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透析患者腹透导管引流不畅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探讨

2022-01-09 11:33何少云
中外医疗 2021年32期
关键词:网膜透析液移位

何少云

福州市第一医院肾内科,福建福州 350009

腹膜透析是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手段之一,因其具有低耗省力、操作简单、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安全高效等优点,所以患者对其接受度较高[1]。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 腹膜透析的设备及技术正在逐渐改进, 但在使用过程中仍然会存在导管相关并发症,其中以导管引流不畅最为常见。 一旦出现导管引流不畅,就会致使腹膜透析失败,患者需退出腹膜透析和再次住院, 导致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难以获得保障[2]。 在对患者行腹膜透析时虽然会辅以护理干预,但是常规护理仅注重在操作过程中的配合, 对于并发症的预防意识较弱,并未针对导致导管引流不畅的各个原因采取针对性干预, 使得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产生不适感,甚至还会引发护患纠纷,降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3]。既往研究表明: 腹膜透析患者导管引流管不畅原因相对较多,且不同原因之间能相互作用及影响,加强患者腹膜透析治疗期间预防干预, 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该研究随机选择2019 年3 月—2020 年3 月该院收治的腹膜透析患者90 例为研究对象,探讨腹膜透析患者腹透导管引流不畅的原因及护理措施,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该院收治的腹膜透析患者90 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 对照组45 例,男29 例,女16 例;年龄47~71 岁,平均(60.34±2.38)岁;病程1~8年,平均(4.23±0.73)年;原发疾病:药物性肾病2 例、慢性肾炎15 例、糖尿病肾病25 例、高血压肾病3 例。 观察组45 例,男30 例,女15 例;年龄47~70 岁,平均(60.61±2.74)岁;病程1~9 年,平均(4.28±0.75)年;原发疾病:药物性肾病2 例、慢性肾炎16 例、糖尿病肾病25例、高血压肾病2 例。 经比较后发现两组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入选的90 例患者中已排除存在腹部手术史者、 肿瘤患者、 依从性差者,对该次研究的目的、方法、具体过程均已了解并签署同意书,该院伦理委员会对该研究予以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腹膜透析治疗适应证,且患者均可耐受;②认识功能正常,能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③具有完整的量表资料及随访资料。排除标准:①精神异常、凝血功能异常或器质性疾病者;②伴有自身免疫系统疾病、严重心、肝异常者;③中途死亡或退出研究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①治疗前检查:治疗前完善有关检查,评估患者身体状态,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导管; 采用卵圆钳顶端钳夹将导管末端送入腹腔,深度约10 cm,随后采用手法将卵圆钳垂直于脊柱方向,然后向会阴方向前行,以患者感到阴部不适或有尿意为标准判断置管位置,最后将卵圆钳退出,并

于腹膜剪口处防止脱出, 且患者治疗过程中应避免采用金属导丝送管。 ②体位指导:由于腹膜透析治疗时间较长,对患者身体要求较高,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舒适加强其体位指导,正确指导患者保持斜坡位,避免坐立或平卧;根据患者需求确保其大小便通畅,必要情况下可进行导尿,以防膀胱充盈;患者于术后第1 天卧床,拍片检查管位置;第2 天指导患者起床,加强患者康复锻炼。 ③饮食指导:加强患者饮食指导干预,且患者腹膜透析第1 天保持大便通畅, 指导患者饮食流质食或半流质食,对于恢复良好患者,指导患者饮食新鲜的蔬菜、水果,尽可能让患者食用高纤维素、高维生素、低脂、低盐的食物,每日应摄入1.2~1.5 g/kg 蛋白质。 ④功能锻炼: 腹膜透析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恢复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 治疗开始第1 天以床上翻身为主,24 h后可根据腹部切口的改善程度逐渐增加活动的强度、难度,可适当调整体位,并指导患者进行科学的咳嗽,以防止对切口或导管造成影响。

1.3.2 观察组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对性预防护理。 (1)导管引流不畅的原因分析。 腹膜透析患者导管引流不畅原因相对较多,包括导管移位、导管阻塞、功能性引流障碍、大网膜包裹导管等,应根据患者情况对导管引流不畅原因进行分析,并做好相应的记录,为患者制定相应的措施干预提供参考依据。 (2)针对性预防干预:①导管移位。 对于女性患者采用B 超对其子宫位置进行检查,确定子宫是前屈位或后屈位,如为前屈位,则将导管末端置于子宫直肠窝;如为后屈位,则将导管置于直肠后位。 通过建立微信群等每天向患者推送导管移位的相关知识,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术前保持胃肠道通畅,排空肠道及膀胱,如患者存在便秘情况,可于术前一晚指导其服用缓泻剂;导管类型尽可能地选择直管。②导管阻塞。将导管置入腹腔时需对长度进行控制,以脐部到耻骨的距离为宜,且末端需插入直肠膀胱的凹陷处, 定期检查导管是否存在扭曲的情况,避免堵塞的发生;为了防止侧孔堵塞,于腹腔液中加入适当的尿激酶、肝素;对于出院患者加强患者电话及上门随访,了解患者出院后恢复情况,对于导管阻塞的原因进行分析,让患者思想上引起足够的重视,提高护理配合度。③功能性引流障碍。该并发症的发生可能与感染、浑浊透析液刺激等有关,因此,在更换透析液或透析管装卸接头时应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进行, 操作者需具备强烈的无菌观念,在整洁、干净、经过消毒的环境中更换透析液, 同时还遵循医嘱在透析液中加入适量抗生素以预防感染;鼓励患者多走动,并自行按摩腹部,护理人员还可采用生理盐水对其进行灌肠。 ④大网膜包裹导管。 置管时间越长,患者发生导管移位的概率就会越高, 而大网膜包裹导管是导致移位的主要原因,为预防大网膜包裹导管,术中需对过长的大网膜进行悬吊或预切除;加强患者家属指导干预,告知家属相关注意事项,让家属有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对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预防干预及识别, 对于异常时及时采取措施干预。

1.4 观察指标

①导管引流管不畅发生率。 对两组发生导管移位、导管阻塞、功能性引流障碍、大网膜包裹导管的情况进行记录,计算其导管引流不畅发生率。 ②满意度。 采用纽卡斯尔护理满意度量表(NSNS)[4]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该量表共19 个项目,主要围绕护理人员的工作展开,每个项目分为非常不满意、不满意、一般、满意和非常满意,分别计1、2、3、4、5 分,最低分为0 分,最高分为95 分,分值越高说明患者对护理越满意。 ③自我管理水平。 两组护理后分别从症状管理、日常生活管理、情绪管理、信息管理、自我效能管理对患者自我管理水平进行评估,分值越高,自我管理水平越高。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导管引流不畅发生率比较

两组均完成相应的护理干预, 观察组护理后导管移位、导管阻塞、功能性引流障碍及大网膜包裹导管发生率为11.11%低于对照组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导管引流不畅发生率比较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

护理完毕后对两组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观察组护理后满意度评分为(88.43±5.59)分,高于对照组(77.65±7.3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s),分]

组别评分对照组(n=45)观察组(n=45)t 值P 值77.65±7.33 88.43±5.59 7.845<0.001

2.3 两组自我管理水平比较

观察组症状管理、日常生活管理、情绪管理、信息管理、自我效能管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自我管理量表评分对比[(±s),分]

表3 两组患者自我管理量表评分对比[(±s),分]

组别症状管理日常生活管理情绪管理信息管理自我效能管理 总分对照组(n=45)观察组(n=45)t 值P 值22.43±3.98 28.46±3.33 7.795<0.001 44.14±5.93 52.46±3.54 8.081<0.001 36.83±3.98 42.74±6.45 5.231<0.001 22.30±4.19 27.55±3.43 6.504<0.001 25.94±4.58 32.21±3.61 7.212<0.001 151.68±20.57 183.34±14.36 8.466<0.001

3 讨论

腹膜透析是肾衰竭患者中常用的治疗方法, 并成为肾脏终末期患者主要治疗方法,能改善患者症状,延缓病情发生,可提升患者生活质量[5]。 既往研究表明:与血液透析相比, 腹膜透析在维持残肾功能上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加上腹膜透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机体炎症反应, 所以大部分患者常采用腹膜透析治疗[6]。 但是使用该方式治疗极易出现导管引流不畅的情况,在出现并发症时患者常常会产生不良情绪,致使治疗效果受到影响,甚至影响护患关系,从而降低护理满意度[7]。 经过查阅文献资料及该次研究,结果发现导管移位、导管阻塞、功能性引流障碍、大网膜包裹导管是导致导管引流不畅的主要原因, 与过往临床常见病因基本一致[8]。 既往研究表明:腹膜透析患者导管引流不畅原因相对较多,危害性亦相对较多,增加患者治疗期间感染、并发症发生率,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9]。

导管移位主要与导管选择、手术方法、生活方式及透析方案等有关,由于直管具有较大灵活性,其可在道格拉斯窝内自由活动,就算出现移位,通过手法即可复位[10]。手术方法中,导管置入腹腔的手法、缝合腹直肌前鞘的顺序等均是影响导管移位的危险因素[11]。在手术后应在第一时间将透析液灌入腹腔, 使其腹腔处于溶液状态,有利于提高腹膜对溶质交换工作的适应性[12]。 因此,加强患者腹膜透析过程中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该次研究中,观察组除了对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外,还根据患者的性别、便秘情况等采取针对性干预,进一步降低了导管移位发生率。 若发现患者存在透析液进出速度缓慢的情况, 则提示存在导管堵塞的可能,一根导管上共有80 个小孔,若部分小孔遭到血块、纤维蛋白等异物堵塞,或者大网膜包裹,则会使透析液交换出现障碍[7-8]。 出现堵塞时不可使用注射器空抽,以防止加剧堵塞或出现器械性切割,可以在透析液中加入肝素或尿激酶,行封管处理[13]。 在出现大网膜包裹导管时,患者通常会伴随疼痛感,而大网膜包绕程度越大,疼痛感就越强,此时多采用腹腔镜对患者进行手术复位[14-15]。 该次研究中,观察组有1 例出现大网膜包裹导管,而对照组有3 例,说明对过长的大网膜进行悬吊或预切除可以有效预防该并发症, 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导管堵塞和移位的发生。 功能性透析管引流障碍通常是导管的位置、侧孔等无异常,可能与肠道功能障碍有关,除了加强对患者的饮食干预,促进其肠胃蠕动外,还可通过多走动、按摩腹部用生理盐水灌肠等方式刺激肠道,使其功能得以加强[16-17]。 经多家腹膜透析中心统计发现, 各中心发生导管引流不畅的概率相差较大,致使导管引流不畅的原因除了导管移位、导管阻塞、功能性引流障碍、大网膜包裹导管外,还考虑存在年龄、性别、术后护理、原发病等方面的因素[18-19]。该次研究中由于样本数量较少,无法对患者的年龄、性别、原发病、术后护理等方面展开对照研究,缺乏一定的客观性,因此,还需日后加大样本量和研究力度,以提高研究的可行性。 国内学者以腹膜透析患者为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 结果表明, 观察组护理后导管移位、导管阻塞、功能性引流障碍及大网膜包裹导管发生率为9.41%低于对照组33.32%(P<0.05)[20],与该研究结果相符。 该次研究中,观察组护理后导管移位、导管阻塞、 功能性引流障碍及大网膜包裹导管发生率为11.11%低于对照组40.00%(P<0.05);观察组症状管理、日常生活管理、情绪管理、信息管理、自我效能管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的腹膜透析安全性获得保障后,其治疗过程中的不适感也会有所减轻,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与认可度随之提升, 所以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 说明针对性预防护理可以促进护患关系,确保护理服务质量[21-22]。 同时,患者治疗过程中应加强其生命体征监测, 对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干预,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23-24]。

综上所述, 通过分析引起腹膜透析患者导管引流不畅的原因,并实施针对性干预,有利于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并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猜你喜欢
网膜透析液移位
大网膜扭转1例诊断体会
GDM孕妇网膜脂肪组织中Chemerin的表达与IRS-1及其酪氨酸磷酸化分析
一例由大网膜破裂致多脏器粘连导致牛死亡的病例浅析
常规超声及弹性成像在大网膜疾病诊断中的应用现状
再生核移位勒让德基函数法求解分数阶微分方程
大型总段船坞建造、移位、定位工艺技术
Σ(X)上权移位算子的不变分布混沌性
血液透析液桶
血液透析液桶
低甲状旁腺激素水平血透患者使用低钙透析液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