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尼热·木合买提,亚里昆·买买提依明,贵有军,赛娜瓦尔·巴合提,龚小虎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急处置与鼠疫防治所,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2)
新疆每年都有报告不同程度的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掌握我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特征,对2005-2019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监测资料做了宏观分析。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的新疆2005-2019年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用Excel 2009统计软件,对汇集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
15年期间全区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756起,累计发病和中毒人数42467例,死亡106例,病死率为0.25%,其中2007年报告事件起数最多,2008年报告发病或中毒人数最多,2016年报告事件起数最低。事件年份分布情况见表1。
表1 2005-2019年新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年份分布
新疆2005-2019年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级别主要以一般事件为主,占总发病起数的79.38%,其次为未分级占事件总起数的13.42%,较大事件和重大事件各占6.07%和1.27%,无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005-2019年新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主要为传染病暴发疫情与既往文献结果温和[1-5],占总报告事件起数的86.53%(654/756)、发病或中毒人数占总发病或中毒人数的82.53%(35046/42467),传染病事件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43.39%(45/106);其次为食物中毒事件占总报告事件起数的13.49%(102/756)、中毒人数占总发病或中毒人数的5.59%(2372/42467),详见表2。
2005-2019年间新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时间20259例主要集中在2月至3月和10月至11月,占总发病或中毒人数的51.61%,见图1。
图1 2005-2019年新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按月分布情况
2005-2019年间全疆14各地(州、市)均有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南疆的喀什地区和北疆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报告较多,分别占全疆总发病或中毒人数的17.66%和14.62%。
2005-2019年间全疆报告的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前三位的传染病疫情依次为水痘、麻疹、流行性腮腺炎、流感,其发病数分别占传染病总病例数的26.42%、23.38%、20.29%、和9.04%,死亡数45人。报告的甲、乙、丙类和其它类传染病报告情况见表2。新疆2005-2019年传染病事件发生情况。
表2 2005-2019年新疆传染病事件发生情况
2005-2019年间新疆发生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448起,发病人数27056例,死亡7例,分别占总报告事件数、总发病或中毒人数和总死亡数的61.62%、68.92%,和6.36%。其中小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324起,发病或中毒人数16431例,分别占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事件数、总发病或中毒人数的72.32%、60.73%;幼托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4起,发病数441例,分别占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事件数、总发病或中毒人数的5.36%和1.63%。
新疆过去15年(2005-2019)年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没有发生,发生事件的类别为一般事件为主,主要为呼吸道传染病事件,发病具有2个高峰,2-3月和10-11月,发生规律符合呼吸道传染病的流行特点,其他事件发生频率不多。学校和幼托机构为新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主要场所。突发事件发病地区分布广泛,而高发的几个地区常年出现聚集性传染病病例,这是年度病例增多的直接原因,聚集性病例主要为麻疹、流行性性腮腺炎、水痘[6]等计划免疫相关疾病。麻疹在新疆一些地区仍未完全打破自然流行的趋势,常常呈地方性暴发或流行[7],此现象直接影响到我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提示针对学校和托幼机构加强控制疫苗对应的呼吸道传染病[8]。新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发生在学校,不仅直接影响到师生身心健康和正常教学秩序,还间接影响到学生家庭及社会公众,引起媒体和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9]。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发生在学校和托幼机构的大部分传染病疫情都是有偿疫苗可为预防的疾病。尽管水痘和流感疫苗上市多年但因未纳入国家扩大免疫规划,尚需自愿自费接种,且价格较高,导致实际接种率不高,因此学校及托幼机构发生传染病疫情后按相关应急预案要求,及时加强疫情监测和采取隔离病例等防控措施,并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开展应急接种,以建立起有效的免疫保护屏障。
(1)加强麻疹,流行性腮腺炎,水痘、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监测,及时预警。重点地区要关注传染病疫情情况,杜绝疫情瞒报、迟报现象,及时报告,及时预警。
(2)积极防控,加强疫点处置。发现传染病病例,应根据病人的活动情况确定疫点,切实管理好传染源,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切断传播途径,对病人活动场所进行消毒;保护易感人群,未接种儿童进行应急接种。
(3)切实做好院内感染控制和传染源管理工作。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严格按照有关要求,对具有发热、出疹等症状的患者进行预检分诊,杜绝医院感染和扩散。
(4)加强新疆应急人员的培训和演练工作,提高基层人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和应急处置能力。
(5)加强疾控部门与教育部门的合作,做好学校健康教育工作和信息畅通,发现疫情及时处置。
(6)加大疾控部门结合当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特点和规律,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防制,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降到最低水平[9]。
(7)建议及时制定和调整传染病防控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加强重点传染病监测预警和强化疫苗接种,以及针对性的开展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的传染病防治知识及专业培训等。
(8)加强对新疆2005-2019年学校及托幼机构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时间进行流行病学分析,掌握其发生特点和流行规律,为制定和调整学校及托幼机构的传染病防控策略以及开展下一步风险评估研究提供科学依据[10]。
(9)针对性的开展不同人群的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广大群众对传染病的防范意识[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