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7年沈阳市城区居民恶性肿瘤死亡趋势分析

2022-01-15 04:39:06吕艺张馨予聂慧芳李恂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2021年6期
关键词:标化顺位年龄组

吕艺 张馨予 聂慧芳 李恂

作者单位:110031 沈阳 1沈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科;471003 洛阳 2信息工程大学

癌症不仅是全球主要死因之一,也是阻碍人类期望寿命延长的重要因素。当前,全球癌症死亡仍在持续增长,在许多国家的死因顺位上,癌症已经超越心血管疾病等高死亡率慢性疾病,导致巨大的疾病负担[1]。我国同样也面临着极大的癌症负担,沈阳市亦是如此,据统计,2019年沈阳市城区居民病伤死亡原因中,恶性肿瘤仅次于心脏疾病成为第二位死因[2],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健康。为了解沈阳市城区居民恶性肿瘤死亡情况,为恶性肿瘤的预防与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对2013—2017年沈阳市城区户籍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特征及其变化趋势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收集2013年1月—2017年12月沈阳市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死亡数据(国际疾病分类ICD10=C00-C97)以及沈阳城区户籍平均人口数据(沈阳市公安局提供分性别及年龄段人口数据)。按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制定的审核方法和评价标准,对经国家癌症中心审核并符合《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收录标准的5个城区沈河区、和平区、大东区、皇姑区、铁西区数据进行分析。共覆盖人口3 762 862人(男性1 841 562人,女性1 921 300人),约占沈阳市总人口的52.6%。

1.2 质量评价

根据《中国肿瘤登记工作指导手册(2016)》[3]监测要求和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国际癌症登记协会(IACR)对肿瘤登记随访有关要求,采用ICRC/IACR的IARC-crgTools软件对登记资料进行审核与评价。2013—2017年沈阳市城区新发肿瘤数据质量评价指标中,病理学诊断比例(MV%)为67.63%、仅有死亡医学证明书比例(DCO%)为1.43%、死亡发病比(M/I)为0.63,符合国家癌症中心质量要求,上报数据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完整性、有效性。

1.3 统计学方法

提取2013—2017年沈市阳市城区恶性肿瘤死亡数据,以国际疾病分类法ICD-10进行分类,利用Excel 2007计算粗死亡率、标化率(中标率,采用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进行计算)、年龄别死亡率、0~74岁累积率、35~64岁截缩率、前10位肿瘤死亡顺位等指标。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对恶性肿瘤男女死亡率及各年龄组死亡率进行χ2检验;采用Joinpoint 3.5.3软件计算死亡率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APC)。以双侧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恶性肿瘤死亡情况

2013—2017 年沈阳市上报恶性肿瘤死亡病例41798例,死亡率为222.16/10万,中标率为100.50/10万,0~74岁累积率为10.88%,35~64岁截缩率为127.35/10万。其中男性粗死亡率为265.27/10万,女性为180.84/10万,男性粗死亡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512.28,P<0.001)。5年间恶性肿瘤粗死亡率逐年缓慢上升,但男性标化死亡率(APC=-1.78%,P=0.020)和合计标化死亡率(APC=-1.77%,P=0.030)均呈下降趋势,女性标化死亡率无明显变化(APC=-1.93%,P=0.149)。见表1。

表1 2013—2017年沈阳市城区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率(1/10万)Tab.1 Malignant tumor mortality of urban residents in Shenyang from 2013 to 2017(1/105)

2.2 恶性肿瘤年龄别死亡情况

2013—2017 年沈阳市城区居民中,恶性肿瘤死亡率在40岁前处于较低水平,40岁后随年龄增长大幅度上升,且在85+岁年龄组达到高峰,其中40~岁年龄组上升幅度最高,85+岁年龄组上升幅度最低。恶性肿瘤死亡率男女年龄别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除0岁和30~39岁年龄组外,男性5~29岁年龄组和40岁之后年龄组年龄别粗死亡率均高于女性(χ2=9.38,P=0.009;χ2=1 822.99,P<0.001)。见表2。

表2 2013—2017年沈阳市城区居民恶性肿瘤年龄别死亡率(1/10万)Tab.2 Age-specific mortality of malignant tumors among urban residents in Shenyang from 2013 to 2017(1/105)

2.3 恶性肿瘤死亡顺位

2013—2017 年沈阳市城区恶性肿瘤死亡顺位中,男性恶性肿瘤死亡前10位依次为肺癌、肝癌、结直肠癌、胃癌、食管癌、胰腺癌、膀胱癌、前列腺癌、脑癌、白血病,占所有恶性肿瘤的85.97%;女性恶性肿瘤死亡前10位依次为肺癌、结直肠癌、乳腺癌、肝癌、胃癌、胰腺癌、卵巢癌、子宫颈癌、白血病、脑癌,占所有恶性肿瘤82.61%。5年间男性和女性恶性肿瘤前5位死亡顺位均未发生变化(表3),其中男性恶性肿瘤死亡前5位(肺癌、肝癌、结直肠癌、胃癌、食管癌)的癌种死亡率及标化死亡率基本保持平稳(表4),女性恶性肿瘤死亡位列前5的(肺癌、结直肠癌、乳腺癌、肝癌、胃癌)癌种中,仅肺癌的标化死亡率呈下降趋势(APC=-5.48%,P=0.039),其余癌种死亡率均无明显变化。见表5。

表3 2013—2017年沈阳市城区居民男性和女性恶性肿瘤死亡顺位(1/10万)Tab.3 Ranking of male and female malignant tumor deaths among urban residents in Shenyang from 2013 to 2017(1/105)

表4 2013—2017年沈阳市城区男性恶性肿瘤前5位死亡趋势(1/10万)Tab.4 Top five mortality trends of malignant tumors among urban males in Shenyang from 2013 to 2017(1/105)

表5 2013—2017年沈阳市城区女性恶性肿瘤前5位死亡趋势(1/10万)Tab.5 Top five mortality trends of malignant tumors among urban females in Shenyang from 2013 to 2017(1/105)

2.4 前10位恶性肿瘤年龄别死亡率变化趋势

男性前10位恶性肿瘤各年龄别死亡率变化趋势基本相似,总体在40岁以后死亡率随年龄增长大幅上升,且在85+岁年龄组达到高峰。其中前列腺癌死亡率在60岁以后大幅升高并持续到85+岁年龄组;膀胱癌、胰腺癌、白血病和脑瘤的死亡率均在50岁以后大幅升高,且在85+岁年龄组达到高峰,见图1。

图1 2013—2017年沈阳市城区男性前10位恶性肿瘤年龄别死亡率Fig.1 Top 10 age-specific mortality of malignant tumors among urban males in Shenyang from 2013 to 2017

女性前10位恶性肿瘤(除女性特有肿瘤)死亡率均低于男性,死亡曲线与男性基本相似。部分癌种死亡率变化趋势波动较大,其中宫颈癌死亡率在35岁以后大幅上升,50岁达到高峰后持续下降,70岁后上升,至85岁达到高峰;卵巢癌死亡率则在45岁以后呈上升趋势,75岁达到高峰,然后平缓下降。见图2。

图2 2013—2017年沈阳市城区女性前10位恶性肿瘤年龄别死亡率Fig.2 Top 10 age-specific mortality of malignant tumors among urban females in Shenyang from 2013 to 2017

3 讨论

从总体上来看,2013—2017年沈阳市城区居民恶性肿瘤死亡低于全国水平,其中中标率为100.50/10万,0~74岁累积率为10.88%,分别低于2015年中国恶性肿瘤死亡中标率(106.72/10万)、0~74岁累积率(11.94%)[4],2015年中国东部恶性肿瘤死亡中标率(104.14/10万)、0~74岁累积率(11.53%)[5]以及2006—2015年辽宁省恶性肿瘤标化死亡率(119.05/10万)和0~74岁累积率(12.96%)[6]。提示可能与沈阳市经济水平发展缓慢、市民防癌意识的不断提高以及城市五癌早诊早治项目有一定关联[7]。从死亡趋势上分析,发现5年间沈阳市恶性肿瘤粗死亡率缓慢上升,与全国保持一致[8],但标化死亡率呈下降趋势(APC=-1.77%,P=0.030),据报道美国近年来恶性肿瘤的死亡率下降趋势明显,每年平均下降约1.5%[9],全球其他国家或地区恶性肿瘤死亡率近10年来也呈缓慢下降趋势[10]。考虑致使沈阳死亡率缓慢上升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人口老龄化[11],近年来沈阳市老龄人口呈逐年上升趋势,2013—2017年60岁以上人口高达22.64%。

性别分布方面,2013—2017年沈阳市城区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率呈现男性高于女性分布特征,与全国分布特征一致[12]。在变化趋势方面,5年间男性和女性粗死亡率虽然缓慢上升但标化率却下降,提示性别可能是恶性肿瘤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在年龄变化趋势方面,5年间沈阳市城区居民死亡率随着年龄增长呈明显上升趋势,40岁后开始成倍上升,直至85岁达到高峰。肿瘤发展是基因突变长期积累的过程,发病风险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13],低年龄段死亡率处于低水平,在高年龄段呈快速增高趋势,这可能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和发展随着年龄的增加暴露于潜在致癌因素的机会也相对增加有关。

死亡顺位方面,男性排在前5位的恶性肿瘤依次为肺癌、肝癌、结直肠癌、胃癌、食管癌,女性依次为肺癌、结直肠癌、乳腺癌、肝癌、胃癌,这一顺位与2015年中国恶性肿瘤死亡顺位[14]略有差异,结直肠癌和乳腺癌相比全国死因顺位较靠前。其中男性、女性肺癌死亡率均高居恶性肿瘤首位,但男性肺癌死亡水平高于女性,男性肺癌死亡率呈缓慢上升趋势,而女性则缓慢下降且标化死亡率由2013年23.06/10万下降至2017年的18.98/10万,流行趋势与全国基本一致[15],由此可见肺癌仍是未来重点防控的癌种。借鉴发达国家防治肺癌的经验,我们需采取有效控制烟草、提高高危人群筛查率、提升早诊率等措施强化肺癌防治[16]。男性肝癌死亡率同样高于女性,但是不管男性还是女性死亡率均缓慢上升,与全国保持一致[17]。目前研究表明吸烟、过量饮酒与肝癌有密切关系,这些行为以及代谢综合征、肥胖症、2型糖尿病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等代谢危险因素在男性中可能较女性更普遍[18],可能是男性肝癌发病率高于女性的原因。而近5年来,胃癌死亡率波动较大,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中在2015年达到最高,然后呈抛物线下降趋势,且男性和女性标化率以及女性粗死亡率均明显下降,这与2000—2015年中国22个肿瘤登记地区胃癌标化发病率呈现下降趋势[19]一致,可能与胃癌的预后与诊治时期密切相关。结直肠癌死亡率居高不下,有研究显示,超重或肥胖可能是结直肠癌死亡率上升的重要因素[20]。乳腺癌死亡率和标化率也均呈上升且年轻化趋势。有研究表明,年龄的增长[21]、较多的酒精摄入[22]、吸烟人群[23]、肥胖[24]等可使乳腺癌发生风险大幅增高。

综上,结合2013—2017年沈阳市城区居民恶性肿瘤死亡趋势分析结果,认为未来应针对肺癌、肝癌、结直肠癌、胃癌、乳腺癌以及食管癌等高死亡率癌种制定有效的防治规划,例如积极推广乙肝疫苗等疫苗接种,防范和减少相关高危因素暴露;做好城市五癌早诊早治项目,积极开展有效的人群筛查,提高人群对癌症的知晓度和对筛查的依从性,并探索更便捷有效的初筛方法,如对肺癌高风险人群进行低剂量螺旋CT筛查[25],大力推广无痛肠镜使用等,既是早期发现的有效手段,也有助于提高人群筛查依从性,从而实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最终降低癌症疾病负担。

猜你喜欢
标化顺位年龄组
1990至2019年中国与全球甲状腺癌疾病负担比较分析
2005—2016年中国喉癌发病及死亡趋势分析
抵押前顺位作展期是否要后顺位同意
对广东省成年男子BMI指数的分析
黄岩长潭水电厂
2005年与2010年河北省经济较好与经济一般城市成年女子健身程度的比较与分析
无锡地区孕中期孕妇血清AFP、free β-HCG、uE3中位数标化及其应用
山东医药(2017年3期)2017-02-23 10:47:59
音乐和家庭都是第一顺位!两者才是他要的“爵式人生”
Coco薇(2015年11期)2015-11-09 13:18:40
海事船舶优先权的受偿顺位问题分析
世界海运(2015年8期)2015-03-11 16:39:09
历次人口普查中低年龄组人口漏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