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在白内障患者中的应用及 安全性研究

2022-01-14 07:11苏若佳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96期
关键词:晶状体乳化白内障

苏若佳

(遂溪县人民医院,广东 湛江 524300)

0 引言

“白内障”在临床上是一种多发眼部疾病,病理表现主要为晶状体蛋白质变性,浑浊为主,引起病变的原因很多,结果是晶状体代谢紊乱[1]。白内障患者主要集中在40岁以上,中老年人是高发病率群体,疾病发病率与年龄增长呈现正比例相关性,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快,白内障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患者人数逐年增多[2]。白内障目前没有特效药可以治疗,想要彻底治疗只能通过手术,经过了针拔、囊内外摘除手术方案等,超声乳化是近些年快速发展并广泛应用的技术类型[3]。超声乳化技术在白内障手术操作的过程中对患者造成的创伤非常小,但是因为手术过程中会使用到超声能量,如果能力过高的话会造成一些负效应,损伤患者角膜内皮,并且手术费用昂贵,使得很多患者对该项手术望而却步[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减少手术费用、操作难度等,临床上加大了对白内障手术技术及设备科研上的资金投入,诞生了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技术类别,以此减少对患者角膜内皮的损伤[5]。但是该技术的应用和普及存在一些质疑,认为其与乳化超声手术的疗效和安全性有很大差距,需要得到进一步的论证与临床实践证明。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白内障患者30例(2019年9月至2021年4月)进行讨论,按照手术方案差异分成两组,对照组共计15例,男/女各9例和6例,年龄43-77岁,平均(57.63±2.15)岁,病程1-5年,均值(2.63±0.45)年。观察组患者总数15例,男、女分别8例和7例,年龄43-78岁,平均(57.57±2.06)岁,病程1-5年,平均(2.70±0.46)年。患者性别比例、年龄范围、病程长短组间比较,P>0.05,可比较研究。

纳入标准:(1)患者接受超声检查、视力测试等检查后确诊为白内障;(2)患者无手术禁忌;(3)患者及家属有手术意愿,并自愿参加本研究。

排除标准:(1)眼先天性异常、存在眼部感染;(2)主要脏器功能障碍(心、肝、肾、肺);(3)手术禁忌;(4)麻醉过敏。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方案,术前对患者视力测试、角膜散光值测量等,做好记录。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确保患者无呼吸系统疾病、心肺脑病、耳鼻喉感染疾病等。将患者血压控制在140/90mmHg范围内,空腹血糖控制在 7.2mmol/L以下。

常规消毒眼部手术操作区域,使用利多卡因对患者进行表面麻醉。在角膜缘处开一个手术切口,3mm宽、3mm深水平切口。相距角膜缘1.5mm处利用穿刺刀进行巩膜隧道内切口,通过分离操作至透明角膜,将黏弹剂通过穿刺注射到前方里。给予患者环形撕囊连续操作,超声乳化选择原位操作进行晶体手术,清除囊袋内皮质。人工晶体小心放入吸收干净黏弹剂,缩瞳操作应用卡巴胆碱。切口进行水密操作后,常规包扎。

1.2.2 观察组

患者接受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操作,消毒、麻醉所用方式及药物与对照组相同。手术过程、步骤为:手术切口选择反眉弓小切口,位置选择与患者角膜缘后1.5mm相距点,巩膜厚度与切口深度相同,并且要垂直与巩膜表面,穿刺刀通过切口达到前方,注入黏弹剂,连续环形撕囊后分离晶状体核水,并水分层,手术内切口扩大。对患者白内障病理分型进行观察,使用双腔冲洗管处理软核白内障,如果是硬核白内障则需要在晶状体-后囊膜间、晶状体-角膜间注入黏弹剂,保留一部分空间形成对前房的密闭性保护。晶状体核的劈裂使用双手法进行,将劈开后的晶状体移动到巩膜隧道切口之中对切口后唇进行按压,将晶状体核取出后将皮质(残留)去除。前房和囊袋均注射黏弹剂,囊袋中的黏弹剂使用人工晶体置换,注入卡巴胆碱完成前房完成缩瞳,水密切口,对术眼进行包扎。

1.3 评价指标

比较临床疗效和术后并发症。疗效评价标准:(1)显效:手术后对患者测试视力,最佳矫正视力≥0.5,无明显术后并发症;(2)有效:患者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3-0.5,并发症有改善;(3)无效:最佳矫正视力相比于术前无好的改善,或者变差。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本研究获取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手术后,观察组患者显效13例、有效2例、无效0例,治疗有效的患者共计15例,治疗总有效率100.00%;对照组手术后显效患者数量10例、有效患者数量1例、无效患者数量4例,治疗有效的患者共计11例,治疗总有效率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出现1例角膜水肿,并发症发生率6.67%,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出现2例角膜水肿、2例前房虹膜反应、2例感染,并发症发生率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白内障是一种具有很高发病率的致盲性眼部疾病,患者发病后视力下降明显,并且存在失明风险,因此需要及时发现白内障的疾病症状,到正规医院接受进一步的检查并确诊,需要适宜的治疗,以此恢复视力,预防失明及其它类型并发症[6]。现如今,临床上对于白内障的治疗以手术治疗方案为主,并且手术方案很多,在多年的手术研究和临床手术实践经验积累下,白内障手术治疗技术不断提高,并且趋于完善[7]。超声乳化手术凭借手术操作简单、切口小、术后恢复快、患者病痛少等优势,逐渐成为主流手术技术,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8]。但是使用这种手术方案治疗白内障患者的时候,对于手术设备、手术医生的专业技术操作等要求比较高,并且手术使用的设备价格昂贵,手术难度大,使得手术整体的费用高,对于患者而言治疗费用压力比较大[9]。同时因为白内障患者大多数是40以上的中老年人,特别是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在患上白内障疾病时,白内障多数为硬核且核大,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角膜失代偿以及角膜水肿等,会损伤患者角膜内皮。因此,找到一种操作更加简单、手术易行、价格低的手术方案就显得尤为重要,成为了医学界和临床研究工作中的重点项目之一。随着临床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小切口手术方案在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逐渐广泛,并且得到了患者和临床医生的一致青睐,并且该手术操作简便,不需要使用价格昂贵的特殊手术设备,总体上看手术应用的可行性更高[10]。但是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高,术后第一天角膜水肿轻,但术后散光重,超声乳化术后第一天角膜水肿重,但术后散光轻,如果是比较成熟的白内障更加明显,这也导致到临床上在对以上两种不同手术方案的应用效果和可行性、安全性上存在巨大的争议,给手术方案的推广与普及造成的巨大阻力。有研究认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在白内障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相比于超声乳化术差距是明显的,目前不应该广泛推广使用;也有研究提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在治疗白内障疾病中,有助于提高患者最佳矫正视力,在疾病治疗方面相比于超声乳化手术有一定优势。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手术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0%和73.33%,数据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0.00%,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67%,组间数据比较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临床治疗白内障疾病时应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可以获得很好的临床疗效,但是在并发症控制方面效果不足超声乳化手术,要求临床不断改进手术方案,加强对术后并发症的防治,以此不断提高手术治疗效果,确保手术成功率,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治疗。

猜你喜欢
晶状体乳化白内障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突然视物清晰 未必是好事
观察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疗效
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临床探析
白内障手术,该选哪种晶状体
过多晒太阳有害
Google新专利把电子眼注入眼球近视眼福音
绞股蓝总皂苷自微乳化给药系统的制备
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在干线公路的应用
儿童先天性晶状体半脱位术后房水中细胞因子的连续观察和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