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素梅
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总医院妇产科,福建 三明 366100
妊娠期糖尿病在我国的发病率约为9%,并且呈现上升的趋势,属于高危妊娠的一种,若孕妇没有及时干预治疗,往往会威胁母婴的安全,例如,会导致新生儿出现畸形、巨大儿等[1-2]。女性在妊娠期胎盘会分泌大量激素,机体处在应激状态,免疫功能受到影响。孕妇身体中糖代谢紊乱是引发妊娠期糖尿病的主要因素,妊娠期糖尿病常规治疗多以控制血糖为主,但是往往效果不理想,经过临床研究发现,通过孕期管理和饮食控制可以有效控制孕妇的体质量,实现血糖控制[3-4]。为评价孕期管理及饮食控制对于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临床应用效果,该次研究2019年1月—2021年3月选择医院就诊的123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开展调研。现报道如下。
将医院就诊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123例纳入研究,在随机数表法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n=60)提供常规管理,观察组(n=63)提供孕期管理及饮食控制。
对照组:年龄20~35岁,平均年龄(30.12±2.05)岁;孕周15~34周,平均孕周(25.65±2.63)周;有44例初产妇、16例经产妇。观察组:年龄20~35岁,平均年龄(30.45±2.11)岁;孕周15~33周,平均孕周(25.85±2.44)周;有48例初产妇、15例经产妇。两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基线资料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符合妊娠糖尿病的诊断要求,妊娠24~28周期间行OGTT检查空腹血糖及服糖后1 h和2 h血糖分别≥5.1、10.0、8.5 mmol/L,任何一点血糖值达到以上水平;②单胎产妇;③该次研究在伦理委员会批准下进行;④孕妇及其家属对于该次研究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在妊娠前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②血糖较高且需要长期治疗者;③具有家族遗传疾病史者;④临床资料缺失的孕妇。
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指导孕妇进行常规检查与治疗,积极控制血糖,直至分娩结束。给予孕妇胰岛素控糖治疗,结合患者血糖测量结果,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调整剂量,做好尿酮检测。
观察组采用孕期管理及饮食控制,在常规管理上给予孕妇:(1)孕期管理:①孕中期指导孕妇在餐后30 min进行中强度训练,如散步、瑜伽等,运动时间在20~30 min为宜,在运动中需要将心率控制在120次/min,以保证运动的安全。避免剧烈运动,若孕妇存在先兆流产的征象则不适合剧烈运动。②在分娩期间需要为产妇提供积极的心理干预,增强产妇的分娩信心,改善心理应激反应。③结合产妇的实际情况决定是否需要继续采用胰岛素治疗。分娩后需要强化新生儿的各项体征监护,预防出现新生儿低血糖。④健康教育,开展“孕期营养与体质量管理”“母乳喂养常见问题及对策”。指导孕妇在孕产期如何合理膳食,控制体质量,减轻孕期不适和心理负担。(2)饮食控制:结合孕妇的体质量、胎儿大小情况,计算孕妇每天需要的总能量,由营养师为孕妇制订营养计划,为产妇合理加餐。例如,可以多为产妇提供低糖食物,如粗粮、薯类等。同时需要保障孕妇孕期的营养,提供优质蛋白食物,如鱼肉。在孕妇的孕期阶段,合理控制体质量,将孕期体质量增生范围控制在12 kg之内,孕前肥胖的产妇控制在9 kg以内。
①孕妇妊娠合并症,包含早产、妊娠高血压、感染发生率;②新生儿情况,包含早产儿、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和巨大儿发生率;③SAS焦虑评分和SDS抑郁评分。分数与孕妇的不良情绪呈反比;④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差异比较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早产、妊娠高血压、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妊娠合并症比较[n(%)]
观察组早产儿、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和巨大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新生儿情况比较[n(%)]
组间干预前两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SAS焦虑评分和SDS抑郁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经过干预后SAS焦虑评分和SDS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SAS焦虑评分和SDS抑郁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SAS焦虑评分和SDS抑郁评分比较[(±s),分]
组别SAS焦虑评分干预前 干预后SDS抑郁评分干预前 干预后观察组(n=63)对照组(n=60)t值P值60.36±5.65 60.42±6.28 0.055 0.955 37.86±3.15 43.65±4.52 8.274<0.001 60.42±5.18 61.11±6.25 0.667 0.505 37.65±4.52 45.63±6.15 8.227<0.001
组间干预前两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经过干预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比较(±s)
表4 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比较(±s)
组别观察组(n=63)对照组(n=60)t值P值空腹血糖(mmol/L)干预前 干预后餐后2 h血糖(mmol/L)干预前 干预后9.82±2.45 9.79±2.39 0.068 0.945 5.31±0.56 7.23±0.68 17.128<0.001 14.38±2.15 14.37±2.06 0.026 0.979 6.72±0.69 9.42±1.36 13.982<0.001糖化血红蛋白(%)干预前 干预后8.50±1.31 8.15±1.58 1.340 0.182 5.89±0.15 7.56±2.01 6.576<0.001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女性在进入妊娠期后,其身体糖代谢出现异常,从而出现血糖异常的情况,血糖持续升高,形成糖尿病,该病还会引发较多的并发症,会对身体造成伤害[5-7]。女性在妊娠期间的糖代谢水平异常,血液容易处于高凝状态,只有临床规范治疗并且配合孕期管理及饮食控制才可以更好地提升整体治疗效果,改善母婴结局。
孕期管理可以纠正孕妇认知,通过身体训练避免运动量不达标问题,还可以通过心理干预来帮助孕妇保持乐观的心态[8-10]。饮食控制可以在保证母婴营养需求的条件下控制糖分摄入量,避免出现酮症酸中毒,引发高血糖等不良事件,对于妊娠期患者血糖的控制具有积极作用[11-13]。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给予孕期管理及饮食控制,可以纠正孕妇对疾病认知,帮助孕妇保持乐观的心态,改善孕妇护理体验,改善营养状态,还可以更好增强体质,改善孕妇的肌力,有利于提升机体免疫力,提升孕妇生活质量[14-16]。对于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而言,有效的饮食干预非常重要,不仅可以保障自身和胎儿的营养需求,还可以合理控制并且调节血糖,有利于血糖控制。通过孕妇营养情况和体质指标规范饮食计划,调整饮食结果,可以合理控制血糖[17-18]。由于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在妊娠期间会出现恐惧感,导致出现生理应激反应,对于顺利分娩进行造成影响,通过有效的孕期管理,可以帮助孕妇减低不良情绪,降低应激心态,可以帮助孕妇保持乐观的心态,增强产妇体质,有利于提升机体免疫力。据该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早产、妊娠高血压、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早产儿、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和巨大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经过干预后SAS焦虑评分和SDS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经过干预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给予孕期管理及饮食控制的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母婴结局,改善血糖值,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