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背景下跨文化交际课程中思政元素的融入路径研究

2022-01-15 08:36聂新元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思政

聂新元

(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外国语学院,吉林 长春 130122)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目的是依靠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多边机制构建合作平台,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随着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的不断深入,双方的合作不仅仅受限于语言这一基本层面,还会受到国家制度、社会习俗、文化认同等方面的影响。这一历史现实对跨文化交际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跨文化交际亟待需要通过改革适应时代的发展,在跨文化交际课程中融入思政文化是大势所趋。

课程思政是指在全体成员参与、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以及整个课程教学的前提下,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融入学校现有的课程当中,协调发展。最根本的目标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最终实现素质教育背景下培养出一批具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价值观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17年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明确提出课堂教学改革要以“课程思政”为目标,优化教学设计,更新教材内容,完善课程设置,将各门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理念更好地渗透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实现课程内容与思政教育的有机结合。

一、跨文化交际课程现状

跨文化交际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跨文化交际与普通交际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跨文化交际者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语言运用能力具有很大的差异,这是造成跨文化交际障碍的根本原因。

我国大部分高校已经开设跨文化交际课程,该课程开设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课堂学习,辅之以必需的课外实践活动促使学生学会处理由于文化差异产生的问题,提高对外来文化的包容度。为此,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师往往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教学:1)与跨文化交际相关的术语;2)不同文化之间的异同;3)诱发文化差异的因素;4)文化差异产生的交际难题;5)如何处理文化差异产生的问题以及如何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进入新时代以后,我国的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扩大,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为了适应当下日益复杂的国际形势,应对文化差异产生的问题,跨文化交际课程改革势在必行。但改革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依然严峻:1)学生对文化属性和意识形态缺乏理解;2)失语现象普遍存在。在学习中国文化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失语现象,不能够做到从本土文化出发,很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3)引入思政元素存在一定的挑战。如何恰当地利用跨文化交际课堂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始终是专业教师不断思考的一个问题,这不仅仅是对学生的挑战,更是对教师的一种挑战。

二、跨文化交际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的意义

实施课程思政,不仅是新时代下跨文化交际课堂的改革趋势,更是时代赋予专业教师的一种使命。对于当代的大学生来说,受种种条件的限制,他们不可能远赴海外各国去了解、学习不同的外来文化,这就可以通过跨文化交际课堂这一种有效的途径使其接触多元文化。时代发展经验告诉我们,在接触多元文化的过程中,当代大学生的思维和价值观很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为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跨文化交际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是极其重要的。

1.顺应课程思政趋势,有助于促进课程改革

2017 年12 月教育部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新的课改趋势下,仅仅掌握外来文化已经不能满足教学目标的要求。新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必须对本土文化有一定的认识和见解。

在跨文化交际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多元文化属性认识,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将思政元素融入到跨文化交际课程中,符合新时代下教育的发展需求,顺应课程思政趋势,更有利于促进跨文化交际的课程改革。

2.转变课程教学理念,有助于加强思政建设

受多元文化的影响,跨文化交际课程的教学理念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复杂性,经过长时间的发展,跨文化交际教学理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补充和发展,从一开始的注重跨文化知识传授到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学理念的渗透,再到文化多元主义理念的发展,跨文化课程理念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完善。新时代对跨文化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跨文化交际教学理念需要进一步转变:1)以时代要求为引导,即跨文化交际课程要紧跟新形势下的教育潮流,不断调整教学理念,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2)以本土文化为依托,即跨文化交际课程要牢牢把握好本土文化,促使本土文化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使教学内容与本土文化得到恰当的融合;3)以学生思想为依托,即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以学生为中心,重点关注学生的思想变化,适当地调整教学内容及教学理念,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加强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将思政元素融入到跨文化交际课程中,不仅能促进教师转变课程教学理念,更有助于加强教师队伍的思政建设。

3.对比多元文化差异,有助于树立正确价值观

跨文化交际教学改革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多元文化交际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只有同时具备多元文化知识储备、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深厚的民族文化认同感,才能够满足国家发展的需求。价值观虽然是抽象的,但是这一抽象元素却对跨文化交际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在强劲的外来文化潮流影响下,部分大学生很容易对具有民族特色文化失去认同感。跨文化交际课程借助实践教学环节在课程设计中引入思政元素,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能够帮助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学生在接触、学习多元文化的过程中能够深入了解多元文化间不同的特点和内涵,这就促使学生能够站在国际文化视角体会中华民族文化的内涵,全面提升对中华传统文化属性的认识。将思政元素融入到跨文化课程中不仅能让学生体会到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更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4.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有助于培养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源泉,高度的文化自信可以帮助当代大学生抵御来自不同文化的强烈冲击。因此,专业课程的开展要与思政教育紧密结合。在开展思政教育方面,跨文化交际课堂有着独特的优势。外来文化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的鲜明对比不仅体现在文化属性、文化内涵等方面,更是体现在文化载体方面。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载体,无论是经典的诗经典籍,还是流落在民间的神话传说都可以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载体为跨文化交际课堂提供了丰富的学习素材。学生在接触外来文化的同时可以满怀乐趣地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内涵,充分理解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将思政元素融入到跨文化交际课程的每个环节,在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同时增强学生的民族荣誉感,有助于坚定文化自信,促进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

三、跨文化交际课程中思政元素的融入路径

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作为课程思政实践教学的重要举措,为新时代下跨文化交际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因此,在多元文化背景下,跨文化交际课堂要充分利用国内外先进教学理念,注重将语言知识与语用知识相结合,充分把握当下时事,有效地进行思政教育。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1.借助冰山理论,挖掘课堂思政元素

冰山理论是萨提亚家庭治疗中的重要理论,其本质是一种隐喻。在心理治疗过程中,心理医生将“自我”比喻成一座冰山,我们能看到的只是表面很少的一部分,而更深层次的内心世界却不为人所见,恰如冰山。从冰山理论角度分析,跨文化交际课堂中,跨文化知识和思政元素则对应冰山的表面和内在世界。跨文化交际课程改革之前,授课内容始终以语言和文化为中心,只注重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多元文化交际能力,缺少思政元素的渗透。在新时代的多元文化背景下,授课教师要深层次挖掘多元文化深层次的思政元素。首先,授课教师要有以多元文化为基础挖掘深层次思政元素的意识;其次,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行为方式、观点感受等方面入手挖掘思政元素,让学生真正地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最后,对专业知识和思政元素进行优化,充分保证学生在习得专业知识的同时接受思政教育。

2.结合语用知识,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

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一个深刻的体会,学习多元文化必然要把语言与文化紧密融合在一起。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是学习语言的基础,运用语言多角度表达观点是跨文化的表现形式。但是,在跨文化交际的课堂中依然存在“哑巴式英语”的现象。授课教师在教学中应深入挖掘语言和文化相关的内容,追溯英语语言背后的使用逻辑和社会形态,避免语用失误,让学生摆脱“哑巴式”英语,真正掌握一门语言的精髓,促使学生真正做到有效的跨文化交际。一方面,授课教师要以文化为基础丰富学生的语言知识,从文化角度出发深入调动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促进学生积极、灵活地运用语言沟通、交流;另一方面,教师要提高自己的语用知识素养,注重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综合能力,培育出具有较强语言运用能力的交际人才。

3.把握时事新闻,有效进行思政教育

跨文化交际课程开设的目的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能够通过多渠道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属性,通过对比多元文化,训练学生的批判思维。时事新闻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内容丰富多样、紧贴时代脉搏,语言表达新颖多样,能够刺激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是一种具有重要价值的学习资源。授课教师应当通过鼓励学生对时事新闻、社会热点的关注度,来了解社会动态,社会问题,提升学生对世界上发生的大事件、热点问题中体现出来的文化差异的理解,从不同角度体验多元文化对同一事件所持有的差异性观点,逐步形成辩证思维,从而对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思政教育。

4.注重教学过程,适当调整评价模式

将思政元素融入到跨文化交际课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学过程和评价模式对思政元素的融入有着重要的意义。无论是课程改革前还是课程改革后,学生始终是整个课堂的重点和主体。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要增加实践能力培养活动在整个课堂中所占的比例。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将思政元素融入到跨文化交际课程中,变革以往的评价方式和模式,有机结合教师、学生、实践能力,综合检测课堂的教学效果。对学生的知识储备、交际能力以及辩证思维等采取多种多样的评价模式,最终实现考核学生能力多样化。

5.利用第二课堂,不断丰富课外阅读

课外练习是英语专业的特色活动之一,学生可以在课下以各种形式来提高自己的英语知识面和口语交际能力。从教学目标方面考虑,教师应该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时间进行拓展阅读。但是从教学计划角度思考,这种课堂模式是不现实的。为了帮助学生实现拓展阅读的目标,授课教师应当以课堂为出发点,结合课堂授课内容,分享一些有关多元文化的名著、诗词、网站或者音视频作品以供学生课下阅读和观看,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量和知识文化储备。传统的阅读往往以国外文化作品为主,在课程思政理念的指导下,授课教师在丰富学生课外阅读时要遵循以下准则:1)平衡多元文化的阅读材料数量,训练学生的思辨思维。课外阅读的目的是丰富学生的跨文化知识储备、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因此教师在分享阅读材料时要做到平衡本土文化阅读材料和国外文化阅读材料;2)阅读与练习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课外阅读最终服务于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为了保证学生交际能力的提高,教师要适当地选取部分学生以阅读材料为根本进行跨文化交际练习。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以对跨文化交际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的教学模式为核心体系,以冰山理论为指导,形成冰山型教学框架。通过上层语言和文化知识的引导学习,启发学生学习深层次的思政元素,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爱国情怀,增强文化自信、文化认同感及民族凝聚力,从而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四、结语

在多元文化的历史现实中,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往日益密切,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掌握必要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对于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均具有深远的意义。在新时代教育变革的潮流中,在跨文化交际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不仅能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当下的跨文化交际不仅仅是为了学习和了解外来文化,更重要的是能够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优秀文化。只有充分挖掘跨文化课堂中的思政元素,才能在丰富当代大学生跨文化知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基础上,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才能培育出一批同时具备中国情怀和多元文化思辨能力的综合型人才。

猜你喜欢
跨文化交际思政
情景交际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交际羊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