精神”呢?從这点上看,班会课可以通过创新多样的方式来影响学生,通过不断渗透,实现对学生从人格到价值观等各方面的正向引导。
(五)“沉浸式”活动体验教学模式有利于提升课堂吸引力
沉浸理论由美国芝加哥大学心理学教授米哈里·契克森米哈(Mihaly Csikszentmihalyi)在1975年首次提出。理论中说,“‘沉浸是学习时的‘最佳体验,它带来的内在满足感能使人充满兴趣,忘记疲劳,不停探索,不断达到新的目标。”在班会课的教学过程中,运用“沉浸式”活动体验创设让学生产生沉浸体验的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4]
以上内容就使非遗馆“沉浸式”活动体验融入中职电商班培养工匠精神主题班会变得可行。
三、非遗馆“沉浸式”活动体验融入中职电商班培养工匠精神主题班会实施过程
下面将以笔者所在学校的主题班会课为例进行过程描述。本次班会课以“寻找非遗馆里的工匠精神”为主题,目的是让中职电商班学生通过观展和实践体验,主动发现工匠精神,树立正确的电商从业者职业观。2021年暑假,按照“事前有策划、事中有记录、事后有感悟”的原则,班主任转变角色,引导学生全程自行规划班会课。
第一周,由班级组织委员陆续转发主流公众号关于泉州非遗宣传相关视频、文章及非遗馆VR实景等,激发学生浓厚兴趣,吸引他们主动参与这次的班会活动。线上接龙点赞助力申遗成功,促使人人参与其中,激发学生爱乡爱家的自豪感。
第二周,以“我身边的非遗宝藏”话题,发动全体学生积极讨论,进一步激发学生兴趣。
第三周,由学生干部自行规划出行方案,线上预约体验活动,班主任全程参与实践。在非遗馆活动实践过程中,大部分学生能够保持高昂的兴趣,做好笔记,沉浸于3D、VR等新媒体影像和“泉州花灯制作”现场活动体验中,并尝试独立完成一件作品。
第四周,通过前三周的实施,班主任通过线上钉钉班会形式,分时段推送央视影音《大国工匠》系列纪录片,学生利用片段时间自主观看,学习大勇不惧、大道无疆、大巧破难、大任担当等工匠精神。教师同时指导参与学生分小组撰写参观调研报告,分享成果,并线上交流心得体会。[5]
通过历时一个月的特殊班会,切实提升了电商专业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认识。作为班主任,在这种活动进行的过程中,应该转变角色,更多的是充当观察者的角色,观察学生在班会课中的表现,及时纠错纠偏,对学生取得的进展要进行多维度鼓励肯定,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并适时启发学生与工匠精神相结合,以达到教学目的。
四、非遗馆“沉浸式”活动体验融入中职电商班培养工匠精神主题班会取得的成效及思考
在这次特殊的主题班会中,每周学生都有目标并完成一定的任务,最终在展示课上交流分享成果。学生能在此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发挥团队精神自主学习,从而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使班会课不仅仅局限在教室中,构建学生有主动权和参与权的户外德育课堂,教师则从讲授者变为观察者和启发者,真正把课堂主体地位还给学生。
通过本次班会课的实施,笔者关于如何创新中职学校主题班会课教学模式还有以下思考:
第一,要创新教学环境。班会课和其他理论学科不同,没有固定教材,班主任应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学生的不同性格,比如电商专业学生思维活跃但自律性较差等特点,有针对性地经常性组织多元化活动形式,加强理论与实践融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思考。户外体验实践式主题班会形式知行合一,引导学生在实践体验中形成良好的行为和品德。
第二,要创新班会内容。班会课内容应紧扣社会热点,寻找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突出时代感及内容的针对性。心理学研究和教学实践证明,这个年龄的青少年容易被新奇事物所吸引并产生自主探究的兴趣。主题班会内容贴近中职生思想心理,贴近中职生生活实际,观点正确,积极健康,十分必要。
第三,要创新学习载体。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应利用好线上资源和各种融媒体平台,打造全媒体学习阵地,切实将德育宣贯内容融入学生时“沉浸”的环境中。应当有效利用学校微信公众号、主流媒体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宣传平台,坚持不懈地宣传大国工匠、民族匠人及职业楷模的事迹,以达到辐射广、效果佳、渗透深的目的,坚定学生对正确从业价值观的不懈追求。
第四,要创新反馈形式。班主任应允许学生以多种形式进行反馈,例如在本次班会课中,根据电商专业特性,班主任就允许学生以PPT课件、拍摄短视频、制作弘扬“工匠精神”宣传海报等方式进行总结交流,鼓励学生创新思维。
第五,要创新思维方式。在本次主题班会活动后,学生自发组织头脑风暴,利用思维导图等方式讨论泉州传统花灯制作工艺如何传承和创新,就有学生提出花灯制作工艺想要传承延续下去,应该成文成册,入校园、入教材甚至入社区,让年轻一代都有所了解;有的学生提出传统花灯为纸质,容易受潮损坏,又不环保,可以将新型环保材料应用在花灯制作上等。[6]沉浸式活动体验班会课因其亲身参与性,更容易引发学生发挥主体地位,自主思考,创造新成果。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中等职业学校作为现代职业教育的基础,肩负着培养基础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德育思政工作必须与时俱进,主题班会课作为具体载体也要不断开发新的教学方式。一名合格的中职毕业生不仅需要良好娴熟的专业技能,更需要有坚定的职业理想信念和爱国爱乡的高尚情怀。中职学校的班主任应不断更新思维,使思政课堂不局限于课堂,不拘泥于形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一步步解决问题,最终从实践的体验中有所收获。通过创新班会课教学模式能进一步完善班主任工作的方式和手段,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指导学生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最终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人生观。
参考文献:
[1]刘宝民,金正连.关于职业院校推进课堂思政建设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3).
[2]张少菁.试论泉州花灯的艺术价值及其保护研究[J].长江丛刊,2020(9):9-10.
[3]林育毅,谢万智.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13.
[4]钟艺.思想政治课沉浸式教学研究[J].中学教学参考,2021(1):41-43.
[5]屈晓彤.中职学校在班会课中融入德育教育的创新与实验[J].年轻人,2019(23):41.
[6]张晶,孙佳娟.工匠精神融入高职校园文化的价值与路径: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域[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8(2):9-13.
◎编辑 张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