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美令
(丹东市人民医院,辽宁 丹东 118000)
血液疾病包括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属于临床难治愈的疾病之一,原发于造血系统,发病率高,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为延缓疾病和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1]。目前临床多采用实验室相关检查指标诊断血液疾病,包括骨髓涂片、血常规、血小板等检验,但多数学者[2]认为,单一检验方法均有一定的局限性,难以确诊。同时,多数医师在进行血小板检验时,往往关注的是血小板数量与疾病变化的关系,从而忽略血小板参数的检验重要性[3]。有研究[4]指出,通过血小板参数联合骨髓涂片共同检验血液疾病,能有效获取血小板的形态和骨髓增生程度,为血液疾病的诊断提供更有效的数据。基于此,本研究为本院收治的血液疾病患者进行血小板参数、骨髓涂片检验,并与健康者比较,现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90例血液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疾病类型的不同分为急性白血病组(AL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组(ITP组)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组(AA组),每组30例;同期选取30例在本院体检的健康者作为对比组。AL组男12例,女18例;年龄20~74岁,平均(48.23±8.21)岁。ITP组男13例,女17例;年龄21~75岁,平均(48.85±8.06)岁。AA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20~74岁,平均(48.89±8.45)岁。对比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21~74岁,平均(48.19±8.74)岁。各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纳入标准:患者经血常规、免疫学、血细胞形态学等检查确诊为血液疾病者;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年龄20~75岁。排除标准: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伴有严重免疫系统疾病者;恶性肿瘤者。
1.2 方法 血小板参数检查。要求所有研究者空腹,在凌晨抽取其3 ml静脉血,放入乙二酸四乙酸二钾抗凝剂真空采血试管中,摇匀,在2 h内完成检测。使用全自动血细胞检测分析仪(帝迈生物,型号:DH36)检测MPV、PLT、PCT水平。
骨髓涂片检验。通过骨髓穿刺术为所有研究对象进行骨髓样本采集,先让其保持俯卧位,以其髂后上棘作为穿刺点,行常规消毒后,实施局部浸润麻醉,进针1.5 cm,当感觉阻力完全消失后,再进入骨髓腔,抽出骨髓(共0.2 ml),第一时间进行涂片制作,送检,进行骨髓细胞学检验。
1.3 观察指标 比较各组血小板参数[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变化、巨核细胞数及类型、骨髓增生程度,再比较骨髓涂片结果中各组的血小板分布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各组血小板参数比较 经检验,对比组MPV、PLT、PCT水平与AL组、ITP组、A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A组PLT水平均低于AL组、ITP组(P<0.05);AA组MPV水平低于ITP组(P<0.05);ITP组MPV水平高于AL组,而PLT水平低于AL组(P<0.05),见表1。
表1 各组血小板参数比较(±s)
表1 各组血小板参数比较(±s)
注:MPV,血小板平均体积;PLT,血小板计数;PCT,血小板压积。与对比组比较,a P<0.05;与AA组比较,b P<0.05;与ITP组比较,c P<0.05
组别AL组ITP组AA组对比组例数30 30 30 30 MPV(fl)8.35±1.62ac 11.54±3.07ab 8.26±1.71a 7.36±0.72 PLT(×109/L)40.25±7.25abc 32.26±6.32ab 24.69±5.27a 251.57±31.24 PCT(%)0.14±0.03a 0.11±0.02a 0.11±0.01a 1.29±0.85
2.2 各组巨核细胞数及类型、骨髓增生程度 经检验,AL组的骨髓增生程度非常明显,属于极度活跃状态,巨核细胞数量在0~35个之间,属于幼稚型;ITP组的骨髓增生程度明显活跃,巨核细胞数量为8~120个,属于幼稚型;AA组的骨髓增生程度极度减少,巨核细胞数量为0~1个,属于幼稚型;对照组的骨髓增生程度为活跃,巨核细胞数为9~32个,属于成熟产板型。
2.3 各组骨髓涂片结果比较 经检验,在骨髓涂片检查中,AL组、ITP组、AA组血小板分布呈单个偶见,而对比组血小板分布呈成堆分布,差异明显。
血液疾病患者会出现贫血、乏力、阵发性视线模糊、发热等症状,但早期症状并无特异性,患者易将其忽略,临床也未能及时诊断疾病,从而错过最佳的诊治时间,增加治疗难度,最终影响患者预后。现阶段,血液疾病主要是通过实验室检验技术进行诊断,一般包括血常规、骨髓活检或涂片、白细胞形态分类、基因学检查等。
骨髓涂片能清晰显示血液细胞的具体形态,反映骨髓增生程度等,但受细胞高度增生、基质水肿、纤维组织增生、穿刺技术等因素影响,易出现骨髓干抽干扰骨髓真实增生度的判断,造成疾病误诊、漏诊的现象发生[5]。同时,患者进行骨髓抽取后,其体内的血小板水平会随之改变,最终也会影响诊断结果。血小板主要是通过成熟的巨核细胞产生,有粘附、聚集和释放的功效,能良好反映人体的骨髓造血细胞的情况[6]。PLT是反映血小板衰亡和生存的重要指标,患者若发生ITP、系统性红斑狼疮、AL等疾病,出现出血迹象,其中因素之一为PLT水平显著减少[7]。PCT与血小板的大小及数量密切相关,若其在生成过程中受到严重抑制,或因血小板而遭到严重破坏、消耗,其水平也会明显降低[8]。MPV能反映机体的骨髓代偿,与血小板数量相关,若血小板数量减少,则MPV水平会有所升高[9]。本研究结果显示,对比组MPV、PLT、PCT水平与AL组、ITP组、A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A组PLT水平均低于AL组、ITP组(P<0.05);AA组MPV水平低于ITP组(P<0.05);ITP组MPV水平高于AL组,而PLT水平低于AL组(P<0.05),这也提示血小板参数能反映患者血小板功能,在血液疾病中有良好的诊断价值。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AL组的骨髓增生程度非常明显,状态极度活跃,巨核细胞数量在0~35个之间,ITP组的骨髓增生程度明显活跃,巨核细胞数量在8~120个之间,AA组的骨髓增生程度为极度减少,巨核细胞数量在0~1个之间,均属于幼稚型;而对比组的骨髓增生程度为活跃,巨核细胞数在9~32个之间,属于成熟产板型;在骨髓涂片检查中,AL组、ITP组、AA组的血小板分布呈单个偶见,而对比组的血小板分布呈成堆分布,差异明显,提示ITP、AL、AA疾病患者的巨核细胞数量、分化程度、血小板分布情况、增生程度等均与健康者有所差异。血小板的数量影响巨核细胞的实际数量,而巨核细胞通常由骨髓中的造血细胞进行分化,若患者血小板数量出现改变,巨核细胞的增生程度也会异常活跃或降低,同时,患者血小板分布量过少或仅为单个时,能有效反映患者的血液系统发生异常[10]。总而言之,通过血小板参数联合骨髓涂片检验,能了解患者的血小板分布情况及骨髓增生程度,以此判断疾病。
综上所述,通过血小板参数联合骨髓涂片检验,可良好反映血小板形态,并通过骨髓增生情况判断血液疾病,检验效果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