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彩亚
摘要:随着我国教学工作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优质教学方法涌现出来,高中阶段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借鉴这些方法,并且结合实际情况,提高高中英语课堂的教学质量。笔者在长期的英语教学实践中发现,情境教学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保障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本文将以情境教学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展开探索。
关键词:情境教学;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情境教学法在英语课堂上的应用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是指在教学英语知识的时候,引入一个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知识,既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又能够给英语课堂增添一丝趣味。放到英语阅读教学之中,这种方法往往可以带来惊喜,下文将围绕情境教学法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展开详细论述。
一、积极创设英语对话情境,锻炼学生口语
日常教学,英语阅读知识的时候,课文中有一些不容忽略的对话,这些内容虽然简单,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语感。因此,即便是很简单的英语对话教师,也不应该忽略日常开展英语阅读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将这些内容放置在对话情境之中展開教学。
例如:讲解“Back to school”这一单元知识的时候,正逢学生刚刚返校,借助着现实生活中的情景展开教学,就能够快速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比如教师可以先提出一些问题:“刚好现在也是新学期的开始,大家刚刚回到校园之中,有没有感受到校园浓厚的学习氛围呢?”,用一个简单的问题引导学生开始思考相关的问题,接下来就可以引入课文对话,让学生积极分析课文对话中的相关知识点。“看来大家对返校这件事情还是非常有感触的,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的世界里,看看课文中的主人公对Back to school有什么看法吧!”,邀请两名同学起来朗读对话,建立对话情境的同时,还可以展示学生的口语水平,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又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二、用多媒体设备创建情境,减轻教学难度
信息社会,开展英语阅读教学有更加丰富的教学选择,讲解英语阅读文章的时候,不管是课内文本还是课外文本,学生都会受到个人英语基础能力的限制,无法对英语课文知识有非常深刻的理解。为了给学生创建更加高质量的英语阅读学习体验,教师应该转变个人的教学观念。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好多媒体设备创建教学情境,即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又能够减轻教学的难度。
例如:某次期中考试结束之后,教师要带领学生重新分析试卷上的阅读语篇,某篇文章刚好讲到了股市的盈亏问题,虽然文章只是从社会学的角度对股市的盈亏进行了分析,并没有特别艰深的经济学内容,但这样的一篇文章仍然给高中阶段的学生带来了极大的阅读障碍。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篇文章,教师必须要采用更加高质量的教学方法,比如,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视频,用视频内容创建课堂情境,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阅读文章的理解。视频中,结合着动画和语音讲解,几分钟之内就把股市的盈亏问题给阐述清楚了,了解了这些背景,重新分析英语文章中的知识,学生会发现,其实这篇文章也没有那么难。这种构建课堂教学情境的方法特别适合应用在比较有难度的英语阅读文章之中,有利于减轻教学的难度,帮助高中生掌握更多英语知识。
三、借助生活常识创建情境,巩固学生记忆
高中阶段,学生们面临着高考的压力,大多数学生只顾着学习,并没有时间了解生活中发生的大事小情。然而,英语学科考察的知识包罗万象,尤其是在英语阅读文章中,出现和生活实践息息相关的内容的概率是很大的,为了帮助学生储备更多生活化的常识,教师可以在教学英语阅读知识的时候渗透活化情境。
例如:教学“Realizing your potential”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着生活常识给学生讲一个小故事,比如“每个人都有属于他们自己的天赋,只不过我们缺乏一双发现的眼睛,大家也许听说过,爱因斯坦小的时候曾经被认为是智障儿童,前段时间网络上特别火的数学学神韦东奕也曾被人冷眼以待,直到他们发现了自己的potential,他们的人生才发生了转机。”。结合生活中真实存在着的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并且借助这种情境,鼓励学生认真分析今天的英语课文在其中找到“Realizing our potential”的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障英语阅读教学的质量。同时,还可以给学生一些特殊的心理暗示,让他们自主记忆文章中的重点和要点,结合这个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加强记忆。
总结:
英语阅读作为一种输入能力,对口语和写作能力的提高都起着积极作用。在以往的英语阅读课堂上,大部分学生都会感到阅读学习既有难度又很乏味。当前,情境教学法作为一种比较常见的教学方式,突破了传统教学的桎梏,使课程教学更加丰富、生动、有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更高,教学氛围和教学效果也更为明显。
参考文献
[1]刘晓芬.情境教学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学生英语,2020(32):104.
[2]张丽娜.关于高中英语阅读情境教学法的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35):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