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胱抑素C 及凝血功能检验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2022-01-13 06:23李卫刘圣勋肖洋洋孙阵阵
系统医学 2021年23期
关键词:凝血酶进展脑梗死

李卫,刘圣勋,肖洋洋,孙阵阵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山东滨州 256600

脑梗死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缺血性疾病。因患者多为中老年人,其疾病预后较差,致残、致死的风险较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显著影响。 对于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早期诊断十分重要,决定着患者的综合预后。 血浆抑制剂C 及凝血功能是一种可以判断疾病的指标[1]。 血清胱抑素C 能有效地反映患者的动脉硬化情况,凝血功能可了解患者的血液循环情况。 该研究纳入该院2019 年6 月—2020 年12 月收治的100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选择同期100 名健康体检的志愿者作对照, 探讨血清胱抑素C 及凝血功能检验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该院收治的100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组, 选择同期100 名健康体检的志愿者作对照组,对纳入的所有对象进行血清胱抑素C 及凝血功能检测。并将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完全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进展型急性脑梗死患者,比较两种指标监测结果。

研究组男58 例,女42 例;年龄38~75 岁,平均(57.71±4.24)岁。 对照组男56 例,女44 例;年龄37~77 岁,平均(58.69±5.67)岁。 两组间年龄、性别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该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患者均知情同意。

将研究组根据疾病情况分为两组,完全型急性脑梗死患者45 例和进展型急性脑梗死患者55 例。完全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男26 例,女19 例;年龄38~74岁,平均年龄(57.45±4.56)岁。进展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男32 例, 女23 例; 年龄39~75 岁, 平均年龄(57.67±4.01)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研究组的患者均行CT 检查证实脑梗死,存在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②对照组体检均健康正常,无合并相关疾病。

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脑血管疾病或者存在其他的脑器质性病变者; ②既往有脑卒中病史的患者;③存在对凝血功能有影响的其他疾病者;④合并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⑤经检查为急性脑出血的患者。

1.2 方法

对纳入的所有对象进行血清胱抑素C 及凝血功能检测。所有受试者早晨在真空干燥管中采集空腹静脉血2 mL,3 000 r/min 离心15 min,分离血清,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检测血清胱抑素C,采用投射免疫比浊法, 用OLYMPUS2700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胱抑素C 试剂由北京久强公司提供, 操作严格按照试剂说明书进行。 而凝血功能检测是用ACLTOP700 全自动血凝分析仪, 以其配套检测试剂检测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纤维蛋白原。

1.3 观察指标

对比对照组和研究组血清胱抑素C 及凝血功能检测的结果,并对照研究组当中,完全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进展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 及凝血功能检测的结果。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 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健康者和脑梗死患者血清胱抑素C 及凝血功能比较

研究组血清胱抑素C 及凝血功能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健康者和脑梗死患者血清胱抑素C 及凝血功能比较(±s)

表1 健康者和脑梗死患者血清胱抑素C 及凝血功能比较(±s)

组别血清胱抑素C(mg/L)纤维蛋白原(g/L)凝血酶原时间(s)凝血酶时间(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s)对照组(n=100)研究组(n=100)t 值P 值1.10±0.16 1.56±0.23 16.418<0.001 2.55±0.31 4.32±0.51 29.657<0.001 12.96±1.32 9.04±1.05 23.241<0.001 14.53±1.33 10.26±1.02 25.476<0.001 34.96±3.32 27.04±2.41 19.305<0.001

2.2 完全型和进展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胱抑素C及凝血功能比较

完全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胱抑素C 水平及凝血功能中纤维蛋白原高于进展型急性脑梗死患者,而凝血功能指标中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低于进展型急性脑梗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进展型和完全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胱抑素C 及凝血功能比较(±s)

表2 进展型和完全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胱抑素C 及凝血功能比较(±s)

组别血清胱抑素C(mg/L)纤维蛋白原(g/L)凝血酶原时间(s)凝血酶时间(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s)进展型(n=55)完全型(n=45)t 值P 值1.42±0.15 1.83±0.24 10.428<0.001 3.91±0.41 5.43±0.62 14.684<0.001 10.78±1.35 7.14±0.81 15.890<0.001 11.89±1.87 8.47±0.89 11.262<0.001 30.81±3.32 23.78±2.56 11.648<0.001

3 讨论

脑梗死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急性脑梗死患者在相关因素的影响下明显增加。急性脑梗死的主要病机是脑内血液供需严重失衡。患者发病后可出现偏瘫、失语及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丧失。 脑梗死患者易发生肢体残疾甚至死亡,严重威胁其健康和生命安全[2]。脑梗死患者可出现神经细胞损伤及神经元损伤,这需要医生对患者的相关指标及血液循环进行观察分析。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病,对人的身体危害极大,发病因素复杂。根据相关的调查研究,急性脑梗死与人的脑血管神经有密切关系,主要是内膜严重破坏,导致脑血栓形成和缺血,导致人体神经系统失衡[3]。

血清胱抑素C 是一种无糖的小分子碱性蛋白,包括122 个碱性氨基酸。 血浆胱抑素C 能控制脑外蛋白水解,抑制胱氨酸蛋白酶的活性,在心血管疾病如动脉硬化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凝血功能是心脑血管病的保护性因子[4]。 凝血性好,能迅速修复出血点,预防血管出血。

作为一种蛋白酶抑制剂, 血清胱抑素C 在人的脑脊液中具有调节机体内外蛋白水解作用。有关研究者通过相应的调查证明,脑梗死患者在脑梗死前产生了较多的组织蛋白酶,血清胱抑素C 会持续升高,这与正常人相比有很大差异[5-6]。 一般情况下,血清胱抑素C 含量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高于正常人, 血清胱抑素C 是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重要指标, 且病情进展后,其水平更高,可能与脑梗死进展时血清胱抑素C病理改变有关。 另外,脑梗死患者容易出现急性脑水肿及颅内压升高, 导致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改变、肾血流减少、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肾小球对于血清胱抑素C 排泄降低,导致血清胱抑素C 水平升高。研究显示, 血清胱抑素C 还可参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可能通过抑制组织蛋白酶抑制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参与炎症反应,影响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诱发急性脑梗死患者机体应激反应,在急性脑梗死发病中起一定作用[7-9]。

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剧,急性脑梗死的发病率也不断上升。其发生与能量代谢、兴奋性神经递质释放、氧自由基反应等密切相关。 其残疾率和病死率都很高。 如不加以治疗,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10-12]。 当急性脑梗死发生时, 会引起凝血系统和纤溶系统的失衡,进而导致血栓形成。 栓塞不仅加重了患者的病情,而且给临床诊断带来一定的障碍。患者易错过临床溶栓治疗的最佳时间,最终影响治疗和预后。因此,正确认识凝血和纤溶状态对于疾病的诊断和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凝血功能是心脑血管病的保护性因子[13-16]。正常人群抗凝功能在正常情况下是比较完整的,而急性脑梗死患者凝血功能出现异常,比如血栓形成,会影响血液循环和供给功能,从而导致疾病。 脑梗死是严重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脑血管疾病。 激活血小板、凝血酶系统、 纤溶系统失调是急性脑梗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凝血功能指标能够反映急性脑梗死的病情,纤维蛋白原与脑梗死的发病密切相关,其水平升高和病情呈正相关特点。 正常人具有正常凝血功能,抗凝机制良好,但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抗凝机制,功能严重失调,危重患者会出现大量血栓,会严重影响脑供氧系统,引起缺血缺氧,导致脑梗死[17-19]。

该研究显示, 研究组血清胱抑素C 水平 (1.56±0.23)mg/L 及凝血功能中纤维蛋白原 (4.32±0.51)g/L高于对照组(1.10±0.16)mg/L、(2.55±0.31)g/L,而凝血功能指标中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分别是 (9.04±1.05)、(10.26±1.02)、(27.04±2.41)s 低于对照组 (12.96±1.32)、(14.53±1.33)、(34.96±3.32)s(P<0.05)。 完全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胱抑素C 水平及凝血功能纤维蛋白原高于进展型急性脑梗死患者,而凝血功能指标中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低于进展型急性脑梗死患者(P<0.05)。

马静[20]的研究也显示,血清胱抑素C 及凝血功能检验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中,试验组血清胱抑素C 水平(1.56±0.22)mg/L 及凝血功能中纤维蛋白原 (4.31±0.52)g/L 高于对照组 (1.10±0.16)mg/L、(2.76±0.33)g/L,而凝血功能指标中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分别是 (9.25±1.06)、 (10.25±1.06)、 (27.37±3.57)s 低于对照组(12.67±1.55)、(14.43±1.57)、(34.59±3.68)s;也存在完全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胱抑素C 水平及凝血功能纤维蛋白原高于进展型急性脑梗死患者,而凝血功能指标中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低于进展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情况。

该次研究和马静的研究有相似性,可见,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胱抑素C 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 而进展型急性脑梗死患者人群则低于完全型急性脑梗死患者。可见,随急性脑梗死的病情进展恶化,血清胱抑素C 升高,而凝血功能则持续降低,说明测定血清胱抑素C 及凝血功能可预测脑梗死的进展, 有助于医生判断脑损伤程度,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在疾病检测中,血清胱抑素C 和凝血功能可作为诊断依据。 根据这两个指标判断患者是否患有急性脑梗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简化检测流程,进一步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性,为患者节省一定的经济开支和检查时间,确保及时发现和治疗。

综上所述,急性脑梗死危害严重,临床上需要加强血清胱抑素C 及凝血功能联合的检测, 早期诊断并采取治疗干预,避免疾病进一步进展成为完全型脑梗死,以减少急性脑梗死对患者生活带来的影响。

猜你喜欢
凝血酶进展脑梗死
HIV相关淋巴瘤诊治进展
晚期痴呆患者治疗及照护进展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脑梗死合并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行呼吸康复的探讨
DWI联合DTI技术对早期脑梗死缺血半暗带的评估价值
Micro-SPECT/CT应用进展
扁平苔藓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基于稀土离子介导石墨烯量子点荧光开关的凝血酶生物传感器
多肽自组装膜用于凝血酶的检测
基于PdAu纳米颗粒的非标记型凝血酶传感器的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