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点期”高职院校推进 1+X 证书制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2022-01-10 02:22:12胡涛
大众投资指南 2021年32期
关键词:等级证书试点工作职业技能

胡涛

(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浙江 东阳 322100)

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是首次提出1+X证书制度,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是国家层面对促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改革、人才培养成效评价模式改革和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对拓展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缓解社会就业市场矛盾,构建国家资历框架都具有很强的重要意义,有效推进和实施1+X证书制度是一个全新的课题。2019年上半年开始,根据《关于做好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9〕36号)、《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的通知》(教职成〔2019〕6号)、《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国家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通知》(浙教办函〔2019〕133号)等文件精神,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启动了试点工作。本文将从学校的宏观层面出发,分析1+X证书制度“试点期”第一阶段所面临的证书推出数量有限、试点学校名额少、参与度受限,以及第二阶段证书数量井喷和证书适用性等各种现状和困境,以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为例进行深入剖析,最终在顶层设计上探索推进1+X证书制度的实施方法与对策,目标在于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通过有效实施1+X证书制度,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办学水平进行有效探索,积累经验。

一、关于“1+X”证书和“三教”改革

理解“1+X”的内涵很重要,这里的“1”指的是学历证书(毕业证书),一般是指学生在学校完成学制系统内规定的学习任务和成绩合格后所获得的毕业文凭。这里的“X”,可以理解成是若干本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X证书制度”,可以理解成学生在获得学历毕业证书的同时,通过拓展,获得其他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实施“1+X证书”,最关键的是做好课证的衔接和融通,有机融合整体推进。从2020年推出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Web前端开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等首批6本试点证书开始,截止到当前累计4批试点证书,300多个培训组织机构,已经推出460多个证书。实施“1+X证书”书证衔接和融通是精髓所在,重在推进“三教”改革。教师改革方面,在《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在教师培训中,把1+X证书制度、相关标准等纳入必修模块中,提升教师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能力,让教师能够有效发挥引领作用,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的有效实施。在教材改革方面,在《关于组织开展“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建设工作的通知》中明确,各类教材要配合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推进,实施书证有机融合,在教材内容中融入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有关内容及要求。在教法方面,《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鼓励学校通过优化提升培养方案,构建课程体系,把1+X证书融合进去,积极参与试点工作,有效实施1+X证书制度试。

二、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实践探索

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前身是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在原金华城乡建设学校和浙江广播电视大学东阳学院基础上组建,2003年4月,经浙江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正式建校。2019年12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校名暂定为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本科)。2020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正式更名为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学校地处浙中金义都市区,坐落在素有“教育之乡、建筑之乡、工艺美术之乡”美誉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东阳市。学校坚守“服务区域发展,培育一流技术人才”的办学使命,秉承“自强不息、执着攀登”的精神,坚持“学生为本、育人为要、质量至上、特色为重”的办学理念。紧密依托学校投资方和区域产业的优势,形成了以土木建筑大类专业为龙头,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类、财经商贸及文化艺术大类等专业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2020年学校抓住契机,把推进1+X证书制度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校的建设方案中,大力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通过1年的探索与实践,在工作推进机制、“三教”改革与学分制度改革等3个方面,摸索总结出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做好四个方面保障,统筹推进试点工作

在制度方面,为深入推进1+X试点工作,学校制订了《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1+X证书试点暂行办法》,明确了工作推进的目标和原则。在组织建设方面,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做好了组织保障。在师资建设方面,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有关师资培训纳入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项目,不断加强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建设,打造能够满足教学与培训需求的教学创新团队,促进教育培训质量全面提升,截至当前,已有120余位教师参与培训并获得各类证书。在经费和条件建设方面,学校以生为本,对学生考证给予经费上的大力支持。通过梳理现有的教学实训资源与培训考核资源,积极利用政、校、企各方资源,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培训评价机构深入合作,推动各种类型的实训基地建设,为1+X证书的推进工作打下良好条件。

(二)基于人才培养目标,科学论证遴选“证书”

当前,教育部已陆续发布了四个批次的1+X证书,累计已经达460多种证书可供各专业开展试点。选择哪本证书?如何科学“遴选”?是专业层面开展试点面对的首要难题,这是源头问题,要非常慎重。2020年4月,学校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积极组织申报1+X证书试点,在证书论证的专题会议上,各专业围绕人才培养、需求、条件和未来发展等方面就证书的遴选开展了充分论证,通过两轮论证,最终上报试点申报材料。截至当前,学校15本试点证书获得了审批,共23个专业参与了试点,专业覆盖率达超过70%,受益学生比率超过85%。详细见表1。

表1 试点证书和试点专业一览表

(三)落脚“三教”改革,实现“证书” 稳步过渡

各专业梳理本专业可考取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明确证书的等级。对已实施1+X证书制度试点的23个专业,要求各专业以对应的1+X证书要求为参照,对标实施改革。未实施1+X证书试点的专业,遴选吻合度高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提高中、高级证书的获取率。有序做好了从“双证书”到“1+X证书”的过渡与衔接工作。优化人才培养顶层设计,各试点专业根据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和专业教学标准要求,将证书培训内容有机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推进工作中,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统筹教学组织与实施,深化教师、教材和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提高人才培养的灵活性、适应性、针对性。专业层面制定相关课程的具体教学组织与实施方案,探索师资的提升和校外师资的共享,优选教材或开发全新教材,在教学上结合课证融合探索新模式,在考核上将相关专业课程考试与职业技能等级考核统筹安排。以工程造价专业的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为例,把证书的知识点植入各专业课程中,充分体现了 在课程和证书之间的有机融合。详见表2。

表2 工程造价专业课证融合一览表

(四)探索学分银行,实现学习成果认定与转换

基于学分银行的理念,学校结合实际,逐步探索建立相应的学业管理机制,实现学生学习成果可追溯、可查询、可转换。出台《学习成果的认定、积累和转换管理办法》,并同步修订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学分认定与替代管理办法》。两个办法都是立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发展需求,满足学生可持续发展需要,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根据办法学生因学籍异动、修读各类在线课程、自学考试、科技竞赛、创新创业实践、职业技能等级(职业资格)考试等原因,实际修读课程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的课程不同或取得规定要求的各类证书(或业绩),可以申请学分认定,获得学分。

(五)及时总结经验,逐步提升证书等级和获证率

学校坚持“立足人才培养,课证有机融合”的原则,注重考前培训质量,通过课余培训和模拟训练,2020年12月初次组织考试,财务数字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通过率97.32%、业财一体信息化应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通过率84.44%。首次考证成功组织与取得成效,为后续进一步深入推进1+X证书试点工作提供了经验基础。后续,将在证书覆盖面、证书等级提升和参与1+X证书标准开发等方面深入探索与实践。

猜你喜欢
等级证书试点工作职业技能
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课证融通”方案研究
公费农科生培养试点工作实施
今日农业(2021年12期)2021-11-28 15:49:26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太仓市服装定制职业技能竞赛举行
工会信息(2020年21期)2020-02-28 07:19:36
物流管理、老年照护等成首批证书培训试点
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
“涉军”企业信用评价扩大试点工作即将启动
中国军转民(2017年6期)2018-01-31 02:22:13
“五个到位”推动未成年人案件审判试点工作
人大建设(2017年4期)2017-07-21 11:03:19
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工作座谈会召开
河北水利(2016年2期)2017-01-10 05:02:18
努力开创职业技能培训的新局面
学习月刊(2016年14期)2016-07-11 01:5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