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价值取向的三个维度

2021-11-28 11:39潘香夷
阿坝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高质量院校技能

潘香夷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不断改革,取得了长足发展。2020年,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在介绍“十三五”期间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情况时指出,我国职业教育在这五年期间最大的进步就是“迈入了提质培优、增值赋能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1)凤凰新闻.教育部:全国共有职业学校1.15万所 职业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EB/OL].[2020-12-10].http://www.moe.gov.cn/fbh/live/2020/52735/mtbd/202012/t20201209_504266.html.。这表明作为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的职业教育,已然走进高质量发展时代,因此,国家对职业教育,尤其是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也作出了新的要求。

2019年,教育部、财政部印发了《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EB/OL].[2019-04-02].http://www.moe.gov.cn/srcsite/A07/moe_737/s3876_qt/201904/t20190402_376471.html.,强调“在全面提高质量的基础上,着力培养一批产业急需、技艺高超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同年发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3)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EB/OL].[2019-02-13].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9-02/13/content_5365341.htm.明确提出“推进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完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高等职业学校要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4)新华社.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EB/OL].[2020-11-03].http://www.gov.cn/zhengce/2020-11/03/content_5556991.htm.在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方面提出了“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大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要求。这与此前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的《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印发《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的通知[EB/OL].[2020-09-23].http://www.moe.gov.cn/srcsite/A07/zcs_zhgg/202009/t20200929_492299.html.中提到的行动计划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职业学校办学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质量整体提升,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和社会认可度大幅提高”有一定的递进关系。

由此可见,在国家“十四五”规划的开端来探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价值取向的维度,直接指向的是新时代高职教育要“培养什么人”以及“如何培养人”等重要问题,这不仅是高职院校对时代需求的回应,同时也是其对当下及未来人才培养作出的思考。

一、 高质量发展对高职院校“培养什么人”的现实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基础,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要大力发展技工教育、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加快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6)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对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4608号(社会管理类418号)提案的答复[EB/OL].[2021-01-12].http://www.mohrss.gov.cn/xxgk2020/fdzdgknr/zhgl/jytabl/tadf/202101/t20210112_407525.html.职业学校是培养技术人才的主要阵地。伴随着高职扩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规模不断扩大。虽然从学习内容上看,职业教育更加倾向技术技能的专业化、实践化学习,但现代社会对技术的要求已经不是机械性的简单重复,更不是流水线上程式化、模式化的人力劳作。已有研究指出,“随着由传统工业社会进入以高新科技为引领的信息化社会,为应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并落实国家创新发展战略,我国急需培养一批高素质复合型创新人才。”(7)陈恩伦,马健云.“双高计划”背景下高水平高职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高校教育管理,2020,(3).基于此,本研究梳理了高质量发展对高职院校在“培养什么人”上提出的三项要求。

(一) 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当前的各项政策,尤其是“十四五”时期对高职教育建设的规划表明,国家对当前潜在人力资本的开发,着重强调向高质量的方向发展。而“双高计划”的启动,让人们看到人才供需结构调整的现实紧迫性,以及社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殷切需求。已有研究指出,“‘双高计划’有利于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环境,实现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8)张典.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的缘由、内涵与路径[J].教育与职业,2021,(4).。《人民日报》也指出“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是推动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必然要求。职业院校培养的学生,是技术技能人才的主要来源,对于提升人力资本质量,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9)人民日报.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EB/OL].[2021-02-26]. http://www.moe.gov.cn/jyb_xwfb/s5148/202102/t20210226_514969.html.《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2019—2021年)》提出,到2021年底实现“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30%以上”。事实上,高技能人才在各个领域都十分匮乏,并且对行业发展造成了明显的制约。从这一现实来看,高质量发展的生态系统要建立起来,对高职院校而言,核心在于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并且必须要从增加培养数量向提升育人质量上转变。

研究指出,“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性和职业性双重属性,是两大属性的有机统一,职业属性是其本质、教育属性是其根本,具体体现在‘高素质’和‘技术技能’两个层面,并以技术技能为本质要求。”(10)邱磊,张玉光.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21,(8).由此可见,高质量的高职教育不仅体现在技术技能的教育结果上,更重要的是从高职教育最终让人成为了什么样的“人”上体现出来。也就是说,培养同时具备技术技能和人文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关键。在培养过程中,高职院校需要进行两方面的实践:第一,不断深化立德树人、“三全育人”等综合改革,突出高职教育的内涵质量;第二,继续规范课程设置,将人文课程与专业课程科学融合,培养技术性与人文性兼备的人才。

现代社会固然需要有人能够将技术技能进行很好的传承,但人的心智成熟、德行修养更是必不可少的。职业教育之所以能够推动社会经济正常顺畅地运转,依靠的不仅仅是技术,还有维系人与人、人与职业、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责任感、道德感等非技术因素。人才的高质量不一定意味着高智商,但一定包含了真、善、美的人性成分,而这些正是高质量发展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诉求。

第三方支付是指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保障的独立机构,通过互联网对接而促成双方进行交易的网络支付模式。第三方支付作为独立的中间平台,它的两端连接着消费者,商户和国内外的各大商业银行,可以提供较为安全,独立,有保障的交易服务。第三方支付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互联网支付,现在运用第三方支付进行线上线下交易已成为主流。两种模式,一种运营模式是完全独立于电子商务网站,仅为用户提供支付解决方案而不负担保功能;另一种以B2C、C2C电子商务网站并提供担保功能的第三方支付模式。

(二) 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多元融合型人才

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工匠精神”一词,其中所蕴含的“精益求精,力求完美”的精神,正是高质量发展对职业教育人才在高素质、高技能要求上的综合体现。2019年《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中也提出“规范人才培养全过程,加快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同时提到,要“把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和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的重要方式”。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与“工匠精神”一脉相承的“专”和多元融合的“广”在高职人才培养上的“两个应当”。

一是应当坚守技术技能高质量传承对专业性的要求,主要包括专业态度和钻研精神。一方面,专业态度指向的是对技术技能传承的广度,包括理解其时空历程、社会定位、个人与技术技能的关系等,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对专业的认知和态度;另一方面,钻研精神指向的是对技术技能传承的深度,即不断探索技术技能的内涵、内核和内驱力,思考技术技能与人类文明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赋予其跨越时空的意义,探索技术技能的“非工具性”价值。在高职院校中,无论是哪种专业,学生学习的内容从本质上讲都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工匠精神能够很好地体现高质量发展对人才在技术技能传承上的要求。

二是应当探索技术技能高质量创新发展对多元融合的需求,主要包括技术本身的多元和技术技能之间跨界的多元。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11)中国网.习近平说: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EB/OL].[2019-05-15].http://guoqing.china.com.cn/2019zgxg/2019-05/15/content_74786501.html?f=pad&a=true.。作为高职院校主要教学内容的技术技能,既不是活在教科书里的文明的文字符号,也不是前辈经验的简单继承,更不是只能在自己领域单线型发展的“手艺”。任何一项创新与发展,除了要对技术技能本身进行“内省式”思考,更需要睁开眼睛看向周围的环境,看见更广阔的世界,多元融合发展。这样的技术技能对于专业或职业本身而言,才会有“无限性”的生命力和“有韧性”的适应力。而这些可能性的实现,需要愿深耕、能交流、会互鉴的人才参与其中。

综上,高质量发展对具备工匠精神的“大国工匠”“能工巧匠”以及复合型人才所提出的要求,本质上表达的是对技术技能传承和发展的需求,同时也是对技术技能与人类生产生活甚至文明永续前进之间的关系探讨。高质量发展要求高职院校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多元融合型人才,这样的人才,除了要在思想上具备更高的素质,在行为上也同样要具有包容和开阔的特质。因此,他们在学校中所要习得的不仅仅是适用于当下社会的技术技能,还包括建立在对技术技能理解的基础上,让技术技能不断变化发展、迭代更新的多元思维能力。具备这样能力的人,不仅能向内满足自身专业成长上的长远发展,也能向外推动技术技能的传承和进步。

(三) 培养富有实践力的时代创新人才

《指导意见》在培养目标中还提到,“要注重学用相长、知行合一,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表明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职教育赋予职业技术技能教学以更多的增值效果。但理实结合是职业教育过程中的一个现实困境。曾有研究者提出,“职业院校是职业人才培养价值链的主要环节,但是在教育教学方面其价值创造过程依然存在问题,增值效果不足。”(12)高健,周志刚,潘海生.价值共创视角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路径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20,(2).在职业教育领域,技术技能的普教性应当部分存在,但也应当与普通高等学校教育有所区分,其中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技术技能的职业性。

一方面,新时代职业性的“一线需求”为高职教育高质量人才培养指明了“抓实践”的方向。现实中的职业教育面向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应当看到职业在领域内部的专一性、对口性,从社会实际需求的角度出发,形成人才培养的应对机制。例如“1+X”证书制度的贯彻落实,正是对社会实践的积极响应。不少企业在招工作人员时,越来越看重应聘者的资历,而报名资格之一就是已经考取国家认定的职业技能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此外,即使是在职员工,在企业改革过程中,晋升渠道也逐步从单一的管理人才培养向管理、技术人才双线培养转变,并以此为依据重新规划薪酬体系。换言之,资格证书虽然不能完全代表一个人的技术技能水平,但它却是“校园人”走向“职场人”的加分项 ,因为从职业资格证书考取的角度来讲,由于有操作层面的考试,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入门级”的理论走向实践。在这种制度下培养出来的人才,其实践能力也会为用人单位所认可。

另一方面,新时代职业的“高频替代率”对高职教育高质量人才培养提出了“创新力”的要求。实际上,技术的进步需要与之同步的技能进行匹配,如果只是一味地对技术进行重复,那么人工智能时代的今天,无数职业或岗位都将被机器取代。以人力资源中常见的结构性失业和技术型失业为例,在不少企业的技术部门,老员工已经对原有的技术太过熟悉,对于他们自身来讲,相较于创新,他们更愿意保守固有的技术知识,但对于用人单位而言,这样不仅使人力资源愈加冗余,人员架构快速进入固化的老龄状态,而且还会在技术更新换代的路上备受阻碍。所以,企业想要跟上社会进步的脚步,不仅要有技术技能更新的动力,更要从根本上认识到提升人力资源质量的重要性。人与机器最重要的差别在于人的主观能动性,并由此产生的思考力和创新力。这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指出了新的方向,即不仅要匹配市场现有的技术技能人才需求,而且要打通人才的成长通道,为未来社会的建设打下创造性人力资源的基础。高质量的人才绝不是按部就班的技术操作者,而是对“技术——人——人生”留心观察和思考的技术创新者。

二、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价值取向的维度

价值是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接近或一致,取向则是选择、倾向或偏好。高质量发展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具有工匠精神的多元融合人才、富有实践力的时代创新人才的需求,要求我们重新思考新时代高职教育改革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关系。“21世纪以来,人类社会开始由工业化社会步入知识经济社会,人们的学习方式也由学历教育向终身教育转变。高等职业教育已由‘以就业为导向’发展为‘追求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并开始注重人的终身学习和职业长远发展,注重人文素质的提高。”(13)邱磊,张玉光.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21,(8).因此,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价值取向主要有三个需求原点:一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需求;二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需求;三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需求。三者共同指向了对教育的终极目标——人的幸福生活的追求,即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实质是“人”的高质量发展。基于此,本研究认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应当包括三个维度,即生活、人本和生命。

(一)回归生活:直面职业所在的真实样态

教育家黄炎培先生曾说“职业教育需向职业社会里去实施”(14)黄炎培.职业教育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9:68.“办职业教育,不但着重职业知能,而且还要养成他们适于这种生活的习惯。所以办某种职业学校,必须深入某种职业环境”(15)黄炎培.职业教育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9:90.。时至今日,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依然需要走进生活,直面职业所在的真实样态。

1. 回归职业所在的真实生活

高职教育所设专业的指向是职场,是具体的某种职业,而职业教育与社会的真实形态距离很近,并且是与真实的社会、真实的产业发展直接接轨的。例如产教融合、订单式培养以及“1+X”制度的出台等,本质上可以说是源于社会的需求形成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确,这也是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会面对的真实生活。职业院校的课程设置、培养方式需要走进真实的职业场域,需要让学生参与到真实的职业场景中去,才能引发思考、有所收获。正如教育家黄炎培所提倡的在做中学,在学校的实训基地里的大量练习固然重要,但真正的考验依然来自真实的生活实践。某制水企业在召开人才交流会上鼓励新入职员工对公司发展或者当前工作提出建议,通过人才引进渠道入职的紧缺专业型人员虽然刚走出校园,但通过对工作方式一个月的观察,认为当前公司的制水工艺存在一定缺陷,并提出了另外一种操作方式,不但可以降低制水制剂的消耗,还能让制水过程更加清洁环保。在这一案例中,职业教育与真实生活衔接,学校培养的人才正是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且解决了问题。

2. 面向必将到来的未来生活

职业教育与短期的技术性培训不同,虽然他们都属于生成和构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职业教育本质上是面向未来的教育。人类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远比想象快速许多,在这样的速度下追求精益求精的高质量发展,需避免传统职业教育的工具化、短视化,将育人目标投放到更为遥远的未来。未来生活虽然具有一定的不可知性,但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生成性、建构性。而未来何以建构,其源头正是现在的所学所思。

对高职院校而言,操作技术技能的教学并不是最大难点,通过配备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与时俱进的实训基地、不断更新教材等途径都是可以实现的。但这些既成的知识,具有一定程度的滞后性。未来却不是继承既成知识即可,而是通过人们的思想进行改变和创造的。同样,技术技能也不是自然赋予,而是为人类社会所创造,并运用于人类生产生活实践。未来是站在当下对前方进行的思考,因为人类生命、人类社会、人类文明始终会走到未来的时空里去,所以人类未来将会有怎样的生活,正取决于现在的人们对未来生活的思考。而作为学以走进生活、学以创造生活的高职教育,不能停留在偏重技术技能“工具价值”的规训上,而应当看到职业技术的永恒“育人价值”,将操作性的技术技能学习,变成思想性的技术技能创新。这也是高质量发展对高职教育在人才的技术技能思想性培养方面的要求。

归根结底,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人类所追求的幸福生活,这种追求是面向未来的,思考的立足点是大家正在经历的现实生活。因此,总的来说,生活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最终归处。因为人的主观能动性让时刻身处变化世界之中的我们,有能力引导变化的动向,成为变化的主导者。“美国教育部指出:今天学习者在2030年要做的工作85%尚未出现,未来充满未知和不确定性。因此,帮助受教育者获得不确定性知识以便应对不确定的世界,成为一种选择。”(16)李忠,张娉.从服务国家战略到重视个人生涯:帕金斯系列法案对职业教育的定位变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9).我们无法预知未来,但却又时刻身处未来,因为此刻即是未来的过去,只有处于生活之中的人,才能真实感受到技术技能给生活带来的变化,才能从生活中思考技术技能的现实突破,才能不只看到当下,更能看到未来。高职教育要走向高质量发展,需要培养更多走进生活、改变生活、创造生活的全面发展的人。

(二)以人为本:尊重人才的主体性

现代社会越来越清晰地看到人作为社会进程主导者的主体性价值。已有研究认为“高等职业教育的逻辑起点不是社会本位,归根结底是要塑造人的自由、全面、和谐、持续和幸福发展,‘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终极追求。”(17)邱磊,张玉光.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21,(8).的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主体是人,更具体来讲是所有进入高职教育阶段的学习者。但实际上,高职教育曾面临着几重困境:第一,生源质量困境。高职扩招打开了学生的来源范围,但生源质量参差不齐的现实状况也一度为高职教育整体育人质量提升缓慢的局面埋下了伏笔。第二,职业本身的工具性局限。职业中技术技能的工具性一度遮蔽了来自教育的人文性,职业服务于社会发展的工具价值被放大,职业教育培养了大量机械的技术操作者,而技术的创造者、革新者却凤毛麟角。对于产业的短期生产经营而言,熟练的技术工人的确是人力资源的紧缺板块,但从长远规划上看,技术在不断更新换代,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更新。在此基础上,虽然“以人为本”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时至今日高质量发展背景依然需要看到有“人”的高职教育。

1.尊重人才的职业主体地位

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是技术技能的直接传承者,也是职业领域中技术技能的直接使用者,同时还是新技术技能的发现者、改革者和创新者。华东师范大学石伟平教授认为,党的十九大的召开是全国职业教育大会提出建设技能型社会理念和战略的政策背景,并指出“从职业教育学的角度看,技能型社会就是创造人人接受职业教育与培训、人人接受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熏陶的社会氛围与教育机会。”(18)石伟平.发展高质量职业教育 建设技能型社会[J].职教通讯,2021,(5).此外,已有研究认为,“从教育规律看:职业教育应注重人的需求,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强化素质教育,全面提升人的综合素质。”(19)孟春萍,林清松.加快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思考[J].科教文汇(下旬刊),2021,(5).因此,在高职教育中“人”是应当被尊重和凸显的,尊重职业人才的主体地位,是人才培养价值取向的首项选择。

一方面,国家和社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期待,为高职院校转变人才培养思路提供了环境支持。在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的过程中,“人口红利”是职业教育的数量优势,而高职院校技术技能训练的文化氛围又是其教育特色。高质量发展想要将“人口红利”转化为“人才红利”,需要高职院校处理好育人与技术技能培训的内在统一。另一方面,人才本身对高质量学习、高质量职业生涯的需求,向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诉求——学生是技术技能的主人翁,是未来职业的中坚力量。他们不应当被训练成技术技能的容器,而应当是各类型职业领域的主力,是技术技能发展的生力军。尊重人才的职业主体地位,发挥高职院校的育人价值,才能让人才自主、自由、全面、持续地找到属于自己的职业身份。

2.赋予技术技能以人本价值

技术技能本质上是我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手段,它们是人类历史进程中被创造并保留下来的文化财富,体现着人类文明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是人类文明的深厚积淀,也是人类社会向前推进的基础。我们无法避开技术技能的工具价值,但更应当看到其中的人本价值。

已有研究曾梳理过1980年开始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将“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演变划分为五个阶段:以‘技术型’人才培养为导向阶段(1980—1993年);以‘实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阶段(1994—1998年);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阶段(1999—2002年);以‘高技能’人才培养为导向阶段(2003—2011年);以‘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为导向阶段(2012年至今)。”(20)陈恩伦,马健云.“双高计划”背景下高水平高职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高校教育管理,2020,(3).从五个阶段的演进上看,人才培养的内容变得更加具体,职业教育人才的形象更明确。从技术型到技术技能型的人才转变,逐步弱化了职业教育的工具理性,并赋予了技术技能“以人为本”的价值。总的来说,“高等职业教育应该回归教育价值理性,促进个体生命成长发展,避免学生成为只拥有‘专业技术’的工具人”(21)邱磊,张玉光.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21,(8).。技术技能为人所用,也是在人的世界中才能运作,这意味着人的思想、情感、价值观也需要与技术技能融合,才能让学校所教授的理论知识“人化”“活化”。

正如雅思贝尔斯所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22)雅思贝尔斯.教育是什么[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4.。人的学习和生活中不应当只有技术,职业教育的过程中也不只有技术技能的熟练程度,还包括了改变人思想观念的人文性、文化性的部分,重视人的内涵修养,看到受教育者的职业主体地位,才能达到指向人的幸福生活的教育目的。

(三)关照生命:指向人类的永恒发展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是一句人尽皆知的话,包含了教育的时空延展性。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意味着教育有阶段性、生成性以及差异性。而“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也不断在提醒职业教育,警惕高速发展的风险社会中工具价值观的局限性以及技术技能的暂时性。

第一,关照技术技能的时空生命。技术技能与其他物质一样,在无限的时空里不断发展、变化。从文化演进的角度来看,技术技能的出现有其时空的必然性,但人类文明总是在向前推演的,总会有新技术技能取代旧技术技能的时候。这一特征在互联网时代已经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计算机的普及为智能化技术技能时代的到来打下了基础。不少行业正走在数字化、智能化改革的道路上,传统模式下单纯依靠熟练工人操作的技术技能正在被数字技能所替代。以前需要十个人的岗位,现在可以只需要一个核心技术人员。但同时,数字化的技术技能依然还是可以被更加快速、高效的东西替代。这中间经历的过程可能是很漫长的,也可能是突如其来的。一如高速公路人工收费被ETC代替,重复低效的人工技术也被随之淘汰。高质量、高技术技能的人才正拥有越来越大的职场竞争力,这也在警醒高职院校,无论是技术型行业还是服务型行业,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技术技能的有限性。这也意味着培养的人才,其高质量也会是有限场域、有限时间内的高质量。在世界瞬息变化的过程中,一旦技术技能生存环境发生变化,掌握技术的人也就相应地失去了自己的行业价值。但可以有所突破的是关照技术技能的时空生命,将它们置于更长远的时间和更广阔的空间中去思考,这是高质量发展对人才能力培养的要求,也应该是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思维。

第二,关照人类生命的永恒发展。“教育的过程就是挖掘人的潜能、启迪人的智慧,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唤醒。”(23)周长春,王莉.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价值取向:从工具理性到价值理性[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3).基于技术技能阶段性局限的现实,我们需要建立这样一个观念:能够薪火相传的永远不是技术技能的表面形式,而是附着在其上的人性精神和文化内涵,也就是教育过程中能够真正唤醒生命的部分——不是技术技能本身,而是其背后的逻辑、原理、价值判断。因为技术技能的生命长度体现在人类文明的全部过程中,可以以任何形式被记录和传播,但从根本上来讲,其生命力来自于思想,来自对一切存在于人类历史进程中的生命的基本尊重。习近平总书记曾寄语青年:必将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我们培养的人才是仅仅满足于服务眼前、适应当下社会,还是成为能够点亮他人的星星之火,影响的不仅仅是技术技能的进步,而是整个人类文明的进程。

三、结语

高职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培养高质量人才不仅是高职院校教育水平和质量的体现,更是高职教育对人类文明发展需求的积极响应。虽然我国高职教育在“十三五”收官之际取得长足进步,不过现实中“高职教育仍然面临发展不充分不平衡问题,办学和人才培养质量参差不齐,离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还有差距。”(24)杨顺光,石伟平.“十四五”时期高职教育深化改革的主要原则、关键任务与推进策略[J].教育发展研究,2021,(7).因此,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价值取向的生活、人本、生命三个维度也是对高职院校育人实践提出的三个要求,即走进生活的实在,理清技术技能与生活之间的关系,为创造更加美好的人类生活服务;走进人的存在,关注人本身的全面发展,从“人”出发办好具有育人特色的高质量高职教育;走进生命的永在,打破技术技能的操作性、工具性、短视性,重新联结技术技能思想与人类文明的永恒发展。

总的来说,需要产生价值,价值是行为的准则。“技术化生存只是一种较低层面的幸福生活,人的高层次的幸福与高质量的生活存在于人文文化中”(25)刘同舫.科学和技术:天使抑或魔鬼?(三)技术的边界与人的底线——技术化生存的人学反思[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4,(3).。高质量发展正在推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从“适应导向”向“创新导向”转换,从技术技能训练向科学育人转换,从工具价值向生命永恒价值转换。这种转换不是要脱离高职教育的职业性,而是要唤醒其教育性,始终围绕人的幸福生活的追寻,经受住新时代对“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终极拷问。

猜你喜欢
高质量院校技能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拼技能,享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