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 荔,杨小帆
(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9)
2005 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安吉考察时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著名论断。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面对世界生态革命的浪潮,体育界也开始深刻地反思和研究着现代体育正面临的生态问题,极力探索“人—体育—自然”和谐发展的基本途径和发展对策。发达国家对体育界的环境发展研究普遍在追求体育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对体育环境感知等方面。而我国相关研究兴起于北京奥运会的举办,聚焦于绿色奥运理念下的研究,环境教育也随之融入。加强对青少年的环境教育,无论是对其个人发展还是对解决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甚至是对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青少年体育活动以自我的身体活动为基本方式,实现对自身自然的改造是其基本属性,环境教育同样强调在亲身体验中发现和创造知识,以培养其正确的环境价值观及生活习惯为主。
我国实施青少年环境教育大致可以分为萌芽、奠基和拓展3 个发展阶段。(表1)
表1 环境教育发展历程
目前我国学者针对青少年阶段的环境教育的研究主要聚焦学校教育中的语文、生物、地理、政治等学科,缺少对体育学科及体育活动方面的关注。已有的青少年体育活动中的环境教育研究也局限在学校的体育教学中,忽略了青少年体育活动场所的灵活多样性以及环境教育的社会实践性。因此,体育界应亟待加强对青少年环境教育的关注。
青少年需要正确理解体育与环境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认识体育只有在适宜的环境中才能发挥真正的价值功能,进而激发其进行正确的体育活动方式及主动保护环境的意识。环境创造并制约着体育,一个地区的自然与社会环境直接影响着该地区体育活动的进行和发展。体育对环境具有能动作用,国际奥委会严格要求奥运会举办城市进行环境规划,呼吁大众自主参与到保护环境的行动中去,促进了举办地的环境建设及发展,但也存在着体育赛事中运动员使用兴奋剂等负面社会环境现象。体育与环境相互依存、共生共融,如悉尼奥运会体育馆内由废旧材料加工制作的座椅、高原训练法的出现都是体育与环境融合发展的教育案例。
英国学者Locus 提出“关于环境的教育”“在环境中的教育”及“为了环境的教育”的环境教育模式。“关于环境的教育”和“在环境中的教育”具体到青少年体育活动中,即向青少年传递体育器材设施制造、场馆场地建设、体育赛事环境规划等方面知识,增加其亲身环境体验,使其在与环境直接接触中获得对环境的感知。另外,青少年在具备正确的环境观念后,可自主发现、探究及解决体育活动中相关的环境问题,并选择适宜的场地、环境进行体育活动,通过自身实践去创造或改善运动环境,在干净、舒适、轻松的环境下进行体育活动。
“为了环境的教育”,不仅是传递关于环境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受教育者形成一种正确的、主动的环境意识,积极配合、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共筑我们的美好家园。将环境教育融入体育活动,可以在锻炼身体、提升运动技能的同时激发青少年的环境道德意识,掌握我国基本的生态文明状况。同时,在实践过程中能够培养他们收集处理信息和数据、观察、访谈、描述、摄影、合作与分享等各类技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打下人才基础。
目前针对青少年的环境教育以学校为主要阵地,以学科渗透、专题活动为主要方式。在对有着平均15 年教龄的体育教师的访谈中了解到,意识到环境是影响体育课堂教学及学生身心健康因素的教师,会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口头提示、教学情境设置、自制教具等形式丰富体育教学内容,在教学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将环境知识传递给学生,培养其环境意识。融入环境教育的学校体育,将更多自主探索、实践的机会和空间留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致学生在校外活动时间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
在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育部将环境教育正式纳入中小学课程,要求环境教育应当贯穿于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多学科渗透环境教育。学科渗透作为学校环境教育的主要手段,虽有明确的政策指导,但目前大多停留在理论知识传授方面,在培养未来公民正确的环境伦理观和社会责任感,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行动等方面尤显薄弱。
学校体育的环境教育要以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意识、主动的环境行为能力为根本目的。一方面,提升体育教师自身的环境意识与知识,采用多媒体教学、口头传授、实地勘察等形式融入环境知识,如塑胶操场材料的回收与利用、国际奥委会的环境规划要求、“绿色学校”“生态体育”理念等,使学生形成对环境的整体概念,激发学生保护环境、创造良好体育环境的态度和责任感。另一方面,在体育游戏、分组活动、课后实践等环节加入环境教育实践。如维护校园体育器材设施和场地的整洁环境、创建良好的校园体育氛围等,让学生真正步入保护环境、自主解决环境问题的行动中。同时,多学科融会贯通,加强各学科知识传授与实践技能的结合。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中国的环境保护(1996—2005)》白皮书中指出,我国开展了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绿色家庭创建活动通过“保护母亲河”“绿色承诺”“天天环保”“生态监护”等实践活动,对广大青少年进行生态环境道德教育,增强其环境保护意识。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王登峰司长在介绍“十三五”期间加强体育、美育情况中指出:师、生、家、校、社五大教育主体各自发挥自己功能的体制机制也逐渐健全。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主要环境,提升家长素质,转变其观念,提高家庭体育的质量也是青少年环境教育的重要环节。加强青少年在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衔接作用,在青少年进行环境教育实践的同时,帮助成年人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唤醒运动本能。社区教育是全民的、终身的教育,具有多样性和开发性,将青少年的环境教育拓展到社区体育日常及活动中去,加强学校与社区的沟通合作、家庭与社区的互动,校园的体育环境规划等允许社区人士的参与,社区体育环境与学校体育资源共享等,都能积极地推动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的环境教育在家校社三者之间的共同发展。
体育的特性要求环境教育还应关注青少年体育竞赛中的环境教育因素。1999 年,国际奥委会把“环境”确立为继“文化”和“体育”之后的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三大支柱之一,且我国众多大型体育赛事的规划也都秉持着环境保护理念。2015 年4 月,习近平总书记就南京青奥会成功举办作出重要指示:更加重视青少年体育工作,引导广大青少年继续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因此,我国青少年体育赛事应当继承和发扬可持续发展理念,将环境教育贯穿于整个赛事筹备、举办及赛后恢复的过程中,以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赛事组织的全过程、维护和改善赛场周边环境,开展适宜的环境宣传工作,使青少年在参与比赛的同时提高环境保护意识,感受体育氛围。作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后备军,青少年通过在比赛中的所见所闻、亲身体验,正确理解环境与体育如何共同发展以及体育活动与环境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全国环境教育宣传工作纲要(2016—2020)》中提出,积极推进中小学环境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建设,使其成为培育、传播生态文化的重要平台。环境教育基地应具备以下特征:有效的环境管理、丰富的环境知识展览展示、专业人员解说与教育活动,使学习者在环境中学习,并养成对环境负责任的行为。城市公园、体育活动中心、野外露营场地都可作为我国青少年体育实践活动的环境教育地点,此类环境具有适用于青少年体育实践活动系统的、有效的环境教育内容与条件。随着我国户外运动的兴起,研学旅行、户外亲子项目、保护环境社会志愿等活动愈加丰富,追求生态体育的人群也逐渐增多,这就促使青少年更应掌握体育与环境的相关知识,参与社会体育实践活动,紧跟时代步伐。但目前具备环境教育基地基本要求的青少年社会体育实践活动场所少之又少,大多以营利为目的的教育机构开设青少年户外教育课程,虽一定程度上可以带领青少年亲近自然、了解自然,但要达到环境教育的最终目标还遥不可及。因此,建立青少年社会体育实践活动环境教育体验基地,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进一步推动我国青少年环境教育的有效举措。
开展青少年环境教育工作能够为今后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持续充足的人才资源供应。环境是一种体育资源,青少年体育活动中的环境教育工作应从引导并形成正确的环境思想、态度着手,逐步深入到青少年群体自主的环境实践行动中;从教育氛围最为强烈的学校体育活动开始,逐步过渡到校外体育活动中的环境教育,学校体育、家庭体育、社会体育三者齐头并进。另外,加强对青少年体育赛事环境规划及青少年社会体育实践活动的关注,提高我国青少年环境教育水平,为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中指出,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锻炼意志。随着人们对体育活动的需求日益增长,对青少年体育环境的发展与建设将逐步走向高要求、高质量、高水平。青少年体育活动中的环境教育将持续被关注,研究重点将依然从学校体育中的环境教育渗透出发,进一步加强对青少年体育的环境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同时关注青少年校外体育实践活动的生态环境指标体系的确立,为青少年体育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指导与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