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春梅
仙桃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科,湖北仙桃 433000
血常规检测作为医学检验中最常用到的检测项目,可以通过对各类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等)的数量、形态测定,来对血液状态进行判断,并结合其水平变化对组织结构的病理改变情况进行初步分析和评价[1]。血常规检测结果不仅可以为疾病的诊断、治疗效果的评估提供依据,而且可以为疾病复发风险进行预测。但是血常规检验所过程中受的影响因素较多,采血前受检者的身体和情绪状态、采血位置、采血时间、采血的方式、抗凝剂类型的选择、混匀静置时间、送检时间、检测仪器及试剂、检测人员技术水平、标本的核对等都可能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混匀静置时间是这些因素中相对隐匿的一种[2]。由于血液被抽离机体后,随着时间的延长,其中的一些成分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进而导致检测结果的变化, 影响血常规的参考价值。 该文随机抽取2020 年1—12 月间在该中心接受体检的500 名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分析血常规标本临检前,标本与抗凝剂混匀后,不同静置时间获得的相关血细胞检测结果的不同,判断其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并确定最佳静置时间。 现报道如下。
随机抽取在该中心接受体检的500 名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男247 名,女253 名,年龄18~60 岁,平均年龄(38.8±6.7)岁。受检者不合并血液系统疾病、重要脏器结构器质性病变、传染性疾病、遗传性疾病,近期无外伤史。 该研究经该院伦理委员会讨论通过,且受检者自愿参与,签署知情同意书。
采集受检者的静脉血标本,要求在采血前要告知受检者禁食10~12 h,保持空腹状态;检查前1 d 停用可能影响检查结果的各种药物;检查前半小时禁止剧烈运动;女性不得在经期采血;保持情绪平静。在清晨空腹状态下采集受检者的外周血液标本(剔除脂血、溶血、黄疸血样本),采血位置为肘静脉,采血量2~3 mL,将采集到的血液置于含抗凝剂的真空采血管中,进行抗凝处理,并将与抗凝剂混匀后的血液冷藏在2~9℃的环境下, 将血液样本静置, 分别在静置10 min、0.5 h、1 h、2 h、3 h、5 h、7 h、9 h、11 h 的不同时间对其实施行血常规检查,每个时间点检查3 次,并将3次测定值的平均值作为应用值。 检测采用BC-538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
比较不同静置时间下测得的红细胞计数(RBC)、血小板计数(PLT)、血红蛋白水平(Hb)、红细胞压积(HCT)、白细胞计数(WBC)及其分类指标中的中性粒细胞(Neu)、淋巴细胞(Lym)比值之间的差异。
其中,RBC 的正常参考范围是 (3.5~5.5)×1012/L;PLT 的正常参考范围是(100~300)×109/L;Hb 的正常参考范围是110~160 g/L;HCT 的正常参考范围是40%~50%;WBC 的正常参考范围是 (4~10)×109/L;Neu%的正常参考范围是50%~70%;Lym 的正常参考范围是20%~40%[3]。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对血常规标本临检前不同混匀静置时间下检测得到的各项血细胞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可见混匀时间为10 min、0.5 h、1 h、2 h、3 h、5 h、7 h、9 h、11 h 时,受检者的RBC、Hb、HCT、Lym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随着静置时间的延长,PLT 和Neu%出现不断降低的情况,而WBC 则出现不断升高的情况,不同时间获得的3 项指标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不同模式下检测得到的血常规指标检测结果比较(±s)
表1 不同模式下检测得到的血常规指标检测结果比较(±s)
混匀静置时间10 min 0.5 h 1 h 2 h 3 h 5 h 7 h 9 h 11 h RBC(×1012/L)4.54±0.25 4.53±0.24 4.51±0.23 4.49±0.25 4.52±0.27 4.52±0.29 4.55±0.28 4.54±0.27 4.55±0.29 PLT(×109/L)Hb(g/L)HCT(%)WBC(×109/L)206.97±22.56 205.56±22.11 205.11±22.00 204.87±21.98 203.90±20.63 202.87±20.56 199.09±19.97 193.97±19.38 190.28±18.38 145.58±7.55 145.22±7.61 144.99±7.43 143.96±7.82 144.19±7.37 144.67±7.50 145.11±7.52 145.23±7.55 145.10±7.43 0.43±0.02 0.42±0.02 0.42±0.02 0.42±0.01 0.43±0.01 0.43±0.02 0.43±0.03 0.42±0.02 0.42±0.01 7.90±0.89 7.92±0.91 7.93±0.93 7.95±0.93 8.00±0.05 8.10±0.05 8.28±0.06 8.31±0.07 8.45±0.07 Neu(%)Lym(%)71.27±3.67 71.09±3.58 70.15±3.41 69.88±3.33 69.02±3.25 68.43±3.21 68.31±3.11 67.24±3.02 65.11±2.86 28.94±3.47 28.99±3.50 28.98±3.45 28.97±3.43 28.77±3.32 28.82±3.40 28.89±3.45 29.01±3.42 29.05±3.47
在现代检验技术不断提高,检验仪器更加先进的情况下,临床血常规检验过程中,通过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的应用以及大大降低了人为因素对检测准确性的影响,检测效率也得到显著提升。除此之外,标本在采集、处理、保存、运送、检验各过程中的相关影响因素也渐渐得到更多的重视程度,一些比较明显的影响因素可以通过一些措施的实施来最大程度降低其对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但有一些相对隐匿的影响因素则容易被忽略[4-5]。 比如血液采集过程中,静脉血检测是使用历史最为悠久的一种,具有痛感低、采血量大的优势,对其的检测已经有一套的成熟的流程与标准,抗凝剂的应用可以避免血液凝固对检测结果造成的影响,而全自动检测仪器的使用也保证了检测的可靠性。但是,血液标本与抗凝剂混合之后,静置时间的不同也会对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6-8]。 作为血液标本采集后,血常规检验实施前的第一个步骤, 在将血液与抗凝剂充分混合均匀后,常常选择即刻送检。但是这个混匀的过程很容易导致血液标本中出现较多的气泡,影响受检血量[9-10]。 将其进行20 s 左右的静置处理后, 会逐渐出现上浮的气泡,需要再进行一段时间的静置,促进血液标本的稳定[11-12]。但静置时间过长的情况下,会出现血细胞沉降的情况,导致检测结果出现偏差[13-15]。
该文选择在将血液标本混匀后静置10 min、0.5 h、2 h、3 h、5 h、7 h、9 h、11 h 后的不同时间, 分别对其进行血常规检测,检测的样本量大、时间跨度大,可以更清晰地判断静置时间对不同血细胞检测结果的影响。 从该文的检测结果看,不同静置时间下受检者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淋巴细胞比值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该变量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相对较小,可以忽略不计。 但是随着静置时间的延长,受检者的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值都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变化, 静置时间为10 min 时,PLT 为 (206.97±22.56)×109/L,Neu%为(71.27±3.67)%,WBC 为(7.90±0.89)×109/L,而当静置时间为11 h 时,3 项指标分别为(190.28±18.38)×109/L、(65.11±2.86)%、(8.45±0.07)×109/L, 表现为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比值随时间延长,检测值逐渐降低,而白细胞计数则随时间延长而出现逐渐升高的情况。这与乔万超[2]的研究结果一致,其比较的是静置后1~11 h 各项血常规指标的检验结果,结果可见静置时间为1 h 时,PLT 为 (205.7±25.4)×109/L,Neu%为 (61.3 ±9.8)%,WBC 为(7.48 ±2.33)×109/L,而当静置时间为11 h 时,3 项指标分别变为(192.6±19.4)×109/L、(57.1±9.3)%、(8.49 ±2.02)×109/L,数据变化的整体规律一致。这可能是由于静脉血液与抗凝试管中的抗凝剂结合的过程中,血小板的形态会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出现相应的改变,外膜会转变为微小管游离端的形式向外延伸,在其周围形成丝状伪足,彼此互相缠绕聚集,一定程度上使得血小板计数的降低, 随静置时间延长,这种表现更加明显。中性粒细胞比值的降低则与其本身寿命短有关,血液标本的静置的时间越长,中性粒细胞的死亡量越多。白细胞计数水平的改变与抗凝剂的应用有关,抗凝剂可以跟血液中的钙离子相结合并形成一种稳定形态的螯合物,避免血液发生凝固,当抗凝剂的抗凝效果在维持一段时间之后,血液中白细胞会因适应性增加而导致本身成分的恢复,加上血小板丝状伪足的聚合体产物被划入WBC 的计数范畴,使白细胞计数会随时间延迟表现出上升的趋势[16-17]。
综上所述,临床实施血常规检验的过程中,在临检前标本的混匀静置时间直接影响相关指标的检测结果,长时间静置会导致检测结果出现偏差,在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以及中性粒细胞比值等指标的变化上最为显著。 因而要对检验时间进行有效控制,以提高检测的准确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