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绳课程中“补差”教学的策略探究

2022-01-10 13:26王永迪李嘉静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2年1期
关键词:补差实验班差生

王永迪 李嘉静

(广州体育学院 广东 广州 510000)

前言

随着跳绳逐步成为广东省体育中考项目之一,其进入中小学课堂已经成为了一种不可遏制的潮流,而如何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跳绳成绩,培养学生对跳绳的兴趣就成为了我们亟待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在跳绳课程中进行“补差”教学的探究与实验对比研究,从中捕捉学生的情绪变化与跳绳水平的变化情况,从而得出相关结论,以期解决同一班级内学生之间跳绳水平的两极分化现象,提高班级整体水平,从而促进跳绳项目在中小学的有效开展。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文以“补差”教学实验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广州图书馆、广州体育学院图书馆等途径,对跳绳教学、“补差”教学、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以及前景理论的相关文献和书籍进行搜索、总结、归纳和分析,为本次研究充分提供了所需要的相关资料。

(2)访谈法。

基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和前景理论的相关内容,制定了一个简短的访谈提纲,在进行教学试验过程中,对学生逐步进行访谈,实验班与对照班两个班级总人数40人,有效访谈人数37人。

(3)教学实验法。

根据实验需要对广州市昌岗中路小学两个跳绳班共40名实验学生进行对照实验,以跳绳1班为实验班,跳绳2班为对照班,进行为期12周,每周1节课,共12节的对照实验。通过实验前后两班学生的直摇跳、单摇跳速度对比与花式动作学习情况的对比,对教学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4)数理统计法。

用SPSS 19.0处理测验数据,用T检验等分析实验前后的数据,从而进行对比统计。

(5)逻辑分析法。

比较两个班级的实验结果并运用相关理论对结果进行分析,对跳绳课程中“差生”的成因、“差生”进步的心理驱动、“优秀”学生进步的心理驱动运用相关理论进行分析。

2、“补差”教学的理论基础

“补差”教学是针对学生不同缺点分别予以纠正的一种教学手段。“差生”指跳绳课程中无法在当堂课即时学会动作的学生,单指跳绳技术水平方面,不包含任何其它含义。

2.1、“差生”的成因

(1)身体素质差。影响身体素质的因素有很多,包括遗传效应、发育水平、生活习惯、运动习惯等。因此,学生的身体素质会产生差距,进一步影响学生在跳绳课之中的表现,使互相之间产生差距;(2)思想观念偏差。不少学生觉得体育课是个苦差事,甚至说没什么用,学了也是白学,浪费时间,不如把时间都用在主科的学习上,因此消极对待。“态度决定一切”,如果思想上就不重视,态度不端正,就很难学的好,这部分学生就很容易沦为跳绳课之中的 “差生”;(3)努力不够。有些同学确实想学好跳绳,但是怕吃苦,不肯付出必要的努力,课后只是马马虎虎的完成老师给的作业,或者因为想偷懒干脆就不做了,这类学生自控性差,意志力薄弱,在缺乏监督的情况下,自己本身不能保质保量的完成课程内容;(4)方法不对。有的学生上课练习很认真,练习也相当勤奋,但总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只知道练习却不听老师讲的练习方法,尽管付出了很大努力却事倍功半,难以取得较大的进步,往往很努力却成绩一般,长此以往就会变得消沉;(5)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较弱。这类学生上课时跟不上老师的教学节奏,思路容易沉浸在一个问题中无法自拔,对于老师的问题总是后知后觉,对比于其他学生接受的信息量就小很多。在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时,这类学生的完成速度同样慢吞吞,无法高强度的思考问题和完成任务,效果也很难达到比较理想的程度。而“优生”不仅能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还能做一些额外的任务,比如复习或课外拓展,而这些“差生”甚至连教师布置的作业都不能完成,作业总是“短斤少两”。如果放任这些“差生”不管,那么他们跟“优生”的差距就会越来越大,这就是我们常讲的“两极分化”问题。

2.2、基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的“补差”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结构是心理学中的激励理论,包括人类需求的五级模型,通常被描绘成金字塔内的等级。从层次结构的底部向上,需求分别为:生理(食物和衣服)、安全(工作保障)、社交需要(友谊)、尊重和自我实现。人们在生理与安全方面的需求得到满足后,便会追求亲密关系等的社交需要,并希望在社交中获得尊重,同时人们追求实现自己的能力或者潜能并使之完善化。跳绳课程中,“差生”在与同学的对比中处于劣势地位,内心更渴望通过技能的提升而得到尊重,因此,差生也愿意努力的练习,但盲目的练习并不能得到想要的结果,长此以往,“差生”在无法实现既定目标的自我满足的情况下,便会很容易自我放弃。在此前提下,如果“差生”拥有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一个有十足耐心并且能力足够的老师的情况下,在家长的鼓励和老师的耐心辅导的双重作用后,“差生”机有可能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练习获得进步,使被尊重与自我实现的需求得到满足。

2.3、基于前景理论的“培优”

前景理论本是由丹尼尔·卡内曼和阿莫斯·特沃斯基教授提出,将心理学研究应用在经济学中,在不确定情况下的人为判断和决策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但前景理论归根结底还是一种心理学的现象,这种心理在其它方面同样适用,前景理论中有这样一个结论,“大多数人对得失的判断往往根据参考点判断,而失去带给我们的伤害要强于得到带给我们的满足感”。班级里面上次考试的第一名在本次考试时比上次高了10分,但这次却成了第二名,比起失去第一名的伤害,多得到10分的满足感显然微不足道。人们往往以自己身边熟悉的人作为参考点,比起自己得到的成就,人们更在意自己是否强于身边的人,同时不能接受本排名在自己之后的人超过自己。因此,将“补差”做好,也是不失为“培优”的好办法。

3、结果

本文以昌岗中路小学课后跳绳班两个班级的学生分别作为实验组(1班)和对照组(2班)。

实验前测为30s直摇跳,结果如下:

如表1所示,两个班级的学生本身并无跳绳基础,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在两个班级的前测对比中,t=0.224,P=0.824>0.05,故两个班级的前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可以进行对照实验。

表1 实验前两班直摇跳的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在教学实验过程中,老师会按照从易到难、由无绳到有绳等循序渐进的方法手段来进行一系列的教学,在教学及相关练习后却依旧不会的同学我们可以称之为“差生”。通过学生的反馈和教师的观察来对“差生”进行筛选,同时,在实验班我们将“差生”分为以下几类:身体素质基础不好的学生,观念不对、消极对待的学生,努力不够、意志薄弱的学生,方法不对的学生,反应慢的学生。并根据他们自身的情况来探究不同的“补差”方式,对照班不对“差生”进行分类,在补充教学时只纠正其动作错误。

在进行为期12周教学的最后一节课,再分别测试两个班级学生的30s直摇跳、30s单摇跳以及开合跳、弓步跳、高抬腿跳、足跟点地跳、钟摆跳、弹踢腿跳、交叉跳共7种花式跳法(连续完成2个8拍算作成功)的最终成绩,分别就两个班的30s直摇跳、30s单摇跳的数量以及7种花式跳法的完成数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得出如下结果:

根据表2中所得数据可以看出,无论是直摇、单摇等速度测验还是花式跳法的掌握情况,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对比中P值均小于0.05,实验班与对照班之间的试验后跳绳成绩存在显著性差异,实验班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班;在标准差的对比中,实验班的标准差也全部小于对照班,意味着实验班同学的成绩较对照班更加的平均,学生之间的平均差距普遍更小,跳绳水平的两极分化现象得到一定的改善。

表2 试验后两班的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以上实验内容充分证明了跳绳课程中的“补差”教学是行之有效并且效果显著的一种教学手段,然而,尽管效果显著,但在教学实验的过程中也同样存在一些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补差”教学的实验效果会如此显著的原因是什么,在原始数据中为什么实验班不仅仅只是被“补差”的学生成绩优于对照班,而且优秀学生也多于对照班,“差生”成绩提高又会对优秀学生带来什么样的内心变化呢,家长和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否是正面的呢,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本人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和前景理论的部分内容制定了一个简单的关于学生主观感受以及行为的访谈提纲,内容及访谈结果如下:

64.9%的学生无法接受自己跳绳比别人差,他们希望自己比其他同学更加优秀,对自身有一定的要求,这是对被尊重与自我实现的追求。剩余35.1%能接受自己跳绳比别人差的学生,可能对自身跳绳成绩并不看重,又或者是不愿参与到竞争中,其原因有待进一步探究;有75.7%的学生在与周围同学对比中处于下风时,更愿意努力的去超越周围的人,否则就会很容易在与周围人的相处中处于劣势地位;100%的学生不愿意被其他同学超越,由此可以看出,尽管35.1%的学生可以接受自己跳绳比别人差,在自己比别人差时也不愿意努力,但仍然没有任何一人愿意被别人超越,尤其是本不如自己的同学。这会带给他们一种危机感,让他们感到不舒适,并且83.8%的学生在被本不如自己的同学超越时会更加的愿意努力练习,因为要维持自己本来的优势地位,就必须始终保持领先于其他人;89.2%的学生会愿意接受老师的帮助,并且在老师单独指导时,73%学生认为自己会进步的更加迅速,老师的专业知识不仅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学习进步,同时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被关注;只有43.2%的学生会在学会一个新动作的时候向自己的父母展示,而56.8%的学生却不愿对父母展示所学,究其原因,孩子们都希望向父母展示自己最好的一面,愿意展示的这部分孩子对自己学习掌握的动作更加的自信,而不愿意向父母展示的学生同样也希望得到父母的肯定;只有13.5%的学生会在课下练习,86.5%的学生不会进行课下练习,小学一年级的学生自制力与执行力相对较差,课下作业的完成情况不尽理想。

4、策略探究

4.1、对“差生”进行精准分类并有针对性的“补差”

根据“差生”的不同成因将差生分为:身体素质差的学生、观念不对的学生、努力不够、意志薄弱的学生、方法不对的学生、反应慢的学生。

(1)针对跳绳课程中身体素质差的学生,我们根据课堂需要安排一些身体素质的练习,在学习跳绳技术的同时,循序渐进的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并不需要单独停下来对他们进行补习,在保证课程进程的情况下引导他们回忆所学的内容,对学过的内容进行巩固。与此同时,与家长沟通,督促其多参加体育活动,加快身体素质的多方面发展;

(2)针对思想观念偏差的学生,我们应给予其正确的引导,让其明白跳绳课的重要性,关键时刻也可用一些物质引导,如课堂表现换贴纸,再用贴纸换奖励,用物质来引导学生积极练习跳绳,用差距与对比给予警醒,用完成任务和表扬给予其成就感;

(3)针对意志力薄弱,努力不够的学生,我们采取的策略是给予其持续关注,督促其高质量的完成跳绳任务和相关练习,这类学生自控能力差,需要外界的监督才能很好的完成跳绳的学习,结合家长督促其完成跳绳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可以有效的帮助其提高跳绳成绩;

(4)针对方法不对的学生,跳绳课程中“补差”的策略无疑是进行有效的学法指导,每个学科和项目都有其对应的学习方法,跳绳则是从无绳到有绳的一个逐渐过渡,循序渐进的从分解动作到完整动作的练习,在每一步的练习中逐步完成动作技术的迁移。对于刻苦练习却不得其法的学生,首先抓住他们的注意力,并及时的复习学过的动作和纠正错误动作,帮助他取得进步;

(5)针对接受新知识能力较弱的学生,要适度打破其原有的节奏,在跳绳课中不断地给予其更高频率的刺激和更高强度的练习,以及适度的紧迫感,这样才能逐步的建立新的思维与行为上的节奏,帮助其完成蜕变。

4.2、对“差生”的进步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

“差生”的差让他们的社交(友谊),被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尽管社会一直在发展的更和谐,但能力不行的人在学习生活中依旧处于劣势地位,长此以往他们对自身的能力变得十分不自信,甚至自暴自弃。

由表3可知,大部分人是不愿接受自己比别人差的,所以,“差生”也一直渴望变得优秀,89.2%的学生愿意接受老师的帮助,教师在帮助其进步后要给予其尊重和表扬,建立努力进步就会被尊重、被表扬的这样一个认知。

表3 访谈结果

这个认知要被多方面的得到证实,家长也是重要的一环,将近一半的学生是愿意在家长面前展示自己所学动作的,这是教师不仅要在其他同学和家长面前对“差生”的努力和进步进行肯定和表扬,并且带领其他同学和“差生”家长对其进步共同给予肯定。

4.3、根据学生情况给他们设置不同的参考点

设置不同参考点的原因一方面是学生之间水平存在差异这一客观事实,另一方面是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

初学者跳绳成绩是很容易提高的,而名次却只有固定的数量,“差生”以跳绳成绩作为参考点,是为了让其关注自身进步,从而增强其进步的成就感与自信心,由表3访谈中可知,没有人是愿意被其他人超过的,让“优秀”学生关注自己的名次,是为了促进他们的相互竞争。

根据进步程度和名次给予一定的荣誉和物质奖励,为他们的进步和竞争添加新的动力。

5、结语

在本次跳绳教学实验中,“补差”教学方法效果显著,不仅有效促进了“差生”的进步,缓解了班级内学生之间跳绳水平的两级分化现象,同时还促进了“优秀”学生的增加。但本文实验局限于初学者和低年级学生,随着学生跳绳水平的进步,可能“补差”教学将不再适用,此时,应根据学生情况选择更加适合的方法。

猜你喜欢
补差实验班差生
基于语料库的词块教学对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提升有效性研究
山西农大乡村振兴“双创”实验班开班
高校大类招生模式按实验班/基地班招生
超常发挥的“幸运儿”
高中生物教学中补差的分析与探讨
让英语学习转“补差”为“不留差”
在书上睡觉
实施体育后进生转化的策略初探
差生妈妈的六年艰辛育儿经
让“差生”变好其实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