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债转平台的三维信任机制研究

2022-01-12 09:28曾玲玲肖雅文柯锋
关键词:声誉零售商供应商

曾玲玲,肖雅文,柯锋

(1.武汉理工大学 经济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2.中国人民银行,广西 南宁 530000)

一、引 言

2019年7月26日,中国服务贸易协会供应链金融委员会与鲸准研究院联合发布的《2019中国供应链金融行业发展报告》中指出,随着现有参与者及新加入者深度渗透市场,未来供应链金融将迎来快速发展期,预计2022年有望达到19.19万亿规模。2018年,腾讯与联易融共同合作开发了微企链平台,该平台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债转平台,能够通过发行债权转让凭证使得入链企业的应收账款流动起来,并实现信用的多级穿透。由此看出,区块链债转平台作为主流的模式,能够有效实现核心企业信用的多级穿透,且有效降低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和盘活应收账款。

尽管区块链技术解决了传统供应链金融中常见的欺诈、造假等道德风险,但供应链企业经营中的风险仍然存在,并会造成平台对于融资企业的信任感知程度低下,导致企业融资费用较高。如何解决区块链债转平台的信任感知问题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李亚琴[1]将信任分为三个维度:基于制度的信任、基于个性特征的信任以及基于声誉的信任。三维信任机制有望成为解决互联网陌生环境下信任感知问题的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

二、文献综述

(一)供应链金融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Ding等[2]较早研究了传统供应链金融中资金约束的问题。鲁其辉等[3]建立了供应链应收账款融资决策模型,经过验证发现企业利用应收账款融资可以盘活企业资金,从而在短期内达到收益最大化。张保银等[4]通过模型构建了银行、分销商和零售商三方的期望收益矩阵,发现供应链金融下的应收账款融资比传统模式更具有优势。宋华等[5]认为,供应链金融与制度信任息息相关,参与主体之间的信任程度受制度环境的影响,制度影响企业的融资决策。姜浩[6]介绍了多级供应链金融模式,强调多级供应链金融模式具有较大的复杂性,极大地增加了金融机构防控风险的难度。杨浩雄等[7]通过构建双渠道定价博弈模型,制定了有效的定价策略,为在线渠道内供应链中合作者的管理提供了决策支持。王宗润等[8]的研究表明,在完全信息博弈时,隐性股权对交易三方的均衡结果不产生影响;在不完全信息博弈时,考虑隐性股权可以更容易达到纳什均衡,银行期望收益会更高,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也会更低。

(二)区块链应用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国外学者对区块链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其技术本身、应用场景以及其赋予信息系统的价值。Francisco等[9]从区块链技术发展应用的角度,将区块链分为区块链1.0、区块链2.0和区块链3.0。吴俊[10]以供应链金融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为切入点,以此为基础引入了区块链技术,构建了基于区块链智能合约的供应链金融业务模式,认为区块链技术提高了供应链金融的融资效率。蔡恒进等[11]认为,区块链技术可以改善交易双方或多方互信的核心问题,而大数据帮助提升风险管理的精度,二者可以相互优化、互相促进。金融领域内,Zhu等[12]分析讨论了区块链技术的原理特征以及其在金融服务方面的作用,发现区块链技术可以更好地协同供应链金融,可通过技术手段来减少道德风险。陈赫[13]认为,区块链加速了数字货币、贸易金融、证券交易以及征信管理方面的金融创新过程。陶岚等[14]指出了区块链技术在银行的供应链金融模式的创新方式,这种方式使银行提高了风险管理效率,降低了运营成本。刘军[15]以区块链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保税仓融资模式案例,提出了破解供应链金融中信用传导难题的路径,进而降低产业链上企业的融资成本。刘洋等[16]分析了区块链金融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的作用。刘思璐等[17]使用嵌入区块链技术构建共享征信架构,以此消除供应链金融中的信用数据虚假问题。唐丹等[18]提出基于区块链的债转平台这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并基于这个平台分析了区块链供应链金融相对于传统供应链金融的优势,认为区块链债转平台可以增加供应商产量、提高供应链各成员收益、将应收账款融资效益最大化。

(三)三维信任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Zucker[19]较早地提出了制度信任的说法。他认为,在生活中,特别是在不确定的时候,人们倾向于相信制度,认为制度可以较好地规范参与者的行为。张海燕等[20]同样从制度信任出发,探讨制度信任与参与者合作意愿的相互关系,并通过实证发现,参与者之间的合作意愿跟制度信任偏离度呈反向关系。杨琦峰等[21]以供应链金融卖方电子订单融资为例,在考虑制度信任的基础上进行博弈分析得出如何设计罚款和数字身份证价格来实现博弈双方达到纳什均衡、参与方收益最大化的结论。

杨琦峰等[22]在经典报童模型的基础上,以零售商品牌信用度作为供应链的个性特征影响因素。Bharadwaj等[23]对可信性和善意进行了界定,认为善意可以促进供应链企业的积极合作,并认为善意可以作为个性特征,是影响信任的关键因素。

声誉是信任评估的直观基础,研究声誉的影响因素是建立信任评估模型的基础。Klein等[24]提出了声誉机制的理论,认为声誉信任是基于过去某种良好行为而产生的初始信任感。Ekmekci[25]运用实证方法从交往过程、判断过程、心理过程及外部机制角度分析了信任的建立过程。Laureti等[26]为了解决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问题,建立了一个基于声誉信任的互联网交易机制,构建BDM模型,通过探讨影响平台声誉的因素发现,平台声誉高对平台会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Horner[27]在探讨参与方的合作意向时考虑了声誉问题,发现参与各方声誉情况良好,合作意向会加强。Dupont等[28]构建了以法律、文化和声誉的信任三角,认为这三者在融资行为中互相关联,将声誉当成企业的资本在融资活动中有着重要的价值。

综上所述,学者研究供应链金融已经多年,对其各种业务模式进行了深入探索。多数学者认为,由于区块链技术不可篡改、可追溯等技术特点解决了传统供应链金融的痛点,违约问题减少、核心企业的信用可以多级穿透、融资效率得到提升,升级了行业模式,是供应链金融的未来所在。三维信任包括制度信任、个性信任和声誉信任,较多学者对这方面有了不同程度的研究。制度规范了个人和企业的行为,制度信任在宏观上增强了融资双方的信任感知;而声誉作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本,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声誉是企业信用的一个重要表现,所以声誉在信任感知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微观因素;对企业来说,个性特征通常是在财务、交易中可以量化衡量的特征,直观上就是一个企业或者个人的信用体现,是影响信任的关键因素。

三、区块链债转平台的三维信任机制分析

为了研究的便利性,简化市场上的区块链债转平台,本文参考唐丹等[29]的基于区块链的债转平台,将其作为研究的对象。将债转平台设立为由核心零售企业、有资金约束的供应商和上游原材料企业组成的三级供应链。上游原材料企业为供应商提供原材料,供应商向核心零售企业提供产品,最后核心零售企业将产品卖给终端消费者。

假定此三家企业均接入区块链债转平台,主体之间的交易记录均在平台上完整记录和共享,企业之间的交易合同都采用智能合约的方式,不存在虚构交易的技术可能性。供应商从上游原料商购买原材料生产商品卖给零售商。由于自有资金不足,需要向债转平台申请融资,使用未到期的应收账款向平台申请债转凭证。此时,平台收到申请之后,找应收账款凭证的债务方零售商来确权,如果零售商确权就需要对这笔融资提供一定比例的担保。确权成功之后,平台向供应商发放债转凭证。供应商拿到债转凭证之后就可以向接入平台的原材料供应商支付货款。原材料供应商拿到债转凭证既可以等到期后获取现金,又可以很便利地向金融机构申请贴现。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区块链债转平台流程图

(一)基于制度特征的信任机制

现代社会制度是制度信任的基石[30]。制度信任不是建立在人际关系上的一种信任,而是建立在法律、法规等制度环境上的信任。随着社会从人治社会向法治社会的发展,制度信任在改善社会治理上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从宏观层面上来说,法律法规制度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等。《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明确物权的归属、物权变更,是市场经济奠定的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合同的订立、合同的效力,保障了合同的履行、变更、解除、保全、违约责任,是合同订立双方信任感知的基石。《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规范了电子签名行为,确立电子签名的法律效力。这些法律法规为区块链债转平台的发展提供了基本的制度保障作用。除了法律之外,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在2019年7月份发布了《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推动供应链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指导意见》,明确了金融机构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操作规范。2019年2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区块链信息服务管理规定》正式施行,此规定的出台意味着我国对于区块链信息服务的“监管时代”正式来临。这些相关的行业规定和指导意见为区块链债转平台的发展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

从微观层面上来说,制度指的是与债转平台直接相关的平台政策。区块链债转平台涉及平台方和入链的供应商和零售商。为了保障平台交易、融资服务的运行和自身的发展,平台方设置了一些平台政策。区别于传统供应链金融,区块链债转平台通过智能合约的方式规避了供应链上企业的道德风险;因此,平台政策的重点针对方向是入链企业的经营问题带来的风险。平台方是融资服务的提供方,收取的融资手续费是其收入来源,平台方也同时承担供应经营导致的违约风险。平台方设置供应商的融资比率来控制供应商的融资额度,进而控制自身承担的风险程度和提供融资服务的能力。区块链债转平台正处于发展初期,在考虑吸引企业入链的同时也要保障平台方风险可控。因此,可以将供应商的融资比率确认为债转平台的关键政策之一,这样不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区块链债转平台的风险,进而影响到平台对融资企业的信任感知,而且便于量化融资比率,对于量化研究更具精确性。

(二)基于个性特征的信任机制

个性特征的信任主要考虑受信者本身的特质。在债转平台中,参与者主要是平台、供应商和零售商,本文将其分为供应商和零售商来分别探讨。

1.供应商的个性特征

在区块链债转平台中,供应商是规模小、营收少的中小微企业。它们依法经营,与核心企业拥有直接或间接的稳定业务关系。由于这些企业的规模小、营收相对较少,财务信息披露不完善,抗风险能力比较弱,它们无法在银行的传统信贷体系里获取银行的授信。

在区块链债转平台上,智能合约的引入能够从技术上消减供应商造假和挪用资金的道德风险;因此,主要的风险为供应商的经营风险。供应商在供应链的主要职责是保障商品的供应,这样才能够使整个供应链不断创造价值。充足的生产资金是供应商在供应链中创造价值的基础,其来源于自有资金和从平台获取的融资。当供应商的自有资金严重不足时,就需要从平台处融去大部分生产资金,这对于平台来说承担的风险更大,会影响平台对供应商信任感;因此,供应商的自有资金作为供应商的个性特征可以很好地影响平台方的信任感知。企业的经营状况通常体现在财务状况、营收状况等方面,这些状况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供应商的自有资金上;因此,供应商的自有资金是供应商经营状况的一个综合体现。

2.零售商的个性特征

零售商是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是整个融资体系现金流入的最终保障,所有融资方都依赖核心企业最终的履约。通常情况下,零售商是行业中的大型企业,具有公司规模大、信用评级高、财务状况良好、收入来源较稳定、企业信息披露完全等特点,在金融机构和平台方具有很高的信任度。由于供应链金融体系依赖的是核心企业的信用,需要核心企业对供应商的债转凭证申请进行确权操作,对融资额进行一定比例的担保,承担一定的风险。

从零售商在区块链债转平台的作用中可以看出,供应商获取融资的重要一环是需要零售商具有一定的利他偏好。对于零售商来说,自己的利他偏好并不是一种慈善,而是为了自身的长远发展而帮助供应商企业,使整个供应链能够保持长久稳定的合作并最终实现协同发展。根据区块链债转平台的融资业务流程,使用零售商为供应商企业的融资担保比例表示这种利他偏好。当零售商的融资担保比例越高,相应的平台融资所承担的风险越少,从而影响平台的信任感知。

(三)基于声誉特征的信任机制

不确定的市场环境充满了不完全和不对称的信息,很难预测经济中各个主体的行为。如果一个主体在市场中长期采取比较固定的交易行为,则市场中的其他交易主体会对其形成某种期望。这种期望是基于这一主体长期的历史行为,也是企业声誉形成的过程。因此得出,声誉就是企业在长期经营活动中积累的信用,需要企业考虑长期利益而放弃一些短期利益。良好的声誉能够增强信任。根据声誉的维持效应,若具备良好声誉的企业放弃声誉将面临非常大的损失,所以从这点来看,良好的声誉容易得到维持。

KMRW声誉模型能够对有限重复博弈中的声誉维持效应作出良好解释。本文采用KMRW声誉模型分析声誉特征对供应链平台获取信任的意义。根据KMRW定理及KMRW声誉模型主要适用于多阶段重复博弈的特点,提出以下两点假设:

假设1:供应商企业为支付材料商的费用向平台申请债转凭证,平台可以选择发放债转凭证或者驳回申请;而供应商企业可以选择提供满足质量的产品或者提供质量不合格的产品给零售商。

假设2:参与者在第一阶段的博弈结束之后,可以观测到第一阶段的博弈结果,并基于第一阶段的博弈结果进行第二阶段的博弈;然后观测到第二阶段的结果,并再基于此进行第三阶段的博弈,以此类推。此过程是基于完全信息的重复博弈。

根据前述债转平台的流程和上述假设,构建模型。

1.一次性的博弈

假设供应链中的供应商B和平台Y只有一次合作,而且双方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进行博弈。在平台发放债转凭证时,供应商可以选择供应合格产品,这时候平台的收益为L,供应商的收益为S1;如果供应商供应劣质产品,此时平台的收益为-M,供应商的收益为S2(S2>S1)。如果平台不发放债转凭证,则供应商和平台的收益都为0。双方的选择和收益矩阵如表1所示。

表1 一次性博弈可行结果

由表1可知,在一次性的静态博弈中,唯一可能的纳什均衡是平台不发放债转凭证,供应商没有资金提供合格产品或者不能再继续供应产品,整体供应链无法运作下去,陷入“囚徒困境”,供应链整体收益为0。但是,利于供应链发展的良性选择应该是供应商生产合格产品,平台发放债转凭证使供应商可以将应收账款用于支付或者融资。

一次性的静态博弈就是机会主义。但是在现实中,企业都追求长远的发展,会进行多次甚至无限次的博弈,故本文分析无限次博弈的情况。

2.无限重复博弈

假设初始的博弈为G(0),无限次重复博弈为G(∞),贴现率为r,D为供应商申请债转凭证占应收帐款的比例。当博弈进入到第n阶段,且n-1轮博弈的结果为(发放,合格产品)。一旦平台选择了不发放债转凭证或者供应商B选择供应劣质产品,这意味着双方都没有机会再回到良性结果。所以对于任何一方来说,只有一次不进行良性选择的机会,之后便不会再合作。

证明:假如供应商和平台之间一直保持合作的关系。供应商的收益贴现之和为

(1)

平台的收益贴现之和为

(2)

假设供货商B在第n次博弈中选择提供劣质商品,那么平台Y在下一次不会选择与其合作,则第n-1次,双方就会回到收益为0的合作方式。那么此时,供应商的所有收益贴现之和为

(3)

将一直保持合作的供应商贴现收益与第n次不合作的供应商贴现收益进行比较,可得

(4)

可以看到,随着博弈次数的增加,当初选择不合作导致的损失更大;因此,当企业考虑的利益越长远,就越不会在当初选择不合作。且在S1和S2确定的情况下,贴现率越小,双方选择一直合作的收益越高,说明企业的长期利益越高。

在研究的区块链债转平台中,供应商的良好声誉不仅会影响平台对其经营的信赖程度,也会影响与零售商的合作关系,进而又会影响平台对其信赖程度,因此供应商的声誉是影响平台信任感知的重要因素。而零售商作为核心企业,其经营时间长、声誉良好,故研究零售商的声誉特征没有太大意义。

供应商的产品质量是重要的声誉特征,好的产品质量表示供应商提供的产品能够完全满足零售商的需求。供应商不提供劣质产品说明其不追求短期利益,而是看重长远的发展。产品质量能够直接影响零售商的经营状况进而影响自身的经营状况,从而影响平台提供融资的风险。

四、区块链债转平台的三维信任机制仿真模拟

(一)算例背景

选取由提供土豆的材料提供商A′、有融资需求的薯片供应商B′和一家资金规模较大的核心零售商C′(即超市C′)组成的供应链,三者都加入了区块链债转平台Y′。在第t期,核心供应商B′根据超市C′预测的市场需求决定自己的最优订货量。由于自己初始资金不足,薯片供应商B′根据上一期还没有到期的应收账款向平台Y′申请债转凭证。平台Y′拿到应收账款单据后向债务方零售超市C′确权。超市C′确权后,平台Y′发放债转凭证给薯片供应商B′,供应商B′支付一定的手续费。随后,薯片供应商B′使用债转凭证加上自己的资金向零售超市C′支付土豆货款。下一期,零售商C′拿到销售收入后,将部分收入支付给平台Y′偿还债转凭证对应的金额。若金额不够,则需要赔偿一定比例的金额给平台Y′。

假设产品的质量影响产品的销售量并且是正向影响关系,产品质量θ∈[0,1],则产品的需求为g(θ)x。函数g(θ)是关于θ的正比函数即g′(θ)>0,x是受市场不确定影响的需求(x>0,g(θ)>0),则x的概率分布函数为F(x)、概率密度函数为f(x)。为方便区分,分别在公式中用S代表供应商,用R代表零售商,用P代表平台。

为了不失一般性,假设市场需求服从[100,1 000]的均匀分布,则概率分布函数和密度函数分别为

(5)

(二)供应商与三维信任的仿真模拟

1.参数赋值

(6)

(7)

参数赋值如表2所示。

表2 供应商与三维信任仿真模拟的参数赋值表

2.仿真测试

3.供应商最优产量与三维信任的关系

通过公式和赋值进行仿真测试,得到产品质量、平台融资费率、平台融资比率、供应商自有资金和最优产量的关系,分别如图2~图5所示。

从图2可以发现,供应商的最优产量和供应商的产品质量成正比。供应商通过提高自身的产品质量来提高自己的声誉信任,进而提高下游消费者的购买需求。供应商基于对市场需求的良好预期提高产品的生产量,供应商的期望收益也随之提高,进而更有能力提高产品质量来维护自己的声誉信任。

从图3可以看出,平台融资费率和最优产量的关系成反比。平台降低融资费率,供应商的融资成本随之降低,进而减少供应商的生产成本,则供应商达到边际收益为0的产量越大,供应商的最优产量越大。

从图4可以看出,供应商的最优产量先是随融资比率的增加而增加,达到无资金约束下的最优产量后随融资比率的增加而减少。当平台提高融资比率的时候,制度上放宽,此时供应商可以融到更多的资金进行生产来满足由于资金短缺而无法满足的需求。基于此可以得出,在资金严重不足时,提高供应商的产量能够为供应商带来更高的收益,进而使供应商有更好的资金实力提高产品质量来维护自己的声誉信任。

从图5可以看出,供应商的最优产量先是随自有资金的增加而增加,达到无资金约束下的最优产量后,初始资金的提高也不会影响供应商的最优产量。供应商拥有更高的自有资金,即具有良好的个性特征信任,需要向平台融资的金额减少,则供应商的最优产量越大。

通过上述分析发现,三维信任并不是三个维度信任的简单加总,而是各个维度的信任之间存在影响关系。当制度特征放宽松,可以通过影响供应商的最优产量来影响供应商的效益,进而提高供应商提高产品质量的能力,提高其声誉信任。作为个性特征的供应商初始资金增多,也可以通过同样的方式提高供应商的声誉信任。

(三)零售商与三维信任的仿真模拟

1.参数赋值

期初,供应商确定最优生产策略之后,使用应收账款向平台进行融资,申请债转凭证购买原材料进行生产。期末,零售商根据下一期的需求情况进行一次性采购。当供应商的产量不满足零售商的需求量时,零售商采购供应商所有生产的商品;当供应商的产量超过需求量时,零售商只采购需求量的产品。零售商的期望利润函数为

(8)

为了分析零售商期望利润和供应商的融资比率的关系,对式(5)求一阶和二阶导数,零售商的期望利润函数是关于供应商融资比率D的凸函数。此时,P(D)=0的唯一解为期望利润函数的极大值点。将D0带入P(D)可得:

(9)

参数赋值如表3所示。

表3 零售商与三维信任仿真模拟的参数赋值表

2.仿真测试

3.零售商与三维信任的关系

通过仿真测试得到供应商自有资金、融资手续费率和最优融资比例的仿真关系,如图6所示。由图6可知,供应商的自有资金和最优融资比例成反比,融资费率和最优融资比例成反比;因此,融资费率和平台的融资担保比例成反比。当供应商的自有资金越高,融资的违约风险越小,平台可以更好地承担风险,零售商需要提供的融资担保比例越小。当平台收取的融资费率越高,则违约风险补偿能力越高,平台可以更好地承担风险,零售商需要提供的融资担保比例越小。

图6 供应商自有资金、融资手续费率和最优融资比例的仿真关系

当供应商的自有资金较充足时,则零售商可以表现出较差的利他偏好,即减少融资担保比例;当供应商的自有资金较少时,零售商表现出较高的利他偏好,即增加融资担保比例。由于个性特征的两个变量指标互相之间也存在影响,影响个性特征信任的内部因素可以互相弥补。

(四)平台交易与三维信任的仿真模拟

1.参数赋值

平台根据企业的经营状况、零售商愿意提供的融资担保比率和自己制定的融资比率决定融资手续费率,然后向供应商发放债转凭证。如果零售商销售商品获取的收入不够平台扣除的金额,则平台获取所有的销售收入。平台的期望利润函数为

(10)

为计算出使平台利润最大化的融资手续费率,对式(10)求一阶和二阶导数,得到平台的期望利润函数是关于融资手续费率的凸函数。令φ0满足M(φ0)=0,则φ0为平台期望利润的极大值点,即

(11)

参数赋值如表4所示。

表4 平台交易与三维信任仿真模拟的参数赋值表

2.仿真测试

3.制度特征、个性特征、声誉特征和平台手续费率的关系

通过仿真测试得到融资担保比例、产品质量和手续费率的关系,如图7和图8所示。

从图7看出,融资手续费率和零售商提供的融资担保比例成反比,表明当零售商表现出更强的利他偏好即提供更高的融资担保比例时,平台承受的违约风险损失就更小,平台对供应商的信任感知程度越强,可以收取更低的融资手续费。即个性特征加强了平台对供应链的信任感知程度,这是基于个性特征的信任。

由图8可看出,融资手续费率和供应商提供的产品质量成反比,表明当供应商能够提供更好的产品时,终端消费者的需求就会越强烈,零售商的采购需求就越大,供应商有充足的下游需求,自然违约的风险就会越低,则平台对供应商的信任感知程度就越强,可以收取更低的融资手续费。即声誉特征加强了平台对供应链的信任感知程度,这是基于声誉的信任。

供应商融资比例和手续费率的关系如图9所示。从图9看出,在供应商的融资比例达到0.73之前,融资手续费率和供应商的融资比例成正比;而超过0.73之后,融资手续费率和供应商的融资比例成反比。可以推论,在实际决策中,供应商融资比例和手续费率的关系曲线具有一个拐点:当融资比例不够,即未达到拐点前,平台通过放宽融资比例使供应商融得更多的金额来提高产量;此时产品需求充沛,提高的产量可以提高整个供应链的营收,供应商经营良好,则平台承受的违约风险就更小,平台会收取更低的融资手续费率。当平台过于放宽融资比例时,供应商盲目提高融资会增加公司经营成本,过量的产品也可能增加库存风险;此时平台的违约风险随之增加,平台会收取更高的融资手续费率。可以看到,恰当的制度特征可以加强平台对供应链的信任感知程度,这是基于制度特征的信任。

图9 供应商融资比例和手续费率的关系

五、结 论

在区块链债转平台中,各参与主体都是理性的经济体,都是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的的经营主体。其中,平台的制度特征信任不仅会影响平台对供应链的信任感知程度,还会影响供应商的最优产量和期望收益。供应商的收益增加会使自身有能力保证产品的质量进而建立良好声誉,即当供应商的个性特征初始自有资金提高时,可以提高供应商的最佳产量进而提高供应商的期望收益,同时提高供应商的声誉信任,并进一步影响平台的信任感知程度。此外,作为个性特征的供应商,其初始自有资金不仅会影响平台对供应链的信任感知程度和供应商的最优产量和期望收益,也会影响声誉信任,最终影响平台的信任感知程度,如图10所示。

图10 区块链债转平台中三维信任作用机制

从图10可以看出,制度信任、个性特征信任均可以单独影响平台对供应链的信任感知程度,且对信任感知具有增强作用。制度信任、个性特征信任也都可以通过影响声誉特征信任进一步影响平台的信任感知程度,这也是三维信任机制的优势所在:三维信任机制在区块链债转平台中并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考虑了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三维信任机制能够促使企业更好地建立声誉,并能帮助供应链企业在区块链债转平台上获取信任感知。

猜你喜欢
声誉零售商供应商
呼叫中心外包供应商选择问题研究
短期与长期声誉风险的不同应对
完形填空两篇
Top 5 World
审计师声誉与企业融资约束
审计师声誉与企业融资约束
基于供应链环境下乐山某超市供应商的选择
基于供应链环境下乐山某超市供应商的选择
零售商都在做自有品牌化妆品,如何才能脱颖而出?
黑色星期五:英国零售商面临巨额退货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