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红,聂波,杨金荣,程沈菊,罗珊,武坤
1.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检验科,云南昆明 650032;2.云南省检验医学重点实验室,云南昆明 650032;3.临床检验诊断省创新团队,云南昆明 650032;4.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云南昆明 650032;5.云南省血液病研究中心,云南昆明 650032
血小板增多症是一种骨髓增殖性疾病,发病机制被认为与骨髓中的多能干细胞发生异常的克隆性增殖,及血小板系的调节因子反应有关,临床表现为血小板异常增多(可达到常规生成速度的15 倍),且伴随聚合细胞数和平均聚合细胞容量增加。由于短时间内血小板异常增多,且保持着同样的代谢寿命,因此在发病后短期内患者便有极高的概率发生出血和血栓,这对患者的血液循环,器官活动均会造成严重的影响。 为了避免患者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常规疗法采用药物来控制骨髓巨核细胞的过度增殖现象和改善凝血功能,但用药产生的严重不良反应和较长治疗周期限制了药物的使用[1-3]。基于此,该研究选取2017 年7 月—2020 年11 月该院收治的185例血小板增多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血小板单采去除术进行治疗,现报道如下。
选取该院收治的185例血小板增多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组。 观察组93例,其中男46例,女47例;年龄31~51 岁,平均(40.21±3.14)岁;病程1~6 周,平均(3.21±1.28)周。 对照组92例,其中男45例,女47例;年龄29~50 岁,平均(39.97±3.32)岁;病程2~7 周,平均(3.33±1.09)周。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参与研究的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并同意;该研究经该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纳入标准:①外周血血小板计数≥450×109/L 者;②无其他血液疾病及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③了解血小板单采和药物治疗的相关内容,并同意研究者。
排除标准:①重症(包括肿瘤、器官衰竭、血液感染等疾病)患者;②对血小板单采术不耐受者;③并发症严重(多器官出血等),无法配合完成研究者。
该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使用羟基脲、干扰素、甲环亚硝脲治疗血小板增多症,药物种类由医师根据患者的敏感度决定,剂量根据说明书和患者服用效果进行更改(羟基脲初始剂量为3 g/d,干扰素为300 万U/d),同时均服用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聚积药物。服用时间为1 周,每日晚间检测患者血液循环血小板情况。 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用血小板单采去除术进行治疗,使用血细胞分离机分离血小板,在术前要求患者排空两便并清淡饮食,按照操作人员的要求保持平卧位,操作人员监测患者的多项基础体征指标,对体征指标正常的患者穿刺双侧肘正中静脉,分别作为输出和回流通道,设定总循环量为4 500~7 000 mL,流速为40~55 mL/min,抗凝剂与循环血量比值为1:10~15,期间给予10%葡萄糖酸钙(生产批号:H15020668)2 g静脉滴注,持续观察患者抗凝剂反应,若反应加重,酌情增加10%葡萄糖酸钙滴注量。单采术后当日给予对照组患者同样的药物种类和剂量进行继续治疗,再持续每日监测患者的血小板情况。
该次研究需统计治疗始末患者的血小板计数、血黏度指标(高切、低切、血浆黏度),比较治疗前后和组间差异;观察两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头晕、胸闷、心慌等)及并发症(器官出血、血管栓塞等),以此来观察联合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4]。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前,观察组的血小板计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均明显减少,且观察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水平比较[(±s),×109/L]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水平比较[(±s),×109/L]
组别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n=93)对照组(n=92)t 值P 值1 277.84±200.94 1 280.17±193.65 0.080 0.936 616.36±43.36 816.36±98.36 17.927 0.001
观察组的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比较[n(%)]
治疗前,观察组的高切黏度、低切黏度、血浆黏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高切黏度、低切黏度、血浆黏度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血黏度指标比较[(±s),mpa·s]
表3 两组患者血黏度指标比较[(±s),mpa·s]
指标时间观察组(n=93)对照组(n=92)t 值 P 值高切黏度低切黏度血浆黏度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8.57±2.54 6.01±1.07 6.44±1.55 5.11±0.54 5.87±1.48 2.08±0.46 8.61±2.44 6.99±1.62 6.51±1.49 5.89±0.77 5.79±1.53 3.36±0.78 0.109 4.860 0.313 7.984 0.362 13.613 0.913 0.001 0.755 0.001 0.718 0.001
血小板异常增多会对人体的血液循环造成极大的负担,形成血管栓塞,造成多器官的缺血、缺氧,随着血管中血栓的增多,患者血流黏附性会不断上升,从而损伤心、脑等血氧敏感的器官,诱发诸如心、脑梗死等疾病,且血小板异常增多若无法在短期内迅速控制,还会因血小板不断的集聚、释放、减退,导致患者的血小板相关因子的活性降低,引起凝血功能障碍,严重的情况下还会致使患者的血管出现退行性变化,使血管破裂的风险升高[5-6]。
当前的治疗方式中,药物治疗是主要治疗方式,以羟基脲、干扰素为代表的药物能在较短的时间里控制血小板的增殖,但均有一定的缺陷。 羟基脲是一种作用于核苷酸的药物,其主要是通过抑制其脱氧核苷酸的还原,以及控制嘧啶碱基生物的合成,从而起到阻碍血小板合成的效果,但由于对肠胃道有明显不良反应和短期治疗效果不理想,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干扰素则是通过对骨髓和外周血细胞的抑制来控制血小板的增殖,机制可能与抑制骨髓祖细胞增殖有关,和刺激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也有关系,缺陷主要是起效速度慢和治疗周期长。此外为了减轻和控制血循环中的血栓,还会加用阿司匹林等药物进行控制[7-10],这也是在该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在单接受药物的情况下,其治疗后的血小板计数和高切、低切、血浆黏度均明显降低的原因[11-13]。但药物治疗存在一定的缺陷,药物治疗的起效速度较慢,并且治疗周期相对较长,患者受病症影响的时间长,因药物产生的毒理影响会使其长期处于不适状态,因此通过为患者建立体外循环,将循环血液用离心分离设备进行血小板分离去除的方法被逐渐应用于血小板增多症的治疗中[14-15]。 这种方式,通过连接人体与采血仪器,将患者的外周循环血液送至采血仪器中提取过量的血小板,再将抽取后的血浆输回外周循环中,可在短时间内将血小板从患者血液中进行分离去除,迅速地减少血液循环中的血小板数量,从而避免患者在发病短期内出现血小板反应体高凝导致的血管血栓[16-18]。在该次研中,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分别为(616.36±43.36)、(816.36±98.36)×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认为,两种方式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单采患者在治疗后更接近正常值,而对照组患者距正常值差异较大,可见单采血小板的治疗效果更好,目前关于两种方式的对比研究相对较少,王秀芸[19]学者的研究中,接受单采治疗的患者的血小板值为(689±134)×109/L,与观察组患者的效果基本一致,但王秀芸的研究中指出单次采集为160~180 min,1 次采用即可,而李明利等[20]学者的研究则指出以α-干扰素和羟基脲进行治疗组需要(1.70±0.17)个月,可见血小板单采取的效果更好。 因此在研究结束时,观察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显著占优,并且由于对照组患者未接受血小板单采治疗,为了控制血小板的增长,必然会增加用药的时间和剂量,这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高,延长治疗周期,因此对照组病症发展的时间增长,并发症的概率高于观察组(P<0.05),另外药物效果会受人体耐药性,患者的依从性影响,预后情况不佳,血小板计数和血黏度指标因此均低于观察组(P<0.05)。
综上所述,血小板增多症在短时间内会加大患者多器官血栓性出血,以血小板单采去除术进行治疗能更有效地清除血小板,控制血粘度,且能减轻因服药产生的不良反应,值得对患者进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