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乾 许飞飞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网络的信息量会越来越大、覆盖面会越来越广,网络已经成为一种信息化的工具和教育的重要载体。中学德育工作者要采用科学的态度,转变学校德育观念,做到与时俱进;学校应当因势利导,转变德育方式,提高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同时学校应该与社会家庭密切配合,在不断拓展德育平台的同时,提高中学网络德育水平。学校应该发挥发挥网络德育的主导作用,利用网络传播的积极影响,正确地引导学生,不断提高中学德育工作的效率。
关键词:德育观念 学校主导 德育方式 德育平台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如何在信息化背景下有效德育工作是学校和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需要思考的问题。疫情期间客观为学校提供了学习的德育工作的新思路。各个学校丰富了线上德育系列活动的内容,紧密扣合时代热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网络观,通过多样化的德育形式,拓宽互联网背景下德育教育资源,提升德育工作的时效性、实效性,探索新形势下线上德育工作的新模式,确立班主任为主体线上德育工作中的应用制度。学校作为学生品德素养、全面发展负责的引导者,实施线上具体实践活动,是全面德育领路人和主导者。
践行学校为主导的网络德育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施行:
1.转变学校德育观念,做到与时俱进。
教师的德育观念的与时俱进应是道德教育之必要。[1]在网络信息化时代,学校德育需要改变以教师、课堂、教材为中心的传统德育观念,把传统德育与网络德育相结合,即要求学校树立德育工作者与学生相互交往的德育过程观,确立虚拟主体性与实在主体性辩证统一的德育主体观。德育工作者必须认识到网络在学生发展过程中的利弊,在肯定网络对学生发展有利的同时,要加强学习,熟练掌握网络操作技能,掌握网络环境下开展德育工作的技能技巧,不断提高自身在网络环境下开展德育工作的能力,积极引导,有效疏导,力图做到网络德育与时代并轨,树立崭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德育工作者能真正发挥网络在活跃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成人成才过程中的作用,将树立正确的网络德育观念作为中学德育工作者有效开展网络德育的基础。
2.转变德育方式,提高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很多中学的德育观念滞后,存在形式主义问题,德育一般只是停留在书本上;中学德育的目标没有层次性,很多学校制定的德育目标太大太远,完全脱离现实,这样就势必会导致中学德育的空泛,与现实生活不相符。学校利用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开发具有校本课程教材,将视频、图片、声音融为一体,将提升德育课堂的吸引力。另外,德育工作者应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和当前热点问题布置任务,让学生制作图片,完成视频创作。比如新乡7-20洪水学生改以往的手抄报为形式多样的抗洪抢险的图片和短视频,收到了非常直观的效果,影响力也非常大。学校可以在校园网上设置议题,让学生自由地讨论,提升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3]。教师把德育任务通过班级群等形式进行布置,尽量让学生自己认识和反思,最终让学生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提升自我。
3.净化网络环境,增强学生法律意识
网络环境鱼龙混杂,不少学生都有沉溺于网络、参与网络暴力、被网络诈骗等经历。学校应加大力度宣传网络法律法规相关知识,让大家都能知法懂法,自觉约束在网络上的言行,减少学生的网络不规范行为。对于中学生沉溺于网络游戏、网络暴力等现象要采用家校合作,及时沟通将不良影响降至最低。利用钉钉课堂等办公软件等使学生和家长更好了解和宣传国家教育政策,进行及时而有效的德育。针对会对青少年身心产生不利影响的信息要及时发出警告,避免青少年学生被侵害。以案例学习促进学生保护自我的能力,不断增强学生法律意识。
4.拓展德育平台,提高教师网络德育水平
建设一支既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又具有一定网络技术知识、熟悉网络教育特点的德育工作队伍,是有效实施网络德育的重要前提。[2]网络德育工作者必须熟悉现代德育理论,掌握较为完善的德育知识,这是德育工作者在网络时代的必备素质。网络德育工作者还需要掌握教育心理学、传播学及现代网络技术等教育理论和信息理论知识,同时也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水平。专业化的网络德育工作者必须具备较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水平,熟练掌握网络技术。德育的目的是育人,所以网络德育工作者还需要具备班主任工作的道德素养。学校要为德育工作者在学习网絡德育知识、提高网络德育工作能力方面提供技术、制度上的支持。更重要的是,网络德育工作者要适应现代技术学习的要求,努力提高自己的网络德育工作水平,不断应对网络时代的各种问题,更有针对性地开展网络德育工作,努力提高网络德育工作的实效。
学校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可以在校园网、公众号上开设德育课堂,作为开展网络德育的主要形式。网络德育的内容要丰富有趣,让学生能自觉地上网浏览;同时要根据德育的教学内容, 在网络上设置不同的栏目,如理论学习、时事政治、科技竞赛等,有效地分解德育内容。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不同的学习内容,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净化了心灵,就能增加学生自我管控的能力,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学校德育水平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雒维琴. 新时期中学德育管理体制的反思与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8(44):384-385.
[2]许振兴.对加强大学生网络德育工作的再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 8) : 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