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晓雯
(沈阳开放大学,辽宁 沈阳 110003)
在我国传统产业升级转型与科技革命背景下,我国原有的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已经难以满足现代产业升级及新岗位、新产业对职业人才培养的需求。其原因主要有原有证书的技术含量较低,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缺乏深度融通,难以契合时代发展的诉求。而1+X 证书制度的推行与实施,为职业教育学历证书与资格证的有效融通,夯实学生发展基础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和基础。然而要想切实提升现代职业人才的培养质量,我们必须深入分析1+X 证书制度的背景及所面临的困境,提出针对性、实效性较强的发展对策,使1+X 证书制度切实地融入到职业人才培养的不同环节中,以此拓宽学生创业就业渠道,缓解我国结构性就业所面临的矛盾。
首先是职业教育改革推动1+X 证书制度的落实和推进。2019 年我国通过颁布《职业教育改革方案》的方式,将职业教育作为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并对影响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要素进行宣战,提出了20 条政策措施。如完善职业教育机制,确定职业培训与学历教育的重要性;持续推进校企结合与产教融合的育人机制;调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形成多元化、多样化的办学模式;重构资金筹集体系,改进人才保障与激励政策,完善待遇政策;启动试点工作,促进职业教育框架的构建与完善等。因此在职业教育得到国家政府支持与重视的背景下,1+X证书制度能够获得切实的推进和实施,为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提供全新的机遇。其次是产业升级对职业教育提出的挑战。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已经成为规模最大、门类最全的制造大国。但由于我国人口规模庞大,推进现代化、工业化制造只能依托制造业,即通过制造业实现我国社会大众的快速就业、稳定就业与持续发展。然而在产业升级转型的背景下,制造业对技能型、技术型人才的需求日渐提升,人才结构的问题也愈加明显。因此职业教育要想切实满足制造业发展的需求,就需要借助1+X 制度,丰富人才结构,提高职业教育改革效率,为我国培养出数量更多、类型多元的优秀人才。最后是人才培养体系亟待改善。在整体层面上,我国职业教育还存在发展滞后,课堂教育难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问题,部分院校存在企业参与度有限,人才上升渠道狭窄、社会反响不强的问题。所以1+X 证书制度的落实和推进,能够更好地帮助我国提升职业教育的整体效率,使职业人才培养更契合新时代发展的诉求。因为全面推动1+X 制度需要教务组织、教师落实、教学部实施、学生参与及财务支持等工作,需要将课程建设与技能等级融合起来,使实训设施及机制更加完善。所以说,1+X制度的落实,也为我国职业教育提高育人水平、教育质量及人才培养的实效性,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此外,在学生职业发展的层面上,深入推进1+X 证书制度,可以切实缓解学生的就业矛盾,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我国社会市场经济发展与建设的全过程中。
1+X 证书制度中的“1”主要指学历证书,X 指职业等级证书。其中学历证书主要指学生群体在被学校录取并进修完相关专业课程后,所获得的毕业证书。该毕业证书可以充分地反映教育机构的培养质量,能够在国家人力开发中,彰显出难以替代的价值和作用。而等级证书蕴含着两种含义。第一,指资格证的等级层次,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成果划分为高级、中级、初级等层次。第二,指不同质的资格证书,在1+X 证书制度中X 的“多元性”和“或然性”较为明显,可以结合不同需求和学生的发展特征,满足社会企业对技能型、复合型人才的层次性需求。现阶段,我国开放大学普遍鼓励学生在考取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取多种类型的等级证书,以此提升并拓宽就业渠道。
而在宏观层面上,1+X 证书制度的落实对推动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拥有举足轻重的价值。1+X 证书制度属于全新的资历框架结构,能够契合现代职业教育改革的需求,创新我国传统的教育制度。其中“X”的多元性和多样性,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性。譬如在资格证书与毕业证书融通的背景下,让学生可以切实实现“一专多能”的发展目标。与此同时,1+X 证书制度的落实与推进,还为开放大学重构课程体系,完善育人机制,创新教学方法提供可能,切实地深化了现代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另外,1+X 证书制度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提供了合作目标,使人才培养的“灵活性与长期性”“针对性与普遍性”“系统性与全面性”得到更好的结合,为职业教育机构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特别在信息化技术得到持续推进的背景下,1+X 证书制度能够凭借先进的科技手段,使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完整地融合起来,使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得到更有效的增加。
虽然1+X 制度能够切实推动现代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提升人才培养的效率。然而在制度实施的过程中,开放大学却面临着诸多的现实问题和挑战。导致1+X 制度所蕴含的价值与内涵无法得到充分的彰显。根据实践探究结果发现,1+X 制度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有证书制度与培养方案对接不畅、效度与信度相对低下、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的融通不充分、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效率低下、当前的教学方法难以适应1+X 制度需要等。
证书制度与培养方案对接不畅主要表现为:用人单位与培养方案制定主体与证书颁布主体相互独立,缺乏切实有效的沟通与合作,导致1+X 制度在推进和落实的过程中,难以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及专业教学的精准性。培养方案与特定职业岗位、相关行业的人才规格存在明显的差距,且指向性低、目标模糊。培养方案与证书标准缺乏有效的协调,实训条件、师资队伍、课程资源之间的协调性相对有限。培养方案与地方经济发展相脱节,培养方案的前瞻性与时代性相对不足,致使开放大学培养方案定位不够准确、专业设置不够精准。
首先,培训机构与双证学校颁给学生群体证书的技能含量、专业含量相对较低,学生所获取的资格证书与当前的岗位要求难以匹配,致使1+X 制度证书的效度和信度相对低下。其次,现阶段1+X 证书的准入制度、管理、证书颁布、学习资源、师资力量、考核方式难以获得用人单位、人才市场及学生群体的广泛认可,导致1+X 证书在学生就业、创业中的功能与作用不够鲜明,学生和企业难以提高对1+X 证书的重视程度和关注力度。并且由于1+X 制度的效度和信度相对较低,导致教师与学校领导难以提高对1+X 证书制度的重视程度,严重影响到后续教育改革工作的成效。
职业证书与学历证书融通不够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层面上:第一,口径不一致。职业培训和专业课程的技能交集、知识交集较少,技能课与理论课的联系较少。X证书课程与学历课程缺乏交集、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缺乏互补、技能考核与课程考试难以融合等问题,都会导致职业证书与学历证书出现融通不够的现象,如果不加以重视,将会导致1+X 制度沦为形式,无法帮助开放大学满足新时代发展对职业教育所提出的要求。第二,职业教育专业课程中难以融入等级标准及相关要求,授课内容缺失充分且必要的技能与知识,导致专业课程与等级证书课程出现各自为政、各自为营的现象。进而使学历证书课程难以切实推动并支持职业证书课程的发展,无法帮助学生获得更多元、更多样的专业技能。
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是推进1+X 制度落实的关键与抓手,只有社会实践经验丰富且专业能力突出的教师,才能准确把握等级证书与学历证书教学的基本要求,才能切实地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然而在落实1+X 制度的过程中,开放大学却普遍面临着双师型教师规模有限、教师社会实践经验不足等问题,教师资格证普遍为水平类证书,技能性、技术性含量较低,并且与任教课程、专业、学科难以契合起来。由于开放大学教师存在缺乏自我提升、企业管理、职业道德等素养,长此以往,将导致等级证书课程的授课效率和质量,无法适应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很难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多元的复合型人才。
1+X 制度是推动现代职业教育改革的抓手,能够切实创新职业教育的发展格局。然而开放大学现有的教学方法、教材却与“1+X 制度”存在明显的不适应、不契合问题。该问题具体表现在开发主体过于单一,导致教材内容、编写模式、开发形式滞后,且1+X 考核标准与课程标准的“对接程度”较小,无法与学生的专业基础相匹配,导致学生不能积极地、自主地参与到等级证书课程教学的全过程中。另外开放大学普遍采用讲授法、班级授课制等教学机制,教学考核、评价也依旧以总结性方法为主,致使课程开展的实效性和有效性相对不足。
针对1+X 证书制度与培养方案所存在的对接不畅问题,我们需要以多元主体参与,协同育人的方式对其进行解决。通常来讲,培养方案是落实国家对技能人才培养要求、教学任务安排、教学活动组织的规范性文件,也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与教学成效的基础依据,通过结合1+X 证书制度的特征及内涵,提高多元主体参与的程度,能够使职业培训、院校教师、行业专家、现代企业充分地融入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提高培养方案制定与1+X 制度对接的实效性和有效性。同时,开放大学必须形成协同育人、分工协作的发展格局,譬如通过分工协作,满足经济发展、企业用人、学生创业的基本需求,使学生在岗位发展中所需的素质、能力、知识切实地整合起来,帮助院校提升实训条件、师资队伍、课程资源之间的协调性,深化学校教学与当地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
首先是提高职业适应性。本文所探究的“信度”主要指知识技能的准确性与可靠性,也指人才市场或用人单位对证书的认可度。而效度则指1+X 证书所蕴含的技能、知识的有效性,证书所蕴含的技术含量越高,证书的效度越高,能够更好地获得企业和学生的认可。通过市场标准来衡量证书的效度与信度,可以在有效的时间帮助学校明确1+X证书制度的发展方向,使其利用市场标准中的职业适应性,评价证书的效度与信度,检验证书的技术含量。其次是反馈机制。动态反馈机制能够帮助开放大学结合产业更新与升级的态势,对证书体系进行自主的调整,使证书制度实施满足并切合市场发展的基本要求。在此过程中,需要我国相关政府部门畅通培训组织、学校、学生及企业的反馈渠道,使制定标准更加科学合理更加科学。
针对等级证书与学历证书所面临的融通不够问题,开放大学应积极借助产教融合的方式,提升证书的含金量,形成多元化、多样化的“同心课程”。首先,开放大学应结合社会岗位的基本特征,明确复合型人才应具备的职业能力与综合素养,以此为抓手,确定教学要求、课程内容、教学评价、训练方式,提高学生教育与人才培养的精准性和针对性。其次,全力开展同心课程。在1+X 证书制度下,开放大学需要与评价组织、企业紧密结合起来,共同开发课程内容及教学模式,使等级证书要求融入到学历课程中,使学历课程内容支持等级证书课程的开展与开设,从而在两类课程整合发展的背景下,满足学生发展的基本要求。此外,开放大学还应将等级课程标准与学历课程标准衔接起来,使职业技能与专业教学活动融合起来,提升学生培养的实效性。
首先构建教师培训基地,加强对新聘教师与青年教师的双向培训。现代企业在教师培养与培训中,需要为教师提供社会实践渠道与机会,学校则需要为企业技术人员提供理论培训、教学能力培养的机会,帮助教师更好地满足1+X 证书制度实施的基本要求,提升自身的创新素养、企业管理、职业道德。其次,注重对教师职业资格证书的改革,使教师资格证拥有较高的技能性、技术性,且确保教师资格证与教师任教的专业相契合,帮助院校更有效地提升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质量和效率,为1+X 证书制度的全面落实奠定基础。
首先是创新教材编写机制、模式及体系。开放大学应打破传统的教材编写机制,使教材从内容、程序上符合1+X 制度的基本要求。譬如通过工作手册式、活页式及信息化资源的方式,提升教材编写的灵活性、时效性及动态性。而结合1+X 证书制度的特点,形成模块化、项目式等编写模式,可以指引学生掌握新产业、新行业、新工艺及新技术的基本内涵,提升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其次,创新教学方法。开放大学应打破传统讲授法、班级授课制的限制,引入模块教学、情景教学、项目教学、任务教学等新教学法,丰富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参与课程教学的积极性,使1+X制度得到更有效、更全面的推进。
1+X 证书制度证书是对传统双证书机制的探索、创新、超越及延伸,可以为我国职业教育的现代化发展带来诸多的便利和方向。通过全面分析1+X 证书制度的背景,采用多元主体参与、产教融合、提升证书效度信度及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等方式,学校能更好地增强1+X 证书制度推行的实效性,促进我国职业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