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洪冰,龙正印,叶礼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强调“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扩大体育消费,发展健身休闲、户外运动等体育产业”(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2021-03-13]. http://www.gov.cn/xinwen/2021-03/13/content_5592681.htm.。2021年8月,《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对完善体育服务体系、增加体育人口、发展体育产业规模等方面设定了目标(2)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2021-08-03].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21-08/03/content_5629218.htm?trs=1.。在可预见的未来,我国社会体育事业方兴未艾,对社会体育的组织与策划、体育产业的经营与管理方面的人才需求将会进一步增加。
目前,我国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以下简称“社会体育专业”)作为一门新兴的专业正在快速发展。在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问题和矛盾也日益凸显。陈章玉对68所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比分析后强调:培养目标应结合地区特点、办学层次、不同人群的生活习惯、社会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地域文化体育特色项目,创建自身的社会体育专业办学特色(3)陈章玉.我国高校社会体育专业方向设置及其培养目标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6).。因此,本文结合民族区域特点及优势,探讨民族地区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期提升民族地区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建设水平。
本文以阿坝师范学院、四川民族学院及西昌学院三所四川民族地区本科院校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及专家咨询法,对三所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阿坝师范学院2021版,四川民族学院2020版,西昌学院2019版)进行研究。
2018版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提出,社会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必须掌握社会体育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备健身运动指导、大众体育活动策划与组织体育产业经营与管理的能力,能胜任社会体育方面的工作(4)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79.。
众多社会体育研究专家亦对社体培养目标提出了参考建议。例如湖北师院的罗代华教授建议: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要在劳动力市场需求不变时,把握好就业政策和社会人才需求,与我国市场经济接轨,凸显社会群体体育特点来对培养目标进行设计(5)罗代华,杜华,彭彦铭.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与对策[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王彤认为各地区高校应紧贴自身优势,体现特色培养目标(6)王彤.山东省社会体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2,(6).;王平在“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中,强调专业培养目标要统一,有地方特点(7)王平.我国普通高校社会体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调查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2.;梁旭鹏则提出社体专业人才培养要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并结合个人职业愿景角度进行设计,进而以需求为导向细化培养目标等(8)梁旭鹏.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08,(8).。
三所院校具体的培养目标都严格按照国家的质量标准设置。阿坝师范学院重视“大学科、小方向”的“个性化”专业转型思路,以培养“体育+民族性+应用型”、实践能力强,方向为健身与休闲运动指导、大众体育活动策划与组织、体育场馆经营与管理的人才为目标;四川民族学院遵循“一专多能、专兼结合、实用性强”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方向定位为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者、研究者以及未来地区的社会体育指导能手;西昌学院坚持“应用性、地方性、民族性”办学特色,人才培养方向定位为从事群众性体育活动指导与服务、经营与管理、策划与设计、组织与推广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可以看出三所院校都在国家的教学质量标准下,根据自己的优势及地方特点,进行了差异性设置(见表1)。
表1 三所院校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
三所院校严格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相关文件要求:本科标准修读年限4年,最长可延长2年,修完所有必修课程并获得毕业要求的最低学分,同时满足学院授予学士学位的其他相关条件,最后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
三所院校人才培养方案都明确罗列出主干课程,《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关于核心课程的设置提出“3+X”,其中“3”是必须开设的专业课程:社会体育导论、健身理论与指导、体育市场营销,三所院校都符合要求,“X”是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的差异性设置(见表2)。
表2 三所院校社会体育专业主干或核心课程比较
1.总学分设置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要求,社会体育专业总学分为140-170学分,各高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做适当调整。由表3可见,三所院校的总学时数差距较大,由低到高分别为2360+38W、2211+40W、2210+32W,毕业要求的总学分相差较明显,由低到高分别为145、150、165。西昌学院设置的毕业学分最低, 阿坝师范学院设置的毕业学分最高,但都在标准范围内。
表3 三所院校社会体育专业的总学时、总学分表
2.课程结构设置
三所院校根据各自学校的整体特点进行了课程模块的设置,课程结构设置各有特点,细化程度不同,例如四川民族学院单独设置了职业教育平台,西昌学院只分为三个大的平台课程(见表4)。
表4 三所院校社会体育专业课程结构表
3.公共必修课程设置
公共必修课开设的目的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为体育强国、健康中国战略服务的社会责任感;具有坚定的职业理想、强烈的职业认同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三所院校公共必修课程设置大体一致,包括思想政治理论、形势与政策(民族)、语言与计算机技能、军事教育四个方面。不同的是阿坝师范学院开设大学语文,四川民族学院开设大学写作,西昌学院开设独立的安全教育、思政实践课。
总体来说,三所院校的公共必修课以理论课程为主,符合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培养规格,但各有自己的偏重和特点。
4.公共选修课设置
为了满足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社会对社会体育人才多样化的需求,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选修课的设置,选修课一般分为限定性选修课和任意性选修课两种(9)张宗国,刘晓辉,陈燕庭.广东省普通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比较分析1——以3所高校为例[J].惠州学院学报,2018,(3).。
阿坝师范学院的公共任选课是通识教育课程6学分。四川民族学院的公共任选课分为:通识教育(包括文化素质)6学分、艺术素质2学分及公共任选(跨专业任选)10学分。西昌学院公共任选课为:通识教育任选7学分,英语、日语、汉语任选5学分。
5.专业必修课程(除集中实践课程外)设置
专业必修课是专业教学计划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决定培养什么样的专业化及社会化人才所应具备的知识与能力结构的体现。
由表5可知,三所院校专业必修课程(除集中实践课程外)学时、学分差别较大,院校根据学校及地方的社会人才需求设置课程,最高学分与最低学分相差34学分,最高学时和最低学时相差553学时。
表5 三所院校社会体育专业必修课学时学分一览表
6.集中实践课程设置
由表6可知,阿坝师范学院实践课程设置包括实践周、专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共计38W;四川民族学院的实践课程包括社会实践、专业实践,共计32W;西昌学院的实践课程包体育产业实习、毕业实习I 、毕业实习II、毕业论文、军事技能训练,共计40W。三所院校实践课程内容各有异同,相同之处在于毕业实习、专业见习、毕业论文课程实践。
表6 三所院校社会体育专业集中实践课程一览表
7.专业选修课程设置
阿坝师范学院开设三个专业技术限选模块(每个模块36学分),为了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另外又设置了12个学分的专业发展模块选修课程。四川民族学院没有设置专业限选课,开设了专业拓展任选课(22学分)及职业教育任选课(8学分)。西昌学院以课程专选的形式开设,每个专选15学分(见表7)。
表7 三所院校社会体育专业选课一览表
三所院校根据自身优势,结合市场需求及专业的特色,选修课开设有各自的特点。开设选修课的优点在于能发挥自身的特长,加深对专业方向课的基本知识和技术的理解,促进专项技术及术科能力的提高。其中,阿坝师范学院结合得天独厚的民族地区稀缺户外休闲运动亚高原环境,兼顾专业综合情况,开设“三小球、健身康养、户外休闲”三大特色小方向,方向模块根据岗位需求进行设置。四川民族学院是康巴藏区的一所民族本科院校,根据地方特色开设了运动民族舞蹈、珍珠球等民族特色的专业任选课。西昌学院位于全国最大彝族聚居区——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根据立足凉山的办学定位,结合国家大健康产业发展态势,特别是西昌市打造“国际康养胜地”“中国长寿之乡”的战略目标,积极投身并发挥好地方全民健身的服务功能,从而对应地开设了全民健身的服务指导类的五个专业技术课。
8.民族地区传统体育文化课程设置
三所高校扎根在民族地区现有的体育教育资源的土壤中,吸取民族地区传统体育文化的精髓,都开设了传统体育文化课程,各有特色(见表8)。
表8 三所院校社会体育专业传统体育文化课程设置
(一)三所院校的培养目标都遵照教育部规定的指导意见,课程设置具有一定的针对性、有效性,并且都抓住了“应用型”这个办学重点,提出了自己的办学特色,明确了培养目标。
(二)三所院校都严格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相关文件要求,学制和学位一致,核心课程都按要求做到了“3+X”的设置。
(三)从学分、专业课程、选修课程等课程相关设置上,三所院校都体现出了因时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使三校培养的学生既具有扎实的基本功,也有一技之长,以应对就业市场。
(四)三所高校扎根在民族地区的体育教育资源的土壤中,吸取民族地区传统体育文化的精髓,都开设了传统体育文化课程,各有特色,充分体现了其立足本土、发扬特色、注重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一)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必须有针对性地建立课程体系,充分进行市场调研,培养目标应该更加具体、清晰,根据市场需要突出专业特色,不仅培养学生过硬的专业技术能力,还应发挥体育生的性格优势条件,注重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等软实力的培养。
(二)学校应注重学生多方面发展,根据学生的特定能力有针对性地开设课程,专业课应精细化发展,与社会、企业联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同时应加大选修课程的比重,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生自我发展原则,决定专业选修课程的开设,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发展(10)尚学阎.社会需求导向下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研究[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20.。
(三)四川民族地区三所院校社会体育文化土壤迥异,在各自人才培养设置上,应更加清晰地体现各自校园文化底蕴、民族特色和办学理念,突出各自的办学特色。应找准学校定位,优化特色课程结构,加大力度建设专业特色课程,并使其更成体系,以增加专业人才的社会竞争能力(11)吴荣.四川省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本科课程设置调查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20.。
(四)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的,“扩大体育消费,发展健身休闲、户外运动等体育产业”,体育培训、体育康复、户外体育领域必将蓬勃兴起,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应以国家的方针政策为指引,培养社会发展需要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