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艳
大连金普新区妇幼保健院产房,辽宁 大连 116100
妊娠期糖尿病在临床中并不罕见,属于妊娠期常见并发症的一种,一旦患病,将会对胎儿生长发育带来不利影响,同时也会对母体健康构成威胁,该疾病也是造成不良妊娠结局以及并发症产生的重要因素[1-2]。而在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过程中,由于其内容较为固定、单一,因此护理效果并不理想,患者血糖水平无法得到良好控制,致使并发症发生率无法得到有效控制[3-4]。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开始发现优质的护理干预手段可以有效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确保母婴生命安全,特别是通过采用强化分娩期并发症护理干预手段,能够使每一位患者均能够享受到更具针对性护理指导,确保其依从性、满意度的提升[5-6]。基于此,该文选取2019年4月—2020年12月来该院就诊的10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展开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该研究选取该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以奇偶法将其分为常规组50例、研究组50例。其中常规组有初产妇27例,经产妇23例;年龄23~40岁,平均(32.54±1.87)岁;孕周34~39周,平均(36.25±1.02)周。研究组有初产妇29例,经产妇21例;年龄24~39岁,平均(32.62±1.79)岁;孕周33~40周,平均(36.54±1.10)周。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该次研究已征得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纳入标准:①经过临床诊断符合妊娠期糖尿病患病标准;②年龄22~42岁;③对研究内容知情同意,且表示配合参与研究并签字。
排除标准:①同时患有严重肝肾、心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患者;②既往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③精神状态不佳、无清醒自主意识,无法顺利配合研究或中途退出的患者;④同时出现其他并发症的患者等。
常规组:采用常规方法开展相关护理工作,在分娩期为患者营造出安静舒适的病房环境,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并对其提出的问题予以耐心解答,恰当开展心理疏导,确保其不良情绪得到良好缓解等。
研究组:采用强化分娩期并发症护理干预方法,其内容如下:①饮食护理。患者在分娩期间往往需要耗费较大体力,因而会出现食欲降低的情况,致使低血糖问题的出现。此时需要护理人员鼓励患者适当增加饮食,并对其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密切关注,确保其每日所摄入的热量要较妊娠期更高,通常可按照1 800~2 400 kcal/d的标准进行热量摄入。若患者体力消耗量过大,则需在此基础之上额外增加摄入量。若患者无法自主进食,为了降低低血糖发生风险,应当对其进行及时的补液,并在每输入4 g葡萄糖的同时配合注射1 U胰岛素。同时在此过程中还需按照每隔2~3 h的频率进行一次血糖测量,确保患者血糖水平能够保持在5.6 mmol/L左右。②产后出血的预防。由于患者在分娩过程中出现葡萄糖利用不足、胰岛素水平下降等情况,其因机体能量不足易出现宫缩乏力症状,从而导致产程延长、产后出血或难产等情况,因此需在其分娩期间重点关注工作强度以及宫缩持续时间,待胎儿成功娩出后,立刻通过静脉推注或肌肉注射10 U宫缩素,也可通过采用静脉滴注500 mL含20 U宫缩素的生理盐水,使子宫收缩速度提升,降低产后出血风险。③新生儿窒息预防护理。对新生儿胎心密切监测,初产妇由于缺少分娩经验,因而更加容易出现情绪紧张的情况,这会导致机体血糖水平不断升高,使胎儿发生宫内缺氧症状,进而造成胎儿窘迫问题。此时护理人员需要对其胎心变化密切关注,在分娩潜伏期阵痛之前,按照每隔1~2 h一次的频率做出胎心监测,在阵痛后,按照每隔15 min~0.5 h一次的频率做胎心监测,若胎心频率>160次/min或<120次/min,则需立刻采取吸氧措施,并调整其为左侧卧位,同时与其主治医师及时沟通,在恰当时机终止妊娠。④肩难产预防护理。分娩前正确计算胎儿体质量,由于患者机体血糖水平在升高后,会通过胎盘进入到胎儿血液内,进而对胰岛细胞产生刺激,使脂肪、蛋白质合成速度加快,进而出现巨大儿问题,因此面对这一情况,应当做好胎儿体质量评估工作。若患者在妊娠期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则需在分娩后逐步控制其胰岛素使用剂量。⑤强化分娩期心理护理工作。分娩过程中陪伴患者,并予以心理支持,使之能够战胜内心恐惧,提升分娩成功率。
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护理前后负性情绪改善情况、血糖水平测定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统计情况。①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产后感染、产后出血、羊水异常等。②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包括肩难产、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③负性情绪:包括焦虑情绪、抑郁情绪,前者应用SAS量表进行评定,后者应用SDS量表进行评定,分值区间均为20~80分,分值越严高,表示患者负性情绪越严重。④血糖水平,包括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水平。⑤护理满意度:选用该院自制患者满意度问卷调查表作出统计,内容共计20项,涵盖十分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患者通过勾选的方式进行评价,总满意度=(十分满意例数+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00%。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 (2.00%)低于常规组(1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研究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2.00%)低于常规组(1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护理前研究组与常规组焦虑、抑郁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焦虑、抑郁评分均有明显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负性情绪评分对比[(±s),分]
表3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负性情绪评分对比[(±s),分]
组别焦虑情绪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抑郁情绪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研究组(n=50)常规组(n=50)t值P值45.54±2.87 45.49±1.98 0.101 0.919 22.58±1.01 29.65±1.25 31.108<0.001 46.98±2.51 46.82±2.46 0.322 0.748 23.05±1.23 29.87±1.27 27.276<0.001
研究组各项血糖水平测定结果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血糖水平测定结果对比[(±s),mmol/L]
表4 两组患者血糖水平测定结果对比[(±s),mmol/L]
组别空腹血糖水平 餐后2 h血糖水平研究组(n=50)常规组(n=50)t值P值5.58±0.94 6.86±1.35 5.502<0.001 7.28±1.02 9.21±1.17 8.792<0.001
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96.00%>7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对比[n(%)]
妊娠期糖尿病在临床中占据较大比例,且容易诱发多种并发症,对患者及胎儿生命健康带来的影响较大,特别是随着女性饮食习惯的改变、育龄年龄的延迟,该疾病的发病率也呈现出逐年增长的态势[7-8]。针对于此,应当在日常工作开展中重点改进护理干预手段,确保患者实际需求可以得到满足[9]。截至目前,我国针对妊娠期糖尿病的防治工作一直以来都是重点研究的话题,然而,常规护理方法模式较为固定,内容较为单一,加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护理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其应用效果并不理想[10-12]。
随着护理学工作的逐步推进,各类新型的护理方法也开始逐渐增多,通过开展强化分娩期并发症护理工作,可以密切监护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生命体征,一旦发生异常问题,可以采取及时有效的处理手段,使患者需求得到良好满足[13-14]。通过开展饮食护理工作,使患者血糖水平能够得到密切监测,进而降低低血糖等不良事件的出现概率[15]。通过开展产后出血的预防工作,可以确保患者在分娩过程中即便出现了宫缩乏力的情况,也能够得到及时的干预,并利用宫缩素促进子宫收缩速度,进而降低出血风险[16]。通过强化胎心监护工作,可以确保胎儿在出现新生儿窒息问题时能够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手段[17]。再加上分娩过程中不断强化心理护理干预,可以使患者树立坚定信念,并战胜分娩期间的恐惧感[18]。
该次研究结果显示,与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护理后负性情绪及血糖水平相比,研究组均显著更低(P<0.05),由此可以看出,通过应用强化分娩期并发症护理方式,患者血糖水平能够得到良好控制,且不良情绪得到有效疏导,因此应用效果突出。与常规组护理总满意度相比,研究组均显著更高(P<0.05),由此可见,应用强化分娩期并发症护理方式能够从患者的角度出发,予以人性化的护理干预,确保其需求能够得到良好满足,使护理效果得以提升。
综上所述,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接受强化分娩期并发症护理干预后,可以有效降低其分娩期并发症发生率,整体应用效果更理想,因此适合在临床中大力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